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0:11: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指要》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掌握“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
教学设想
1.指导解题,讨论方法,总结规律。
组织专题复习,精选例题讲析
学生知是什么,问为什么,不盲目做题;
教师讲到点子,析得透辟,不随意解题。
2.投影教学,加大密度,提高效率。
3.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型解说
“定位选句”题是语言表达连贯考题中语句复位题型之一(另一为“定句选位”)。“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与上下文相衔接。“定位选句”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它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例1.(示例2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得较好的一项是:(B)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二、解题方法指要
解“定位选句”题主要应从内容统一和语言衔接两方面来考察选择句子。
内容统一:综合考虑原文与选项,整体把握中心语意,保证所选的句子与上下文的语意吻合,语境和谐,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这是选句的前提。
语言衔接:瞻前顾后,体察语流,注意语言形式上下递接,保证所选句子与上下文话题适当,句式协调,语句照应,语气顺畅,这是选句的关键。
例2.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C)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整体把握语意:
这句话是围绕“闰土必须回家”的问题,写“我”的态度,“他”的态度以及这件事的最终结果。
逐个审察选项:
D项写闰土(主动)随他父亲走了,与前文闰土“不肯”的态度矛盾,“但终于”的转变,没有必要交代,前后文意不合。A、B两项虽然语意与前文相符,但主语是“父亲”“他父亲”,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因此连贯性不强。而且,A项“父亲”称代不明,因为前文既出现了“我”,也出现了“他”。
只有C项,不仅语意与前文相符,而且语言形式上用被动句,陈述对象与前文一致,保证了上下文的衔接。
三、典型例题分项解说
1.内容要统一
1.1语意要合理
例3.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从下面四句中选出与它衔接的句子(B)
A.从长远的观点看来,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地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从所给句子和备选答案的语意来看,爱好文科的学生仍应当重视理科的学习。因此,对于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应回答“不可以”;对于给出的第二个问题“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应回答“还要”。由于所提的两个问题是一正一反的,因此,对两个问题同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矛盾的,都违反了矛盾律。而A、C、D三项都同时对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违反逻辑的,因而只有B句才能与原句衔接。
例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最佳语句是(C)
自“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给出的句子的意思是:中国人民迫切要求翻译介绍外国的先进文化成果。从备选答案看,下文都阐述了翻译作品的作用,A和D直接阐述,B和C多了“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一环节。加入这一环节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没有翻译作品的出现,就不可能产生翻译作品的作用。但B项的语序有误(“这些作品”应提到“一方面”之前),作用阐述得也不恰当,因此答案是C项。
1.2语境要和谐
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还应保持语境的和谐。这里所说的“语境“是狭义的,主要指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解这类题必须感受语句所创造的氛围,领悟出已给语句的感情色彩和条件,然后据此选出与所给句子的条件和语境相符合的选项。
例5.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B)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峭壁上。
这道题的答案是B项。从语境的角度看,所给的句子中的“崖壁下的坟地”“破碎的石碑”“模糊的字迹”和“露出水面的石头”等词语,制造出一种荒凉、衰败而又寂静凄冷的氛围。备选答案中A项的“五彩的屏障”,C项中的“落叶闪着不定的光”,D项中的“白帆”、“透明的羽翼”和“阳光”等,都与所给的语境不和谐,另外,A项说“石壁夹江高矗”,这与下句的“崖壁下有几处坟地”是矛盾的。C项说“崖壁矗立在江对岸”,这个观察点,绝不会看到江对面的石碑上的“模糊的字迹”,不符合所给句子的条件和语境。D项中“一行白帆从下游上来”,也不符合下文的“枯水季节”这一条件。只有B项“没有太阳”,那枯萎的藤萝叶子,十分瘦削的崖壁,这些词语所创造的氛围与所给的语境十分和谐,能与下文衔接。
2.语言要衔接
2.1话题要适当
要保持语言连贯,就要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首先弄清题面句子的话题,然后,通观选项,看话题是否适当。
例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道题中的文句,首句介绍“南天门”的又名,创建年代,经历时间;末句是门对联的具体内容。选项分别介绍与“南天门”相关的门外的石刻“天门铭”和“门旁”的对联。统观这段话,显然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写的,为保持话题和陈述角度的一致,所以顺着上文最好先说“门外”介绍“天门铭”,后说“门两旁”介绍对联,这样的描述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再从下文看,它把对联的内容写了出来,那它的前面最好紧接的就是“对联一幅”。这样A项中两句分别以“天门铭”和“对联”为话题,使全段文字话题分散,中心不统一,因此,与上下文的衔接都不紧密。C项虽与下文衔接好,但与上文的衔接松散,因为它不是从“门”说起,而是跳着以“元代石刻”为话头了。D项虽前面一句与上文衔接,但后面一句与下文衔接不太紧。
但“话题一致”不可成为教条,应随具体情况而变通。1995.6题,对比出题正是针对这种思维定势的。
例7.下列两个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A.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B.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②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A.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B.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①前句选A观察对象似是“山顶上”,可后句观察对象又成了“宝塔”,叙述角度来回变化,让人难以把握。因此应选B。
②选A句法单调、板滞、松散。选B用类似于“顶真”的句法,既衔接紧凑,又使话题更突出。
2.2句式要协调
例8.横线上缺一句话,句式最恰当、语言最简洁的一句是(D)
我被大胡子捆了起来,————我喘不过气来,挣扎着。我冷不防的猛一使劲,把他撞倒在地。
A.他又把我的嘴捂上
B.他又捂上我的嘴
C.我又被捂上了嘴
D.又被捂上了嘴
为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有时就涉及到句式的选择。这道题,横线前后句子的陈述对象都是“我”,所填句子的陈述对象也应是“我”。A句和B句都明显地把陈述对象换成了“他”,应当排除。C项和D项都使用被动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为简洁起见,应承前省略主语,故D项最恰当。
例9.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前后均为主谓结构,a为偏正结构,b同。
2.3语句要照应
句与句的衔接,不能不涉及到句中词语间意义上的照应,因此,还要注意词语前后意义的贯通与配合。解这类题,一定要弄清词语间的照应关系,尤其是关键词语。
例10.跟下面的话衔接得最顺当的一句是(B)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却比二厂强。
B.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已经给出的句子是“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这里的关键词语是“二厂和三厂”、“各有所长”,与此照应,接下去的话应先说二厂之长再说三厂之长,而A、C、D三句都是一半说长处,一半说短处,没有和“各有所长”相照应,因此,最佳的衔接是B项。
2.4语气要顺畅
例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C)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道题要求选出排列恰当的一项,实际上也涉及了衔接的问题。给出的句子后一分句是“这个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与“置若罔闻”相照应,接下去当说“不传达上级指示”;与“拖延推诿”相照应,接下去当说不采取行动。从理论上看,传达指示,统一思想认识在前,采取实际行动在后,这也与“置若罔闻、拖延推诿”的意思相衔接。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环保工作没人管”与“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不能颠倒。另外,“环保工作没人管”放在句尾,从语气上看,全句也不能构成大的停顿,好像话没有说完,所以答案是C项。
四、整理总结
定位造句考连贯,
解题方法有两要。
一是内容要统一,
语意合理不矛盾。
语境和谐不走调。
二是语言要衔接,
语句照应语气畅,
话题适当句式调。
内容形式宜兼顾,
综合变通莫教条。
五、迁移训练
例1从陈述对象角度考虑,横线前分句的陈述对象是“小明”,横线后分句的陈述对象也是“小明”,只是含有了被动的意思,“小明”变成了受事主语,因此横线上的分句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小明”,这样全句的语意才通畅,上下句衔接得才能算得上较好。而备选答案中A和D两句的陈述对象都是明显地换成了“妈妈”,应当排除。C项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小明”,后一分句的主语又变成了“妈妈”,更应当排除。因此,答案是B项。
另外,横线后的句子,如果把陈述对象换成“妈妈”也通畅的话,那也应当使用“把”字句,指明宾语——“小明”,这样语意才贯通。
例12.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①甲处正确的选项是(C)
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B.还由每节车厢内民主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C.还让每节车厢内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
D.还在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
②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D)
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些意见
C.接着考虑这些意见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提示:①考虑话题变化,句式选择,C项用使令性动词“让”带宾语,可前后衔接。
②考虑人物关系,注意用语恰当得体的问题,“遵照”、“考虑”不得体。“意见”就近指代,连接紧凑。“然后”时间承接,“于是”事理承接。故选D。
例13.与下面文字衔接恰当的一项是(B)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粒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这个语段共有两句,中心内容是突出人类的伟大,上句以高山和人作对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句中的“但”是关键词,是语意的转折处。下句必须顺着这个转折续写,才能在内容上前后保持一致。
A、D两项仍然突出山的高大、雄伟和自信,这样续写没有把握文意的转折,作者的表达意图,显然无法衔接。C项把高山与人的对比关系转换成映衬关系,同样在内容上前后不一致。而且该句说“山,却欣喜万分”与“人为攀登而欣喜”不构成转折关系。
B项进一步反衬了人的伟大,与上句“但”字相照应,前后内容中心统一,文脉畅通。
(读题与A、C、D三个选项后,指导学生仿写、续写,再用正确答案与之对照。这样设计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
教学设想
1.指导解题,讨论方法,总结规律。
组织专题复习,精选例题讲析
学生知是什么,问为什么,不盲目做题;
教师讲到点子,析得透辟,不随意解题。
2.投影教学,加大密度,提高效率。
3.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型解说
“定位选句”题是语言表达连贯考题中语句复位题型之一(另一为“定句选位”)。“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与上下文相衔接。“定位选句”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它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例1.(示例2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得较好的一项是:(B)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二、解题方法指要
解“定位选句”题主要应从内容统一和语言衔接两方面来考察选择句子。
内容统一:综合考虑原文与选项,整体把握中心语意,保证所选的句子与上下文的语意吻合,语境和谐,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这是选句的前提。
语言衔接:瞻前顾后,体察语流,注意语言形式上下递接,保证所选句子与上下文话题适当,句式协调,语句照应,语气顺畅,这是选句的关键。
例2.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C)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整体把握语意:
这句话是围绕“闰土必须回家”的问题,写“我”的态度,“他”的态度以及这件事的最终结果。
逐个审察选项:
D项写闰土(主动)随他父亲走了,与前文闰土“不肯”的态度矛盾,“但终于”的转变,没有必要交代,前后文意不合。A、B两项虽然语意与前文相符,但主语是“父亲”“他父亲”,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因此连贯性不强。而且,A项“父亲”称代不明,因为前文既出现了“我”,也出现了“他”。
只有C项,不仅语意与前文相符,而且语言形式上用被动句,陈述对象与前文一致,保证了上下文的衔接。
三、典型例题分项解说
1.内容要统一
1.1语意要合理
例3.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从下面四句中选出与它衔接的句子(B)
A.从长远的观点看来,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地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从所给句子和备选答案的语意来看,爱好文科的学生仍应当重视理科的学习。因此,对于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应回答“不可以”;对于给出的第二个问题“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应回答“还要”。由于所提的两个问题是一正一反的,因此,对两个问题同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矛盾的,都违反了矛盾律。而A、C、D三项都同时对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违反逻辑的,因而只有B句才能与原句衔接。
例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最佳语句是(C)
自“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给出的句子的意思是:中国人民迫切要求翻译介绍外国的先进文化成果。从备选答案看,下文都阐述了翻译作品的作用,A和D直接阐述,B和C多了“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一环节。加入这一环节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没有翻译作品的出现,就不可能产生翻译作品的作用。但B项的语序有误(“这些作品”应提到“一方面”之前),作用阐述得也不恰当,因此答案是C项。
1.2语境要和谐
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还应保持语境的和谐。这里所说的“语境“是狭义的,主要指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解这类题必须感受语句所创造的氛围,领悟出已给语句的感情色彩和条件,然后据此选出与所给句子的条件和语境相符合的选项。
例5.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B)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峭壁上。
这道题的答案是B项。从语境的角度看,所给的句子中的“崖壁下的坟地”“破碎的石碑”“模糊的字迹”和“露出水面的石头”等词语,制造出一种荒凉、衰败而又寂静凄冷的氛围。备选答案中A项的“五彩的屏障”,C项中的“落叶闪着不定的光”,D项中的“白帆”、“透明的羽翼”和“阳光”等,都与所给的语境不和谐,另外,A项说“石壁夹江高矗”,这与下句的“崖壁下有几处坟地”是矛盾的。C项说“崖壁矗立在江对岸”,这个观察点,绝不会看到江对面的石碑上的“模糊的字迹”,不符合所给句子的条件和语境。D项中“一行白帆从下游上来”,也不符合下文的“枯水季节”这一条件。只有B项“没有太阳”,那枯萎的藤萝叶子,十分瘦削的崖壁,这些词语所创造的氛围与所给的语境十分和谐,能与下文衔接。
2.语言要衔接
2.1话题要适当
要保持语言连贯,就要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首先弄清题面句子的话题,然后,通观选项,看话题是否适当。
例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道题中的文句,首句介绍“南天门”的又名,创建年代,经历时间;末句是门对联的具体内容。选项分别介绍与“南天门”相关的门外的石刻“天门铭”和“门旁”的对联。统观这段话,显然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写的,为保持话题和陈述角度的一致,所以顺着上文最好先说“门外”介绍“天门铭”,后说“门两旁”介绍对联,这样的描述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再从下文看,它把对联的内容写了出来,那它的前面最好紧接的就是“对联一幅”。这样A项中两句分别以“天门铭”和“对联”为话题,使全段文字话题分散,中心不统一,因此,与上下文的衔接都不紧密。C项虽与下文衔接好,但与上文的衔接松散,因为它不是从“门”说起,而是跳着以“元代石刻”为话头了。D项虽前面一句与上文衔接,但后面一句与下文衔接不太紧。
但“话题一致”不可成为教条,应随具体情况而变通。1995.6题,对比出题正是针对这种思维定势的。
例7.下列两个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A.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B.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②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A.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B.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①前句选A观察对象似是“山顶上”,可后句观察对象又成了“宝塔”,叙述角度来回变化,让人难以把握。因此应选B。
②选A句法单调、板滞、松散。选B用类似于“顶真”的句法,既衔接紧凑,又使话题更突出。
2.2句式要协调
例8.横线上缺一句话,句式最恰当、语言最简洁的一句是(D)
我被大胡子捆了起来,————我喘不过气来,挣扎着。我冷不防的猛一使劲,把他撞倒在地。
A.他又把我的嘴捂上
B.他又捂上我的嘴
C.我又被捂上了嘴
D.又被捂上了嘴
为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有时就涉及到句式的选择。这道题,横线前后句子的陈述对象都是“我”,所填句子的陈述对象也应是“我”。A句和B句都明显地把陈述对象换成了“他”,应当排除。C项和D项都使用被动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为简洁起见,应承前省略主语,故D项最恰当。
例9.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前后均为主谓结构,a为偏正结构,b同。
2.3语句要照应
句与句的衔接,不能不涉及到句中词语间意义上的照应,因此,还要注意词语前后意义的贯通与配合。解这类题,一定要弄清词语间的照应关系,尤其是关键词语。
例10.跟下面的话衔接得最顺当的一句是(B)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却比二厂强。
B.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已经给出的句子是“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这里的关键词语是“二厂和三厂”、“各有所长”,与此照应,接下去的话应先说二厂之长再说三厂之长,而A、C、D三句都是一半说长处,一半说短处,没有和“各有所长”相照应,因此,最佳的衔接是B项。
2.4语气要顺畅
例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C)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道题要求选出排列恰当的一项,实际上也涉及了衔接的问题。给出的句子后一分句是“这个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与“置若罔闻”相照应,接下去当说“不传达上级指示”;与“拖延推诿”相照应,接下去当说不采取行动。从理论上看,传达指示,统一思想认识在前,采取实际行动在后,这也与“置若罔闻、拖延推诿”的意思相衔接。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环保工作没人管”与“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不能颠倒。另外,“环保工作没人管”放在句尾,从语气上看,全句也不能构成大的停顿,好像话没有说完,所以答案是C项。
四、整理总结
定位造句考连贯,
解题方法有两要。
一是内容要统一,
语意合理不矛盾。
语境和谐不走调。
二是语言要衔接,
语句照应语气畅,
话题适当句式调。
内容形式宜兼顾,
综合变通莫教条。
五、迁移训练
例1从陈述对象角度考虑,横线前分句的陈述对象是“小明”,横线后分句的陈述对象也是“小明”,只是含有了被动的意思,“小明”变成了受事主语,因此横线上的分句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小明”,这样全句的语意才通畅,上下句衔接得才能算得上较好。而备选答案中A和D两句的陈述对象都是明显地换成了“妈妈”,应当排除。C项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小明”,后一分句的主语又变成了“妈妈”,更应当排除。因此,答案是B项。
另外,横线后的句子,如果把陈述对象换成“妈妈”也通畅的话,那也应当使用“把”字句,指明宾语——“小明”,这样语意才贯通。
例12.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①甲处正确的选项是(C)
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B.还由每节车厢内民主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C.还让每节车厢内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
D.还在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
②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D)
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些意见
C.接着考虑这些意见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提示:①考虑话题变化,句式选择,C项用使令性动词“让”带宾语,可前后衔接。
②考虑人物关系,注意用语恰当得体的问题,“遵照”、“考虑”不得体。“意见”就近指代,连接紧凑。“然后”时间承接,“于是”事理承接。故选D。
例13.与下面文字衔接恰当的一项是(B)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粒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这个语段共有两句,中心内容是突出人类的伟大,上句以高山和人作对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句中的“但”是关键词,是语意的转折处。下句必须顺着这个转折续写,才能在内容上前后保持一致。
A、D两项仍然突出山的高大、雄伟和自信,这样续写没有把握文意的转折,作者的表达意图,显然无法衔接。C项把高山与人的对比关系转换成映衬关系,同样在内容上前后不一致。而且该句说“山,却欣喜万分”与“人为攀登而欣喜”不构成转折关系。
B项进一步反衬了人的伟大,与上句“但”字相照应,前后内容中心统一,文脉畅通。
(读题与A、C、D三个选项后,指导学生仿写、续写,再用正确答案与之对照。这样设计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文章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文章主旨
九、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丰子恺作品欣赏
3、丰子恺简介
二、课文学习
1、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小结
四、拓展
五、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文章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文章主旨
九、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丰子恺作品欣赏
3、丰子恺简介
二、课文学习
1、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小结
四、拓展
五、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 东北特产
二、 作者介绍
三、 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 整体介绍
五、 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 文章结构
七、 问题讨论:
1、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 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 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 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 “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 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 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 文章主旨
九、 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 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 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 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 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丰子恺作品欣赏
3、 丰子恺简介
二、 课文学习
1、 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 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 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 小结
四、 拓展
五、 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 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 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图片欣赏(老虎)
2、 有关老虎的成语
3、 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 写作背景
5、 作者介绍
二、 预习检测
三、 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角色分析
1、 观众
2、 “我”
3、 华南虎
五、 小结
六、 拓展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3课时
资料超市: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由千古唐诗引入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5、研读《题乌江亭》,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抒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教后记:
古诗词教学人物,个人认为宜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赏析文章两种途径来完成,教师不宜讲授得过细,应该传授一些方法,并注意示范、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在课堂组织教学时,便依照读-品-析-背的流程与学生共同赏析诗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参与讨论,其中时有精彩赏析。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两首古诗。]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里是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中的细节。]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给学生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到对诗句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说完整,看出教师是还是有一定的尊重学生的意识的。]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对遗民的理解教师采取了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自我反思,把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从“遗留”上升到“遗弃”。]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音乐铿锵,确实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这里的想像,把遥远的年代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的面前,如同电影的蒙太奇,学生甚至会想到自己就是胡尘中的遗民。]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情感世界,把两首诗的内容紧紧揉合在一起。从“清凉”到“凄凉”,学生经历了一个情感过程,感受更加深刻了。]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处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学生的朗读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示儿》的引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既整合了古诗的内容,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又是悄无痕迹,这种意义上的关联,对现在两首诗的学习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强化。]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从“悲凉”到“凄凉”,学生的情感确实已经上升到这一步了,有水到渠成之感。]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这种质问,用诗句来回答是再巧妙不过了,读中悟情,是为经典。]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抓住一个“醉”,通过学生的想像,活化了当权者的嘴脸,学生的感受又有了新的变化。]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学生的语言的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情感合而为一。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的朗读指导,巧妙的让学生读出了情感。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找到好的朗读指导的方法,本诗教学中的几处朗读指导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此处安排的练笔,学生的情感宣泄在纸上,给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感情的洪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激情的《满江红》歌曲,把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资料提供者:
6 我选我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从小关心集体。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
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0我选我,理解 “选(选举,推选的意思).
齐读课题.题问: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出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今,林”的韵母是前鼻音,”名,让”的韵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 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让学生说一说:”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班上的劳动委员李小青转学了.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1)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明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里静悄悄?
(2)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3)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选谁当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大家都没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已.)
指导朗读:”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的慢而低,显示出教室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语气.
让学生多读王宁的话,休会他为什么选自已当劳动委员.(1,王宁和李青是好朋友,他非常想学习李青爱劳动,爱集体的点;1,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李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指导朗读.老师的话要读的和蔼可亲.王宁的话要读得诚恳,坚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齐读,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讨论: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想起一掌声?(全斑同学相信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同和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 习 ,出示生字词,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齐读课文.
二、
1、识记字形,指导字. ,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校:右边是”交”,而不是”文”.界
名:要与”路”右边的”各”区分.
为:是`` 为.
话: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舌”,而不是古”
2、指导写课文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描写一个,临写一个,对照范字再写一个.
重点指导书写以下几个字.
“校”,”让”,”说”,”好”,”话”5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的人字头,和捺的起相连结,开口度较大.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
(1)齐读,指名读.
(2)启发学生用”关心”,”热爱”口头词语搭配练习.(关心同学,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3、课后练习第四题.
(1)学生自轻声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用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每组的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板书设计:
10我选我
王宁
(爱劳动,关心集体)
李小青
资料提供者:
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鹧鸪》
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鹧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孤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是一首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1.全诗的诗眼是(孤)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自己体会诗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将《孤雁》改写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诵读欣赏(三)鹧鸪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晚唐诗人郑谷,“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
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鹧鸪“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对此,沈德潜赞叹地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唐诗别裁》),正道出这两句诗的奥秘。
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吧,可是才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
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欣赏里了三首古代咏物诗,这让我们又一次领悟到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们,以他们独特的特点寄托着人类的情感,以他们的灵性给人以启迪,以他们的内在品质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关爱生命”人用我们的行动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