时间:2023-06-21 12:33: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整个的故事是由哪一个事物引起的?(围绕哪一个事物展开的)
板书:保罗 小男孩 一辆新车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句子: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不看课文,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鼓励学生灵活答题,如“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使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等。)
2.出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让学生为这句话加上表示时间的词。)
3.过渡:圣诞节前夜,保罗和一个小男孩偶然相遇。起初,他并没有在意那个孩子,以至多次误解了他。我们一起来快速读读课文,找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语句。
4.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一)“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哪几个词读得好;哪几个词没读到位。)
⑵抓住重点词“当然”“这样的”“也”再读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
⑶齐读这句话,提醒学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⑷提问:事实是这样的吗?小男孩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
⑸读这部分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⑹指导学生读出吃惊的语气。
⑺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谁会读有关的句子。
⑻想一想,保罗为什么吃惊?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不过,保罗又错了。
⑴读有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炫耀”。
⑵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家门口呢?
(学生自由作答,体会小男孩是要弟弟相信,他长大后一定能得到一辆新车。
⑶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会念这一段话?(指导朗读)
⑷进行拓展练习:你觉得小男孩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他会将怎样美好的希望种进弟弟的心里?
(同桌间相互练说,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⑸相信小男孩能实现愿望的同学请举手。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给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概括出的中心。)
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没有和小男孩一样的经历,无私的援助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
⑺小结: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小男孩说的话。
三、围绕最后2节读、议、写。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13节。
师问:从这两节里,你能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吗?
引导:“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2、四人小组讨论。
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到了“给予”带来的欢乐。)
3、集体交流。
4、写话训练(写出自己独到的理解)
出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作业:
将同学们刚才写的一句感想收集、整理,每个同学都当评委,投票选出“十句”表达最精彩的话语,刊登在班级黑板报上。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整个的故事是由哪一个事物引起的?(围绕哪一个事物展开的)
板书:保罗 小男孩 一辆新车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句子: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不看课文,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鼓励学生灵活答题,如“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使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等。)
2.出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让学生为这句话加上表示时间的词。)
3.过渡:圣诞节前夜,保罗和一个小男孩偶然相遇。起初,他并没有在意那个孩子,以至多次误解了他。我们一起来快速读读课文,找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语句。
4.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一)“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哪几个词读得好;哪几个词没读到位。)
⑵抓住重点词“当然”“这样的”“也”再读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
⑶齐读这句话,提醒学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⑷提问:事实是这样的吗?小男孩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
⑸读这部分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⑹指导学生读出吃惊的语气。
⑺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谁会读有关的句子。
⑻想一想,保罗为什么吃惊?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不过,保罗又错了。
⑴读有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炫耀”。
⑵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家门口呢?
(学生自由作答,体会小男孩是要弟弟相信,他长大后一定能得到一辆新车。
⑶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会念这一段话?(指导朗读)
⑷进行拓展练习:你觉得小男孩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他会将怎样美好的希望种进弟弟的心里?
(同桌间相互练说,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⑸相信小男孩能实现愿望的同学请举手。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给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概括出的中心。)
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没有和小男孩一样的经历,无私的援助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
⑺小结: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小男孩说的话。
三、围绕最后2节读、议、写。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13节。
师问:从这两节里,你能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吗?
引导:“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2、四人小组讨论。
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到了“给予”带来的欢乐。)
3、集体交流。
4、写话训练(写出自己独到的理解)
出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作业:
将同学们刚才写的一句感想收集、整理,每个同学都当评委,投票选出“十句”表达最精彩的话语,刊登在班级黑板报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生字。
2、每人拿出生字卡片,小组合作,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复习生字。复习完毕,组长评价本组复习情况。
3、教师检查复习情况,进行“摘果子”游戏。出示柿子图,(柿子树上挂满了写有生字的柿子),看谁最先读出生字并给字找到朋友?
二、激趣导入
大家学得真不错!想不想猜谜语?听好了,“身穿绿袍子,挺着大肚子,鼓着眼珠子,最爱捉虫子。”猜猜它是谁?(青蛙)
青蛙很爱动脑筋,你瞧它在思考什么问题呢?打开书看看第一段是怎么写的?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指读,评价,再练读,齐读
2、学习第二--四段
过渡:小青蛙请教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二--四段
(1)看图,说话练习
谁在哪儿干什么?(板书)
(2)启发学生想象劳动时的情景,它们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创设情境,模拟啄木鸟与大树、水牛与农民、蜜蜂与花朵对话,体会快乐的心情。
(3)朗读训练
自由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有礼貌。指名读,评价
范读,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五--六段
过渡:学到这,小青蛙有没有弄懂了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小青蛙发现了什么问题?
(1)指名读小青蛙的话,理解意思
大家发现啄木鸟、水牛、蜜蜂的回答中,不一样在哪儿?为什么它们的回答不一样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板书)
(2)引出青蛙妈妈的话,齐读第六段
启发思考:做什么样的事是对别人有用的呢?小组讨论、交流
(3)说话练习: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4)齐读第五、六段
4、分角色朗读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一个角色再读一读。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戴上头饰)。
(3)愿意读的站起来读,也可以加上动作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为、丛
2、指导学生从结构、笔画两方面说说需注意的地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1)“为”的笔顺,独体字、首笔、横折钩呈斜势的强调;
(2)“丛”的最后一笔横、第一个“人”的捺变为点的强调。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行间巡视,及时纠正写字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2、完成课后编故事练习;
3、推荐读一篇文章《小白兔过生日》。
一、教学目标:
1、 巩固、复习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课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你妈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一练。
3、 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几生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妈妈的话,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课文,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自由朗读)
l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学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五)、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
(幻灯片出示蟋蟀的图片)
谁认识这个小家伙?
(指名说。学生如果说出“蟋蟀”则板书,如果说出俗称则由俗称导入学名,再板书。)
除了它的名字外,你对它还了解多少?
(指名说,然后追问从哪儿了解到的,同时鼓励学生的善于观察、勤于读书等。)
可是我们今天不想研究它的叫声、好斗……以及其他的习性,而是要研究它的住宅。
(板书:的住宅)
2、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脑子里产生了哪些问题?
(指名说。生说的同时,是把主要的问题板书与题目的旁边。如:指什么、在哪儿、什么样的、怎么建的等。)
3、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27课《蟋蟀的住宅》可以解决一部分(板书:27),到底哪些问题能解决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3页,自由朗读课文,一会儿我找同学说一下哪些问题可以解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朗读完后,如果你对课文的内容还不太了解,请你在默读一遍课文。
3、学生默读。
4、这些问题那些在课文中可以解决?哪一部分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个问题?
5、指名说哪一个问题课文可以解决,再读相应的课文。
6、课文除了能解决这些问题外,你还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
(板书:了解)
7、学生再默读课文,然后再指名说。(同时板书一些重要的内容)
(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课文不能解决的放到课外去解决行吗?)
8、小结: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蟋蟀慎重的选择住宅、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等内容,是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板书:慎重选择住宅、住宅的特点、怎样建造的)
课文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很出名,原因也是这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深入的研究一下这几个方面好吗?
我们就先研究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吧。
三、深入学习第5、6自然段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板书:特点)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不看书说。
(如果学生说不好,则提示:同学们说不好,我想大概是读书时只注意读了,而忽视了思考和记忆,下面你再读一遍这两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时往脑子里记一下好吗?一会儿再说的时候肯定能说好。)
4、学生再读课文。
5、和你同位讨论一下你读这两自然段的收获好吗?
6、指名说蟋蟀住宅的特点。
(如果第一个学生说得条理不清,再提醒第二个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同时板书重要的特点,如:朝阳、隐蔽、宽敞、有门、有平台,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
7、针对蟋蟀住宅的特点,我画了一副剖面图。请同学们对照着图,再读一遍第5、6自然段,体会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优点。
(幻灯片出示剖面图)
8、学生再读课文,体会。
四、转换角色复述住宅的特点及优点
1、以前当你听到蟋蟀的叫声活捉到蟋蟀时绝对没想到它的住宅还会如此讲究吧? 既然小蟋蟀的住宅这么漂亮、舒服、使用,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聪明的蟋蟀家族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成立了一个“蟋蟀房地产开发公司”。瞧,一套住宅刚刚竣工,准备上市出售,正在召开一个“房产订货会”。
(出示幻灯片“房产订货会”)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蟋蟀,在公司里做推销员。现在你的任务是向顾客宣传你们的住宅,注意要把住宅的特点和优点说清楚,语言要吸引人,还要注意礼貌。如果介绍的好,你有机会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
2、看幻灯片同位互说。
(出示第5、6自然段课文的幻灯片)
(如果学生有难度,可以简单开头引导:各位顾客大家好,欢迎光临蟋蟀房地产开发公司来看房,大家看到的这是一套刚刚竣工的住宅,它建在……)
3、指名说。
4、学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然后我们又深入的研究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板书:↓)体会到它的住宅不仅朝阳、隐蔽、宽敞、有门、有平台,而且简朴、清洁、干燥、卫生,住进去肯定很舒服。最后我们运用了我们研究的成果(板书:↓运用),把本课的知识学以致用,做了一次推销员,而且效果很好。
那么蟋蟀的住宅到底如何选择,怎样建造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研究。
下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读了《四季》这首诗歌,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它们是——(春、夏、秋、冬)(课件出示四幅课文插图,看图):
师:草芽和小鸟是(春天)。
荷叶和青蛙是(夏天)。
谷穗是(秋天)。
雪人是(冬天)。〈括号中答案由学生说出〉
2、师: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找找春、夏、秋、冬,你们想去吗?(生:想去!)
师:但是可没那么容易,要先来闯关,敢不敢?(生:敢!)
[评: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以过关的游戏形式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偷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朗读理解课文
第一关: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师:上节课我们在课文里认识了好多的生娃娃,谁能把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全叫对,我就带他去。〈指名读。〉
师:你们能全读对吗?〈齐读〉。
第二关:读课文:〈课件出示四节诗〉
1、师:谁能把课文读正确。
师:我们听听他们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对了。
〈读后请学生评价,主要针对字音方面。并请读错字的学生再读一次,读正确。〉
师:这四位同学经过努力都能够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能做到吗?
(齐读课文。)
2、师:听你们读得那么津津有味,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好吗?我读半句,我停下来你们马上接上来,好吗?(好)
(师生合作读课文):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括号中的话由学生读〉
师:读了这四节诗,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
(点击课件红色显示相同部分)
生:都是尖尖、圆圆,这样两个字一样的。
生2:都有他对谁说。
生3:都有我是什么天。
师:你们真有火眼金睛,能发现这么多一样的地方。
师总结:这四节诗都写了:(什么)(怎么样),他(怎么样地)说:“我是(什么)。”
[评:通过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很快能发现四节诗这间的共同点,这为后面背诵课文作了铺垫。]
第三关:背课文
师:你能不看书,看着课件上的图和这个句式把课文背下来吗?
a.自由准备b.指名背c.齐背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设计的这一背诵环节,不仅是想让学生积累语言,更主要是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基本框架为后面创编诗歌作好铺垫。通过背诵诗歌,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入学生的口语。这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形式。】
第四关:感情朗读课文
师:课文你们会背了,老师总觉得你们读书的声音少了点什么?
你们知道少了些什么吗?
生:我们读书还不够好听。
师:对呀,你们读书时少了点表情,少了点动作,少了点用心读书的味道。所以就没那么好听了。
师:这样吧,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可以给它配上动作。看谁能读得让大家都听得哈哈笑。
a自由准备,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和别人一起。
b指名表演:
1、师:春天那么美,谁来表演读春天的诗?〈生上台表演〉
师:我看到你给他鼓掌了,为什么?
生:他读得很好听。
师:我们光说好听还不行,要说出哪里好听。
生:他“尖尖”读得很轻,很好听。
师:你呢,你给他打几分?
生:9分。
师:为什么,那一分扣在哪里呢?
生:他没有动作。
师:你能给他加上动作吗?〈生表演〉师:怎么样?(全班鼓掌)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评: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
2、师:谁来表演读夏天的诗?〈指名上台读〉
师:谁来给他打打分数。
生:他没有动作也没有表情,打8分。
师:谁能打10分。〈再指名读〉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哪里读得特别好?
生:他夏天的“夏”读得特别重。
师:是呀,读得多好呀,你们能跟他读得一样吗?
生:能!〈齐读〉
[评:这种给朗读者打分的朗读评价方式,学生较易掌握而且也比较喜欢参与,这使学生能很好地去倾听别人,提高自己。]
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谁来读读秋天的诗。(指名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没有把“鞠着躬”表演出来。
师:你能表演吗?〈生表演〉
师:他表演得怎么样?
生:好。
师:你们有什么想问这根谷穗的吗?〈师指着台上的学生〉
生:你为什么要鞠躬呀?
师:是呀,你为什么要鞠躬呀,小谷穗?
生:到了秋天,我身上长出了好多的谷子,很重,所以我就鞠躬了。
师: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我们来齐读这一节。
[评:这里通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给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1、师:冬天调皮的雪人娃娃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谁来读读冬天的诗?
(指名读)
师:你给他打几分?
生:9分,因为他读得不够顽皮。
师:你能读得顽皮吗?
生:不能。
师:我们班谁最顽皮?
生:杨青山
师:杨青山,你能来读读吗?〈该生不肯上来〉
师:看来他有点难为情了,他以后不想再顽皮了。
师:我来读读这节怎么样?
生:好!〈师表演读〉
[评:教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但又没失去“首席”的作用。]
师:我读得怎么样,你们给我打几分?
生:10分〈生齐答〉
师:分数这么高呀,我真高兴,我哪里读得好呀,你们能跟我说说吗?
生:你“大肚子一挺”读得好,而且动作也做出来了。
生:你读得很顽皮。
师:噢,那你们学着我的样子读读好吗?
生:好!〈生齐读〉
[评教师的范读也很重要,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更有利于把学生带入情境。]
三、感受四季美,创编四季诗
1、师:刚才你们过了四关,表现得很不错,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大自然中去找春夏秋冬,带上你的照相机,带上你的录音机,(师用手比划眼睛和耳朵)我们出发了!
〈课件播放四季风景画面及配好的音乐,师结合画面配朗诵〉:
春天到了,你们看,花儿红了,草儿绿了,柳树发芽了,蝴蝶也飞舞着赶来参加这春天的聚会,你们听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春天的音乐多美呀!
转眼夏天到了,太阳为辣辣地照射着大地,蝉儿唱起了歌,知了,知了,小朋友们热得受不了,一起到海边欢快地游泳!夏天过去,
秋天到了,你们看空中飞舞的是黄色的小鸟还是红色的蝴蝶,噢,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白色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小朋友们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到雪地时愉快地划雪。
2、师:你们看了春夏秋冬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四季的景色真美呀!
师:是呀,真的很美。
生:我想去那里过冬天,可以划雪。
师:我们南方很少下雪,要到北方去才能看到这么大的雪。
生:我要感谢这些美丽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是这些美丽的景色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你真是个有心人。
[评:采用了现代化手段,使教师的朗读、画面的展示、音乐的渲染合为一体,创设了极佳的情境。让学生不仅知道了四季的特征,也产生了表达情感的欲望。]
3、师:你们知道老师想干什么吗?生:你想唱歌。
师:不是,老师想学着课文中作者的样子当当诗人,来写写这四季的景色,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猜是老师写的好,还是课文中的作者写的好?
生:你写得好。
生2:作者写得好。
师:那么多人相信我,我很高兴,但我还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能帮我吗?(能)等会儿我写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就帮我接上,好吗?(好)
师:桃花(红红),他对(燕子)说:“我是(春天)。”〈括号处由学生补充。〉
师:经过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写出的诗一点儿也不比书上的差。
师:刚才我写了春天的诗,你们能去写写夏秋冬的诗吗?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
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
情意目标:在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别人与尊重别人的关爱。
课前准备:按常规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运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过程建构:
教师组织流程学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读懂什么?适当注上记号。能读好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吗?(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各知识点达成状况的调控)1、自主阅读2、小组交流3、全班反馈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学习就是放任自流。2、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语"要体现"小"的特点,"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维度"的首席。
2、适当小结,点拨升华在交流中达成
二、主动参与,探究方法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我反馈、调节、总结"阅读"中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激发"习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语"与"文"的和谐发展与相互促进。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1、今天这节课上你给予了谁什么?或谁给予了你什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中谁曾经给予你什么?2、在你的记忆中曾经有谁给予了你什么?你给予了谁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馈1、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内在素质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体"关系的体现。
四、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2、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学习写法写一个片断。课后选择完成"延伸--提升--铺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部首;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话来理解妈妈的话:“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教学准备:
1.准备头饰。(小青蛙、妈妈、啄木鸟、水牛、蜜蜂)
2.情境图7幅。(课文插图4幅,外加小青蛙与花狗的对话图,小青蛙与蚯蚓的对话图,小青蛙与壁虎的对话图)
3.录音磁带。(轻音乐)
4.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田字格。
一、复习设疑,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啄木鸟 妹妹 叔叔 田野 耕地 自己 能做为了
2.题中设疑、导入课文:小青蛙一直有个问题,(引入课题,并在后面打上“?”)今天,它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哪儿?向谁请教?结果弄明白了没有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1.教师指导下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轻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插图1,提示学法。(出示卡片)
一看:看懂图意。小青蛙来到------向-------请教。
(板书:啄木鸟)
(3)小青蛙是怎样向啄木鸟请教的?
指导朗读。
啄木鸟是怎样回答的呢?(板书:捉虫子)
二读:感情朗读。想一想:为什么啄木鸟觉得捉虫最快乐?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师述:小青蛙接着又向谁请教呢?老师要请小老师们带着自己的小组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谁愿意当小老师?那你准备怎样当好这个小老师呢?(指学法指导的小卡片,引导学生小结学法)
(2)分配学习任务。
(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学习情况:
a.朗读情况:有礼貌、问的语气、快乐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b.相机板书:水牛耕地蜜蜂采蜜
三、比较归纳,提示主题(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小青蛙越问越糊涂了,你看(指板书),啄木鸟说……(学生答)水牛说……蜜蜂说……他们说得一样吗?究竟做什么事最快乐呢?他又去问谁?拿起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1.比较、归纳:他们的回答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有相同的地方,你找到了吗?
(相机板书:为别人做有用的事)
2.齐读第五自然段。
3.师问:这回小青蛙明白了吗?(擦去上课开始画的“?”)那么,听了妈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
四、选择角色,朗读表演
师述:小朋友,故事学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大家来当小动物,在小组中读读、演演这个故事好吗?
五、看图仿说,发展语言
师述: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一个小本领,都来试着当一回“故事大王”好吗?请大家看着图来讲故事,小青蛙跳到(哪里),(怎么问),(谁)(怎么回答)。
出示情境图(蚯蚓、壁虎、花狗)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
六、学习生字,知道书写
1.读读生字:为做
2.让学生说一说:你会带领大家学习哪个生字。
(1)笔顺
(2)字形分析
(3)注意点
(4)扩词
“为”的第三笔是横折钩。要写得宽扁些,折钩微向左斜。
“做”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练习“自助餐”
1.小播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演员:邀请字迹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3.小作家:
(1)扩写故事:小青蛙去问蚯蚓、花狗、壁虎等小动物:做什么事最快乐?
(2)续编故事: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朗读训练、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生字。
2、每人拿出生字卡片,小组合作,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复习生字。复习完毕,组长评价本组复习情况。
3、教师检查复习情况,进行“摘果子”游戏。出示柿子图,(柿子树上挂满了写有生字的柿子),看谁最先读出生字并给字找到朋友?
二、激趣导入
大家学得真不错!想不想猜谜语?听好了,“身穿绿袍子,挺着大肚子,鼓着眼珠子,最爱捉虫子。”猜猜它是谁?(青蛙)
青蛙很爱动脑筋,你瞧它在思考什么问题呢?打开书看看第一段是怎么写的?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指读,评价,再练读,齐读
2、学习第二--四段
过渡:小青蛙请教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二--四段
(1)看图,说话练习
谁在哪儿干什么?(板书)
(2)启发学生想象劳动时的情景,它们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创设情境,模拟啄木鸟与大树、水牛与农民、蜜蜂与花朵对话,体会快乐的心情。
(3)朗读训练
自由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有礼貌。指名读,评价
范读,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五--六段
过渡:学到这,小青蛙有没有弄懂了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小青蛙发现了什么问题?
(1)指名读小青蛙的话,理解意思
大家发现啄木鸟、水牛、蜜蜂的回答中,不一样在哪儿?为什么它们的回答不一样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板书)
(2)引出青蛙妈妈的话,齐读第六段
启发思考:做什么样的事是对别人有用的呢?小组讨论、交流
(3)说话练习: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4)齐读第五、六段
4、分角色朗读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一个角色再读一读。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戴上头饰)。
(3)愿意读的站起来读,也可以加上动作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为、丛
2、指导学生从结构、笔画两方面说说需注意的地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1)“为”的笔顺,独体字、首笔、横折钩呈斜势的强调;
(2)“丛”的最后一笔横、第一个“人”的捺变为点的强调。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行间巡视,及时纠正写字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2、完成课后编故事练习;
3、推荐读一篇文章《小白兔过生日》。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二册第18课《做什么事最快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得到的答案,五六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及妈妈的回答。
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配有多幅彩图,形象的描述出小青蛙寻找答案的经过,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
这篇童话在本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2、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的积累了不少与本课相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时不易根据角色的需要做到恰当的感情朗读。
三、说教法
从本课是一篇童话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课文配套挂图四张,多媒体动画,录音磁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下面详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景,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智力发展的最近区,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小青蛙,它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想请小朋友帮忙,大家想不想帮助它?
经过这么一问,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起来,把学生领入故事中,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愿望。
(2)综合运用图画、录音、语言再创情境
由于本课二、三、四自然节结构相同,故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其余各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明白小青蛙向谁提问,弄清楚了一个什么问题。总结读书方法,出示其余挂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由组合,自己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学生自学后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知道水牛、蜜蜂觉得做什么事最快乐。
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啄木鸟捉虫、老牛耕地、蜜蜂采蜜时的繁忙景象,感受他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把自己当成那个迷惑不解的小青蛙,读好小青蛙的问话。第六自然段是本课的难点,在充分理解前几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需要重点指导,让学生在读书前听录音,体会不同的人物应如何说话,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用多媒体动画扶助,请学生为动画配音。
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环节,使教学再次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规则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分组,通过个别,小组,大组比赛的方式,比一比那些同学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的欲望。
4、表演内化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表演故事。由于一年级学生表演能力有限,故不必要求太高。只要把语言文字通过头脑中的动物表象运用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己喜欢的动作来更好的表现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含义,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语言是否流畅,想象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一起表演。
5、迁移实践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结合课内外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找一找还会有谁会因为为别人做事而快乐,自己要怎么做呢?
此环节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多媒体出示生活实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说话的情景,并针对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用正确的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结合自己谈谈想法,做法,学以致用。
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读、看、想、演、说等活动形式进行学习,会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一)出示小黑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板书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③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2、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③分角色朗读。
3、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3、小结升华: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
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