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18 20:08:03

类别: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1、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重点难点

能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动物面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狐假(Jia)虎威(We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3.过渡:小朋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的老虎 (  )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准备: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作者)

小朋友们,你最想对它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野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只河蚌)。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演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指名学生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完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第2、3两段中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 自由读。

2. 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执)

3. 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4. 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哪个人配合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 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 评价。

8. 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 录音范读。

2. 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书: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 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 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 交流

五、发挥想象。

1. 鹬和蚌贝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 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   蚌   渔翁得利

2、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重点难点

能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动物面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狐假(Jia)虎威(We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3.过渡:小朋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的老虎 (  )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准备: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作者)

小朋友们,你最想对它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野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只河蚌)。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演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指名学生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完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第2、3两段中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 自由读。

2. 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执)

3. 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4. 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哪个人配合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 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 评价。

8. 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 录音范读。

2. 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书: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 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 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 交流

五、发挥想象。

1. 鹬和蚌贝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 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   蚌   渔翁得利

3、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三、拓展学习
  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
   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1、自由读课文。
     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亡”丢失。“牢”这里指羊圈。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
     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4、评一评:你对这个牧羊人有何评价?
   5、感情读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
     养羊人丢了羊他什么态度?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把他满不在乎的样子读出来?第二次丢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决定改正过来,怎样把他这种后悔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加以点拨)
  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可以先在小组里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四、拓展活动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
  五、总结。

  教后小结:
  我们主张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包括时间、空间和锻炼的机会等。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包括读的权利,写的权利,交流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评价的权利等。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评价那个牧羊人,学生谈得头头是道,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效果远比问学生:你懂得了什么学生感兴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最佳方案,保证教学扎实有效。

寓言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动物、植物、无机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风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主要的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4、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三、拓展学习

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

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1、自由读课文。

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亡”丢失。“牢”这里指羊圈。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

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4、评一评:你对这个牧羊人有何评价?

5、感情读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

养羊人丢了羊他什么态度?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把他满不在乎的样子读出来?第二次丢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决定改正过来,怎样把他这种后悔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加以点拨)

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可以先在小组里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四、拓展活动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

五、总结。

教后小结:

我们主张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包括时间、空间和锻炼的机会等。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包括读的权利,写的权利,交流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评价的权利等。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评价那个牧羊人,学生谈得头头是道,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效果远比问学生:你懂得了什么学生感兴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最佳方案,保证教学扎实有效。

寓言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动物、植物、无机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风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主要的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5、语文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在线阅读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读文中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狐假虎威》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2识记文中生字,指导书写“虎、茂、派”。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趣:

贴出虎、狐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

板书:狐虎

谁能说说你对这两种动物的有什么看法?

板书:狡猾威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

板书:假威

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假”什么意思?)

导入: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5.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6.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百兽根本就不怕狐狸,因为狐狸前面的是老虎,百兽是看到老虎才吓跑的。狐狸却骗老虎说是自己的威风吓跑了老虎。所以“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3.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

(1)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怎样读?

课件出示:“你敢吃我?”“你敢吃我?”狐狸再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练习、评议。

[结合上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发展想象力,并通过表演及引发争论,感悟狐狸心理和语气。不仅重视语言的感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2)感悟第3自然段: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

指明朗读、评议。

(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3)感悟第4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指名读:思考:此时狐狸什么神态?(昂首挺胸、摇头摆尾)

赛读,感悟狐狸的狡猾。

(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

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5.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6.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1)自愿结合练习。

(2)带上头饰进行表演。

7.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创设时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

一、学习《鹬蚌相争》,了解内容,理解寓意。

二、编排课本剧,通过表演、评议理解语言,体会感情。

三、改编课本剧,鹬和蚌如何能不被渔翁抓住。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6、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1.学习“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习“则”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

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⑶交流板书:原因做法结果

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巴望

理解:“巴望”什么意思?

⑶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⑷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

(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 )自( )语)

※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⑸小结,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⑵指名读。

思考:他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交流板书:拔高

弄得他──(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⑶学习“筋疲力尽”

正音:“筋”读准什么音?

理解:“筋”这里指身体。“疲”什么意思?“力”呢?

“尽”这儿有四种解释,选哪一种?

(映示投影片:“尽”四种解释)

⑷比较理解。

第2自然段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映示投影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

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

⑸指导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男同学读。

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后悔呢?

⑵交流,学词。

※白费

(出示词卡:白费)理解

※一大截

(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

(多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

⑶练习朗读。

(出示词卡:喘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帮助的结果呢?

交流板书:枯死

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那个人原来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

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

交流板书: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2.揭示寓意。

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交流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

3.深化寓意。

(映示投影片:判断下列想法、做法是否违背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1.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2.引背。

七.巩固字词,布置作业。

1.认读词卡。

2.抄写生字。

7、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自由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阅读、勾画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5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思考、发表见解

6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组织学生评价讨论、评价

3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交流上节课的作业,讨论

4组织活动、评价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导入: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学生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朗读,思考,交流

2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片段、交流、评价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思考、交流

2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交流

3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交流

3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思考、交流

2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写作,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欣赏,介绍

2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做批注

2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发表看法

3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思考,辩论交流

4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思考,交流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3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复习背诵默写旧课背诵,默写

2组织学生默读新课默读课文

3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4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课后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朗读,思考,准备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写作指导完成练习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阅读,批注,思考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思考,讨论,交流

4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思考,讨论

5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8、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 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语 :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 听讲

2 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 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 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 自我反馈

2 小结 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自由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 阅读、勾画

4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5 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 思考、发表见解

6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 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 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 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 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 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 组织学生评价 讨论、评价

3 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交流上节课的作业 ,讨论

4 组织活动、评价 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 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导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学生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3 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 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 朗读,思考,交流

2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片段、交流、评价 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朗读,思考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思考、交流

2 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 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 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朗读,思考

2 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交流

3 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思考、交流

2 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写作,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课后学习:

1. 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

1、 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 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 欣赏,介绍

2 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朗读,批注。

3 组织交流 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书,做批注

2 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发表看法

3 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 思考,辩论交流

4 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 思考,交流

2 组织学生发言 发表看法

3 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组织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

2 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 交流疑难、释疑

3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2 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 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复习背诵默写旧课 背诵,默写

2 组织学生默读新课 默读课文

3 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 交流疑难、释疑

4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2 检查情况:翻译复述 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 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交流

课后学习:

1、 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 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 朗读,思考,准备

2 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 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 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学生自学 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 写作指导 完成练习三

3 交流,修改 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 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 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 阅读,批注,思考

3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 思考,讨论,交流

4 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 思考,讨论

5 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 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 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 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9、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 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2课时

《繁 星》 1课时

《冰心诗四首》 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 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 文 学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级 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 :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自由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阅读、勾画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5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思考、发表见解

6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组织学生评价讨论、评价

3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交流上节课的作业 ,讨论

4组织活动、评价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气 + 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 《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导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学生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感受。阅读、在书上关键处圈点勾画,讨论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作者的文章写得很美,仿佛将我们也带入那美丽的夜晚与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将星星写得这么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朗读,思考,交流

2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星空图再进行描写,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片段、交流、评价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运用诗句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思考、交流

2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交流

3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 《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请同学配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交流

3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思考、交流

2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写作,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创设课堂情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欣赏,介绍

2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这个时候,船长出现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牺牲了。从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做批注

2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发表看法

3讨论: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己,岂不更好?他就没有办法救他自己吗?船长死得值不值得呢?思考,辩论交流

4雨果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你认为有哪些人称得上是英雄,为什么?思考,交流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3教师归纳: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灾难面前,最能够显现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克服恐惧、镇定自若为别人考虑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思考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 《寓言二则》 (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 《寓言二则》 (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复习背诵默写旧课背诵,默写

2组织学生默读新课默读课文

3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4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 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课后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朗读,思考,准备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 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写作指导完成练习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民意测验,请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引导

2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阅读,批注,思考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思考,讨论,交流

4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思考,讨论

5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7过渡:请大家用刚才总结的模式,写一段话,可以是感受、认识,也可以自己命题写,时间为15分钟。学生写作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