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7:34: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一等奖
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小编收集了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欢迎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 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 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充分预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小编收集了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欢迎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虎门销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 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 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充分预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洋人的近两百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第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2、积累四字词语:敲锣打鼓、震耳欲聋、水泄不通、恭恭敬敬、垂手恭听等,习得遣词造句之奥。
3、体会销烟前的沸腾场面,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丰盈谋篇心智。
第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第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四、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8.虎门销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教学
重难点
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教学
资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收集林则徐和虎门硝烟的背景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7分钟)
(见教学资源)
【学习单1】
(1)轻声读读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2)小组交流。
(3)时间:3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25分钟)
【学习单2】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a.借助拼音读准生字。b.画出不懂意思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时间:4分钟。
预设: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御敌的斗争精神。
三、练习巩固。(8分钟)
描红抄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
板块一
1.简要介绍一百多年前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
2.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有关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3.板书课题。
板块二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历史
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装点 顿时 销毁 嚣张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
1.描红,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作业
设计
☆ 完成习字册上本课练习。
☆☆ 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相关内容。
☆☆☆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8.虎门销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资料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3.阅读《补充读本》的助读篇目。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2分钟)
直接导入。
二、精读课文。(25分钟)
【学习单1】
(1)自由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2)时间:3分钟。
预设: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理解:
“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学习单2】
(1)自由读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
(2)小组交流。
(3)时间:4分钟。
预设:
虎门销烟的经过
“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都写了事件之“壮”。
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三、拓展练说。(5分钟)
附:站在林则徐塑像前,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之情。望着你栩栩如生的塑像,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把虎门围个水泄不通,随着林则徐的一声令下,几个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再倒入一担担生石灰,害人的鸦片顿时被销毁了。欢呼之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让全世界明白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
林则徐真的是太伟大了。可是像他一样的人太少了,现在那些害人的毒品还在危害着全世界,看着那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毒品害得支离破碎,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因为毒品而失去。我多么希望有千千万万个林则徐站出来,对毒品说“不”。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为了这个美好的祖国大家庭,让我们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吧!
四、学法练笔。(8分钟)
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虎门销烟》。
板块二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交流。
(板书:伟大壮举)
3.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场面:壮观、隆重)
(2)指导朗读。
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5.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指导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
(板书:经过)
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
(下令、销烟、结果)
(2)从销烟的经过中,哪里可以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板块三
(1)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板块四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作业
设计
☆ 完成《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 用“……先……再……然后……”说话。
☆☆☆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五,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四,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内容27虎门销烟教学重点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教学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1、导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我们这里有一些他们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你认识的就说一下他的名字。2、提问:有谁知道他的一些事吗?简介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4、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查字典理解“销烟”的意思。)5、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一起来听课文录音,思考一下几个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交流。(指名答)2、自读课文
三、逐段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答)请6位同学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请仔细听清楚他们的朗读有没有错误。(师生评议,纠正错误的朗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生字。看谁记得最快。都记住了吗?谁认为哪个字最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的?书空泄、毁、寨。同桌互相抽查。
1.看拼音,写词语。Xiāo yān hǔ mén yán bā qī wǔ shuǐxiè bù tōng( ) ( )( )( )( )
2.组词:消( ) 除( ) 侮( )销( ) 徐( ) 海( )请大家做在自备本上。校对答案。二:练习:1.复述课文A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指名答:板书: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B同桌练习复述。C指名上台复述。(师生共同评议)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日子 ( )的工人 挤得( )装点得( ) ( )盐巴 ( )的气味( )的海滩 ( )池内 ( )的大海2、判断搭配是否恰当壮烈——死亡( ) 展示——成果( )悲惨——命运( ) 侥幸——心情( )反应——迟疑( ) 3、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首先我们来看看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
三、小结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加上了“半”这个字,这个字直到1949年10月1日才真正去掉,在这么多年中,虽然这个半字未能去掉,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侵略者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小刀会等等,从虎门销烟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到结束,中国人民都未曾屈服过,所以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二、精读课文1、请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伟大壮举)(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过渡:课文中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小三角”)“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一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2、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事件之“壮”。出示: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3)、指导朗读a、 先让学生自读感悟。b、指名学生读,评论。观看录象。场面壮观,礼台上下庄重、肃立。c、 再读。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
1、 补充资料:林则徐:今福建福州人,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林被革职,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我又有一个新想法》、《智慧火花本》。这两篇课文都揭示多动脑筋,勇于创新的道理,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侧重启发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体现的创新精神。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2.7虎门销烟值得纪念 伟大意义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下令禁烟 销毁鸦片打击嚣张气焰 表明不可欺侮
教学后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虎门销烟》教案之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