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一等奖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20 13:37:02

类别:教学设计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一等奖

1、《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读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 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学准备: 灯片教学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和青藤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说说松树和青藤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松树和青藤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新词,难写的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等)二、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板书生字,并组词。 2.学生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 5.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6.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4)比较句子。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 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2)这一句怎么理解?

第三课时

一、填上合适的词。飞翔的()辽阔的()绿色的()二、我会拼。chū shēng nài fán shǐ jìn yōng bào ( ) ( ) ( ) ( )guǎng kuò hǎi dǎo bō tāo shān gāng( ) ( ) ( ) ( )三、连一连。飞翔的岛屿轻轻地跑辽阔的海鸥飞快地读绿色的大海大声地走

2、《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 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学准备: 灯片教学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和青藤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说说松树和青藤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松树和青藤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新词,难写的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等)二、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板书生字,并组词。 2.学生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 5.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6.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4)比较句子。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 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2)这一句怎么理解?

第三课时

一、填上合适的词。飞翔的()辽阔的()绿色的()二、我会拼。chū shēng nài fán shǐ jìn yōng bào ( ) ( ) ( ) ( )guǎng kuò hǎi dǎo bō tāo shān gāng( ) ( ) ( ) ( )三、连一连。飞翔的岛屿轻轻地跑辽阔的海鸥飞快地读绿色的大海大声地走

3、《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读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 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准备:

灯片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和青藤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说说松树和青藤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松树和青藤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新词,难写的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等)

二、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板书生字,并组词。

2.学生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

5.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6.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

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

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

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

4)比较句子。

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

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

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

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

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

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

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

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

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

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

2)这一句怎么理解?

第三课时

一、填上合适的词。

飞翔的( )辽阔的( )绿色的( )

二、我会拼。

chū shēng nài fán shǐ jìn yōng bào

( )( )( )( )

guǎng kuò hǎi dǎo bō tāo shān gāng

( )( )( )( )

三、连一连。

飞翔的 岛屿 轻轻地 跑

辽阔的 海鸥 飞快地 读

绿色的 大海 大声地 走

4、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下面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请来关注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 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惭愧”这词学生较难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 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8、 小 松 树 和 大 松 树

谦 懂

虚 礼

貌 看不起

风伯伯

教学后记:1、 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

5、《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巩固复习字词。 分析课文。 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重难点: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二、 复习字词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三、 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根据段落分析课文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 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 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小松树这么说,大松树怎样回应的,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4、大松树虽然没说话,但有人占出来了,是谁呢?--风伯伯 ,好,那故事有怎样发展的呢? 老师范读第三段,让学生整体感知,体会风伯伯的说话的语气。 让学生感受风伯伯的语气,并知道从哪了看出来的?找到关键词:摸。(加上动作深入理解,摸表达的爱意)再让学生个别模仿读。 深入体会风伯伯说话的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思想碰撞,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理解托的意思。(动作示范) 拓展思维:听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 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 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 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6、升华主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个体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8、歌曲结束《小松树》 9、板书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 惭愧 长的高 比你高 看的很远 大山托

6、《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则语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大小两棵松树,小松树在大山上,大松树在山下。

2、提问: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儿有两棵松树,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小、位置不同)

师:山上的这棵小一点,我们称它为——小松树;山下的这棵大一点,我们称它为——大松树。

3、这两棵松树,一上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好好地来学习第8课。

4、指读、齐读课题。

(读出松树的大小之分)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话(引出第一段)

请小朋友看着黑板上的这幅图,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两棵松树分别长在什么地方?

2、指名读(读出两棵松树大小、位置的不同)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谁愿意为我们读一下?

3、齐读

过渡:它们两个,一个长在山上,一个长在山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好动脑筋想一下: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

2、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1)自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小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2)指导读好词语:多高、很远很远、你呢

(3)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读好了,读出小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4)“你呢?”是什么意思?——你有我长得高,看得远吗?

(5)自己带上动作、表情练读。

(6)多种形式表演读:

个别读、挑战读、男女生赛读

(7)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觉得很骄傲,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它的话,大松树生气了吗?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呢?

过渡: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三)第三自然段

1、自读

2、看插图:谁来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风伯伯?(笑眯眯、和蔼可亲)

3、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风伯伯非常和蔼可亲?

(1)摸着——动作

(2)风伯伯称呼小松树为为什么呀?(孩子)

读好“孩子”,十分亲切、和蔼

(3)引读: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笑着告诉它——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4)你是怎么理解风伯伯的话的?

(5)是啊,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出示:小松树看得远不是(),而是();大松树看不远,不是(),而是()。

(6)出示句子: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引导学生用“比”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读出语重心肠的话、宽厚、慈爱。

(四)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是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这番话,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你会感到什么?

2、小松树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3、给“惭愧”换个词,从而加以理解

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你会觉得怎么样?

4、小松树感到很惭愧,那会对大松树或风伯伯说些什么呢?

三、角色表演,升华体验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3、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伯: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白。

孩:左右结构子字旁。

托:左右结构提手旁。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爷:上下结构父字头。

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

风伯伯非常和蔼可亲

 

7、《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 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四、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六、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彩色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小松树图片)
小松树作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小松树,今年7岁了,很高兴来到一、(2)班,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愿意)可是交朋友不能盲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小松树,学习一个和小松树有关的寓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2、简介寓言故事。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要求读时突出小松树的小与大松树的大)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师通过色彩鲜明的小松树图片、生动的语言赋于小松树以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地听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
2、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第8课,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看,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想办法记住他!
出示注音词语:一棵空 回答空 松树空 惭愧空 低头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摸着空 孩子空 伯伯空 爷爷空 拖起来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多空空 喂空空 呢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1) 自由认读词语。
(2) 指名认读词语。(读准第二组词语中的轻声,并能区分伯伯与爷爷的辈分)
(3) 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字些字吗?(利用开火车、齐读等方式认读不带拼音词语。)
(4) 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初读环节学生肯定会遇到难度不同的障碍,通过多种认读方式,使学生扫清生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并把课文读通顺达到流利。】
过渡:刚才字宝宝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并标出自然段。(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高山。)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投影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师在黑板上画一座高山)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弄清小松树与大松树的位置)
(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空 (请一学生到台前,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大松树贴在山脚下。)
(3)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
过渡:
(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大家看,小松树站在山顶上,每天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怎么想?(自由交流)
【充分挖掘课文潜在资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为体会小松树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得意的心情做铺垫。】
师: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谁来读第二小节。(指名读)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师:老师觉得“喂”这个字读得还不是很有味道!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你就会明白“喂”应该怎样读?
师对着学生说: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用!你愿意借铅笔给我用吗?(不愿意)
师:这是为什么?(没有礼貌)
【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体会小松树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态,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师:那小松树这样对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小松树对大松树没有礼貌。)
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很远”这个词学生读得不够到位)
师:小松树看得还不够远,你能让小松树看得再远些吗?
学生读完了这个小节。
(3)面对没有礼貌的小松树,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自由说)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松树没生气?(在图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4)学到这儿,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吗?(不愿意)
(5)齐读第二小节。
【本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
过渡: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三小节:
(1)谁来读第三小节。
(2)理解:摸着。在生活中谁摸过你的头?(妈妈)
妈妈摸着你的头是什么感觉?(舒服)
空空 请你舒舒服服地读这句话。
(3)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过渡:风伯伯的话,小松树听懂了吗?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谁来表演一个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的动作?
(3)此时的小松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现在就是大松树你想对我说什么?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
如果我现在就是大山爷爷,你想对我说什么?
【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其重要。教师创设了一个把自己当作大松树、大山爷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师:从此以后,小松树改正了缺点,再也不骄傲了, 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愿意和它成为朋友吗?(愿意)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出示句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松 多 呢 回 答 伯 孩 爷 托
(1)齐读生字。
(2)你能认识这三个偏旁吗?(口字旁、子字旁、父字头)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也可以说字谜。(学生自由说,如:
(老公公栽树。(松)一人咬一口竹子。(答)白胡子老爷爷。(伯)……
【 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
(4)学写生字:松 多 呢
交流:这三个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
空空 学生描红,注意刚才提到的注意点,教师巡视指导。
【写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一条龙”贯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分角色读课文。

8、《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惭愧”这词学生较难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9、《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 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 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8、 小 松 树 和 大 松 树

谦 懂

虚 礼

貌 看不起

风伯伯

10、《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小松树说的话,风伯伯说的话。

教学突破: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

敢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看图,朗读课文

教师准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及帖图,课件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㈠ 复习导入,揭示目标(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出示图片:

提问:它们是谁?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⒉让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山上( )

山下有( )。

⒊揭示本课目标。 ⒈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学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⒉填填说说。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⒊明确要求。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通过填填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㈡ 精读第二自然段(约 10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师: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⒉课件出示句子:“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提问: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⒊自由读,体会一下小松树说话时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⒋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词造句:

很 很 ,“很远很远”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⒌“你呢?”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把小松树心中想说的话补充完整。

⒍课件演示小松树从山上下来,问:大松树真的长得比小松树矮吗?听了它的话,大松树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⒎指导感情朗读,表演。 ⒈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⒉自由朗读。例如: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太霸气了!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⒊“喂,朋友”,从这儿可以看出小松树骄傲,看不起大松树。

⒋例如:很高很高,很大很大句子:这座山很高很高。

“很远很远”进一步说明了远。

⒌学生想象,例如:你有我长得高,有我看得远吗?

⒍大松树长得不矮,他想:

小松树是小孩子不跟他说。

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所以大松树没有吭声。

⒎练习朗读,同桌互演。 让学生先自学后

教,以学定教。

这是文中的重点

句,出示句子后,

先让学生整体感

知人物。

“字不离词、词不

离句”,抓住句中

的关键词,反复

读,在读中体会人

物的心理。

鼓励学生把想到

的说出来。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让学生敢想敢说。

㈢ 精读第三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⒉课件出示句子:“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联系上下文读,训练学生用“比”、“托”说话,体会“托”的意思

⒊指导朗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会有什么的动作、表情,加进动作、表情练读。出示图片,指名说。

⑵指名读。

⑶同桌互演(要求不看书) ⒈ 课件出示风伯伯的话: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自由练读。

⒉朗读句子,练习说话,体会到小松树比大松树矮得多,他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的功劳。

⒊自由练读。

⑴体会风伯伯说话时的态度:

①摸着――-动作

②风伯伯称呼小松树孩子。

③风伯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⑵学生点评。

⑶互相练习。 多媒体演示,想象人物的心理。创设语言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朗读时加进动作,表情,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㈣ 讲读第四自然段(约 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怎样呢?

⒉想象说话: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

⒊课件出示图片,理解“惭愧”: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你会觉得怎么样?

⒋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 ⒈回答:小松树低下头。

⒉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⒊看课件,练习说话,逐步理解“惭愧”。

⒋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通过课件演示,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再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想象小松树当时的心情,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㈤ 拓展延伸,进行表演(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⒈提问:这时小松树会对风伯伯说些什么?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⒉提问:风伯伯和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

⒊指导角色表演。要求展开想象,加进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说的话和风伯伯、大松树对小松树说的话。

⒋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谁?为什么? ⒈回答:大松树哥哥,我错了,你长得比我高,看得比我远。

大山爷爷,我错了,我不应该瞧不起大松树。

⒉回答:风伯伯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大松树说:“以后我们俩还是好朋友。”

⒊组内演练,再选表现好的几组上台表演。

⒋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

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

㈥ 本课总结(约 1分钟):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㈦ 随堂练习设计(约 3分钟):

1、根据课文填空:

⑴喂,朋友,你看我 哇!我能看到 的地方, ?

⑵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 ,而是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 ,而是 。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比: 。

㈧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站得高

看得远

没有回答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六、教学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儿童喜爱的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贴图片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地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教学中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学生将小松树的傲气、大松树的大度、风伯伯的慈祥和宽容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在说的训练中,我安排了以下两方面训练:一、句式说话。利用“很 很 ,比,托”几个词培养学生说词说句的能力。二、想象性说话。本课我设计了以下说话:1、“你呢?”是什么意思?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3、他会对大松树、风伯伯各说什么?4、风伯伯和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4、你最喜欢故事中谁?通过这些有坡度的说话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扩散性思维,而且学生轻松地认识到做人要谦虚,不能盲目自满,看不起人。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