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语文教案

搜索51费宝网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一等奖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一等奖

时间:2023-06-30 20:46:05

类别: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一等奖

1、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弄懂“忍饥挨饿”、“倔强”、“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所蕴涵的感情。

3、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高尚品质。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做法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小红军倒在地上的画面、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情,引起悬念。

1、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而更为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有的用双脚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有的则牺牲在长征的途中。《马背上的小红军》就是陈赓将军在红军过草地时亲身经历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倔强:性格刚烈不屈。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在意。

忍饥挨饿:忍受饥饿的折磨。

荒无人烟: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

无可奈何:一点办法也没有。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和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同志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小红军拒绝,陈赓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掉转马头返回来,小红军倒在地上。

第13——15自然段:等陈赓同志明白过来时,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2、课文写陈赓会议的这件事,从哪里开始的?

3、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部分?

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故事来历。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讲遇到小红军。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讲失去小红军。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提示:这是故事的引言,交代了故事的来历,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

3、这个环节应该修改一下。

这一自然段中“深情”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故事的两部分,边读边思考:每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试着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

1、师:在茫茫的草地上,部队不知走了多少天,陈赓将军虽然骑着马,但因为马和他一样疲惫不堪,他掉队了。此时他发现前面有个小红军也掉队了。

2、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红军。

3、出示插图,想象小红军的形象。

4、读了这段外貌描写,你能说说小红军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5、谈谈读了这段描写后自己的内心感受。

6、当陈赓同志上前准备帮小红军时,小红军是怎样想法设法说服陈赓呢?

A、找出文中陈赓与小鬼对话部分读一读。

B、勾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C、组内分角色朗读,体会勾画词句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

D、班内指名分角色朗读。

7、指导朗读陈赓与小红军第一次对话,总结“从内容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

A、初读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B、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进行理解。

重点体会的句子: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事实上,小红军忍饥挨饿,身体是那么疲惫,怎么会满不在乎呢?这里的“摆出”一词告诉我们小红军是为了让陈赓放心,故意做给陈赓看的。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这句话要读出对老同志的关怀和体贴。

C、分角色朗读对话。

8、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先是初读对话了解内容,然后再读,抓住人物言行的词语进行理解,最后分角色读,从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

9、运用上述学习方法,自学以下三次对话。

10、组内交流学习。

11、检查自学效果。

A、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B、点拨:三次对话中“用命令的口吻”、“倔强地说”、“无可奈何”、“轻轻地拍了拍”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C、指导朗读。

12、引导:小红军说服陈赓的理由有几点?

13、完成表格

对话

陈赓

小红军

1上马骑一会儿

体力比你强

2骑一段路再说

同马比赛

3一块走

等同伴

4把它吃了

比你还多

14、从小红军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5、小结,指导全班齐声朗读。

第三部分。

1、质疑:陈赓为什么感到受骗了?

2、以“我明白了……”为题,让学生谈体会。

3、陈赓为什么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小红军?文中的“搂”、“打”表达了陈赓怎样的思想感情?

4、激发想象,深化情感。

文中描写小红军粮袋里装着的牛膝骨时,为什么还写上面有几个牙印?你想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三、教师小结:多么勇敢的小红军啊!为了不拖累别人,他宁可牺牲自己一,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召开一次“长征路上的赞歌”故事会,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长征故事讲给同学听。

2、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弄懂“忍饥挨饿”、“倔强”、“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所蕴涵的感情。

3、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高尚品质。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做法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小红军倒在地上的画面、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情,引起悬念。

1、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而更为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有的用双脚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有的则牺牲在长征的途中。《马背上的小红军》就是陈赓将军在红军过草地时亲身经历的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倔强:性格刚烈不屈。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在意。

忍饥挨饿:忍受饥饿的折磨。

荒无人烟: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

无可奈何:一点办法也没有。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和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同志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小红军拒绝,陈赓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掉转马头返回来,小红军倒在地上。

第13——15自然段:等陈赓同志明白过来时,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2、课文写陈赓会议的这件事,从哪里开始的?

3、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部分?

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故事来历。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讲遇到小红军。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讲失去小红军。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提示:这是故事的引言,交代了故事的来历,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

3、这个环节应该修改一下。

这一自然段中“深情”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故事的两部分,边读边思考:每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试着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

1、师:在茫茫的草地上,部队不知走了多少天,陈赓将军虽然骑着马,但因为马和他一样疲惫不堪,他掉队了。此时他发现前面有个小红军也掉队了。

2、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红军。

3、出示插图,想象小红军的形象。

4、读了这段外貌描写,你能说说小红军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5、谈谈读了这段描写后自己的内心感受。

6、当陈赓同志上前准备帮小红军时,小红军是怎样想法设法说服陈赓呢?

A、找出文中陈赓与小鬼对话部分读一读。

B、勾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C、组内分角色朗读,体会勾画词句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

D、班内指名分角色朗读。

7、指导朗读陈赓与小红军第一次对话,总结“从内容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

A、初读对话,了解对话内容。

B、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进行理解。

重点体会的句子: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事实上,小红军忍饥挨饿,身体是那么疲惫,怎么会满不在乎呢?这里的“摆出”一词告诉我们小红军是为了让陈赓放心,故意做给陈赓看的。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这句话要读出对老同志的关怀和体贴。

C、分角色朗读对话。

8、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先是初读对话了解内容,然后再读,抓住人物言行的词语进行理解,最后分角色读,从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

9、运用上述学习方法,自学以下三次对话。

10、组内交流学习。

11、检查自学效果。

A、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B、点拨:三次对话中“用命令的口吻”、“倔强地说”、“无可奈何”、“轻轻地拍了拍”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C、指导朗读。

12、引导:小红军说服陈赓的理由有几点?

13、完成表格

对话

陈赓

小红军

1上马骑一会儿

体力比你强

2骑一段路再说

同马比赛

3一块走

等同伴

4把它吃了

比你还多

14、从小红军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5、小结,指导全班齐声朗读。

第三部分。

1、质疑:陈赓为什么感到受骗了?

2、以“我明白了……”为题,让学生谈体会。

3、陈赓为什么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小红军?文中的“搂”、“打”表达了陈赓怎样的思想感情?

4、激发想象,深化情感。

文中描写小红军粮袋里装着的牛膝骨时,为什么还写上面有几个牙印?你想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三、教师小结:多么勇敢的小红军啊!为了不拖累别人,他宁可牺牲自己一,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召开一次“长征路上的赞歌”故事会,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长征故事讲给同学听。

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百花园二:语海畅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与小熊维尼一起在语文百花园中畅游,通过桃树开花、蜜蜂采蜜等环节让学生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新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点击出示:小熊维尼)

快听听,它在说什么?(维尼: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到美丽的语文百花园游玩,你们高兴吗?)

二、新课

过渡:咱们快和维尼一起去语文百花园(板书)看看吧!

一、语海畅游

1.维尼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出示桃树图片),它发现有一朵桃花很特别,我们也走过去看看,(出示汉字桃花,见下图)

浇尧晓

翘饶

(维尼:啊,原来是一朵汉字桃花呀!)

(1)大家都仔细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中间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一个新字;韵母相同;偏旁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这个字;都是形声字……)

(2)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你们看,中间的“尧”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不同的新字,“尧”字在新字中是表示读音的,所加的偏旁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这样记字,就不容易混了。

你们看,这里还有两朵汉字桃花呢:

江工功

狼良浪

和刚才的那朵花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字不一样;有的花瓣没有字)那你能在这些花瓣上填上合适的字吗?就请你打开书32页看第一题,先和同桌说说再自己填写。

(3)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你们说得真好,维尼高兴极了,快听听,它在说什么?

(维尼:你们真棒!发现了汉字桃花的秘密,你能再做几朵这样的汉字桃花吗?)

(同学们:行!)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看清楚桃花上面的基本字是什么,想想加什么偏旁能够组成新字。第二,每组推选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负责填写,其余同学说。第三,哪组先写完,组长到前面来把桃花贴在黑板上。下面,就请组长来领桃花。(教师发给组长中间写有:“方、青、古、分、包、巴”的桃花)

(5)学生分组填写,教师巡视,并陆续将各组的桃花贴在黑板上。

(6)指名进行反馈,不同的内容可以进行补充。要求说清楚加的偏旁和新字的读音。

2.读读比比

(1)这么漂亮的桃花把谁吸引来了?(贴出蜜蜂图并板书词语)蜜蜂飞来采花蜜,维尼这会儿可高兴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因为维尼最爱吃蜂蜜了)你看这就是维尼的蜂蜜罐,里面装满了蜂蜜。(贴出图并板书词语)

(2)读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字调换了位置,成为两个不同的词语,意思也不一样)

(3)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两个字调换位置,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而且意思也不一样,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请你们打开书第32页,看第二题,这里还有好多这样的词,请你先读读,再想想每组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和同桌说说。

(4)反馈:对读体会。(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5)你还能举出几组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吗?这一组写在书上,一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6)反馈: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及时表扬。

小结:汉语的构词多么巧妙呀,把一个词的两个字交换位置,变成另外一个词,大部分的意思不一样了,也有的意思差不多,同学们可以继续查找,我们在下节课的课前两分钟再做交流,好吗?

过渡:维尼看到大家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高兴极了,快听,它在夸你们呢!(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我们继续游玩吧!)

3.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同学们,快看,维尼带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竹林,(出图)小笋芽们正要从图里钻出来呢,快和老师一起读读,出示: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怎样是“嚷”?再读读后面的这句话。

这里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叹号)

叹号在这里是为了表现出笋芽儿非常急切地想钻出地面的心情,那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一下吧!

想一想,笋芽儿会怎样嚷,这里填上什么词比较合适?

想好了吗?谁来试一试。(大声地、高声地、着急地……)

听听维尼在说什么?(你们在“嚷”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说话的人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读起来就更加形象具体了)

(2)下面还有几个句子,我们来练一练,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先多读几遍说话的内容,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然后看看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填在书上。填完之后读读这个句子。

(3)反馈:依次出示剩余的几句话,请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总结

同学们,语文百花园的游园活动就要结束了,维尼还有话对我们说呢:同学们,今天我的收获可真大呀,你们呢?同学们互相商量商量,一会儿也请你对维尼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今天同学们除了掌握了新的知识,还在互相帮助、互相欣赏的同时学会了合作,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和维尼说再见吧!

点评:

这是二下语文百花园中字、词、句的练习课,我认为本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首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他们喜欢的小熊维尼,维尼要和大家一起去美丽的语文百花园。接着来到了一棵开满了汉字桃花的桃树前。桃花引来了蜜蜂,蜜蜂又酿出了维尼爱吃的蜂蜜,维尼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和孩子们有对话有交流。老师巧妙的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住了孩子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语言的积累。

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还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这一点在本课中体现得十分突出。在观察汉字桃花时学生自主地发现了: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会组成不同的新字,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特点。新字与基本字在读音上它们的韵母相同。这样形声字的特点就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丽的桃花引来了蜜蜂,蜜蜂又酿出了蜂蜜。当读了“蜜蜂”与“蜂蜜”这两个词后,孩子们又自主地发现了两个字一颠倒,词不同了,意思也不同了。他们感受到了汉语构词的巧妙,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本课的句子训练是使学生懂得在“说”的前面加上“怎样说”能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加什么词更恰当,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要依据两点:一是所说的内容,二是所说的话末尾的标点符号。这里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老师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练习中老师还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字、词练习都设计了拓展环节,通过拓展巩固了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又积累了语言。

三、自主学习,激发了主动意识。

课标中指出要积极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发现了汉字桃花的秘密后,又分组做了很多朵桃花,老师发给各组的桃花中间写有不同的基本字,然后在组内团结合作共同写出有关的形声字,最后各组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共同提高。

本课所用的教具和课件都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如果受条件的限制制作课件有困难,课件也可以用图画或板画代替。

4、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在全班交流。

画虾——说虾——论虾——爱虾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虾的资料,学生熟读课文,处学业本课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

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1、小虾仁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写具体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气不好,打架凶猛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话,把话力求写具体。

二、作业:

要求学生画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把小动物写具体。

导学过程:

一、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动物,并进行描写。(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描写小动物的写法)

以文章为例,让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部分:1——2写“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写作者对小虾的细心照顾,它很有趣,但脾气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发现小虾一天天的变了,体现了作者对小虾仁的喜爱之情。

学生总结如何写好小动物。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朗读课文。

二、作业:

语文天地D2、D3、D4。

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5、三年级教案:《马背上的小红军》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老师了解一下,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生:我预习了生字新词。

生:我给自然段标上了序号。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给自然段标了序号,待会儿要学习哪一自然段,就能很快地找到它。

生: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

师: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

生:(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二三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师:自由读一读这一句,想想,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

生:是一个可怜的人。黄黄的小脸,天气这么冷,还穿着破草鞋,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生:是一个坚强的人,双脚冻得又红又肿,还坚持走着……

生:小红军长得十分俊俏,有一双大眼睛,鼻子有点翘……

生:小红军很穷,穿着破草鞋……

生:小红军非常勇敢……

生:小红军很饿……

生:(有感情地朗读外貌的句子)

师:这么一位小红军,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生:牺牲了。(读第11自然段的句子:“当陈赓找到那个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师:还有哪一段也是写结果?

生:(读第13自然段)“陈赓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陈赓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速读课文前面的内容,划出有关句子。

生:(自由读)

生:(读第12自然段)

师: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小鬼的干粮袋里只是一块牛膝骨。

生:(齐读句子)“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几个牙印。”

师:这只是一块牛膝骨吗?

生: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很难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生: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说明小红军经常啃它。

师:是啊,这块牛膝骨,小红军不只咬过一口。前天,他饿了,就咬它一口;昨天,他饿了,再咬它一口;今天,他更饿了,就又咬它几口。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再读这句)

师:想听老师读一下吗?

师:(范读)

生:(再齐读这句)

师:在这之前,小红军又是怎样向陈赓同志说的?

生:(读第9自然段)

师:几天没吃东西的你,能读得这么流利吗?

生:(再读,读出了疲惫的感觉。)

生:(男女生分别读第9自然段)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

生:(二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这时,陈赓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筋疲力尽了。

生: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没有粮食,饿得受不了了。

师:(板书:无粮)

生:明白了小红军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3~5自然段,小红军真的没力气了吗?

生:(自由读)

师:现在,老师就是当时的陈赓,谁愿意读小红军的句子?咱们来读读课文。

(师生分角色演读3~5自然段)

师:(采访“小红军”)你的体力真的比我好吗?

生:没有。

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说?

生:我这么说是为了能让你能骑着马走出草地……

师: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战士!

生:(三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生再次分角色读3~5自然段)

师:这时,陈赓又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小红军其实是没有力气,假装着……

师:(板书:无力)

师: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第5~7自然段。

生:(分角色读5~7自然段)

师:小红军真的是在等他的小同伴吗?

生:不是。

师:这时,陈赓又明白了什么?

生:小红军在骗他,其实他没有同伴。

师:(板书:无伴)

师:这时,陈赓全明白了,其实,刚才小红军说的全是……

生:谎话

师:其实小红军说的“干粮袋比你的还多呢。”是……

生:骗的。

师:小红军说的“体力比你强多了”是……

生:装的。

师:小红军说的“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是……

生:假的。

师:小红军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

生:(四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读第十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要努力读好“终于”和“只好”这两个词。

生:(齐读)

师: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生:……

师:小红军装得太像了,像得陈赓同志都给“骗”了。

生:(再读这一自然段)

师:陈赓怎么知道自己受骗的?

生:(读有关句子)

师:对啊,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码头,他打过交道的那些孩子,个个都像这位小红军那样高尚……

生:(五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改“这个”为“这些”)

生:(再读第13自然段)

师:陈赓全明白了,明白这一切是短暂的,但这份明白,在陈赓的心里却是漫长的。

生:(读句子)“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陈赓全明白了,明白这一切是短暂的,但这份明白,在同学们的心里却是漫长的。

生:(再读句子)“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陈赓全明白了,明白这一切是短暂的,但这份明白,在听课老师的心里却是漫长的。

生:(三读句子)“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这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小红军……

生:(六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6、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狮子爱尔莎》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正确读写“岩石缝、抚摸、葡萄糖、饮料、钟头、路程、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重点难点:

1、了解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明白“我”把小狮子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狮子的资料。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你所喜欢的小动物。

2、本文写“我”喜欢的小狮子,请你谈谈你对狮子的了解。

3、交代任务。学习这一课,先要看看作者眼中的爱尔莎是什么样子的,再看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二、列出自学提纲,引导自学、反馈。

1、回忆自学要求。

A、读生字,注意字音、偏旁、笔画、字形。

B、读生词,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要查阅工具书。

C、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

D、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质疑训练。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检查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自学反馈。

A、读生字,说说哪些容易读错,找出来,加强练习。

B、读读生字,找找哪些字形容易写错,找出来,重点指导。

C、读读生词,有哪些词不理解,先从字典里查查词义。

扑腾:游泳时用四肢打水。

宽恕:宽容、饶恕。

九霄云外: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恋恋不舍:形容极其喜爱,舍不得离开。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样子。

和睦相处:相处在一起很友好,和气,不争闹。

兽性:野兽野蛮和残忍的本性。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感知课文情感。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地朗读。

2、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内容。

4、讨论后归纳。

5、课文围绕“我”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又把它还给大自然这件事,写了哪几步?(抱回、照料——生活习性及建立情感——放回大自然。)

6、将全文内容按上述顺序归纳,用“先……再……然后”训练说话。

7、质疑归纳。

A、分组提出问题,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全班提出。

B、全班质疑归纳:小狮子爱尔莎有哪些特点?“我”又是怎样和它建立感情的?“我”为什么要把它放回大自然?哪些词句体现了我们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本文写了件什么事。

2、边默读课文边思考:本文围绕着小狮子爱尔莎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出生——成长——回归大自然)

3、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入手学习这篇课文,特别是了解“我”和小狮子的深厚感情。

二、按顺序学习,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出生:

1、读读第1段,用横线画出写小狮子的句子,先读一读,再完成填空:

这是一只()的小狮子。

2、用横线画出“我”和小狮子初步建立情感的句子,先读一读,再次完成上面的填空。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成长:

1、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段的主要内容。

2、请用最简单的词概括小狮子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狮子顽皮体现在哪里?

4、有感情地朗读。

5、总结这一段的学法:

读,概括主要内容

概,用精练词语概括。

说,进行说话训练。

读,有感情地朗读。

6、反馈。

第3段:勇敢——犀牛非常凶猛,爱尔莎却和它搏斗并赶走了它,保护了“我”。

第4段:温顺——它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还撒娇似的吮着“我”的大拇指,温顺可爱。

第5段:驯服——它夜间闯入驴群,被“我”教训时的表现可看出它的驯服。

小狮子的性格特点:顽皮、勇敢、温顺、驯服。

7、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狮子已和“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先读一读,再仔细地体会。

8、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读。

回归大自然:

1、默读这一部分课文,全班讨论质疑的内容——“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

2、全班讨论。

3、讨论归纳。

A、我真正深爱它,让它自己去生活。

B、试验由人抚养并带有人气味的狮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4、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我”为什么要送小狮子回大自然。

5、在送回小狮子的过程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和爱尔莎的深厚感情?

6、指导理解感悟。

A、“我搂住他的脖子,吻着它;它好象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蹭我。”

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我”送爱尔莎回大自然时表现出的难舍难分的情态。

B、“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这两句话写出了“我”和爱尔莎分别时的心情。

C、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集体评议。

D、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7、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足球赛》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指导观察图画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阵势”“警惕”“索性”“全神贯注”等词语。能用“欣赏”与“津津有味”造句。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即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班上哪些同学爱看足球赛?哪些同学爱踢足球?你准当的守门员?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小足球赛》。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2、指导观察顺序。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入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

3、指导观事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①对小守门员我们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可从他的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观察。)

②请同学们从衣看、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观察,说说小守门员的样子。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小守门员严阵以侍的神态,全神贯注盯着前方的眼神,前倾的身子,下垂的双臂,手上戴着的皮手套及膝盖上的纱布等。)

③观察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动作、神态。

4、指导观察观众。

①在赛场一侧观看比赛的共有几个人?(共有8人)

②先观察图上左侧五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③再观察图上右侧三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那位叔叔与边上的两位小观众有什么不同。

5、指导观察背景。从图上周围的景物看,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从野花、青草、堆置的物品可看出这是一块闲置的平地。)

6、小结。

刚才我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景物、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了图意。

三、范读课文

刚才,我们同学观察并说了图意,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图画的呢?情同学看着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四、指导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请同学门轻声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看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守门员?哪些自然段写观众?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怎么分?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样子。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讲小观众和大个子叔叔观看球赛的情形。

3、指名分段朗读。

五、学习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欣”是前鼻音,注意指导“磕”和套”的写法,区别“惕”与”赐”字音和字形的异同点。

六、作业

抄写词语i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学习第一段

1、看看第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看图,说说为什么课文中说“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又”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们常来这儿踢球,他们喜爱踢球这项活。)

3、看图思考:从球赛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弟弟、小妹妹和路过的大个子叔叔,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得怎样?(比赛一定紧张、激烈、精彩。)

4、齐读第一段。

三、看图,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对照课文看图,看看这一段描写了图中的哪两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谁?

3、学习写小守门员的两句话。

①这两句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守门员?(从神态、动作两方面来写的,〕

②哪些词语写了小守门员的神态,对照图,说说“警惕”‘注视”“毫不在意”是什么意思?(“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时刻注意着。“注视”就是注意地看。”毫不在意”就是丝毫不放在心上J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守门员?(警惕性高、意志坚强的守门员,)

③小守门员的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姿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守门员是一位合格的守门员。)作者为什么要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是对小守门员的称赞。)

④看着图用自己的后描述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

4、学习写候补守门员的两句活。

对照图读第二段的后两句,说说候补守门员有什么特点?(跃跃欲试,急切地想上场一显身手。)

5、齐读第二段。

四、看图,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三至五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分别用“——”和”…”画出写到的观众和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

②结合图文,理解有关词语。

“索性”如果换个词可用什么?(干脆)看图中那个搂着小弟弟的红领中,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局势”在这里指什么?(措球赛情况)观察图上白狗的样子,说说“闭目养神”是一种什么样子?(闭着眼睛,休养精神)

③从观众的动作,神态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比赛很激烈,观众对赛场上的情况非常关心。)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画出写到的观众及描写他们神态的同语,“不相干”是什么意思?(没关系)齐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

默读画出描写大个子叔叔神态的同语,看图说说“律津有味。的意思?(很感兴趣,看着孩子们精彩的比赛,大个予叔叔会想些什么呢?(回忆自己小时候踢球的情景,想到明天的足球运动等)

5、齐读三至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学习写作方法

1、文中描写了画面上这么多人,但有没有给人雷同的感觉以没有雷同感?

2、又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是写的画面本身,哪些是写的作者的联想?这样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课文作者在对画面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按从主到次的顺序,抓住人物特点,同时又适当展开联想,将画面上的人物写活了。

三、完成“思考·练习”3

四、创设情境,进行片段练习

1、下面我们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方法写老师的动作、神态,要求写出特点。

2、教师表演进教室上课或讲解某一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观察。

3、讨论描述顺序。

4、分步表演并描述。

5、已将描述内容写下来。

8、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乐园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语海拾贝”,纠正错别字,积累词汇,练习写字。

2、完成“阅读欣赏”,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事迹,理解文章内容。

3、完成“口语交际”与“习作”,讲爱国英雄的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重点难点:

1、学习“阅读欣赏”,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事迹,理解文章内容。

2、完成“口语交际”与“习作”,讲爱国英雄的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准备:

课件。

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爱国英雄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海拾贝。

(一)、学习有趣的汉字。

1、学生读汉字。

2、注意哪些字不能多一笔,哪些字不能少一笔。

3、练习正确书写。交流所知道的容易错的字。

(二)、学习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轻声读,齐声朗读。

3、找出文中描写色彩和声音的词,用铅笔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三)、学习“写字板”。

1、学习练习在田字格中写字。

2、组内交流、评议。

二、阅读欣赏。

1、学生自由阅读。

2、教师范读正音。

3、理解重点词语,扫清障碍。

4、合作探究、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A、从哪里可以看当时民族危机严重?(19世纪以后,中国的白银像流水一样流看到了英国殖民者的口袋里。)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出林则徐是一位热爱祖国的民族英雄?

C、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5、讲一讲爱国英雄林则徐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自古以来,爱国英雄的故事不胜枚举,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等。不只是在战场上,在外交、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甚至文学上,也有杰出的爱国人物,他们都有功与国家,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学习。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爱国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三、口语交际指导。

1、认真思考题意。

2、确定要说的内容。

3、确定要说的方式。

4、组内交流。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5、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四、提出习作要求: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所讲的爱国英雄的故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完后自己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五、进行习作指导。

1、根据搜集的资料,确定习作的对象。

2、精心筛选,确定习作的内容。

3、写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经过,最后写结果。经过部分要作为重点写。特别注意的是,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4、写完后自己认真读一读,进行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写毛笔字中的“竖弯”、“竖弯钩”。

1、指导看课本上的笔画,进行比较。“竖弯钩”是在“竖弯”的基础上,在尾部带一钩尖。

2、讲解写法,教师示范。

竖弯:起笔同竖,行笔稍微轻,中段弯处更轻,形要圆,后段成横势,收笔回锋,要圆收。

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顺势向右偏上轻按,然后回锋竖直向上出钩。

3、学生在课本上描红。

4、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书写。

二、小结:要区别两中笔画的形及写法。

9、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乐园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同音字,并能正确使用多音字。

2、积累成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能根据语句的提示填词,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4、完成“写字板”,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习惯。

5、阅读短文《蚂蚁壮歌》,理解意思,学习运用。

6、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动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写一写自己了解的动物故事。

重点难点:

1、完成“语海拾贝”积累词语。

2、完成“口语交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完成“习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卡片、写字板、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语文乐园,相信大家在这一节课一定会有好的表现,比一比,看谁写得快,掌握牢。

二、完成“语海拾贝”。

1、有趣的汉字。

(1)课件出示“爱(带戴)”让学生观察。

学生自由说或互教。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指导用“爱戴”造句。

(2)学生自由选字组词。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用另一个字口头组词。

2、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成语。

(2)自由读。

(3)齐读。

(4)背诵。

(5)测试。

3、读读填填。

(1)课件出示例句。

(2)学生试填。

(3)老师予以归纳指导。

苹果开白花,所以第一个应填“白色”,“草地”为绿色,所以第二个空应填“碧绿”或“绿油油”,野花的颜色五颜六色,不能单填某一种颜色,蝴蝶有黄的、花的、黑的,成双成对飞行,小姑娘穿着的衣服一定很新,很漂亮。

(4)填后再读一读。

4、写字板.

(1)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争取把每个字写端正、美观.。

(2)老师范写“愿”字。

(3)在书上描红,再试着写两遍。

(4)与范字对照着差距,再写一遍。

(5)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其余五个字。

三、完成“阅读欣赏”《蚂蚁壮歌》。

1、自由读短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什么。

(短文写了一群蚂蚁在火海中逃生的故事。一群蚂蚁在大伙包围的情况下,沉着、坚定而又团结一致,不惜牺牲个体,求得种族生存。

3、老师小结。

小小的蚂蚁,在人类往往也要色变的火灾面前,竟能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个体、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

蚂蚁壮歌

火舌肆虐蚂蚁被困扭成一团滚进河流

谱写生命壮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读了《蚂蚁壮歌》,你一定会被小蚂蚁特殊的生存本领深深感动。当你走进动物的世界,你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动物们有的有独特的习性,有的顽皮逗乐,有的还通人性,能与人友好相处。你是否愿意把你所知道的动物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看谁讲的故事最有趣。最能吸引人。

二、口语交际指导。

1、明确交际内容。

把自己所了解和知道的动物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明确交际要求。

(1)是讲故事、不是读故事,力求生动真切,符合动物的的习性特点。

(2)重点要把故事内容说完整,语句要通顺。

(3)要说普通话。

三、导入谈话。

刚才我们都讲了自己所熟知的动物故事,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把它写出来,贴在校园文化宣传栏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所讲的动物故事。

四、文题分析。

把你讲的故事写下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这是一篇写动物的记叙文。写动物故事,可以写动物们独特的习性,也可以写动物与人之间的趣事,也可以写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还可以写自己怎样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等等。总之,写的内容很多,题材广泛。

五、写作指导。

1、确定写什么动物、什么事.

2、精心组织材料,选择最能表现这种动物的特点、习性。与别的动物的不同之处来写。

3、写之前,可根据自己讲的,同学说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增删习作的内容,调整叙述的顺序。

4、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5、写完后读给别人听一听,看一看别人能不那个提出修改意见,若能提出修改意见,及时修改。

六、开始写作。

七、总结。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米字格中的“横钩”、“横折弯”。

1、老师点播:毛笔字中“横钩”的写法分为三部分:起笔是横画,中间是顿笔,收笔是回、钩。“横折弯”的写法也有三部分:起笔是横画,中间是折笔,收笔是竖弯。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钩:先斜向下重按,再回峰转向左,最后斜向左下出钩。横部同横法,但右段可稍轻,钩部与竖钩写法相似。

横折弯:先向右下稍用力按下,然后略提笔向右运行。到写完横时再顿笔写成竖弯的笔画。

二、指导在米字格中写“横钩”、“横折弯”。

1、在课本上描红。

2、在写字本上练习写“横钩”、“横折弯”。

3、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空”、“家”、“段”、“般”。

三、展示写字成果。

1、评选出写的好的作业。

2、把写得好的作业贴在教室的“优秀作业栏”里。

语文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