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24 14:44:03

类别:教学设计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汇师小学 张深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肺”;理解积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联系已有经验,针对重点词句提问。

3、能独立简要概括华佗行医过程中的两件事;通过研读描写华佗心理活动的内容感受他时时处处为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医德。

4、了解文章选材、详略安排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文章段落衔接的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1、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你对华佗有了哪些了解。

教学过程:

一、 揭题,检查预习,疏通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文章人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1

生根据对课题所提的问题,说说读文后了解到的内容。

师结合板书:华佗 正音华

(2)出示预习题2

生交流

师板书:神医 医术高超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

二、 学习课文所写两件事例,品读人物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精神,体会作者选材用意。

1、联系旧知,质疑

师:《起死回生》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使我们感受到扁鹊的医术高明?这篇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华佗医术高明,被人们称为“神医”,可下文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归结为: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

2、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练习根据表格简述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2-7节,对照表格,概括两件事主要内容。

(2)交流,师指导书写“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导学生将心理活动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4)学习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

板书: 医德高尚

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读2-7节,加深认识

4、体会文章选材用意,释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选的材料与“神医”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神医”。因为他医德高尚,时时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才会不断钻研,使自己的医术越来越高超,他的名字才会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才会敬佩地称他为——“神医”。)

三、 学习课文第8小节,体会“处处、时时”等词语作用,进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读课文第八节,引导质疑

引导归结为:课文为什么详写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却把事情的经过部分一笔带过?

2、出示华佗麻沸散药方,感受发明麻醉剂艰辛

3、讨论、释疑

师小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已经树立,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作者就把经过部分略写了。

四、总结全文、了解文章上下文连接上的特点

1、师总结全文

2、出示“然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节与节之间连接上的特点

师小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上下文的连接更顺畅、更自然。

板书设计:

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神医”

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

时时 处处 想着病人的疾苦

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

汇师小学 张深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肺”;理解积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联系已有经验,针对重点词句提问。

3、能独立简要概括华佗行医过程中的两件事;通过研读描写华佗心理活动的内容感受他时时处处为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医德。

4、了解文章选材、详略安排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文章段落衔接的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1、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你对华佗有了哪些了解。

教学过程:

一、 揭题,检查预习,疏通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文章人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1

生根据对课题所提的问题,说说读文后了解到的内容。

师结合板书:华佗 正音华

(2)出示预习题2

生交流

师板书:神医 医术高超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

二、 学习课文所写两件事例,品读人物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精神,体会作者选材用意。

1、联系旧知,质疑

师:《起死回生》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使我们感受到扁鹊的医术高明?这篇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华佗医术高明,被人们称为“神医”,可下文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归结为: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

2、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练习根据表格简述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2-7节,对照表格,概括两件事主要内容。

(2)交流,师指导书写“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导学生将心理活动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4)学习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

板书: 医德高尚

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读2-7节,加深认识

4、体会文章选材用意,释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选的材料与“神医”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神医”。因为他医德高尚,时时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才会不断钻研,使自己的医术越来越高超,他的名字才会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才会敬佩地称他为——“神医”。)

三、 学习课文第8小节,体会“处处、时时”等词语作用,进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读课文第八节,引导质疑

引导归结为:课文为什么详写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却把事情的经过部分一笔带过?

2、出示华佗麻沸散药方,感受发明麻醉剂艰辛

3、讨论、释疑

师小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已经树立,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作者就把经过部分略写了。

四、总结全文、了解文章上下文连接上的特点

1、师总结全文

2、出示“然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节与节之间连接上的特点

师小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上下文的连接更顺畅、更自然。

板书设计:

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神医”

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

时时 处处 想着病人的疾苦

3、15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一位有名的医学家——华佗的故事。(读准多音字:华huà)

2.出示课题:第一个发现麻醉剂的人

自由读课题学生质疑:提出课题中的“发现”应该为“发明”。

讨论:发明与发现的不同用法。(发现是已经存在了,而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活动。)

3.修改板书。顺势提问:那么华位发现了什么,从而发明了麻醉剂。(板书:发明)

二、感知课文,了解华倍。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

2.回答问题:华位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如:⑴华佗发现病人动手术时很疼痛。

(2)华佗发现喝酒之后人会昏睡,手术就不会有痛苦了。

(3)华佗发现中药麻醉剂一一麻沸散有使人麻醉的作用。

3.小结:对,华位是一个非常关注病人的医生,因此他发现了在麻醉的情况下动手术,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而这一切,首先来自于华佗仔细的观察。(板书:观察)

三、细读课文,完成表格。

1.课文写了华位从医中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两件事情中,他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出示表格:

手术看到听到想到

给小孩动手术活蹦乱跳

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

2.学生自由学习课文,找出课文所写的两件事,完成表格。

(1)再次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2)交流。随机解决:“活蹦乱跳撕心裂肺呻吟任人摆布沉思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或质疑其他的字词。

(3)根据表格,老师指导朗读。尤其是下列两个问句:

①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②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反复渎,体会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医德)

3.展开想像:这两件事情给了华佗很大的震惊,那么,大家想像一下,此时此刻的华佗会想些什么,还会问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对,两件事虽小可是给了华佗启发,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书:思考研究

5.再读课文第2-7节。

四、学习课文第8节

1.指名读。

2.比较句子:

(1)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踵,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2〉从此,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一一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

(3)通过朗读,体会叠词的作用:更能表现华馆对医学的执著,对病人的关心。

3.引读第8节。

五、拓展延伸

1.收集华佗的资料,整理之后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伟大的医学家?他们有些什么贡献?

3.开展小小辩论会:医德与医术哪个更重要?

板书:观察:活蹦乱跳软绵绵

撕心裂肺任人摆布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

思考:有什么办法使动手术的人没有痛苦呢?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研究: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4、《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象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感悟句子的含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出课题

1、同学们,想必大家都看过大型历史连续剧《三国演义》,其中讲到有一名著名的医生,用针灸的方法治好了曹操的头疼病。曹操为了自己的方便,硬要把他留下当他的御医,可是他却关心人民的疾苦,一心想着要为百姓治病,拒绝了曹操,生性暴躁的曹操一怒之下把他关入监狱,最后还把他杀害了。知道这位著名的医生是谁吗?(华佗)

2、介绍华佗并板书

师:谁来介绍一下华佗?①引出课题②理解:麻醉剂

3、齐读课题,有何疑问?

板书:为什么?受何启发?怎样?

二、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师: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3个问题,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能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学习2-4小节,交流华佗为什么会发明麻醉剂?

1、然而,有一件事却使他深感不安。

出示学法:

第一步读句子(关键句子)

第二步找词语(重点词语)

第三步提问题(适当合理)

(1)“深感不安”是什么意思?

(2)什么事使华佗深感不安?

①读有关内容,并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完整。

②病孩做手术时,痛得怎么样?那些词语写出了疼痛的程度?

品句:

A、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动手术的病人常常痛得连声惨叫。

B、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需要割去腐烂的肉。华佗给他动手术,那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理解体会“乱蹦乱跳”、“撕心裂肺”、“惨叫”)

C、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强把手术做完。(理解体会“只得”、“死死地”、“捆起来”、“勉强”)

板书:病孩痛得死去活来

指导朗读(体会小孩手术时的疼痛难忍)

(3)病孩疼痛,华佗为什么会深感不安呢?他有什么想法?

(4)华佗深感不安,说明了什么?

(二)学习5-7小节

1、师过渡:作为医生,看着病人痛得死去活来,华佗深感不安,非常着急,医生的职责告诉他,应为病人解除痛苦,那么他是受什么启发而得到灵感,发明了麻醉剂呢?

2、理解关键句子

(1)、华佗给他做手术,那汉子不仅没有挣扎、呻吟,反而软绵绵的、任人摆布。

(2)手术顺利地做完,他孩子发出昏睡的鼾声,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痛苦。

3、指导朗读(师引读,体会醉汉做手术时的麻木,毫无痛苦))

4、说写双通道:看到手术后的醉汉仍在昏昏沉睡,毫无痛苦,华佗与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同桌互说,交流)

5、出示:

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四人小组利用刚才所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个句子

板:想病人所想

(三)学习8-9节

师过渡:那华佗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

(1)(出示句子)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收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

(2)同桌朗读这一句,进行理解。

(3)交流

(4)说话练习

师:老师请大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的情景,好吗?大家可以想象下雨、下雪坚持外出寻草药的情形,甚至还可想象爬上悬崖找草药的情形。

(5)出示:不管在炎热的盛夏,还是严寒的冬日,他都背着竹篓来到深山老林寻找草药。当他发现一种草药是从没有看见过的,他就会把它采集下来放在竹篓里带回家试验。在一个傍晚,当他背着竹篓回家时,无意中听到两个过路人在说,有一次割了天上岭的一种有刺的草,给家里的牛羊吃了以后就昏倒了,过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于是,华佗忙上前打听,询问这种草长在天山岭的哪个地方,路人指指半山腰。于是,华佗不怕夜即将来临,上山去寻找这种草。日复一日的跋山涉水,年复一年的研制草药,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学到这里,你想对华佗说什么呢?

四、感受华佗的伟大

1、师过渡

2、思考:课文哪一节是对华佗的高度评价

出示最后一节: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3、指导朗读(赞美、敬佩)

五、课外拓展: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六、小结

七、作业(分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地人》说给父母听。

★★★小练笔:华佗爷爷,我想对你说

附板书:   15.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深感不安  病孩    痛得死去活来

沉思    醉汉    任人摆布

终于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5、《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设计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

(特征、功能、材质以及设计意图)。

3、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要奇特合理。

2、与同学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

【教学准备】

录音。

(从几个方面介绍机器人的范例材料)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机器人”。

(听说过机器人吗?说说自己都了解一些什么?机器人长得和人一样吗?喜欢机器人吗?)

2、是呀,因为机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极想拥有一些机器人。比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会危害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根据他们的工作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队员深入险境排除险情。又如,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见使他们不能象正常人一样上街购物,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明了导盲机器人,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铁盒子,却引领盲人走上街头。

3、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想到要给什么人发明一个怎样的机器人呢?静静地思考一分钟。

4、三言两语在纸上写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的名称、功能、特征以及设计意图。

5、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从这几个方面,向小组内的同伴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奇特合理,评出最佳创意奖。

6、如果要把自己的设计在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发布会上做宣传发布,介绍时,除了要讲清楚自己所设计的机器人的名称、功能、特征和设计意图之外,还有哪些要求吗?让我们来观摩一位设计师的介绍。

引导学生懂得宣传介绍时要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仪表大方以及一定的广告效应。

7、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2005年新款机器人发布会”,与会的是来自各设计院的设计师和一些厂方代表,有三位设计师将在本会场发布他们的新创意。发布会结束后,将举行小型的现场订货会,各厂方代表会就自己感兴趣的机器人与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8、举行发布会和订货会。

(记者现场采访)

9、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的设计师没有经过培训就担任了产品宣传员的角色,他们有哪些做得还不够成熟的吗?

10、我们的厂方代表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想知道是什么吗?

11、小结:

老师祝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问世,也祝愿同学们在下次交流中表现得更好。

【板书】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奇特合理 声音响亮

条理清楚

仪表大方

【反思】

口语交际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的互动式言语交流。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学生轻松的话题切入口,比如,教学中我选择“漫谈机器人”的方式开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众说纷纭的交流环境,激起了学生说的兴趣。其次,在交流互动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角色的定位,如果教师把自己当作是活动的组织者,那么交流中将很难形成生生之间的自然的互动交流。教师只有把自己当作活动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交流,甚至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引航,才能促成互动交际的达成。教学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个“厂方代表”,主动与设计师交流作示范,引导其他的“代表”积极提问,从而使学生不仅敢说而且会说。

6、让言语张开想象的翅膀:《我想发明》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精读课文,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教学时,我引领学生走进“草虫的村落”,让孩子们领略在虫虫世界里的宁静和感受虫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正在我边引导感悟,边指导朗读课文的兴头上,课堂也渐入佳境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举手提问:“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说,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记了世界,忘记了自己。那为什么他还会想起世界里的虫虫呢?”

我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课堂如此激昂处,学生会泼出这样的怪问题,马上就是学生举手示意,他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在作者的世界里,他有很多的烦恼,生活不躁动。

只有在看到草虫的时候,自己仿佛忘记了身边的许多事情。”

我没有过多的引导学生讨论“忘记世界”的理解,而是继续引领学生,去感受草虫的可爱。

课后,我进行反思。首先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想,无外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世界”一词的含义,他以为世界便是物质的万事万物,却不知道在精神上,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这种属于典型的词语理解障碍未扫清。其次,当学生突然发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老师通过他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他的问题,明显很幼稚,我该如何引领学生在他们自身问题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的纵深处呢?后来我想如果,我能接解答学生话头,坐如下的过渡,或许能更好地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感谢**同学的解答。我们每个人都每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我们的心里。作者忘记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草虫的世界。看,在草虫的世界里,是否更加让人向往?让我们继续去寻找去感受。”这样效果会更佳。学生可能更满意。

7、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电话的发明

教学目标:

1、学习15个生字。

2、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处理:

本文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学生理解有困难。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求学生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并积累文中的一些词汇。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内容。

2、收集现代电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到底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一读《电话的发明》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

3、默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关于贝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

1、理请层次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遭遇失败?(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发明成功?(5--8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

贝尔是怎么想到要发明电话的?你觉得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四自然段

“沃特森苦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4、读5--8自然段

理解“欣喜若狂”

5、讨论:电话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指导写字

8、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电话进入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的。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教学难点〗

了解电话的发明过程,感悟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古时候人们传递讯息的方式。现在人们又用什么来传递信息呢?

生(七嘴八舌):邮件、传真、电报、传呼机、电话、手机……

当学生讲到电话时,师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台电话。

师:今天咱们有幸请到“电话先生”来咱们课堂上作客,欢迎吗?

(学生鼓掌)

师走到一生面前(微笑):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巴掌拍得最响,我得采访采访你。

生1:我很感谢电话先生,他让我和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经常联系。

师:嗯,电话先生用他的神奇魔力,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让亲人的心靠得更近。电话还给大家帮过哪些忙?

生2:有一次,我忘记抄作业了,我打电话向同学询问就知道了,不用亲自跑去,电话真方便!

生3: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只要打个电话,“德克士”的阿姨就会把香喷喷的外卖送到家里。

师:是呀,电话叔叔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生:出现火灾时我们可以拿起电话拨119,家有病人需要急救还可打95950。

师:危难时候电话叔叔还能化险为夷,抢救生命的本领,真了不起!

你有问题想问问它吗?

生:我想知道是谁发明了你?

生:我想知道发明你的科学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为什么能发明你?

师俯身向电话“倾听”后说:电话先生说大家提出的都不是难题,希望你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能解决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生:我知道了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师: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举手的学生不足10人)

师不露声色地说:先不急,在大家做介绍之前,能先给我一个机会,说说我所了解的贝尔吗?

生:好!

师根据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亚历山大?贝尔是英国人。他从小就好动脑筋,15岁时,他大胆改良了水推磨,22岁时,他为有残疾的人发明了助听器,而发明电话的时候他还不到30岁……他的一生获得了三十项发明专利!

(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们唏嘘不已)

师趁热打铁地说:“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寻找发明家贝尔留下的足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且开始拿起笔作勾画和简单批注、和合作伙伴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学情。)

生自由起来汇报:

生1:我认为贝尔是个喜欢钻研、勇于探索的人。

师:说说你的见解。

生1:我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看出来的。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小现象也能引起他的关注,接着还进行了大胆设想和亲身实践。真了不起!

师:是呀,一个偶然的发现都能使他产生那么大胆而新奇的设想。真和他那喜欢钻研、乐于探索的个性分不开。(随即写下――偶然发现、大胆设想)

生2: 我认为贝尔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2:他光设计一台电话样机就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样的耐心是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

生3:而且在这两年中他和他的伙伴还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所以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不言放弃的人。

师:你们说得真好,遇到困难,他不放弃;面对失败,他不退缩。反复的研究让他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相机板书――反复实验)

生4:我觉得贝尔还是个严谨、认真的人,通过这几句我感受到了: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电话的一端……样机做好了,他还要亲自测试效果,真是一丝不苟呀!

生5:对!读第五自然段我也看出来了,样机实验不成功他还研究新方法改装电话机呢。

师:嗯,从他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刻苦钻研的精神。(板书――刻苦钻研)

生6:我感觉到贝尔很有科学献身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你看,实验过程中,他被硫酸烫伤,多痛呀!可当他知道实验成功时就什么都给忘了。

师:你想得非常充分。

生7:我还想说:贝尔,你真是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因为: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便利呀!我们真要谢谢你。

师:说得太棒了!现在,你们知道第一台电话是怎么研究和发明出来的了吗?

生:知道!

师:给你的同桌介绍介绍,好吗?

(生根据师板书:偶然发现――大胆设想――反复研究――刻苦钻研――取得成功。组织语言,进行介绍。)

(出示贝尔像)

师:虽然这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已经远离了我们,可他的一件件伟大发明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很近……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吧,拿起手边的“电话”,把你想说的告诉他好吗?(生用手模拟电话,自我表达。)

9、《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在1876年成功发明的。他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呢?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10、《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在1876年成功发明的。他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呢?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附板书设计

电话的发明

两年发明电话

设想

偶然受启发 发明电话

(艰苦)

一次实验失败(多次失败)

拆床板做音箱 成功

拆床板做音箱

硫酸溅到腿上

贝尔: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象、敢于实验探索。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