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第九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九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19 11:25:02

类别:教学设计

第九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1、第九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寓言所述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悟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自欺欺人。

(2)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处事方法,不能太教条了,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滥竽充数》,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意思,体会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1.搜集到的《韩非子》的资料

2.古筝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介绍寓言,导入新课

1.带学生温习语言的资料,回忆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他不但具备劝谕、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2.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3.介绍韩非子(参看韩非子的资料)

二、读准、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文言文的停顿。

2.学生借助自读课文,掌握本课中生字新词。

3.检查学生自读生字的情况。

4. 指明读课文,教师适当的指导

5. 逐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好文言文

6. 教师播放古筝音乐,配乐读课文。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从读起来觉得拗口到能逐步的感受文言文的音律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

1.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文言文

(1)结合注释,理解句中难懂的词的意思,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的意思。

3.集体反馈,对照文中的大意检测自读情况。

四、说故事,明理

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讨论:齐宣王死后,南郭为什么要逃走?

3.拓展思维: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处事,你会怎么劝他呢?

4. 教师小结:是呀,南郭处事没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别人们发现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五、课堂小结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南郭处事的行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同学们一定要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滥竽充数》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 必三百人 混

缗王 一一听之 逃

寓意: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郑人买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体会他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街买过鞋吗?怎么买到的鞋?古时候有个郑国人也上街,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学文吧!

2.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初读,提读文要求:读准滋阴,注意停顿的地方,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流利。

2.指名读一读全文,指导生字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1.教师指导:读懂文言文最关键得理解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利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的注释,,读懂《郑人买履》的意思。

2.全班交流归纳

3.重点理解句子中“之”的意思

(1)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

(2) 反归取之

(3) 何不试之以足

4.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配乐体会

四、课堂小结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买履最后不得履的认可笑在哪里?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个人?为什么?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之相信量好的尺寸去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再找一两则寓言读一读。

板书设计:

忘持度 返归取之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第九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寓言所述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悟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自欺欺人。

(2)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处事方法,不能太教条了,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滥竽充数》,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意思,体会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1.搜集到的《韩非子》的资料

2.古筝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介绍寓言,导入新课

1.带学生温习语言的资料,回忆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他不但具备劝谕、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2.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3.介绍韩非子(参看韩非子的资料)

二、读准、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文言文的停顿。

2.学生借助自读课文,掌握本课中生字新词。

3.检查学生自读生字的情况。

4. 指明读课文,教师适当的指导

5. 逐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好文言文

6. 教师播放古筝音乐,配乐读课文。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从读起来觉得拗口到能逐步的感受文言文的音律美,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

1.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文言文

(1)结合注释,理解句中难懂的词的意思,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的意思。

3.集体反馈,对照文中的大意检测自读情况。

四、说故事,明理

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讨论:齐宣王死后,南郭为什么要逃走?

3.拓展思维: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处事,你会怎么劝他呢?

4. 教师小结:是呀,南郭处事没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别人们发现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五、课堂小结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南郭处事的行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同学们一定要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滥竽充数》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 必三百人 混

缗王 一一听之 逃

寓意: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郑人买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体会他的寓意。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街买过鞋吗?怎么买到的鞋?古时候有个郑国人也上街,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学文吧!

2.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初读,提读文要求:读准滋阴,注意停顿的地方,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流利。

2.指名读一读全文,指导生字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1.教师指导:读懂文言文最关键得理解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利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的注释,,读懂《郑人买履》的意思。

2.全班交流归纳

3.重点理解句子中“之”的意思

(1)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

(2) 反归取之

(3) 何不试之以足

4.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配乐体会

四、课堂小结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买履最后不得履的认可笑在哪里?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个人?为什么?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之相信量好的尺寸去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再找一两则寓言读一读。

板书设计:

忘持度 返归取之

宁信度 无自信也

3、第七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4个会认字,学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时教: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板书课题,认识“寓”。

2、你听过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来给大家说说。

3、听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吗?(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一个道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的两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让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情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2、在看课文之前,你是否听过、看过这两则文言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对照译文慢一点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

4、指名学生说读的过程,需要帮助的地方。

5、分别指名学生读

一、二则寓言。正音:揠(yà)曰(yuē)槁(gǎo)鬻(yù)矛(máo)盾(dùn)。

6、老师范读,听的时候自己不会读的生字注音,不会断气的做好标记。

三、深入理解第一则寓言。

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则寓言,对照译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把知道的字、词的意思用笔写上。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悯:担心 揠:拔高 者:指代人 芒芒:疲惫不堪 曰:说 病:在课文里指累了 槁:干枯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齐读。读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译文的意思联系起来。

4、挑战自己:不看译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说一句意思。

5、指名上台讲述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揠:拔。助:帮助。

(2)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2、讨论:

(1)这个人帮禾苗长高了吗?为什么?

(2)想一想这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寓、悯、趋。

2、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寓”上下结构,下边不能写错。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趋:半包围结构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揠苗助长》。

2、从《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自相矛盾》。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A: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B: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A:名学生读。B:指名学生说句子的意思。C: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夸的语气)。D: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三、总结全文,明白含义。 A: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B: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C: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矛”字不能丢掉最后一撇,“盾”字半包围结构,“陷”的右边两横不能连在一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4、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词语的意思。积累句子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个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里”等问题来体会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2、板书课题,齐读24 寓言二则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过一个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自学生字,练习读《自相矛盾》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文通句顺

2、自学

3、小组交流检查

4、检查

(1)读词语:矛盾锐利戳穿夸口坚固自相矛盾哑口无言

(2)理解词义

(3)交流读文

三、理解寓意,熟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关句子读读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4、再读课文

四、用上述方法来学《掩耳盗铃》

1、读词语:铃铛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盗铃”呢?)

2、读文,找出那个偷铃时是怎么想的?结果呢?

3、你觉得这个想法错在哪儿?

4、揭示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5、读这则寓言

五、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

作者介绍:

伊索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大师。传说他曾是奴隶,由于他的才智过人,受到主任的赏识而获得自由。伊索善讲寓言故事,由于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写成诗和散文,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作品例举:

公鸡和宝石

公鸡在农家的庭院里用爪子搔呀刨呀,为母鸡觅食。他从地里翻出了一粒宝石,那粒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喂!”公鸡说,“我不知道你在这儿干吗。你是一个挺美丽的玩意儿。如果你被主人发现,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喜出望外,可是,你对我却没有丝毫用处。我情愿要一棵美味的大麦,而不要天下所有的宝石。”

寓意:有用才有价值。

六、布置作业

A:根据老师出示的成语,选一个讲给大家听。

南辕北辙惊弓之鸟杯弓蛇影叶公好龙

杯水车薪守株待兔拔苗助长鹬蚌相争

B: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5、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学讲、表演寓言故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多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第一则:《掩盖过失的猫》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掩盖过失”是什么意思?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3.练读课文,互评互议。(注意听辩“捕瘦蚤呛”的发音),达到读熟。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教师出示:有一只猫,总爱吹嘘自己,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引导学生体会这只猫的弱点,“爱吹嘘”正是“掩盖过失”的原因。自由读文,想一想文中的猫有几次“过失”?他是怎样“百般掩盖”的?1.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2.讨论:猫为什么要“百般掩盖”自己的“过失”呢?(爱虚荣,要面子)3.有感情朗读,抓住“吹嘘、百般掩盖”等关键词表现猫的虚荣、自欺欺人。4.引读:有一只猫,总爱吹嘘自己,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他却说.......”“他却笑着说......”“他却对伙伴们说.......”四、理解寓意:这只猫,为了吹嘘自己,掩盖过失险些丧命,不知道这只被救上来的猫是否会从中得到教训。同学们想想该对他说些什么?才能让他以后正视自己的过失。学生自己练说,在小组说,全班展示。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认识掩盖过失的危害和后果。

第二则:躲雨

一、读一读寓言 1.练读《躲雨》。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评互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听辩“嚷跨刮否咂”的发音 2.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小组讲故事,指名上台将给同学们听,看谁能把故事讲得完整、具体。抓住“喜出望外失望垂头丧气嚷”等关键词,进入故事情境。二、演一演故事 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将故事情节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评议,重点落实到是否能通过读文中的关键词句,将故事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来。三、说一说寓言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要是.......)是的,如果他们去试一试,那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了。看来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做一做,试一试,这样才会不会留下遗憾了。

6、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23 寓言二则《滥竽充数》《邯郸学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二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 喜欢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课后延伸。

1、师: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南郭先生下岗后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7、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自由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阅读、勾画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5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思考、发表见解

6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组织学生评价讨论、评价

3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交流上节课的作业,讨论

4组织活动、评价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导入: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学生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朗读,思考,交流

2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片段、交流、评价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思考、交流

2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交流

3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交流

3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思考、交流

2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写作,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欣赏,介绍

2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做批注

2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发表看法

3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思考,辩论交流

4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思考,交流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3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复习背诵默写旧课背诵,默写

2组织学生默读新课默读课文

3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4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课后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朗读,思考,准备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写作指导完成练习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阅读,批注,思考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思考,讨论,交流

4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思考,讨论

5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8、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 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语 :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 听讲

2 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 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 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 自我反馈

2 小结 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自由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 阅读、勾画

4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5 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 思考、发表见解

6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 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 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 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 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 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 组织学生评价 讨论、评价

3 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交流上节课的作业 ,讨论

4 组织活动、评价 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 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导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学生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3 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 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 朗读,思考,交流

2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片段、交流、评价 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朗读,思考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思考、交流

2 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 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 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朗读,思考

2 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交流

3 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思考、交流

2 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写作,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课后学习:

1. 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

1、 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 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 欣赏,介绍

2 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朗读,批注。

3 组织交流 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书,做批注

2 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发表看法

3 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 思考,辩论交流

4 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 思考,交流

2 组织学生发言 发表看法

3 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组织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

2 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 交流疑难、释疑

3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2 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 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复习背诵默写旧课 背诵,默写

2 组织学生默读新课 默读课文

3 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 交流疑难、释疑

4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2 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交流

课后学习:

1、 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 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 朗读,思考,准备

2 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 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 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自学 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 写作指导 完成练习三

3 交流,修改 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 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 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 阅读,批注,思考

3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 思考,讨论,交流

4 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 思考,讨论

5 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 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 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 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9、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 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 :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自由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阅读、勾画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5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思考、发表见解

6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组织学生评价讨论、评价

3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交流上节课的作业 ,讨论

4组织活动、评价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导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学生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朗读,思考,交流

2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片段、交流、评价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思考、交流

2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交流

3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交流

3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思考、交流

2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写作,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欣赏,介绍

2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做批注

2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发表看法

3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思考,辩论交流

4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思考,交流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3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复习背诵默写旧课背诵,默写

2组织学生默读新课默读课文

3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4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课后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朗读,思考,准备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 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写作指导完成练习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阅读,批注,思考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思考,讨论,交流

4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思考,讨论

5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10、《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孙杰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查字典,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

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资料提供者:

11、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2)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4)利用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读懂大意。

【过程与方法】

(1)注重读音和停顿,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言语感。

(2)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琉通文字,理解基本内容。

(3)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做到准确、通顺。

(4)通过合作讨论,设计问题情境,领悟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两则寓言蕴含的道理:《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l)重要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遗、契、是、惑;“宁信度,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乎?”

(2)调动生活与知识积累,领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诵读、背默课文,形成积累。

【难点】  对文言句式的感悟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一下,小学里接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学生自由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的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子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引导方法探究

怎样读得准确?

点拨:读准字音三法:利用文章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相互询问。

怎样读得流利?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句读恰当。

2.朗读感知

学生使用以上方法,先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再齐读课文。

3.小组活动一

分小组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和断句。

[课件演示]

买履(lǚ)者    自度(duó,这里不读dù)其足

遂(suì)不得履    吾忘持度(dù,这里不读duó)

及反(f6n.同“返”)    宁(nìng)信度

不亦惑(huo)乎    邃(jù)契(qì)其舟

4.展示交流

教师启发引导如下:

①《郑人买履》中的“自度其足”为什么不读“du,而在“吾忘持度”中又读“d”呢?

②“置之其坐”中的“之”与“至之市”中的“之”意义一样吗?

③“市罢”的“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④“坐”与“反”为什么能当“座”与“返”的意思讲呢?    ’

⑤《刻舟求剑》中“楚人有涉江者”的“涉”作什么意思讲最符合文意?举例说说,今天还有哪些词语保留这个意思?

⑥“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是”的意义一样吗?

⑦“不亦惑乎”这是哪一种句式?“惑”作什么意思讲最符合文意?

⑧你能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吗?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再读感悟,引导理《郑人买履》

(1)齐读《郑人买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示如下: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一句大概有三种译法:“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有个郑国人,想出去买双鞋子”,“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鞋”。你认为哪一种最符合课文原意?你还有什么新的理解?为什么?

②“至之市”的。市”与今天“城市”的“市”一样吗?为什么?

③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而忘操之”的“而”,你是怎么理解的?去掉它,可以吗?

④“已得履”与“乃日”之间语意有省略,根据上下文,你觉得可以补充哪些语意?

⑤这个郑人买到鞋子了吗?“遂”字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哪些感情色彩?

⑥你觉得最后两句对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2)围绕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可采用竞赛积分的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3)故事讲述,整体探究。(男女同学之间可采取讲故事竞赛的方式,也可采取小品表演的方式)

2.举一反三,引导理解《刻舟求剑》

(1)放声朗读课文,引导合作探究:学生围绕词义与文意问题相互答问,教师适时点拨。

(点拨]①“楚人有涉江者”一句与《郑人买履》中的哪一句句式相同?从文意来看,作者要突出的对象是什么?②你能指出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吗?这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2)再读课文,引导比较思考:

①《刻舟求剑》与《郑人买履》相比较,你觉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点拨)《刻舟求剑》最后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文,发人深省。

②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联系寓言的特点,明确虚构的作用与意义。这两篇寓言都是虚构作品.作者之所以虚构这一类故事,是为了反映一定社会阶段的经济生活、思想意识、社会习俗,表达他们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以此喻彼,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你觉得这两则寓言在寓意上有无相同之处?

这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④两则寓言的出处相同吗?它们是否选自寓言专著?

根据课文注释作答。

3.分组研讨.深化理解

(1)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这样的傻瓜似乎不会有,然而细细一想,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有这一类的笑话。有的人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不是和郑人买履一样愚蠢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2)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想想看,这则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

渡江的楚人根据刻在船边的记号下水找剑,除了白费力气之外,是不会有其他结果的。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他刻的记号还有帮助记忆的作用;但他搭乘的船在江中横渡,船靠岸之后,原来刻的记号早已不是剑坠之处,他仍然从此处下水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很显然,这篇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

注意: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好能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多角度、多层面的个性化理解,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迪,发散思维,形成个人独到的理解。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是同学们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古代寓言,短小精悍,给人启发,让人深思,从中我们可以初步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古人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文学无疑是使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源头。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