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案一等奖

搜索51费宝网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一等奖

时间:2023-06-21 11:25:04

类别: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一等奖

1、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2、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3、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精心收集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一起来学习吧!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习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往;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结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题:

电脑住宅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

二、初读感知

1、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

cāng chǔ pēng rèn dào zōng pàn

仓 库 储 存 烹 调 烹 饪 防盗 综 合 判 断

三、默读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

⑴过度激趣:

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

1、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⑴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⑵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⑶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⑸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⑹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五、导语激励

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的21世纪创造出你的神奇。

七、课外拓展

我来当设计师: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4、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指名读句子,初步理解发现和发明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现和发明都是奇迹呢?(学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发明。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发明还远不止这些,老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现和发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现和发明(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出现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改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②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③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④以图为背景覆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神奇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跃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对比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惊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老师读,同学们仔细品味,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后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03年,这句话仍然适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然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好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你们真会想象,相信,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一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创造发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发明和发现”、“改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现和发明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进一步理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发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发明及发现的图片进行对比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5、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附课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类文明史的又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在人类社会舞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6、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环节

操作流程 1、听+想+讲

a、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听写本课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b、20世纪的科学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看+想+讲

a、指名读第一段。

b、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

( (约定)

2、看+听+讲

a、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b、读第一句话,体会其含义。

c、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d、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小动) 2、 想+讲

a、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b、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c、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2、想+讲

a、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b、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

作业布置

1.搜集20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

2.完成小练笔

教学

反思

课题: 30 电脑住宅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与同伴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体会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教学重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程 1、听+想+讲

结合图片,介绍电脑住宅的由来和第一座电脑住宅产生的背景。 1、看+想+讲

a、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b、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并巩固认读字和新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评出最佳读书员。

(约定)

2、看+听+讲

a、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样的功能?它们又是怎样工作的?

b、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小动) 3、 想+讲

a、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样的功能?它们又是怎样工作的?

b、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2、想+讲

以“如果我是个建筑设计师,我想这样设计电脑住宅”为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讨论交流。

3、讲+做

阅读《美国的第一幢电子化住宅》和《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等相关文章,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科学的探索与追求。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摘抄句子

2.完成作业本练习

教学

反思

课题: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程 1、听+想+讲

a.出示各种恐龙和各种鸟儿的动态画面。根据资料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它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发现。

(读课后《资料袋》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b、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1、看+想+讲

a.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语。

b、读词语比赛(读卡片)

(约定)

2、看+听+讲

、猜词语比赛(出示宇屏)

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凌空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小动) 4、 想+讲

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

2、想+讲

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

3、讲+做

讨论: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重要信息?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哪些语言表达十分准确。

课文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二者”指的是什么?

到底它们相干不相干呢?继续读书找出答案吧!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摘抄句子

教学

反思

课题: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2、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

教学重点 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程 1、听+想+讲

a、读文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

(二者骨骼结构相似;恐龙化石有羽毛的印痕。)

b.结合课文说说,你认为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出示文字屏(齐读)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看+想+讲

a、“画卷”“点睛”各指什么? b.齐读第二段。

(约定)

2、看+听+讲

学习第三、四段

a、轻声称读这一部分,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b.划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读一读,准备交流。

(在内容句式、对比写法、叙述结构等方面加以陈述)

c.指名读第四段

(小动) 5、 想+讲

a、找出表现恐龙家族庞大,形态各异的语句读一读。

b、合作填写下列表格。

2、想+讲

a、参考填写内容,有条理地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加上自己的想象)。

b.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找一找,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3、讲+做

a.齐读最后一段。

b.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背下来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摘抄句子

2.完成练习

教学

反思

课题: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1、认读“差异、比较、处于、特殊、用武之地、美味佳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体会设问句的作用。

3、学习文章中的说明方法,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太空蔬菜的变化或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太空蔬菜的变化或作用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程 1、听+想+讲

a、板书“飞船”。(齐读)

b、你们了解哪些飞船呢?它有什么特点,能介绍给大家吗?

c、课文中的飞船上有乘客吗?它们是谁呢?读课文就知道了。

d、教师补写完整课题(……上的乘客)

1、看+想+讲

a、边读课文边划出生字,读一读

b、朗读卡片上的词语:番茄、辣椒、植物、遗传、葫芦、花卉、奇迹、淘汰、宇宙射线、美味佳肴等。

3、分段朗读课文。

(约定)

2、看+听+讲

读了几遍课文,你一定知道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谁了吧?

想想,飞船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特殊乘客呢?

(小动) 6、 想+讲

a.你发现文中哪些词语、句子表达的意思准确、具体(交流)。

b、划出说明小小的种子经过太空旅游拥有了“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的句子读一读。

c、你还喜欢哪些语段,读出来让大家欣赏。

2、想+讲

a、读中比较,感悟写法。

b、除此之外,你还认为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读一读。

3、讲+做

a、指名按部分读课文。

b、总结自己读后的收获。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摘抄句子

2.完成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习作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1. 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2、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写作文

教学难点 修改作文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

环节

程 1、听+想+讲

a、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b、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c、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1、看+想+讲

a、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

b、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c、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约定)

2、看+听+讲

a、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b、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互相帮助。

c、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小动) 7、 想+讲

1、整体评价。

a、习作态度。

b、习作内容、角度等。

c、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想+讲

、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的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3、讲+做

小组交流评价,互助提高。

a、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b、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写作

2.修改作文

教学

反思

课题: 巩固拓展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1. 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2、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 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环节

操作流程 1、听+想+讲

(1)、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教师相机点拨(从字形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

1、看+想+讲

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约定)

2、看+听+讲

a、名句导入。

常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b、学习本课提供的名人名言。

(小动) 8、 想+讲

a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名句,并介绍其含义。

b、思考总结学习名句的途径:读书读报、生活中与人交往、留心观察和倾听等。

2、想+讲

试着读读对联。你觉得哪个词不好读?

a、讨论怎样读准对联中的多音字。

b、交流看法,理解对联的意思。

c、齐读对联。

3、讲+做

读茶杯盖上的“五字循环句”

a、个人试读并质疑。

b、解疑:想想五句话里省去的同一个词语是什么?(茶)

(小组+小动+约定) 作业布置

1.积累名句

2.完成练习

7、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小编寄语】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略读课文,接下来语文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希望对教师朋友有帮助。

[设计理念]

其一,词语教学,彰显年段特点。中年级的词语教学,较低年级应当更多地开始关注“义”的教学。因此,在词语教学中,除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解决读音字型外。还在教学中增加了“义”的教学,如:“呼风唤雨”的理解;解决读音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注重方法的引领。如:“原子核”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农耕社会”一词,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在具体的语境当中理解词语;“程控电话”一词,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其二,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恰当结合。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较偏重工具性,但是,我们要有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的语文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说明方法感悟,更注重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与人文提升。先引领学生读懂“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然后,让学生发现这是一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让学生发现这是一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从两者的对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领学生进行人文感悟:是科技改变了世界。

其三,突出语言实践。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读懂了“过去”与“现在”后,让学生用词语概括;我让学生到具体的语境中分辨“发现与发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描述20世纪科技成就时的用词特点,然后,仿说。通过小连笔,不但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而且在同时,通过写感悟科技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教学主线]

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整堂课首尾呼应。先抓住中心句中“呼风唤雨”一词,导出主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通过主问题聚焦到三四两个自然段的过度句: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抓住句中“幻想”与“现实”两个词,分别学习三四两个自然段描述的“过去”与“现在”,重点品读“现在”。然后,水到渠成,总结说明方法,提升人文主题。最后,回归中心句,设疑导入下一课: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

2、在质疑理解、对比阅读、品词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了解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受对比说明的表达效果。

[教学预设]

一、课前谈话,激发期待

1、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

(出示课件,并介绍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2、老师摘录了书中的一些瞬间。

(课件出示:教师用书中的20世纪主要成就简介)

3、设疑:那么多的成就,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介绍,你会怎么表达呢?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路甬祥爷爷是怎样写的?

(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梳理问题)

三、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当然,别忘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基本要求。

2、学生读课文。

3、字词学习。

(1)出示字词,学生自由朗读。记下自己不会读的。

(2)同桌互读,互相帮忙纠正读音。

(3)个别检查。

(4)释义: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或引导用工具书;或引导在文中语境中理解;或联系生活理解)

(5)读完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出示难读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或: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中心句是哪一句?

(也可教师直接问: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然后板书中心句)

(1)读句子

(2)“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A自由说

B教师出示词典中的几种解释,让学生联系课文选择。

(3)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五、品读课文,感悟巨变

1、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语段一。

语段一:。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1)读句子

(2)里边有一个生字,(教师板书:幻想)

A这个字与“幼”容易混淆,写一写。

B幻想是什么意思?或找个近意词

(3)古时候人们都有哪些幻想。(板书:过去)

A学生交流,读文中句子

B都说美好的愿望源于生活,那么古时候人类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导入语段二。

2、根据学生交流引出语段二

语段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1)读句子

(2)是的,人类“上百万年”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么这“上百万年”是多少年呢?

教师板书:7000000

(3)引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人类生活在……

三百万年过去了,人类还生活在……

七百万年过去了,人类依然生活在……

(4)终于到了20世纪,(引导学生读语段一)

A课文中哪段话告诉我们,这些幻想都变成了现实?

(板书:现在,现实)

B导出语段三

3、根据回答,出示语段三

语段三: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一读,想一想,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我们再细细地读一读前半句,作者的用词很有特点。(出示: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A引导学生发现动宾结构。先让学生发现,再提示

B读一读。教师读动词,学生读名词

C请学生仿。有困难就提示练习

(3)这么多的发现与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比如:

(教师出示: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看电视,只要轻轻按一按遥控器,丰富多彩的内容、五彩缤纷的画面就展示在眼前。

( )

A让学生选择一种发明,进行练习仿写教师的例句。

B生师交流

C教师相机小结,解释“地球村”

(4)带着这样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4、把过去与现在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

(1)根据回答,板书:作比较

(2)从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科技

5、引读:是的,是科技让7000000多万年的幻想,在100年便实现了,所以,读(出示语段一)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变化,你会用什么词,什么话?

(2)作者是怎么形容的呢?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教师讲授这句诗的原意

B在这里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C抓住“忽如一夜”,引导读出快的感觉

抓住“千树万树”,引导读出多的感觉

六、呼应开头,设疑结课

1、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再谈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再读这句。

2、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

(板书:将来与?)

结束全课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8、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小编寄语】“说课”是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小编特地为教师朋友分享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九年义务四年级小学语文 第7册第8组中的第1篇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组课文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这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意主体的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使用的方法为: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品词析句法、以读带讲法.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说,同桌互学,小组合作等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怎么样教学这节课呢?我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悟课文—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们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设计依据: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四)、 教师总结: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此分享对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小编祝教师朋友们工作顺利!

9、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实录

【小编寄语】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用身边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实录,希望能给教师朋友们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带来些许帮助!

课前游戏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

生:好!

师:我来做个小调查,咱们班的同学中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的请举手?

(有四分之一左右同学举手。)

师:我们班外地来的学生们很多。今天来我们学校停课的老师也有很多来自外地,作为小主人的我们能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介绍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最好能用一句家乡话欢迎大家,当然,你实在不会讲家乡话,那你也可以用普通话表示欢迎。好吗?

生:我叫张小红, “欢迎大家来杭州”。( 生用杭州话,掌声)

生:我叫梁声,欢迎大家来杭州。(普通话)

生:我叫汪一宏。欢迎大家。(用宁波话说)。

师:(重复学生的宁波话),不错。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2分钟,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把你看到的知道的大声说出来告诉大家,好吗?看谁的知识最丰富。

(看录像,跟着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电话;高速火车;火箭;互联网;机器狗;电脑;视频聊天。)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

生:100年。

师:哪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

生:1900---1999。

师:还有不能的说法吗?

生:1991---2000。

师:对,对一个世纪的记时有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它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生:21世纪

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生:2001----2100

师:还有另一种计法?

生:2000----2099。

师: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指黑板上板书)——

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生无一人举手。

师:没有人知道?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路甬祥爷爷是我们浙江慈溪人。作为浙江人的我们感到骄傲不骄傲?

生:骄傲!

师:是的,老师也感到很自豪呢!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先一起来交流一下词语自学的情况。

(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把音读准确。(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专心听,如果他读得不准或不对的,等会儿我们帮他指出来。

指名一生读。“远洋船舶”读成“远航船舶”。

师:他读得很认真,要表扬。只是一个地方出现了小错误,谁听出来了?

生:他把“远洋船舶”读成“远航船舶”。

师对读错的学生:你能再读一遍吗?

生再读“远洋船舶”,非常准确。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再指一生读,把“潜入深海”的“潜”读成了第三声。师马上板书“潜”,并标注拼音。

师;“潜”是第几声?

生:第二声。

师:要把第二声读干净。一起读。

生齐读“潜入深海”,读得准确。

师:听得出来,同学们词语预习得比较充分。那本课中的词语,哪个你知道大概的意思?

生:“依赖”就是依靠别人。

师:用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好的。其他同学呢?

生:“远洋船舶”就是到很远的地方去的船舶。

师:是的,“远洋船舶”就是在大海洋里航行的船舶。

生:“潜入深海”就是深入到海底最深的地方。

师:对极了!

生:“出乎意料”就是想象不到。

师: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是吧?

生点头。

生:“呼风唤雨”以前就是神仙就是想到风来就风来,想要雨来就雨来(听课老师笑)。

师:对,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生:“农耕社会”就是农民靠耕种生活的社会。

师:那家看到过什么是农耕社会吗?(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幅农耕社会的写照图,你们仔细观察,农耕社会里,农民使用的工具是如此的——

生:简朴。

师:简朴是形容人的生活的。应该是简陋或者——

生:简单。

师:对,简单。农耕社会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假如连续暴雨,老百姓可能——

生:颗粒无收,忍饥挨饿。

师:可能还会居无定所,流离失所。是吧?

生:是的。

师:大致理解了词义后,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生再次齐读词语。

师:课文说,20世纪是个——(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生接: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

生接: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

生:一问一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师: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一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师: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曹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边说边在课题后打上一个大问号)除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谁愿意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指一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不过,有一个地方要注意,谁听出来了?

生:是“超过”不是“超越”。

师:对,读课文我们要字字准确。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读准确。

生齐读带“超过”的句子。

师:围绕这段话你能提哪些问题?请你在书上做上小记号,也可以写一写关键词。

师巡视,点拨“可以从词语中去发现问题”。

师:经过思考很多同学又有了新的问题,谁先来交流?

生: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

师:很好,想知道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具体有哪些,是吗?(板书:发明 发现?)

生:靠什么来发现和发明?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课文哪一句其实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对提问的学生:你明白了吗?

该生点头。

生:那些发明和发现使人们有了哪些改观?(板书:改观?)

师,好,同学们都能抓住关键词来提问,非常好。你们关注到课文中的泡泡了吗?(出示泡泡:“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的?)

师:课文的泡泡也可以帮我们提问的。读一遍这个问题。

生齐读: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师(指黑板上):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和‘发明’具体有哪些?”请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

师:课文中的“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生读:发现是“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是“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你为什么认为上面的是发现,下面的是发明?

生解释不清楚。

师:为什么这么分?能告诉大家理由吗?谁能帮他?

生1:发现是不了解的东西,发明是人类创造的东西。

生2:深海原先是有的,不是发明创造出来的。

生3:发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以前没有的。

生4:因为“月球”、“深海”、“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都是原来就又得,是人们发现的,“电视”、“程控电话”这些原先是没有的,后来人们造出来的。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相当准确。曹老师也去查了词典,词典里是这样阐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发现”和“发明”词典中的意思,请一生读。

师:“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表面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细推敲,却差别很大。正如前面这位同学所说,“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点红“看到或找到”),“发明”是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点红“创造出来的”)。

师:我这儿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

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均选择正确。

师:通过词典中词义的验证,我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没有分错。那么就请男生读“发现”部分,女生读“发明”部分。

男女生分读。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在表达发现,一个在表达发明。

师:是呀,那是怎么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呢?就是在写出来的时候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师:对,路甬祥爷爷为了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真切的认识,举了大量的例子。(板书:举例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读: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你把句子读了一遍,那这个句子表达的特点在哪里?

生说不出来。

师:我们把她刚才读的句子再读一遍,一起来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

师:再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构很对称,都是“怎么样什么东西”。

师:是呀,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用词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动词。板书:用词精妙。

师:这么美妙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是呀,作者不但用词精妙,而且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了清楚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么美妙的句子。

学生齐读写“发现”和“发明”的句子。

师:20世纪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和“发明”吗?

生:电脑和移植手术。

生: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生:发现了青霉素。

生:发明了空调。

生:还有试管婴儿。

……

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非常多,老师也去找了一些,你们看——(出示)

20世纪的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DNA、太阳风……

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人造卫星、核武器、空调、洗衣机、霓虹、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 、试管婴儿、石英钟、拉链、圆珠笔……

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

生:多!

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仅仅是课文中提到的和老师列出来的这些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省略号。

师:是啊,省略号说明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至两种发现和发明来说说吗?

学生迟疑。

师:让我来帮帮你。

出示词语:普及 制造 发射 使用 发射 开启 欣赏

师:看着这些词语,结合上面的发明和发现慢慢想。

生:20世纪发射了卫星。

生:20世纪发明了计算机。

生:20世纪,人类普及电脑,使用冰箱、空调等。

师:仿着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学习的方法。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和20世纪之间这种巨大的变化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

师: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刚才我们说过了。假如老天爷不高兴,人们就得——

生:挨饿。

生:人们就得受苦。

师:是的,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生接读,下同)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仅仅是没有这四样东西吗?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农耕社会里,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生:农耕社会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远洋船舶,也没有空调。

师:我们说的时候,要是能按类别来说,就更好了。前面三个都是交通工具,建议把“空调”换成“飞机”,好吗?

生:没有电脑,没有空调,没有数字电视,也没有洗衣机。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

生: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眼镜。

生:我觉得千里眼就是雷达。

生: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

生: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飞机。

生:顺风耳就是现在的传真机。

生: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火箭。

师:还有古代的其他美好幻想在20世纪变成现实的吗?

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够呼风唤雨,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人工降雨。

师:多么神奇啊!

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像海龙王一样在海底遨游,20世纪,人类发明了潜水艇。

……

师: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读着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现在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很多。

师:你从哪看出来?

生: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变化真大。

生:我感受到变化快。“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时间很短。

师:是呀,20世纪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来说,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个诗句就把20世纪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时间之短,但变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么让人惊叹!那就用惊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出了“惊叹”!

师:当我们看了古代和20世界的对比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部分句子,再次感受农耕社会和20世纪的不同之处吧!请女生读写农耕社会的段落,请男生读写20世纪发明和发现的段落。

出示对比段落,男女生读相应的语段。

师:通过刚才的对比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观,用的是什么表达方法?

生:对比。

师:有更确切的说法吗?

生:作比较。

师:非常正确。(板书:作比较)通过古今作比较,让我们对科学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方便有了强烈的感受!这就是“作比较”的妙用!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读得自豪一点!我们怎能不说——

生自豪的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在20世纪帮助人们呼风唤雨的发明和创造吧!这一次看,要带着一个问题,边看边想:古时候人们渴望什么,现在人类又发明了什么呢?静静地想。

(看课前录像,登月部分老师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生边听边看录像边想。)

师:你能选择一种自己印象最深的科学技术用上“作比较”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来写一写吗?(提供作业纸:过去——;20世纪——。三分钟后反馈。)

生:过去人们对海洋神秘的幻想,于是就有了美人鱼的传说。20世界人们发明了氧气管和潜水艇,实现了遨游海洋的梦想。

生:过去人们希望可以千里传音。20世纪有了电话,实现了千里外通话的梦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大家。下课之前,老师想再问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生:下一个世纪会是怎样的?

生:20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和发现?

生:在22世纪能不能发明增高,妇女减肥的药等?

……

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课文还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甚至是今后的学习中一起来交流、探讨、研究!谢谢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10、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小编寄语】“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因为它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是比较优秀的教学素材,一起来学习学习!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质疑探究、总结归纳 【自学探究】 一、基础知识

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寄 托 依 赖 船 舶 哲 学 家 原子核 潜 入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因特网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呼风唤雨:( ) 世纪:( ) 发现:( ) 发明:( ) 二、理解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句写的?用“ __ ”划出来。 2、细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悟读三、四自然段。 (1)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2)你认为“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

(3)神话中的“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

(4)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做为( )句,说明了( )

提示:本句诗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竟发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势。 (6)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方法:( ) 好处:( )

(7)举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4、品学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合作探究】

下面我们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发言,互帮互学。

小组分工;第一组,交流基础知识。第二组交流理解课文的1、2题。第三至六组交流理解课文的第3题。第七组交流第4题。 【班级展示】

同学们,让我们把我们交流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的过程。 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基础题。

2、请第二组展示理解课文的1、2题。

3、请第三至六组展示理解课文的第3题,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 4、请第七组展示第4题。 【质疑探究】

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自悟自得】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或者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吗?可以从学习方法,课文内容、内心感受等方面来谈 【达标测评】 1、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刻苦钻研,爱迪生终于( )了留声机。 最近,我国又( )了好多处大岩洞。 幻想 理想 没有( ),也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我们应该有伟大的生活目标和崇高的( )。 改变 改观

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 )了开冬季运动会的计划。 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 )了许多。 2、选择句型。(填序号)

A 设问句 B反问句 C 疑问句 是谁在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 ) 难道不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吗? ( ) 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 ( )

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3、课文精彩语句品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本意是( )在本文中指(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本文引用诗句的意思是( ),引用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11、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教案一等奖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