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19 09:02:02

类别:教学设计

《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1、《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首饶有情趣的儿童叙事诗。写的是小熊过桥的经历。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诗中的小动物几乎就是儿童身边的小伙伴。读起来很容易唤起儿童的生活回忆,激起儿童的情绪体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上要着重于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写“不、心、鸟、叫、出、巴”6个字。了解象声词“哇哇”“哗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熊“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每组发信封,信封里装苹果生字卡,黑板上画苹果树,田字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拿出每组信封里的经苹果,自由读苹果上的生字。

2、老师读拼音,学生将苹果贴到黑板上的苹果树上,全班齐读两遍。

3、师画小熊。小熊要过桥去摘苹果,我们帮忙把桥搭好。引出要写的字。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心”“鸟”。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义

(一)通过读,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展示第一课时的学习成果,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3、小熊过桥开始有点害怕,你从课文中哪里儿知道的?

(出示句子: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4、小熊是在谁的鼓励下,勇敢过桥的。生说师画鲤鱼。

5、学生找到鲤鱼说的话,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小熊在你们的鼓励下勇敢地过了桥,你们为它高兴吗?谁能把最后这句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二)通过读,体会象声词

1、当小熊害怕时,鲤鱼是在鼓励他,而乌鸦和流水表现呢?师画乌鸦、流水。课件出示句子,比较句式,体会哇哇、哗哗等象声词。

2、生说知道的其他象声词。

3、生仿说句子。

三、熟读成诵

1、引导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2、师范读

3、分男女生比读

4、看板书试背课文

5、小组自由演背课文

6、小组上台演背课文,全班演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害怕的时候?平时都怕什么?

2、今天我们学了《小熊过桥》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小熊过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首饶有情趣的儿童叙事诗。写的是小熊过桥的经历。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诗中的小动物几乎就是儿童身边的小伙伴。读起来很容易唤起儿童的生活回忆,激起儿童的情绪体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上要着重于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写“不、心、鸟、叫、出、巴”6个字。了解象声词“哇哇”“哗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熊“遇事不慌,勇敢向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初步了解象声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每组发信封,信封里装苹果生字卡,黑板上画苹果树,田字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拿出每组信封里的经苹果,自由读苹果上的生字。

2、老师读拼音,学生将苹果贴到黑板上的苹果树上,全班齐读两遍。

3、师画小熊。小熊要过桥去摘苹果,我们帮忙把桥搭好。引出要写的字。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心”“鸟”。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义

(一)通过读,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展示第一课时的学习成果,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3、小熊过桥开始有点害怕,你从课文中哪里儿知道的?

(出示句子: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4、小熊是在谁的鼓励下,勇敢过桥的。生说师画鲤鱼。

5、学生找到鲤鱼说的话,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小熊在你们的鼓励下勇敢地过了桥,你们为它高兴吗?谁能把最后这句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二)通过读,体会象声词

1、当小熊害怕时,鲤鱼是在鼓励他,而乌鸦和流水表现呢?师画乌鸦、流水。课件出示句子,比较句式,体会哇哇、哗哗等象声词。

2、生说知道的其他象声词。

3、生仿说句子。

三、熟读成诵

1、引导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2、师范读

3、分男女生比读

4、看板书试背课文

5、小组自由演背课文

6、小组上台演背课文,全班演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害怕的时候?平时都怕什么?

2、今天我们学了《小熊过桥》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3、表达《小熊过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年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 2、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要遵守规则,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 3、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学重点 能看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教学准备 投影仪、头饰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四种小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头饰)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不过这段故事只有图画,没有课文,你愿意当一个小作家,为每幅画下面都配上一段文字,组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吗?我们来试试吧!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的意思。 1、仔细观察图画1,想一想,画面上都有谁?它想要干什么?它的手里拿着什么?它脸上的表情怎么样?画面上还有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到近来观察画面。再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2、观察图画2,看看图画中还有谁,小猴子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小熊听了小猴子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它的表情怎么样?它心里可能会怎么想?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3、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图画,说说图画的内容。 4、观察图画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小熊掉到河里了,它会怎么做?猴子、小鸟、小鱼在干什么呢?当小熊被救上岸后,它可能会对其他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6、5个同学一组,编排课本剧,带上头饰演一演。 将6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争取做到叙述完整,清楚。

4、《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能年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

2、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要遵守规则,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

3、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重点

能看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四种小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头饰)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不过这段故事只有图画,没有课文,你愿意当一个小作家,为每幅画下面都配上一段文字,组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吗?我们来试试吧!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的意思。

1、仔细观察图画1,想一想,画面上都有谁?它想要干什么?它的手里拿着什么?它脸上的表情怎么样?画面上还有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到近来观察画面。再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2、观察图画2,看看图画中还有谁,小猴子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小熊听了小猴子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它的表情怎么样?它心里可能会怎么想?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3、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图画,说说图画的内容。

4、观察图画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小熊掉到河里了,它会怎么做?猴子、小鸟、小鱼在干什么呢?当小熊被救上岸后,它可能会对其他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6、5个同学一组,编排课本剧,带上头饰演一演。

将6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争取做到叙述完整,清楚。

5、《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③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①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②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③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④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⑤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6、《兰兰过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五、资料袋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图(8幅):

西樵斜拉桥:(中国)位于广东南海县西樵山

特殊桥梁:(日本)悬臂钢桁梁,大阪的港大桥。

特殊桥梁:(中国)新菏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

拱桥:(英国)世界首座旋转式桥梁

中国廊桥:灞陵桥(明朝建)

悬索桥:(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中国武汉长江公路桥

斜拉桥:中国重庆石门

7、《小熊真可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陈华

教学设想

1、利用表演引出课题。

2、根据插图,观察图中动物的神态,初步了解小熊为什么可爱?

3、展开想象演一演,将画面动起来,注意语言和动作。

4、讲述自编的故事,评一评谁讲得好。

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训练形式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2、利用图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

观察图面,看明图意,知道小熊怎么可爱。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编故事,讲故事。

教学准备

1、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制作动画课件。

2、备好松鼠、啄木鸟、小兔、小熊、熊爸爸、大树等头饰和一把“大锯”。

授课方法

1、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人人动口。

2、做到双向互动,同桌间、小组间、师生间的互动。

3、利用表演,使口语交际活泼化,多样化。

4、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争取发言,主动评价。

一、导语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啊,也非常喜爱小动物。师戴小蜻蜓头饰表演小蜻蜓。

请三个同学头戴小鸟、小兔和小松鼠头饰分别表演这三种动物,介绍它们的特点。

二、入课

1、出示课题

师:想知道小熊到底怎么可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去瞧一瞧吧!

2、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中动物的动作、神态。

3、想象对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象一下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呢?

4、出示要求

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要做到:

(1)说清小熊什么可爱。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5、小组合作学习

(1)独立思考,发挥想象,自编故事

提示:可以看图想象编故事,也可以自己想象内容编故事。所编的故事中要有图上的几种动物。故事编好了,先自己试着讲一讲。

(2)小组交流。把编的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他们评一评你的故事编得怎样,然而根据大家的建议,再把故事改一改。

6、全班交流

自愿上台讲,师生共同评议,看谁的故事编得最有趣,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7、自主合作,表演故事

(1)自找伙伴,把自己编的故事演一演。

(2)全班汇报表演,自愿上台戴上头饰表演。

(3)评出最佳小演员。

三、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陪伴老师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谢谢小朋友们!

四、作业

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者邮箱: chengsan8888@yahoo.com.cn资料提供者:

8、《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20课。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以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美丽的景色之中,主要讲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于是想造一间木房子。可当他们走进森林,却始终舍不得砍树。许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对小熊一家的感激结尾,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本课是不注拼音的,可以鼓励学生用“猜读”、看生字表、请教别人等多种形式独立识字、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并会口头组词。

2、正确流利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在读中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的原因。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播放课件:森林)

2、师:“对,小熊一家就住在森林里的一个山洞里。你们看,小熊和熊爸爸在洞门口欢迎我们呢!”(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一看吧!(播放课件)呦,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我们来和他比一比,看谁读的准确,好吗?”(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初读课文。

1、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让我们打开书第133页,一起读读课文吧!”

2、师:“课文没注拼音,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准备课件)

4、师:“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好吗?”(播放课件:课文)

5、师:“谁愿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请学生互相评议,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播放课件:课文第1、2自然段)

2、师:“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会是什么感觉呢?”(阴暗、潮湿,住的不舒服)

3、“那熊爸爸想到了什么呢?”(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谁愿意来当熊爸爸,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出熊爸爸的语气。)

[师引导他们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语气:“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4、“小熊听爸爸说,要造一间木头房子住,他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

5、观察图,感受小熊高兴的心情。“小熊好像在说什么?”(指名说)

6、齐读第1、2自然段。

7、师过渡:“是啊,森林里的树又大又多,造间房子应该不是一件难事,那小熊一家能不能住进木头房子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设计意图:了解山洞特点,体会到小熊对木房子的向往,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四、学习3—6自然段,感悟自然美与行为美。

1、师:“瞧,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美丽的图画呢!”(播放课件:四季图片)

2、(放音乐)请学生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丽。(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3、师:“小熊听爸爸说,要造一间木头房子,他感到特别高兴!于是他跟着爸爸来到了森林里。”

4、“和老师一起读读课文,好吗?”(播放课件:看图读课文。)

5、“如果你是小熊,你准备怎样劝说爸爸,不要砍树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季节说一说。(出示课件:四季图、放音乐。)

6、全班交流,想象说话:树上( ),小熊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导朗读:“春天,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教师相应点拔、指导,要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轻轻的读,要读出爱惜之情。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春天……”请学生跟着老师读)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男生读)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女生读)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齐读)

8、配乐齐读3~6自然段。(放音乐)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美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五、学习7、8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2、“小熊一家不砍树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呢?”

3、“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4、“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齐读: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5、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朗读课文。想一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学生想像小动物的表现,相互交流讨论后,再大胆说一说。)

6、“认识了小熊一家,你有什么感受吗?”

7、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保护大森林、为了大森林里的动物们,所以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素材。]

六、思维拓展:

1、说话练习(播放课件、音乐)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2、(播放课件:看图说话)“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小结收获。

1、“小朋友,请你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你们说好吗?”

[学生自己去总结,是学生与伙伴合作交流的一种好方法。锻炼了学生发表自己想法的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角"意识。]

八、作业。

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大森林,在上面写上你想说的话.

9、《过桥》教学设计

《过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一篇课文、一幅插图、七个生字、七个词语、四个新出现的部首和课后练习。课文叙述了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

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只有一句话,讲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第二段共有五句话,讲因为下雨,河水漫过了小桥,小同学上学遇到了困难,雷锋主动帮助小同学过桥。

教学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难点是按汉字结构分析字形,理解、掌握新词(放在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义)。

二、教学要求

1.学会七个生字,理解掌握七个新词语,学会四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叔叔热心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提示生字词,学习认识七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初步理解词义。

第二课时:巩固复习生字词,分析讲解课文,指导朗读,复述,完成课后作业。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七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初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挂出雷锋的画像(或放投影片)。

老师提问(以下“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知道他是谁?

学生回答(以下“答”):雷锋叔叔。

老师板书(以下“板书”):“雷锋”,接着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

(二)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三)借助拼音,让学生读文。

(每个人都自读,读后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从回答中教师提示出生字词)

问:第一自然段里有几句话?

答:一句话。

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答: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

板书:gùoyào

过(走过)要

问:第二自然段里有几句话?

答:有五句话。(请五名同学各读一句话)

学生每读完一句话,让学生用笔做个记号,五句全读完了,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认真读,读中教师板书出生字词:

板书:qǐbiānfàng

起(一起)边(桥边)放(放学)

yòubēi

又背(背过去)(背过来)

(四)教学生认读生字词。

教师要按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分析字形。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问学生,你们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呀?启发学生说出:“过”与“边”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都是“走之旁”,只是里面不同。这两个字,字形相近,可教给学生进行区别、比较,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再启发学生说出“起”字是“走”字旁,里面是自己的“己”字。教师告诉学生说:“起”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是个“走”字,里面是个“己”字,(教学生说一句顺口溜:起床先别走,叠好小被子“指‘己’字”再走。)同时告诉学生:“走字旁”的最后一笔要拉长,要托住里边的“己”字。

继续教学生认:“要”、“背”、“放”、“又”四个生字,从中教学生识记部首:“西字头”(要与西字区分)、“反文旁”(攵)告诉学生是:

的第五笔是竖,不是竖弯。“要”字的下半部分的“女”字不是女字旁,第三笔是横不是提。最后可教学生说:“西女要”、“北月背”,以帮助学生掌握字形。教“又”字可告诉学生“又”字的意思是:“重复,连续”的意思。让学生用“又”练习说几句话,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字的字义。

,123


带领同学齐读生字词:“过”。过桥的过,过桥。“要”,要过桥的要,要不要的要,重要,主要。“起”,一起的起,一起。“边”桥边的边,桥边。“背”,背过去,背过来的背,背上。“放”放学的放,放学。“又”又过来的又。(分行读、男女生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按结构分析字形,指名同学说出:“过、边、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要、背”是上下结构的字。

“放”是左右结构的字。

“又”是独体字。

(五)巩固练习。

1.认读字卡、词卡。(开火车认读)

2.用七个生字进行口头组词练习。

3.猜字谜游戏。

4.将卡片放在黑板槽内,请一名同学读字,两名同学找,看谁先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七个生字。

5.齐读一遍课文。

6.指导书写生字,每个字只写三个,课上完成抄写生字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分析讲解课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读中,使学生感受到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复述本文,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全文。

(二)分析讲解全文。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事儿?)

问:这段里只有一句话,这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答: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

问:一座什么样的桥?

答:是一座小桥。(学生答后,老师让学生讲讲小桥是什么样子,与大桥相比较。)

齐读这一段,自由读这一段,说出这一段里只有一句话。

2.指名读第二段。(请五名同学每人只读一句话,读后回答问题。)

问:在什么样的天气里,雷锋和小同学去干什么?(打出投影幻灯:雨天里,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去上学。)

答:有一天下大雨,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上学去。

问:他们走到桥边看见了什么?(出示幻灯片)水从桥下流过,还是从桥上流过?

学生答后,教师说:“因为下大雨,河水涨得比桥高,河水漫过了桥面。(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从图上看出,河水已经漫过了桥面。重点讲“漫过”这个词语。)

问:雷锋和小同学都遇到了困难,雷锋是怎么说的?(让同学读第二段中的第三句话。)

读:来,我背你们过桥。

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回答后,再读一遍这句话。)

答:雷锋。

接着,齐读第四句话。读后提问:雷锋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同时打出投影幻灯,雷锋背小同学过桥的画面。)

指名读这句话后,提问: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怎么做的呢?(让同学们齐读第五句话。)

问:雷锋背同学过桥的次数多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答:放学的时候,他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

问:“一个一个”和“一个”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和“一个个”意思一样吗?

齐读第四、五两句话,读后回答问题。

问:课文中的“背过去”与“背过来”各是指什么时间?

答: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

教师说:这两句话具体讲雷锋是怎样背小同学过桥的。这里的“背过去”又“背过来”是告诉我们雷锋不止一次地背同学过桥。在大雨中,雷锋背着小同学来回走在小桥上,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体会一下,在大雨中,他背着的打着伞的小同学在漫过河水的小桥上来回走很多次,你们说说,困难不困难,辛苦不辛苦。(讲这些话时,要引导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看图边讲,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体会到雷锋在下雨天,河水漫过小桥的情况下,背同学过桥的困难和辛苦。)

(三)总结全文。

1.请两名同学朗读全文。(一个人读旁白的话,一个人读雷锋说的话。)

2.齐读全文。

3.问:这篇课文讲述了雷锋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儿?

答:讲述了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儿。

教师说:对。这篇课文是叙述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全篇课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第二段写下雨天,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雷锋叔叔在困难面前,没有想到自己过桥不好走,他想的是小同学过桥有困难,他在大雨里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又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这里的“又”是指背了不止一次两次,“过去”、“过来”这两个词就告诉我们雷锋从这边往那边(叫过去)又从那边往这边(叫过来)一个一个地背送小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向他学习。

(四)师生进行讨论。

教师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大家要向雷锋学习什么?”

学习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

(五)指导朗读。

教师先范读,要注意几个长句子的读法。如:“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上学去”及后边两个重点句都比较长。在读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在“小同学”后边稍稍停顿一下,要重视通过范读来指导朗读。

(六)指导复述全文。

教师分段分句指导读,每读完一句话都要求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在学生理解掌握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再指导复述就容易多了。

(七)课后作业。

1.回答问题:

下雨天,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

2.填空练习。

①下雨天,河水漫()小桥。

②()的时候,雷锋把()背()。()的时候,雷锋又把()背()。

3.读一读,比一比,进一步掌握字形,牢固记忆所学的生字。

方——放西——要己——起

4.写出本课两个走之旁的字,并组成词。

辶____()____辶__()_____

5.朗读、复述全文。

板书设计:

15过桥

下大雨

河水漫过小桥

上学的时候 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

放学的时候 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

四、教学提示

(一)两个重点句子是学生学习时应注意的地方

1.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

2.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要让学生掌握

过去:从这边到那边。

过来:从那边到这边。

“背过去”又“背过来”是指背了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

一个一个: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的意思。◆

10、《过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道雷锋从小乐于帮助别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向雷锋学习。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过、桥、时、座、河、背、又;认识走之儿、广字旁和同字旁;理解“过来、过去、又”等词语的意思;会区别“一个”和“一个一个”的不同意义。

3.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又、过来、过去”的意思。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完成课堂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出示雷锋肖像,简介雷锋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过桥”。(出示课题)讲的是雷锋小时候帮助同学的事。

3、出示卡片,学习生字:过,读准三拼音,学习新偏旁“走之儿”,学会“过”的笔顺。(先里后外)说说它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

4、学习生字“桥”,三拼音,扩词理解。

5、齐读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

要求小朋友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讲了雷锋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初学课文,随课文学习有关生字。

1、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后面做上“/”记号。

2、指名四个小朋友分别读四句活。

3、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啊?

出示卡片,学习“时”,读准翘舌音,字形与“过”作比较,用“时”口头组词。

4、雷锋和小同学上学时,得经过什么?

a.学习生字:座,认识广字旁,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广+坐)

b.学习生字:河,怎样记住字形?(氵十可),扩词理解意思:大河、河水等。

5、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的?学习生字:又,掌握字音字形。学习生字:背,认识月字旁。(北十月)

6、认读带读字:

léi hòu màn

雷锋 时候 漫过

7、指导学生在书上的囹字格内给每个生字描一遍。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偏旁名称:走、广、月。

3、齐读生字新词两遍。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1、2题。

六、课外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复习检查生字新词,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比一比,再组词。(口头回答)

过()雨()去()又()

时()两()云()有()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一句。提问:这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课文中“小时候”是什么意思?

2、雷锋他们要过桥,碰到了什么困难呢?齐读第二句话。

讨论:①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②“漫过”是什么意思?打开幻灯,看图理解“漫过”的意思。

3、在这样的情况下,雷锋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呢?

4、打开幻灯,练习说话: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

5、出示句子:

bēi

上学时,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背过去。放学后,雷锋又把bēi

小同学一个一个背过来。

①指名朗读。思考: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圈出有关词语。

②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a.“一个一个”是几个?它和“一个”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b.看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背过去”和“背过来”的不同意思。

c.“背过来”这里为什么要用上“又”字?

③指导朗读。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三、课堂小结

1、看幻灯,讲一讲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1、把“比一比,再组词”的作业 完成在练习本上。

2、《课堂作业 》第三题。

五、课外作业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

检查字词。总结课文。深化导行。完成有关作业 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组词。

桥( )( )( )

河( )( )( )

2、《课堂作业 》第4题。

3、看幻灯,复述这个故事。

二、齐读课文

三、总结导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雷锋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2、出示句子,齐读:ɡuān xīn bié 人bānɡ zhù bié 人

3、你准备怎样向雷锋学习?

四、作业 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 》第1题。

五、课外作业

向小朋友推荐课外读物,准备召开“雷锋故事会”。

附板书:

15、过桥

bd

上学时,一个一个 背过去

bd

放学后,又一个一个 背过来

ɡuān xīn bié 人bānɡ zhù bié 人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