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语文教案

搜索51费宝网

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学设计不错一等奖

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学设计不错一等奖

时间:2023-06-24 10:11:03

类别: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学设计不错一等奖

1、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学设计不错一等奖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2、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3、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栏目,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以及“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

2.写好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

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修改一段话,成语的识记,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要留心。

2.学会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处处留心

一、指导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

小结: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练习实际谈谈体会。

二、认识动物标牌。

1. 生自己认一认。

2.抽生读。

3. 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

三、修改作文

1. 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 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4. 共同修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汉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

2.熟记8个成语与李峤的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 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 读小提示。

3. 练习书写。

二、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4. 背诵。

5. 读《风》这首诗。

6. 体会诗中的意境。

7. 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说曾得过谁的帮助,应怎样向她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

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

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article/

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

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棒,希望对你有帮助!

4、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读读背背

⒈审题,明确要求

指名读题

⒉要求生自读这8个词语,要读准字音。

⒊指名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⒌齐读这8个词语。

⒍练习背诵。

⒎反馈。

二、练习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要求学生各自朗读这话,试着理解意思。

⒊请几名学生朗读这话。理解这话的意思。

⒋师小结:这话告诉我们要勤动脑、勤动手,做事专心,持之以恒。

⒌请同学们齐读这话。

三、写好钢笔字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指名读这3个字并组词。

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3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捺的写法。

说说捺为什么要写成点?

⒋师小结:在书写汉字时,这种笔画的变化叫“让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让汉字显得更美观。

⒌请同学们描红、临贴。

师巡视指导。

⒍反馈。

5、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

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

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

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读懂?

5、集体交流,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刮骨疗毒(补充故事)、运筹帷幄

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7、指名背,齐背

(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

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4、熟读成诵

三、写好钢笔字

1、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掌握捺变点的规律

2、师举例范写“淡”

3、学生描红练习

6、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老师知道那是因为你们的桌上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

二、练习读

过渡:那么,你们愿意别人也喜欢你们的东西吗?怎样才能令别人喜欢你们的东西呢?自己试着说一说。

⒈指名说。

⒉师小结:要使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必须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东西的特点。

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东西的特点,看谁能将自己的东西卖掉。

⒊师生共同总结卖的注意点。

三、练习买东西

过渡:要想从别人那儿买到喜爱的东西,又该怎么说呢?

怎样才能了解别人的东西呢?买时应注意什么呢?

⒈小结买时注意点。

⒉师为买主,一生为卖主,示范练习。

四、举办班级小小展销会

过渡:同学们既会买东西又会卖东西了,那么我们就来开个小小展销会,展示一下自我,好吗?

五、师小结

在展销会中成交的请举手。看来,只要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一定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一定能卖掉自己想要卖的东西

7、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

一、审题

1、读题目,说一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

2、交流指导。

明确交流要求。

(1)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

(2)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三、练习。

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一对同学上台买卖物品,对话时,如有不足之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

3、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四、反馈。

1、教师对学生在展览会中的表现给予点评。

2、将所得的钱款献爱心。

8、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

(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

第一组指军人的戎马生涯,第二组指军人的严明纪律,第三组告诉我们一个烩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组指军中指挥者的机谋(也可联系《军神》来理解)。教学时让学生多诵读,大体懂得意思即可。

(7)练习:自由读,同桌互相练背。

(8)反馈:指名试背,集体背诵。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这段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这段贤文的含义。

(3)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个例子吗?

(4)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

(5)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试背。

(6)反馈:检查朗读(要求学生评议朗读者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检查背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提的写法。指导:提。有提和竖提。

2、教师书写提,指导运笔方法:起笔逆锋向左上人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露锋提笔回缩收笔。

学生练习书写提。

3、教师书写竖提,指导运笔方法:是竖与提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行笔至提处稍驻,提笔微向左,旋即折向下蹲锋,得势后向上挑出,收笔同提。

学生练习书写竖提。

9、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运用京剧脸谱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捺”笔变“点”的钢笔字。

4,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提”。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

(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指名读说。

师总结:“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包公就是包拯,是民间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孙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秦侩”是南宋的大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

(4)试着说一说这些脸谱分别是谁。

(5)请学生连线。

2、第二部份

(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3、第三部分。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述、淡、趣”。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

(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

3、练习。

(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写成点?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趣”字申右边的“又”捺改点,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淡”宇右边上下有两个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写成点,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写来比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为点,也是为了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

10、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京剧脸谱,知道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知道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背成语,了解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能联系自身谈谈对贤文的理解。

2、按规则,把“述”、“淡”、“趣”写正确,写端正。

3、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解析字面、结合课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成语及古文的大意

2、初步学习如何买卖东西,学会评价商品,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

教学准备:了解京剧脸谱的有关知识,查找有关人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用字词句

(一)认识京剧脸谱

1、放映京剧片段,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红、黑、白、猴的脸谱,说说在哪见过的。

3、师:我国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净”这一行当就是在脸上绘画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试者说说这些脸谱是谁?是什么人物?(小组学习,集体交流)

(1)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

(2)包公(包拯),是民间传说的铁面无私的清官;

(3)孙悟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4)秦烩,南宋时的大奸臣,相传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学生完成练线)

(二)说说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

1、指名读题,注意读准:“忠勇”、“奸诈”、“正直”

2、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

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猴脸有红色和黑色,表示孙悟空的忠勇的正直。

(二)讲讲有关人物故事: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人物讲讲有关故事。

11、小学语文第五册《单元练习7》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⒉读背8个词语;

⒊朗读、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片断;

⒋认真写好钢笔字;

⒌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⒍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词语、篇章。

难点:说话训练,把话说完整、合理,注意礼貌。

教、学具:投影、小黑板、各种图书玩具。

预习要求:

⒈查阅有关戏剧脸谱资料及人物故事;

⒉查阅成语词典;

⒊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好价格;

⒋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图书玩具。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7》。

板书:练习7

二、学习第一项

⒈激趣导入

⑴投影出示四张戏剧脸谱。

⑵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⑶师述: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仅脸谱艺术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同的胜谱表示的人物质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去作一个小小的探索。

⒉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齐读

⒊指导

⑴读一读人物的名称,并和相关的脸谱相连。

⑵你能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物质性格吗?

⒋交流

关羽应和红色脸谱相连,代表忠勇。

包公应和黑色脸谱相连,代表正直。

秦桧应和白色脸谱相连,代表奸诈。

孙悟空应和猴脸相连。

⒌反馈

你连对了吗?

⒍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⒎评出“小小历史故事家”

12、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练习6》安排了五个项目,重点是语文与生活(内容是“有趣的倒顺词”)和口语交际(内容是“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两部分。

教学目标:1.学习倒顺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磅礴力量。

2.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2. 培养学生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从名言中受到教育。

第一课时(灵活可以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倒顺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磅礴力量。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准备:1.相声《有趣的倒顺词》录音。2.准备好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新词。我们来听一段相声……

(2)教师播放《有趣的倒顺词》,学生对照题中的文字来听。

(3)学生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article/(词义和用法)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一对倒顺词。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到的倒顺词。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3)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这样的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学生对照题中的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3)先集体练读,同桌练背,再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着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觉。

(3)拓展。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6,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6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