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2:33:04
类别:教学设计
三个伙伴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四、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四、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刘红莲
[教材简析]
《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该童话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有“语文味”,通过情景创设,互动阅读等多种形式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体现语文的“读味”;在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圈点批注的“写味”;在语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实现品词品句的“品味”。
[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初步制定一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三个小伙伴栽树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1、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和它有关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爱?
2、在小组内交流。
【阅读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先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然后读出相关段落。随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硬硬的”“拱”这两个词语时可以联系生活和动作理解。
可以比较句式:
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两个句式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样子来回走。
3、第四自然段:读到“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吧树坑浇得湿湿的”时,可以让学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动作。
学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句式,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心灵。
4、引读2、3、4自然段,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品味重点词句,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5、学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用“又……又……”的句式说一句话。
6、分角色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四、情境表演,体验情感。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邀请几名小伙伴合作,戴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后,师生同评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他人合作是提高学习效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评论,深化情感。
1、
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小树又唱又跳。在栽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单靠他们中的某一个人,能把树栽好吗?
2、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团结力量大
4、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棵小树苗,你想说什么呢?
5、咱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和主题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
六、指导写字。范写“栽”、“浇”
七、阅读实践,知识拓展。
1、同学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听听。
2、收集关于“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或成语。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积累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和文本的对话,又能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附: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挖树坑?
小野猪(图)
嘴巴拱
运肥料?
小袋鼠(图)
口袋运
浇水?
小象
(图)
鼻子吸
团结起来力量大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四、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四、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课题 19 三个小伙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5个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重点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小猪、小象和小袋鼠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承担任务的主人翁态度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质疑。
四、指导记忆生字,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三、演一演。
四、作业。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同座检查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指名学生交流。
3、范写。
4、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1、生字词抽读竞赛:
伙伴 挖坑 施肥
2、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小野猪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地二自然段。
b、指名说。
c、指导朗读。
(2)小袋鼠做了什么?(第三自然段)
(3)小象做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又跳又笑?
1、小组合作。
2、全班表演。
3、评价。
1、朗读课文。
2、回家把故事演给家长看。1、学生齐读。
2、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
2、每小组的代表发言。
1、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学生临写。
1、学生比赛读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
(1)小野猪用什么挖树坑?他为什么能做到?
(2)小袋鼠、小象分别是怎样运肥料、浇水的?
4、体会小伙伴的心情。
小组试着表演,改进。
板书设计
19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硬嘴巴 拱树坑
小袋鼠 皮口袋 运肥料
小象 长鼻子 浇水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知道应该向罗晨学习,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懂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学生质疑
1、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三个伙伴》
2、学生跟老师读题目。
3、指导认读伙伴。
(1)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的看一看,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们。
(2)师总结,帮助记住生字: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部件是音,部首表意
(3)指名认读
(4)全班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小结、归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读课文,小朋友们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
3.指名按自然段读,学生思考:这三个伙伴叫什么名字?
4.指名反馈。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他们间的一件什么事?
6.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由读课文,合作学习
(一)感悟维佳的难过。
1.教师导入:维佳不小心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点心了,只有维佳站在一旁。
2.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你是维佳你会怎么想?心情怎么?
3.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男女分别读,比一比谁读出了维佳难过的心情。
(二)了解小朋友的行为
1.教师创设语境,学生读课文:小朋友们,维佳的点心丢了,他的心里多难过,呀,不少伙伴看到了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特别的小伙伴说话时的内容,最好能读出当时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些句子。
6.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议。
7.学生再读。
四、体会维佳的心情
1.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维佳,郭良说:“真糟糕!到吃午饭还有好长时间呢?”你心里会怎么想?心情怎样?
2.教师小结,再启发。
3.罗晨把一块抹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维佳吃。维佳会说什么呢?你们小组讨论、讨论。
4.小组反馈。
五、拓展思维、
1.教师小结课文的内容。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3.学生自由的说自己身边发生过的类似的事情。教育孩子树立班级的典型。
六、指导手写
1.全班读课文。
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重点教写难字。
4.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知道应该向罗晨学习,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懂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学生质疑
1、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三个伙伴》
2、学生跟老师读题目。
3、指导认读伙伴。
(1)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的看一看,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们。
(2)师总结,帮助记住生字: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部件是音,部首表意
(3)指名认读
(4)全班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小结、归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读课文,小朋友们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
3.指名按自然段读,学生思考:这三个伙伴叫什么名字?
4.指名反馈。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他们间的一件什么事?
6.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由读课文,合作学习
(一)感悟维佳的难过。
1.教师导入:维佳不小心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点心了,只有维佳站在一旁。
2.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你是维佳你会怎么想?心情怎么?
3.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男女分别读,比一比谁读出了维佳难过的心情。
(二)了解小朋友的行为
1.教师创设语境,学生读课文:小朋友们,维佳的点心丢了,他的心里多难过,呀,不少伙伴看到了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特别的小伙伴说话时的内容,最好能读出当时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些句子。
6.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议。
7.学生再读。
四、体会维佳的心情
1.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维佳,郭良说:“真糟糕!到吃午饭还有好长时间呢?”你心里会怎么想?心情怎样?
2.教师小结,再启发。
3.罗晨把一块抹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维佳吃。维佳会说什么呢?你们小组讨论、讨论。
4.小组反馈。
五、拓展思维、
1.教师小结课文的内容。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3.学生自由的说自己身边发生过的类似的事情。教育孩子树立班级的典型。
六、指导手写
1.全班读课文。
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重点教写难字。
4.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小动物吗?(学生一定会说喜欢),今天我们再来结识几种小动物,好吗?(计算机出示本课的第一幅图画)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子?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图上画了三种动物,有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小野猪有硬硬的嘴巴,小袋鼠有一个大口袋,小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从图上看,它们要去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图上看,它们要去栽树)那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就这样能把树栽上吗?(学生可能会说:能)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把树栽上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14课:《三个小伙伴》。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计算机出示本课的生字,请学生认读:☆读一读,你一定行!tong méi yǒu me yào ba jiù bǎ lā 同没有么要巴就把拉☆认一认,你真棒!huǒ bàn gǒng bí la tiào 伙伴拱鼻啦跳
2、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听听他读的哪个地方跟你读的不一样,看看同学们谁的耳朵最灵。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会找到第一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伙伴一同去栽树的事)引导学生理解一同是什么意思。
2、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研究讨论: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三个小伙伴在栽树时发现没有带锄头,小野猪自告奋勇,解决了这个困难,它用自己的硬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没有箩筐运肥料时,小袋鼠解决了这个困难,它用自己的皮口袋运来了肥料;没有水桶浇水时,小象用自己的长鼻子吸来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动物的动作和语言,如:拱、吸、运等表示动作的词和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谁愿意来把你们的自学情况向大家做一下交流?就请上前台来。(学生上台说时可能出现语句上的问题,或者是简单地读一下课文,教师注意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并注意语句的连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来表演给大家看。)
4、小树栽好之后三个小伙伴会怎么样呢?(学生读第六自然段,可能会说:他们很高兴。)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高兴?(学生可能会说:从图画上看出来,也可能会从词语中体会到,如:小树栽好啦!又跳又笑)这一段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高兴的语气)你再读一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团结力量大,齐心协力才能把事做好,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等)过渡语:同学们对课文理解得这么深刻,那你想不想把课文来演一演呀?
6、分组来演一演。(四个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分工)
7、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上台演给大家看就请上台表演。
五、质疑:
同学们你学了这篇课文,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要提一些词语,教师可以灵活处理,如果还有什么课文内容以外的问题,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课外来延伸。)
六、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之后,知道了三个小伙伴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把小树栽好了,那如果这三个小伙伴中有一个因事没有来,么办呢?请同学们不要急于告诉大家结果,下课之后可以再讨论一下,也可以回家跟家长研究研究,我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再来交流好吗?
七、附板书设计:
小野猪
硬嘴巴拱
14、三个小伙伴
小袋鼠
皮口袋运
小象
长鼻子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