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1 09:02:03
类别: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在探索诗词的创作技法的同时感受诗词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2.将学生自己与诗词作者同位思考,在追溯诗人的心灵轨迹的同时体验自己的心灵波动;
3.在还原和再现文本语言所创设的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过程中,去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感受人物跳动的情感脉搏,再现其音容笑貌;去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把握景物的各种特征,欣赏其外在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的表达方式,文本的构筑法则,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4.探索一条诗词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3、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4、能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5、能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 当堂课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3.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敢)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课件出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见过这幅图吗?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 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课件出示《惠崇春江晓景》诗)板书课题。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苏轼、惠崇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课件)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尤善画鹅、鸭等小动物。
△(课件)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课件)提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③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
1.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 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展示课件)
5、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
是这样吗?
(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咱们一起读一读。
6.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四、(课件) 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在探索诗词的创作技法的同时感受诗词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2.将学生自己与诗词作者同位思考,在追溯诗人的心灵轨迹的同时体验自己的心灵波动;
3.在还原和再现文本语言所创设的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过程中,去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感受人物跳动的情感脉搏,再现其音容笑貌;去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把握景物的各种特征,欣赏其外在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的表达方式,文本的构筑法则,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4.探索一条诗词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3、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4、能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5、能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 当堂课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3.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敢)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课件出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见过这幅图吗?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 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课件出示《惠崇春江晓景》诗)板书课题。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苏轼、惠崇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课件)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尤善画鹅、鸭等小动物。
△(课件)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课件)提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③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
1.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 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展示课件)
5、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
是这样吗?
(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咱们一起读一读。
6.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四、(课件) 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5.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8)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
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12)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3.齐读。
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15)
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默写古诗。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天气——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清明惆怅、凄凉
酒店——何处有
远处的杏花村
竹林、桃花——盛开
鸭群——江中戏水
惠崇春江晓景喜春惜春
蒌蒿、芦芽——满地
河豚——逆江而上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齐读两首古诗(5)
指名释义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0)
1.示范引路,学会方法——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⑴想。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⑵看。看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自己还未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
⑶猜。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⑷议。师生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⑸说。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⑹悟。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⑺诵。感情朗读并背诵。
2.小组合作,自学探究——学习《清明》。
⑴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惠崇春江晓景》的方法。
⑵学生小组内研读。
⑶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三、课外延伸,学会积累(10)
1.说说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
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
四、作业设计
1.比一比,组词语。
芦()借()放()蒌()
户()惜()牧()楼()
2.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
板书设计清明[唐]杜牧解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景:雨纷纷知作者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释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情:怅然若失懂诗意牧童遥指杏花村。品诗味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二、复习学法三、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低想象难度。蒌蒿:长在河滩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惠崇春江晓景》。 2、完成课后练习,做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桃花开放 鸭子戏水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蒌蒿满地 芦苇发芽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游园不值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
(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
(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体会意境。
(1)画画。
这么美的面面,咱们也来学惠崇,用灵巧的小手把这美丽的画画出来。也可以与你的合作伙伴把你对诗意的体会画出来。画好后,一边欣赏,一边读。
(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
(2)投影出示学生的画。
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学生诵读)
生齐背诗。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习词语:“惠崇”“蒌蒿”“河豚”。
学习形声字。
了解河豚:又叫“江猪”,其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部黑褐色,有花纹,腹部有白色肉刺,其味奇特而鲜美,河豚的血液、肝脏
含有剧毒。河豚原来是近海的鱼类,在开春之时,从海中逆江而行,游入长江产卵。
(看注释、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看不见)
(想到的)
了解词意。
(美)
读诗。
画画
体会意境。
配诗。
背诗。
三、归纳学法
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
抽生说。
课件展示学法:
学生读诗。
讨论学法:
1.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理解诗意。
(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题)
3.体会意境。
(画画、朗读、表演……)
4.反复吟诵。
四、学习《清明》
1.小组合作学习。
请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
2.小组汇报。
(1)刚才老师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发现孩子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孩子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诗句)
(2)理解“欲断魂”。
(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
①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境。
②抽小组上台表演。
(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合作学习。
分组汇报。
读诗。
理解诗意。
五、课外拓展
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然的心情。老师还收集了其他写春天的诗句。
1.课件出示诗句。
2.齐读诗句。
3.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愿大家多读,多背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
读其他诗。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池塘牛春草,
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作业
1、读背古诗。
2、课外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习古诗,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春天的美好。
3.发挥想象,口述诗意。
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小黑板、挂图等。
四、课时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一、揭题导入。
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
二、看图,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
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
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竹外开着两三支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暖了。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长出短短的一截,正是河豚逆江而上要来到春江的时候。)
4、齐读古诗。(那只聪明的河豚看到了春天像个花园,听到了春风正在悄悄地吹,那么美丽的春天,我们要怎么来读呢?)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要画这些景物呢?
讨论回答后,感情朗读全诗。
四、学生讲诗,画画。
1、这么美的春天在哪呢?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交接触这首古诗,可以读诗,可以画画。(请一名同学上台来画。
五、总结
苏轼先生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喜爱春天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江南春》。
一、揭题导入。
1、出示题目:江南春。(解题:长江以南叫江南。)
2、板书作者:杜牧
3、师导入:昨天我们刚学了苏轼写的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本牧写的春天,看看江南的春美在哪?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2、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千里莺啼、山郭、烟雨中")
3、谁能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千里江南,支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4、江南春描绘了哪些景物?请会画的同学上台来画画。其它同学在下面自己画画。(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江南、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5、请大家带着热爱的语气齐读这首古诗。计出江南的生机勃勃。读出江南的如诗如画。
四、延伸拓展。
1、杜牧写的江南春美不美,你们还学过哪些写江南春天的诗呢?
2、出示几首课内外学过的诗。
1)、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河暖睡鸳鸯。
3、以读诵为主。
五、小结
《江南春》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赞美了春的美好,江南的美好,这就是
诗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莺、树、花
眼前 酒旗风
江南春 烟雨中 美
过去 多少诗
资料提供者:liamu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磁带
教学过程: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每首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学习惠崇《春江晓景》,体会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感受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学习《江南春》,让学生在美丽、凄迷的景色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这是两首描写春景的诗,一是画中景物,一是现实中的景物,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
二、难点
1.学习惠崇《春江晓景》中诗人边观察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2.学习《江南春》,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3.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l.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揭题:(点击课件)《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理解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点击实物或图片)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弓没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描述诗意。
过渡: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解题《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点拨:《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6.归纳: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讨论: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演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延伸拓展
1.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为《江南春》完成一幅诗配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为课后生字扩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资料提供者:ldy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每首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学习惠崇《春江晓景》,体会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感受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学习《江南春》,让学生在美丽、凄迷的景色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这是两首描写春景的诗,一是画中景物,一是现实中的景物,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
二、难点
1.学习惠崇《春江晓景》中诗人边观察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2.学习《江南春》,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3.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l.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揭题:(点击课件)《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理解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点击实物或图片)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弓没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描述诗意。
过渡: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解题《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点拨:《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6.归纳: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讨论: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演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延伸拓展
1.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为《江南春》完成一幅诗配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为课后生字扩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示例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及画面给我们所描述和描绘的美景,在联想及想象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