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语文教案

搜索51费宝网

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学设计可以一等奖

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学设计可以一等奖

时间:2023-06-24 11:25:03

类别: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学设计可以一等奖

1、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学设计可以一等奖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

①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

②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

③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诵读与欣赏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

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读题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比较,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小组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

5.教师小结

四.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口语交际

①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②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口语交际

1.审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请人选一个你了解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

2.明确口语交际要求

①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希望对你有帮助!

2、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学设计可以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

①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

②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

③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诵读与欣赏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

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读题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比较,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小组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

5.教师小结

四.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口语交际

①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②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口语交际

1.审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请人选一个你了解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

2.明确口语交际要求

①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希望对你有帮助!

3、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练习6》安排了五个项目,重点是语文与生活(内容是“有趣的倒顺词”)和口语交际(内容是“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两部分。

教学目标:1.学习倒顺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磅礴力量。

2.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2. 培养学生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从名言中受到教育。

第一课时(灵活可以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倒顺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磅礴力量。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准备:1.相声《有趣的倒顺词》录音。2.准备好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新词。我们来听一段相声……

(2)教师播放《有趣的倒顺词》,学生对照题中的文字来听。

(3)学生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article/(词义和用法)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一对倒顺词。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到的倒顺词。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3)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这样的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学生对照题中的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3)先集体练读,同桌练背,再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着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觉。

(3)拓展。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6,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4、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5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5,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5、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栏目,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以及“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

2.写好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

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修改一段话,成语的识记,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要留心。

2.学会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处处留心

一、指导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

小结: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练习实际谈谈体会。

二、认识动物标牌。

1. 生自己认一认。

2.抽生读。

3. 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

三、修改作文

1. 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 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4. 共同修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汉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

2.熟记8个成语与李峤的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 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 读小提示。

3. 练习书写。

二、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4. 背诵。

5. 读《风》这首诗。

6. 体会诗中的意境。

7. 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说曾得过谁的帮助,应怎样向她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

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

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article/

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

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希望对你有帮助!

6、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四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四教案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说明:

本次练习安排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得,学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3、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知识与能力:掌握拟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会运用。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留意身边的事物,要会看、会听,善于模仿,不断搜集加工身边事物。

情感与态度:学会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教时安排:4课时。

教具安排:小卡片,田字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一些拟声字,初步掌握拟声字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生字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四个成语和古诗《鹅》。

重点难点:学习拟生字,掌握拟生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显示4组拟声词,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四组拟生词分别是鸽子、小鸡、小猫和小青蛙的叫声。播放它们的叫声。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导学生说说这些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讨论: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多是口字旁?

3、归纳:人或动物发声与口有关,所以表示它们声音的拟声词一般都是口字旁。

4、启发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口字旁表示声音的字。

5、归纳引申,一些物体的发声,拟声字也加口字旁。

教学第三题: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再读一读。

1、小鸡一边

地叫,一边在找虫子。

2、指名读句子,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词。

3、在横线上填上“叽叽叽”。

4、比较读,体会加上小鸡叫声后句子显得更加生动。

5、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余下的两道题。

6、交流反馈。

7、比较读,进一步体会。

8、迁移运用。

河水

流淌,好象在唱着一支快乐的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复习:背诵学生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学生参加自读。

教师范读正音。

学生自由朗读。

3、了解大意。

出示书中插图,思考:图中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联系亲身体会,领悟父母与子女、兄弟之间的亲情。

5、熟读成诵。

指名读。

自由读。

练习背诵。

检查背诵。

二、教学古诗《鹅》

1、激趣导入:

相传骆宾王小时侯天资聪颖,有一次在池塘边玩耍,有人想考考他,便指着在塘中戏水的几只白鹅问骆宾王,你能作一首诗吗?骆宾王没有回答,只是对群鹅凝视片刻,便脆生生地吟出了《鹅》这首诗。/article/那人非常惊讶,高兴地抱起小骆宾王说:“真是个神童呀!”从此这首诗便传开了。

2、自由练读,读正确,读流利。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领悟诗情。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诗句的意思。(鹅、鹅、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高声唱着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鹅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边读边做一些动作,领悟诗情。

配乐朗读。

4、熟读成诵。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背。

指名试背。

同桌互背。

5、巩固积累,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或自学的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写好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重点难点:把字写好,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写铅笔字。

1、指名读题。

2、指导。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元、完、竟”3个字。

复习描红和临写的要求。

指导书写“元”字。

出示“元”,提醒学生注意“元”字四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特点:上部的两横一短一长,第三、四笔处均与长横相连,但不互相连接,第四笔的起笔要靠近竖中线。

教师范写一个“元”字。

学生练习。

反馈矫正。

按上述步骤,指导写“完、竟”。

二、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仿影和书写。

反馈。

20、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21、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

22、指23、出学生存在的问题,24、进行矫正训练。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说话或做事不小心,可能会伤害别人,这时候你应该及时向对方道歉,以争取对方的理解和原谅,那么怎么向别人道歉呢?这里就有学问了。板书课题:口语交际:学会道歉。

二、逐图观察,弄清图意。

1、指导学生逐图观察,思考:每副图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联系生活经验,逐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弄清图意。

三、分组讨论,学习道歉。

21、分成四组,22、一组讨论一组图,23、但成员各抒己见,24、也可以边演边说,25、教师巡视,26、倾听,27、点拨,28、辅导,29、参与讨论。

30、推选代表,31、组内排练。

汇报表演,评议点拨。

32、逐图表演道歉与接受道歉。

33、师生交流。

34、师生共同35、表演。

36、学生自由组合。

五、总结反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四教案设计,练习4,希望对你有帮助!

7、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8、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读读背背

⒈审题,明确要求

指名读题

⒉要求生自读这8个词语,要读准字音。

⒊指名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⒌齐读这8个词语。

⒍练习背诵。

⒎反馈。

二、练习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要求学生各自朗读这话,试着理解意思。

⒊请几名学生朗读这话。理解这话的意思。

⒋师小结:这话告诉我们要勤动脑、勤动手,做事专心,持之以恒。

⒌请同学们齐读这话。

三、写好钢笔字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指名读这3个字并组词。

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3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捺的写法。

说说捺为什么要写成点?

⒋师小结:在书写汉字时,这种笔画的变化叫“让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让汉字显得更美观。

⒌请同学们描红、临贴。

师巡视指导。

⒍反馈。

9、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

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

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

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读懂?

5、集体交流,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刮骨疗毒(补充故事)、运筹帷幄

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7、指名背,齐背

(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

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4、熟读成诵

三、写好钢笔字

1、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掌握捺变点的规律

2、师举例范写“淡”

3、学生描红练习

语文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