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案一等奖

搜索51费宝网

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一等奖

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一等奖

时间:2023-06-20 11:25: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一等奖

1、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掌握话题作文的选材与立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人、事、景、物的积极意义。

教学设想设点讨论引入,以“点”展开思维,以“线”归纳方法,略作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两年,话题作文成了中考作文的主流,这节课我们就以《兴趣》话题为例,与同学们一起对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进行一些探讨,请大家看屏幕。(幻灯片1)

人的兴趣有多种多样,兴趣之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干任何事要想成功,都需要一定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有些人一生卓有成就;因为有兴趣,有些人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请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显然,话题里面包含着写作的信息,能看出来吗?(略微提示)

○1兴趣有许多种○2兴趣可促成成功○3兴趣可影响生活情趣○4兴趣可决定对生活的态度,等等

二.明确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该去找写作的材料了。大家观看以下画面,注意哪些是你比较感兴趣的?

幻灯片(2、足球场上的龙虎斗;3、壮志难酬的李闯王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5、威武之师的抢滩演习;

6、幸福的三口之家;7、我心永恒;

8、光芒万丈的云海日出9、晶莹剔透的北国风光;

10、善解人意的小猫咪咪11、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

12、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

1.你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哪一张?

2.还有没有其它的兴趣爱好呢?

要求大家使用下面的格式回答我的问题:○1我对比较感兴趣,因为。(教者引导将材料对号入座:人、事、景、物)(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三.看来大家的兴趣还真广泛,把大家所说的内容分分类,归纳归纳,大约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分类,人事景物(幻灯片)(16)

人,幽默风趣,具体的人。如交友

事,体验事趣,具体的事。如垂钓

景,风景名胜,民俗民情。如游赏

物,古董文物,琴棋书画。如收藏

1、同学们的讨论发言,把一个看起来抽象空洞的“兴趣”话题,变成了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材料,这就是话题作文选材的方法:化大为小。再举例分析。

3.大家所说的这些材料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细细想来,这些小事大多能反映出我们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一些认识,有的还很有哲理,如果把它写到作文里去,文章就有了立意,这种立意方法就叫做:以小见大。看来,对文章的材料还真的需要好好品味一番,才能挖掘出好的立意。

4.怎样品味呢?以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爱好上网”为例(也可以是别的例子),请他谈谈具体哪些方面感兴趣,并提出质询,据悉,有许多同学因迷恋上网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能不能谈一谈上网的负面影响?注意多方面展示材料本身的意义。可见,同一兴趣,也可以挖掘出高、低,雅、俗,不同的立意来。出示幻灯片(17)

材料品位:高雅低俗深远浅近

5.如何运用我们上面所学的这个方法呢?我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参考,望大家有更加独到的见解。(幻灯片)(18)

方法:选材化大为小

立意以小见大

建议集一(几)事于一人写其中之趣

集一片于一点写其中之理

抓一景或一得纵游古今

提出疑问:使用《对不感兴趣》这种类型,行不行?

明确:既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又要善于发现并批评生活中的“丑”,以提高审美趣味,不过,作品应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主。

四.现在,我们把刚才自己口头表达过的一句话内容,扩充成一段详细的文字,要求,人事景物都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点明(至少能看出)文章的立意。时间10分钟。(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诵读自己的文章,老师简评。

五.度迁移

上面,我们运用化大为小的选材方法,以小见大的立意方法,对兴趣话题作了一些分析,最终选择了能够表现立意的材料,这个选择的过程不仅在做本题目时有,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面临选择,如果用“选择”做话题,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完成立意与选材?用“机会”呢?用“支点”呢?用“体验”呢?(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话题谈谈自己的选材与立意)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就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作了一些探讨,其实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正如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话题可能导致一千种看法。但每一事物终究有其存在的规律,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索,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浇灌,同一话题的作文之花,也能在生机勃勃的作文花苑中开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

2、兴趣话题写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话题作文的选材与立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人、事、景、物的积极意义。

教学设想设点讨论引入,以“点”展开思维,以“线”归纳方法,略作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两年,话题作文成了中考作文的主流,这节课我们就以《兴趣》话题为例,与同学们一起对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进行一些探讨,请大家看屏幕。(幻灯片1)

人的兴趣有多种多样,兴趣之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干任何事要想成功,都需要一定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有些人一生卓有成就;因为有兴趣,有些人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请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显然,话题里面包含着写作的信息,能看出来吗?(略微提示)

○1兴趣有许多种○2兴趣可促成成功○3兴趣可影响生活情趣○4兴趣可决定对生活的态度,等等

二.明确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该去找写作的材料了。大家观看以下画面,注意哪些是你比较感兴趣的?

幻灯片(2、足球场上的龙虎斗;3、壮志难酬的李闯王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5、威武之师的抢滩演习;

6、幸福的三口之家;7、我心永恒;

8、光芒万丈的云海日出9、晶莹剔透的北国风光;

10、善解人意的小猫咪咪11、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

12、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

1.你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哪一张?

2.还有没有其它的兴趣爱好呢?

要求大家使用下面的格式回答我的问题:○1我对比较感兴趣,因为。(教者引导将材料对号入座:人、事、景、物)(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三.看来大家的兴趣还真广泛,把大家所说的内容分分类,归纳归纳,大约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分类,人事景物(幻灯片)(16)

人,幽默风趣,具体的人。如交友

事,体验事趣,具体的事。如垂钓

景,风景名胜,民俗民情。如游赏

物,古董文物,琴棋书画。如收藏

1、同学们的讨论发言,把一个看起来抽象空洞的“兴趣”话题,变成了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材料,这就是话题作文选材的方法:化大为小。再举例分析。

3.大家所说的这些材料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细细想来,这些小事大多能反映出我们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一些认识,有的还很有哲理,如果把它写到作文里去,文章就有了立意,这种立意方法就叫做:以小见大。看来,对文章的材料还真的需要好好品味一番,才能挖掘出好的立意。

4.怎样品味呢?以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爱好上网”为例(也可以是别的例子),请他谈谈具体哪些方面感兴趣,并提出质询,据悉,有许多同学因迷恋上网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能不能谈一谈上网的负面影响?注意多方面展示材料本身的意义。可见,同一兴趣,也可以挖掘出高、低,雅、俗,不同的立意来。出示幻灯片(17)

材料品位:高雅低俗深远浅近

5.如何运用我们上面所学的这个方法呢?我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参考,望大家有更加独到的见解。(幻灯片)(18)

方法:选材化大为小

立意以小见大

建议集一(几)事于一人写其中之趣

集一片于一点写其中之理

抓一景或一得纵游古今

提出疑问:使用《对不感兴趣》这种类型,行不行?

明确:既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又要善于发现并批评生活中的“丑”,以提高审美趣味,不过,作品应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主。

四.现在,我们把刚才自己口头表达过的一句话内容,扩充成一段详细的文字,要求,人事景物都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点明(至少能看出)文章的立意。时间10分钟。(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诵读自己的文章,老师简评。

五.度迁移

上面,我们运用化大为小的选材方法,以小见大的立意方法,对兴趣话题作了一些分析,最终选择了能够表现立意的材料,这个选择的过程不仅在做本题目时有,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面临选择,如果用“选择”做话题,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完成立意与选材?用“机会”呢?用“支点”呢?用“体验”呢?(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话题谈谈自己的选材与立意)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就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作了一些探讨,其实话题作文的立意与选材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正如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话题可能导致一千种看法。但每一事物终究有其存在的规律,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索,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浇灌,同一话题的作文之花,也能在生机勃勃的作文花苑中开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

3、话题作文审题方法指导时尚话题讲评教案

班级

高三(2)班

开课时间

2004

年12月14日

讲评目的

1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学会一些审题的方法。

2通过讲评,了解时尚这一话题的切题法。

3通过开展语文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巩固训练效果。

重点

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学会一些审题的方法。

难点

话题的切题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巩固训练效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讲评

时尚是一个倍受现代人关注的话题,打开电视机,我们都能听见不同的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群体对时尚的看法,因此,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的人来说,本次作文以“时尚”为话题也是贴近我们中学生实际的。(附话题材料:当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也是展示个性讲求时尚的社会。如健身时尚,美容时尚,追星时尚等等,请以“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展开议论,也可编述故事,题目字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第一项要求就是要符合题意。既然是一道考题,就必然隐含命题者的动机。如果我们对上述材料不加分析就急于动笔,就可能无法投合改卷者的胃口,就无法获得高分。高分作文诀窍之一就是投其所好,医生要弄清病况,要“望闻问切”,下属要弄清上司的意图,要善于察言观色,学生要弄清出题者的意图,同样要深思慎取。要明确出题者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比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命题者提供的十个人物(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让学生以其中一个人物为话题,按理说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广泛和自由的,可是本年度高考的作文平均分竟只有38.31。看来考生是还没有猜透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而随意作文啊。事实上,这十个人物都具有共性,其人格上都具有很大的争议,很显然,命题者除了想探一探考生们的文学功底外,还想考一考考生的思辨能力。可惜,考生作文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知识面过窄,读书粗心,常识错误一大堆;泛泛而谈,缺乏层次;缺乏文体意识,轻率任性,创新异化为猎奇。如此写作又怎么能博得评卷者的青睐呢?一位作文研究者认为:要写一篇好作文首先要过审题关。审题要把握“三要”,一要看清材料。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其实也给写作者作了提示;二要分析话题,话题具有定向功能,因而需要认真分析;三要重视要求,因为所有要求都要在写作中体现。又如,2003年有一道题,要求学生以“仰望高山”为话题,结果很多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意,有的学生写的是登山历程,无法抓住高山所蕴涵的哲学意义,对我们民族的文明——山地文明一无所知,写作中暴露出知识的浅薄。看看下面一段仿句就知道一个成功的写作者是如何驾驭语言的。

“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明白什么是风浪,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领悟什么是潮起潮落,什么是人生起伏。只有面对高山,才能懂得什么是巍峨,什么是伟大;只有面对高山,才能懂得什么是险峻,什么是无畏;只有面对高山,才能懂得什么是耸入云霄,什么是顶天立地。”

这段文字用来诠释仰望高山所产生的感慨是再绝妙不过了,无论感情基调还是思维角度都符合命题者的要求。那么,本次的时尚这个话题该怎样寻找切入点呢?我认为题目要求其实很明确了。“当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也是展示个性讲求时尚的社会。”很含蓄的暗示命题者最希望写作者所站的立场,应该与时代同步来表现你的认同感,而不是逆风而动的反时代潮流。“时尚”指的是“当时的风尚”,它与“时髦”不同,时髦是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它事物入时。作为青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追求和风尚。如二十世纪的中国:六十年代全民参军,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八十年代全民经商,九十年代全民下海,而现代则是上网冲浪。就时尚来说,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时尚,对于不同的时尚,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看法,中学生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谈看法。中学时代是激情燃烧的时代,中学生正处在如诗如画的多梦阶段,有憧憬,好幻想,这是好的,但毕竟思想未成熟,还缺乏一种完美的认识。我们很难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谈,那么就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其实,本次材料与2004年北京市高职单独招生卷是一致的。(附材料

“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资,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追求时尚创造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美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请以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只不过要求上有些差别。

情况综述(略)妙题《都是时尚惹的祸》《抵制时尚的诱惑》《中学生别让时尚蒙住了眼》《时尚——掀起你的盖头来》

佳文交流

附《上帝的追求》谢健涛

人物

上帝

众仙

时间天堂时间上午九时

地点:上帝会客厅

仙甲

云来自何处,不就是来自天堂,可彩云,又来自何处?仙乙:彩云嘛,来自于上帝的头顶。(看着上帝)

上帝:此话怎讲?(好像有些不满。)

仙丙:正因为您近日到人间的那一游,游进了那所美容美发店。(拨开云,指着云下的一个招牌:彩云美容美发。)

上帝:此话又怎讲,难道就因为我的头发,那天边的云才变得色彩斑斓吗?(露出不易觉察的笑)

仙乙:您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您变,世界自然也跟着变。(恭恭敬敬地站起,弯下腰)仙甲:原来如此,小仙请求上帝您洗去您头发上的色彩,让它还原您的本色——白色。(带着殷切)

上帝:难道整个天堂就只能是白色吗?

仙甲:白色是洁净,白色是美好,白色因无下而动人。(一边说一边指着殿堂里所有的东西)

上帝:陈旧的观念,难道你就不能跟时尚的脚步吗?(好像对甲的话很不满)仙丙:尊敬的上帝啊,《天堂法》上没有时尚的记录,也未能从《天堂志》中找到时尚这个词。您请过目。(诚惶诚恐地呈上二书)

上帝:当然找不到,但一切都得创造,唯有创造能让世界发展,难得不是吗?仙丙:此话固然不错,可创造应该是为了美好的理想和进步的需求,小仙认为,追求不良的时尚是不能称之为有创新的事。

仙乙:正因为您提出了“仙仙平等”的口号,人类社会才努力为“人人平等”奋斗,这便是一种好的创新,按上帝的话说,也就是一种“时尚”,这是多好的时尚啊。

仙甲:您追求的这种时尚虽也不能称为不良,但您的头发却影响了云下面这片土地上人类和万物的生存——因为您的头发上的色彩让云变成酸雨,酸枯了大片植物,给人类带来了劫难。(更加殷切)

上帝(面露喜色):你们总算明白我的苦心。我的追求并不只是为了世界因色彩热美,也是让人类能像你们一样认识丑而奋斗。(教师点评)

学生辩论(具体过程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一翻唇枪舌剑,相当精彩。我们通过辩论,对时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流行的未必都是健康的,时尚的也未必就是进步的。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的理智要像海边的礁石,不管风动浪动,我自岿然不动。让我用两首改造的诗做结。时尚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求知故,暂时皆可抛。守住信仰莫放松,学海畏途攀高峰。不因时尚迷醉眼,管它东西南北风。

4、四年级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

教学重点 :写作

教学难点 :写作

教 具 :胶片( 1 张)

教学设想:

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其基本步骤是:( 1 )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 )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 我们的教室 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 3 )写作。( 4

)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 课:

优点:( 1 )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 2 )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 1 )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 2 )缺乏条理性。

( 3 )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练习题目 :《我们的教室》( 1‘ )

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 ,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8’ )

1 .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 .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 .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 ,给学生作写作提示:( 4‘ )

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

1 .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 .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调整提纲 ,并进行写作练习。( 29’ )

5、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写景抒情、以情入景、以景言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悟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会在散文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散文景与情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它们分别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变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

写景抒情散文的两个要素就是写景和抒情是,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或者先生发了某种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寄予感情的景物;或者受到景物的触动,通过描写和分析提炼出深刻的感悟。不论怎样,景物的描写,最终是为了表达情感、烘托情感。

二、方法点拨

1.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⑴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并指出景物的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郁达夫

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荷叶,荷花,荷香,落蕊)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荷叶的密、绿,荷花的柔美多姿,荷香的清淡,落蕊的多、细软)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荷叶很大,像把伞,“荷叶水面撑洋伞”;荷花有各种颜色的,有粉色,白色;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每个人看到事物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在作者看来只有那些特征才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你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讨论:太阳像什么?自由作答。

突破思维定势,调用多种感官

质疑:除了形状、颜色、温度外,就不可以做其他方面的描写吗?比如声音,太阳就不能有叫声吗?

示例:太阳嗡嗡嗡地叫着,像闷雷一样隆隆地响在顶上;也像千百面鼓在耳边一起敲响;还像山崩地掣,在脑后响着滚木擂石。

夕阳团成一只大蜜橘,摆楼群顶上,很是妩媚,迷人。

夕阳浑嘟嘟的,满脸吐着污血,仿佛阎王殿判官的鬼脸。

车轮劈开地上白花花的如白花花积水一样的阳光,箭一样飞驰。白花花的地上燃烧着、沸腾着白花花的灰尘,仿佛通红通红的炉火和岩浆一样。

突破浅尝辄止:景物人格化

质疑:太阳就不能被当作人吗?

示例:记着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天气预报说,没风也没火。太阳像个高傲的公主坐头顶上,看也不看人一眼。我紧随着人流,把饭缸敲得咚咣咚咣响,往食堂赶。

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即将吞噬了自己。

歪脖子老楸树上落一只老鸹,喊着“呱——”,“呱——”日头就打毛寨东头给喊出来,吓得往上蹿,抖抖索索地甩光溜子。老鸹在光溜子里打个旋,拍打拍打尾巴飞了。

冬天入了九硌嗓子闲,日头就一蹶子尥到年底,一屁股蹾门槛上,摸着烟袋锅子咂吧咂吧两口。完了,烟袋锅子朝鞋掌子上磕打磕打,往大腰带里一别,年就过去了。

点石成金:设置不同情境

质疑:特殊情境如何用?(唯有驭情取景。驭情,就必须设置情境。试想,多日粒米未进的饥饿者看太阳,太阳会像什么?屡试不中者呢?忽然中举的人呢?)

示例:日头还沉没在硝烟中,浑嘟嘟红通通的,仿佛腌过了头的鸭蛋黄,滋滋冒着透亮的红油,汩汩淌着窒息的腥臭。又好像刚打火膛里扒出来的,烧透了的生铁一样,突突喷着烈焰。烈焰吐去,瞬息就在外围冷结成一层薄薄的黑色。日头老了,斜插在半天里,周围几个老树努力地支撑着,不堪重负似的,仿佛一瞬间就会轰然倒塌。日头燃烧着南边的天空,整个南天里都突突突地喷着巨大的火舌,呼呼呼地发出噼噼剥剥的火爆声。

2.注意写景层次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只有选择恰当的写景层次,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要注意总体和局部的关系。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很好地处理了从总体到局部的问题。首先鸟瞰全城的全貌,然后饱览一城山色、雪后初晴,再把读者领到垂柳边,领略济南清丽秀美的景色。

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如沈从文的《边城》中对酉水景色的描写:“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由低到高,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描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就是由近及远,由近处的荷塘,写到荷塘四面的树,由树写到远山,层层推进,一目了然。

3.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作文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常常在写景的作文中出现,这些都为写景的作文增色不少。

示例1:北平的雪,是冬季一种壮观景象。没有到过北方的南方人,不会想像到它的伟大。大概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整个北平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白光下。登高一望,觉得这是个银装玉琢的城市。自然,北方的雪,在北方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堆积不化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北平这个地方,有高大的宫殿,有整齐的街巷,有伟大的城圈,有三海几片湖水,有公园、太庙、天坛几片柏林,有红色的宫墙,有五彩的牌坊,在积雪满眼,白日行天之时,对这些建筑,更觉得壮丽光辉。——张恨水《冰雪北海》

点拨:对比,北平——北方其他城市;排比;语言。

示例2:我与众不同,我实在欢喜冬季——享受那些围炉取暖的长夜,舒适惬意的电毯,清晨料峭的微风,群集在鸟食台的山雀麻雀……

冬季之美更为雄伟、纯朴,像是一声小号高鸣,绝无奏鸣曲之错综复杂。

你看到树木的秃枝,交错成细致的花纹,可与哥特式教堂屋顶媲美。群鸟变得驯服多了;狐和兔在雪地上留下爪迹;猫头鹰的啼声划破夜空,比杜鹃单调重复的“咕…咕…”刺激得多。——【法】埃尔斯佩斯赫克《冬之颂》

点拨:抒情,排比,通感,对比。

示例3:夏季过去了,冬季又来了。日子短,工作也少些。冬季完全没有热,完全没有光,完全没有中午,紧接着早晨的是夜晚,迷雾,黄昏,窗棂冥黯,什物不辨。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整日如坐地窖中。太阳也好像是个穷人。愁怪的季节!冬天把天上的水和人的心都变成了冰。她的债主们紧紧催逼她。——雨果《悲惨世界》

点拨:反复,比喻,拟人,语言,联想,选段写景时抓住冬天阴冷这一特征,突出没有光和热,从而写出冬天的阴惨,这些描写有力地衬托了女主人公芳汀的悲惨遭遇。

4.善用写景方法

动静互衬法。也就是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反衬“林”的清静,以“鸟鸣”反衬“山”的空幽,有声反而收到比无声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另外,像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运用了动静对照的手法,在一“关”一“出”的动静冲突中,凸显出春光难锁溢出园外的蓬勃的生命激情。

虚实相间法。景物的描写,有实有虚,实景的描绘是必要的,但不只是摹貌,还要传神,就需要加以想象,用虚写的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种想象的笔法,使景致更丰富,更传神,更具人情味。

对比映衬法。就是充分运用对比、烘托手法来描写景物。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写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描写,以南国之秋“来得慢,来得润,显得淡”的特点,反衬出北国之秋更为醇厚、浓烈的味道。

5.描绘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同样是冬天,有人看到的是壮观,有人读到的是哀愁。那是为何?那是因为心境不同,可以说情由景生,景由心生。

景与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或以乐景写乐情,或以哀景写哀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之人不欺余也。清代学者吴乔《围炉诗话》:“诗以情为主,景为宾。”写文章亦然。

示例:张爱玲笔下的月亮:

今天晚上有月亮,稍带长圆形的。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的发出一圈光雾。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地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十八春》

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倾城之恋》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倾城之恋》

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金锁记》

点拨:这些都是出自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月亮”不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有着鲜明的对应,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且“月亮”在张爱玲的世界中的每一次升起,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蕴,融进了她对苍凉人生的感悟。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月亮”即张爱玲的“情”,张爱玲的“情”叶就在“月亮”上,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中,不能把我们所讲的景物本身的特点和感情特点孤立起来,而应追寻两者的有效结合,做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三、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自己的魅力,多少文人墨客为它们唱响赞歌,用它们寄托情思。“大漠孤烟直”的豪放,那是边塞将士的壮歌;“城春草木深”的低吟,那是亡国百姓的痛心哀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优美,那是西湖游人的咏唱;“满架蔷薇一院香”的芬芳,那是小院农家的赞美。

在四季的神奇变换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定会引起你的情感萌动,请选择一个季节,用美景抒发情感,写一篇作文。

6、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教案


一、初步感受“雄辩”的力量。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也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事实,还须雄辩,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请看全国第三界大学生辩论赛上的一段精彩的辩论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看了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语言华美、论辩有力、有理有据等。

二、事实如果没有“雄辩”会怎样呢?

请看我们熟悉的一个故事:

(请一生朗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在吴晗《谈骨气》中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的确,文章中就说:“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材料与观点的组合,能让人信服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对此材料,可能还有其他的理解。那么对于这则材料你还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师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人对此都抱赞赏态度,我却不以为然。试想,一个人已饿至将死,形容枯槁,还有何气度可言呢?这食物诚然是嗟来的,但有何妨呢?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暂忍一时之辱,以图有为于将来,有如越王勾践之为,留得青山,卧薪尝胆,方才有重振雄风之日,如此“大丈夫”不更令人击节赞叹吗?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由此可见,事实如果没有雄辩就不能证明观点。

三、有了事实如何进行“雄辩”呢?

请完整地看一下我们的课文(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课文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说理的呢?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你看出“雄辩”需要注意什么吗?

——需要仅扣事实材料,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使“雄辩”成为联接观点和材料的桥梁。

四、“雄辩”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1.因果分析法:

如上面《谈骨气》中的这段分析,它是从态度和目的两个方面分析原因的。这样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2.条件分析法:

出示课件《勤能补拙》,“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学们可以看出这是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3.假设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话:“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这段是从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4.对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另外还有比喻分析法等其他的分析方法,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了。下面我们就运用所介绍的四种分析方法来做一点练习,让刚才所学到的知识能转化为我们的能力。

五、你能运用所学方法为你的观点进行“雄辩”吗?

1.课件出示事例,请学生朗读。思考:对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号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也不去8号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却好奇地偏要刨根问底。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不可。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地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送个总经理。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进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那个禁区,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注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上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那个纸牌拿来了?” 年轻人不解地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从年轻人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观点有:①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才能有所创新。②敢于叩问,才会有所发现。③勇于探寻,才能获得成功。④不避风险,方见英雄本色。⑤勇于开拓,才能开辟新天地。

从总经理的角度,可能提出的观点有:①任人唯贤。②科学选拔人才。③慧眼识英才。④知人善任:根据销售部经理所特有的素质要求,设定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查,因而他的任命也是成功的。⑤信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

3.写作片段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雄辩”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翻“雄辩”。

4.交流,评价,完善。

六、小结。

结束语:生活中有很多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如友谊之门、机遇之门、成功之门等等,我说只要我们能勇敢地叩门,大胆地走进去,呈现在你眼前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7、《冬之味》景物描写练习写作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素质教育正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的英语,也历经了风雨的洗礼,逐渐适应了广大乡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需要。笔者认为,教学原则的改革已突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每一个一线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当前英语教学原则更加突出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原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逐步转向“着重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肩负着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的任务,不如此,就谈不上语言的运用。但是更应当看到,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这个观点逐渐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所认识,并力争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例如,在一些地区推广使用的“创造情景、语言交际、激发兴趣”课堂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注意设计各种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利用图画、实物或体态,诱导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表情达意;进行密集的听说活动,把学生从枯燥的、无休止的语言形式操练中解脱出来。

二、课堂教学的主体冲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语言教学课堂里滔滔不绝的主讲这样的角色,而是变成了组织者——组织领导学生小组活动,与学生一起会话、讨论、阅读和写作,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聆听者—帮助、启发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对话或进行讨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体现在小组讨论,还可表现为表演短剧,个人写作,演讲,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如办英文小报)。这些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

其次,更加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新课标指出:“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将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现代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入手,做到“两个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新生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让孩子们体验课堂的幸福,体会到教师的可亲、可爱。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合谐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心理上极大的安全感,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御”,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为认知活动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也减少了“情感过滤”,提高外语交际的效率。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默契所导致的良好心理气氛,激发起学生学好外语以及通过学好外语胜任社会角色、完善自我的内部动力。

三、英语教学注重文化渗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它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成长,各自的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不可抗拒的影响。因此,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一点已逐渐被广大英语教师所认同;同时,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尽量使用真实材料,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介绍文化背景,大量使用图片、幻灯片和像片等直观教具。这些都为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国外文化提供了条件。

四、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随之改革,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例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和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不仅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通过听觉去感受英语。同时增加了英语课外泛读材料,真正让学生“耳濡目染”英语;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同时,教师运用投影、幻灯、音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了悦目、悦耳、悦心的情景。实现了教学方法的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回首英语教学改革,我们看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沿着一条科学的的轨道向前发展。但是在这个道路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1)教学理念更新是改革能否深入持久发展的关键。更新理念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落后的教学思想,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们去实践新事物。我们每个中学英语教师都应意识到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把英语教学改革坚持下去。(2)农村英语教师师资水平的普遍低下已成为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路障,不少农村学校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素质,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可松懈的任务。(3)评价方法的改革已成为中学英语迫在眉睫的任务。考试方法和制度的滞后使得英语教学改革停滞或大打折扣。这一问题如不尽快解决,英语的教学改革就会多走弯路,教改的进程也会因此而减速。我们正期待着教育改革,也正视着作为一线教师肩负的重任和挑战,但我们更又信心:教育改革的明天会更灿烂、辉煌。

8、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 说明的顺序写作教案

在写作的时候,大家对于说明的顺序有多少了解呢?其实的说明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说明的顺序写作教案最新导学案,快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说明的顺序写作教案最新

写作——说明的顺序

导学目标

1、 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

2、 根据说明对象和目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指导,第二课时写作评议)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为例导入。

二、方法指导

1、 什么是合理的说明顺序?为什么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

2、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三种?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 怎样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1)介绍事物的演变过程、制作程序,应采用时间顺序。

例举:《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按“甲骨文—金文—竹简(木牍)—帛书—雕版印刷—活版印刷—现代形形色色的书”的顺序,条理清晰。

(2)介绍事物的结构布局,应采用空间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先中间后两边等。

例举:《梦回繁华》一文,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时,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先写开卷出近郊风光,接着写中段汴河两岸,后写后段市区街道。

(3)介绍事物的特点及成因,应采用逻辑顺序。具体有先总后分,从主到次,从现象到本质,从概括到具体等顺序。

例举:《苏州园林》先总说后分说;《大自然的语言》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时,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顺序;《恐龙无处不有》采用的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中国石拱桥》采用的是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三、佳作赏析

包公祠

古城合肥的东南方,有条在历史上曾作为护城河一部分的包河。古色古香的包公祠就坐落在河心的香花墩上。

包公祠是为了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修建的。相传最早建于包公死后5年。现在的包公祠建于明朝。包公祠的建筑和设施都很简朴,无豪华奢侈之处,这象征着包公为官的清廉。

沿着走廊向东走,便来到一座井亭旁,六角弯钩的亭顶,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亭檐是一块黑底红字的匾额,上书“廉泉”二字。走上台阶,步入亭中便看见一口古井,传说贪官污吏如果喝了此井之水会即刻头痛,清官喝了甘甜无比。故给此井起名曰“廉泉”。向西紧靠湖边的一个较大的亭榭,亭中有8根朱红漆柱子,白色的墙上开了3扇窗子,这就是"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处读书,后人建此亭以记之。

进入山门便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的两旁是两排茂密的合欢树,树叶遮住了阳光,形成一片树荫,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步入门内,便来到一个长约12米,宽约10米的四合院。院子中间就是包公祠的正殿。跨过高高的门坎,进入正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公的全身铜像。只见包公稳稳地坐在太师椅上,身穿官袍,头戴官帽,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下巴上留着长长的胡须,让人一看便知是一位为民做主、廉洁奉公的清官。铜像的四周是四根朱红漆的柱子,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桌案。左边放着三把铡刀,这便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相传龙头铡是铡犯了法的皇亲国戚的,虎头铡是铡犯了法的文武官员的,狗头铡则是铡犯了法的平民百姓的。当年有不少坏人死在这三把铡刀之下。

包公祠的规模虽不雄伟,可布局却是很庄重幽雅,难怪它每日都要吸引不少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点评:《包公祠》是一篇介绍古建筑的说明文。第一段介绍包公祠的地理位置,第二段介绍包公祠的修建原因及象征意义,第三、四段介绍包公祠的建筑,是文章的主题部分,最后一段介绍包公祠的规模布局和影响,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三、四段介绍包公祠的建筑时,从走廊写到亭子,再由亭子写到山门,最后由山门写到正殿,采用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条理清楚。

四、学生习作

以我的居室或我的校园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结构清楚,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数不少于50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 说明的顺序写作教案最新2021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写作。

9、六年级教案:小学高年级地球话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地球”话题作文指导设计

--------------------------------------------------------------------------------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所想所感所悟,语句通顺、连贯,习作有个性。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或调查了解家乡环境现状。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课件演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裹着水蓝色纱衣的晶莹透亮的球体。)

(音乐渐渐响起,舞蹈小队上。)表演地球受到污染破坏的痛苦状。

二、感受地球受污染的惨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1根据地球受污染的情况写一篇习作,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过渡语:小记者们,你们愿不愿意为拯救地球尽一份力?那么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你的心去呼吁,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出示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

2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诗歌、童话、剧本、记叙文、书信、倡议书等文体,确定题目和文体。

3集体交流:看谁的题目最新颖。

倡议书:《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爱护树木,保护家园人人有责》

演讲稿:《别扔了,捡起来》

剧本:《破坏环境者的末日》《森林王国审判记》

童话:《蛇的哭诉》《青蛙的控诉》《哭泣的小河》《鸟儿的自述》《地球的抗议》《大树的遭遇》《沙尘暴的自述》《“四害”家族的吵闹声》

书信:《鸟儿给人类的一封信》《小蝌蚪给人类的一封信》《动物们的抗议信》《未出生的婴儿给母亲的一封信》《人类给地球的一封忏悔信》《“三废”的忏悔信》

诗歌:《地球怎么了》《渴望》《假想我有一支神笔》(画一个美丽的地球)

想像作文:《假如地球上的生物都消失了》《假如地球毁灭了》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

2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稿件装订成册。

五、课外延伸,试写广告词

1结语: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只要全人类行动起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一定能恢复健康、美丽的容颜。今天就让我们以199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作为本次作文课的结束语吧:“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课外延伸:尝试写环保公益广告词。

①出示环保公益广告:“我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我的盛开需要你的关怀。”

“朋友,你是最美丽的。”

“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②尝试写“环保公益广告”,并张贴,让环保公益广告“走”进校园,“走”向社会。

10、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低年级留言条写作教案

设计理念

留言条写作的传统教学往往是直接讲授写作格式,学生反复练习。就教学生写作而言,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引入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先说后写、延伸知识等三个教学步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留言条。

2、让学生学会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出示):小明接到小红的电话,叫他到公园去玩。可妈妈没在家,手机也放在家里。

师:怎样让小明妈妈知道这件事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想办法。

1、讨论交流。

生A:在家等。

生B:去找妈妈。

生C:给妈妈写张条子。

……

师: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哪一种最好?

(生纷纷认为生C的办法好)

(继续出示多媒体):小明拿起纸笔,正准备干什么。

2、总结。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通常在两个人没见面,但又需要告诉对方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写张条子,这张条子叫留言条。小明正准备给妈妈写留言条。

二、先说后写

1、让学生会说。

(继续出示多媒体):小明写了起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小明,你会给妈妈写些什么呢?请你们说一说。

(1)说一说。

生A:小明说:“妈妈,刚才,小红打电话来,她说想和我去公园玩,你不在家,我就想出办法,给你写张留言条。一会儿我就回家,你别担心。”

生B:小明说:“妈妈,小红约我去公园玩,一会儿我就回家,请您别担心。”

……

(2)评一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都清楚地表达了小明想对妈妈说的话,你们认为哪种说法更简单明白、有礼貌一些呢?

(生纷纷认为是生B的说法)

师:对,留言条的内容要求就是要简单明白、有礼貌。

(3)巩固。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定一个内容,请同学们同桌互说或找你要好的朋友一起说,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内容:妈妈要加班,叫小刚回家做完作业,帮爸爸择菜做饭。)

(生说、评略)

师:同学们,写留言条并不难,其实就是把你要说的话简单明白、有礼貌地写出来。不过,写留言条在格式上还有一定的要求。

2、让学生会写。

(继续出示多媒体):小明的留言条写出来了。(略)

师:同学们,读一读小明写给妈妈的留言条,看一看写留言条在格式上有哪些要求?

(生答略)

师:同学们说得对,留言条在格式上有四个要求:第一,先要写留给谁的,称呼要顶格写,并加上冒号;第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有礼貌;第三,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姓名;第四,另起一行在自己的姓名下方写上日期。

(1)写一写。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四点要求,把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定的内容(妈妈要加班,叫小刚回家做完作业,帮爸爸择菜做饭。)写成留言条。

(2)作品展示。(略)

(3)作品点评。(略)

三、延伸知识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写留言条。下面,老师再布置两个内容请同学们练习。

(多媒体出示):1、小明接到小红的电话,叫他到公园去玩。可妈妈没在家。请你替小明给妈妈写张留言条。

教案一等奖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