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8:44:03
类别: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一等奖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寓言首先是讲一个故事,其次是揭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寓意。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揭示寓意的一句话。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
师: 轻声读读这句话,想想蝉、螳螂和黄雀“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出示表格)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捕蝉
螳螂 蝉 黄雀啄食螳螂
黄雀 螳螂 少年正瞄准它
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多媒体)。
师:加上一点符号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这么来表示(板书: 蝉← 螳螂← 黄雀)让我们再来读读
生读。
师:真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啊。
师:少年讲这个故事是有目的的,知道是什么目的吗?
生: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
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回答。
( 出示) :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生: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师:不能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 能打吗?
生: 不能。
师:但大臣们的规劝有用吗?又从哪里看出来?
生: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出示)
师: 你怎样理解“固执”呢?
生: 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见别人的劝告。
师:那就请你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出来。
生练读这句话。
师: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死”字呢?
(出示)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生:处死中死表示失去生命;死命令中“死”表示不可更改。
师: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师:吴王的固执使我们看见了一个专横、骄纵、凶暴的吴王,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这个吴王还不够厉害;好样的,读出了君王的气度;王者的霸气展露无遗。
师: 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吴王却被少年的一个故事说服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2—11节, 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在文字旁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品读、圈划。
孙吉
2012-4-12 9:15:24
师: 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出示第一句)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勇气可嘉!能为国分忧!你很会读书,很会思考。
这种勇气与决心让人敬佩,但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就等于送死。
生:“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师:(出示第二句)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能否有效。
生: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 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师: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师: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这一次,他———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和时间。
师:地点在———
生:王宫花园
师:为什么选择在那儿?
生:因为后花园是皇帝散心的地方,不比朝廷之上,意见容易接受。
师:这就是:知地利
师:时间是———
生:清晨。
师:为什么?
生:这是人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即使讲错了,吴王也不会责怪。
师:少年为什么要转来转去?后文有一句体现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哪句话?
生: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师:由此可见,少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为劝说吴王做着精心的准备。接着交流。
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 “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句话把吴王的兴趣一下子引了出来。(出示第三句)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有意思的事” 谁都想听, 况且是“挺”有意思的事。
师: 你讲得很有道理, 很会读书。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师:含而不露,不露痕迹。
师: 吴王执意攻楚,大臣们劝,却让吴王下了死命令;而少年劝,却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同样是劝,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 那少年的劝是———
生: 智劝、巧劝。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一番探究,我想一个智慧的少年已经跃然纸上了。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少年怎样通过这个故事巧劝吴王的?(出示纯粹的人物对话语言)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同桌先练读,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评价语。少年的聪明机智表现的还不够到位。好一个机智的少年。
师:少年的巧劝、智劝使吴王恍然大悟。(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师: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生: 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师:你说的很准确,能不能仿照黑板上写“蝉、螳螂、黄雀”之间关系的样子, 把吴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请一个学生上来板演。。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师:它们的共同点就是--
生:它们一心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利益,祸患。)
师:你能体会吴王现在的心情吗?
生:他一定在感激少年, 如果没有少年的提醒,说不定他的国家会灭亡。
生:他在为少年的智谋而赞赏。
生:他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好大王嘛!
师:来让我们再读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师:《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寓言既为我们讲一个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一个道理。合上书本,想必这个机智的少年,尽管固执却能知错就改的吴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我们来讲故事。讲故事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当然也可以添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先想象。给2分钟时间,大家先练练。
学生说。
师: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讲得与课文内容基本相同。
师:你不仅讲了这个故事,还有自己的想象,你很有文学细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选自刘向《说苑 正谏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课件出示)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师:听范读,请同学们听清楚节奏,跟老师默读。
师:对照课文,你们自己在下面读,自由读。
师:读好了吗?再提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找出古文中揭示寓意的句子。生答
师: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课后作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寓言首先是讲一个故事,其次是揭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寓意。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揭示寓意的一句话。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
师: 轻声读读这句话,想想蝉、螳螂和黄雀“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出示表格)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捕蝉
螳螂 蝉 黄雀啄食螳螂
黄雀 螳螂 少年正瞄准它
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多媒体)。
师:加上一点符号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这么来表示(板书: 蝉← 螳螂← 黄雀)让我们再来读读
生读。
师:真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啊。
师:少年讲这个故事是有目的的,知道是什么目的吗?
生: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
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回答。
( 出示) :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生: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师:不能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 能打吗?
生: 不能。
师:但大臣们的规劝有用吗?又从哪里看出来?
生: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出示)
师: 你怎样理解“固执”呢?
生: 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见别人的劝告。
师:那就请你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出来。
生练读这句话。
师: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死”字呢?
(出示)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生:处死中死表示失去生命;死命令中“死”表示不可更改。
师: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师:吴王的固执使我们看见了一个专横、骄纵、凶暴的吴王,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这个吴王还不够厉害;好样的,读出了君王的气度;王者的霸气展露无遗。
师: 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吴王却被少年的一个故事说服了。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2—11节, 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在文字旁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品读、圈划。
孙吉
2012-4-12 9:15:24
师: 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出示第一句)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勇气可嘉!能为国分忧!你很会读书,很会思考。
这种勇气与决心让人敬佩,但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就等于送死。
生:“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师:(出示第二句)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能否有效。
生: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 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师: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师: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这一次,他———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和时间。
师:地点在———
生:王宫花园
师:为什么选择在那儿?
生:因为后花园是皇帝散心的地方,不比朝廷之上,意见容易接受。
师:这就是:知地利
师:时间是———
生:清晨。
师:为什么?
生:这是人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即使讲错了,吴王也不会责怪。
师:少年为什么要转来转去?后文有一句体现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哪句话?
生: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师:由此可见,少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为劝说吴王做着精心的准备。接着交流。
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 “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句话把吴王的兴趣一下子引了出来。(出示第三句)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有意思的事” 谁都想听, 况且是“挺”有意思的事。
师: 你讲得很有道理, 很会读书。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师:含而不露,不露痕迹。
师: 吴王执意攻楚,大臣们劝,却让吴王下了死命令;而少年劝,却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同样是劝,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 那少年的劝是———
生: 智劝、巧劝。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一番探究,我想一个智慧的少年已经跃然纸上了。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少年怎样通过这个故事巧劝吴王的?(出示纯粹的人物对话语言)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同桌先练读,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评价语。少年的聪明机智表现的还不够到位。好一个机智的少年。
师:少年的巧劝、智劝使吴王恍然大悟。(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师: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生: 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师:你说的很准确,能不能仿照黑板上写“蝉、螳螂、黄雀”之间关系的样子, 把吴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请一个学生上来板演。。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师:它们的共同点就是--
生:它们一心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利益,祸患。)
师:你能体会吴王现在的心情吗?
生:他一定在感激少年, 如果没有少年的提醒,说不定他的国家会灭亡。
生:他在为少年的智谋而赞赏。
生:他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好大王嘛!
师:来让我们再读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师:《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寓言既为我们讲一个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一个道理。合上书本,想必这个机智的少年,尽管固执却能知错就改的吴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现在我们来讲故事。讲故事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当然也可以添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先想象。给2分钟时间,大家先练练。
学生说。
师: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讲得与课文内容基本相同。
师:你不仅讲了这个故事,还有自己的想象,你很有文学细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选自刘向《说苑 正谏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课件出示)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师:听范读,请同学们听清楚节奏,跟老师默读。
师:对照课文,你们自己在下面读,自由读。
师:读好了吗?再提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找出古文中揭示寓意的句子。生答
师: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课后作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
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很恰当。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呢?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大臣们的劝是直接劝。
师:去掉一个字!
生:直劝!
师:改得好!还可以说成是----
生:正劝!
师:像足球射门一样,踢得太正了就容易被扑到。
生:还可说成是“笨劝”。
师:相对于少年的“智劝”,大臣们的劝就是“笨”劝了,也可以这么说。好了。我们回到前面的
大问题,接着交流。
生:(读)“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师:停!“大王”读“dài wang”,读!再读!古时候一些诸侯王或是山寨的首领就叫“大王”。而“大王”(dà wáng)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一般指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里的最有成就的人。比如说钢铁大王、造纸大王等。好,接着读。
生:(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少年?
(有两生在掌声中上台。)
师:(拿起一顶官帽,给“吴王”戴上。)您是吴王,官帽戴上。开始吧。(众笑。)
(学生绘声绘色,表演较成功。)
师:掌声欢送“吴王”和“少年”回座!你们俩做好思想准备啊,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大导演要来请你们拍电影呢!好,继续交流前面的问题。(众笑。)
生:(读)“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机智勇敢,他向吴王绘声绘色地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便把真正想要劝说吴王的话说了出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少年劝阻的时机把握得好。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的。
师:我要问你,刚才你说“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吴王已经在夸奖少年了,说明少年的故事确实很吸引人,能得到吴王的夸奖应该是很不容易的,这也说明吴王心情很高兴。
师:有道理。谁有补充?
生:吴王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说明他真的入迷了,对这个故事已很有兴趣,被吸引过去了。
师:对!你看得很仔细。我们再读读少年的话,你觉得他的哪句话最关键?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最关键。这句话,少年用蝉、螳螂、和黄雀的关系来暗示吴王,攻打楚国的后果,只不过是没有说明罢了。
师: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生:(读)“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关系?
生:螳螂要捉蝉,黄雀又准备捉螳螂。
师:你能加上一点符号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吗?我再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写在本子上。
生:(板书:螳螂→蝉)
↑
黄雀
生:(板书:(黄雀)→螳螂→蝉)
师:能讲讲你的设计吗?你先来吧。
生:我这个设计,用箭号表示攻打,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背后吃螳螂。
师:那你为什么不是把黄雀写在同一条线上?
生:因为黄雀是在背后吗,它是在螳螂捕蝉之后才准备吃螳螂的。
师:你考虑得很细致。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另一生),那把黄雀用括号括起来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这就表示黄雀是在暗处,是隐伏着的祸患。
师:画得真好!下面的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设计吗?
生:我和他们设计的差不多,就是在“螳螂”和“蝉”中间加了一个“捕”字,在“黄雀”后面又加了一个“啄”字。
师:非常好!用箭号表示,又用文字来说明,又形象,又具体!
师:这一节中对“螳螂捕蝉”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也很具体,大家把这句话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师:哪个词用得准确?
生:拱着。
生:举起。
师:这两个词正好抓住了“螳螂捕蝉”的动作特点,使人一读头脑里就有画面了。我们要学会这种写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板书,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
生:把“螳螂”换成“吴王,”把“蝉”换成“楚国”,把“黄雀”换成“诸侯国”。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把他们三者的关系说一下?
生:吴王攻打楚国,其实诸侯国就会来攻打吴国。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师: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能够想像得到。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生:后果不能够想像。
生:后果无法想像。
师: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
,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生:遭殃的是无辜的老百姓。
生:遭殃的是
可怜的儿童和老人。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据史书记载,当时诸侯国明争暗斗,各怀鬼胎,都想吞并对方,独霸天下。起初,楚国对弱小的晋国动武,晋国便联合吴国起来对付楚国,这样,楚国就被吴国灭亡了。后来,晋国又和吴国争夺天下,连年征战,吴国国力越来越差,这时,被吴国俘虏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你们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累不累呀!所以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生:就是忽然之间就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生: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自己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自己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
师:他的大王生活也将一去不复返了。他明白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自己的危险,但可能想不到什么?
生:他可能想不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师:你说呢?
生:他可能想不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说得太好了!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如果要换来国家的安宁,换来和平的生活,只有怎么做?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发动战争!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要战争
师: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很热烈。)
师:(到各组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大家好!几天前——
师:(打断)停!吴王见了大臣,会说大家好,大王是这个架式?
生:各位爱卿。
师:对了!接着说。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
这们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生: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可是有一天早晨,我到后花园晨练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螳螂发现树上有一只高高在上、悠然自在的蝉,便想何不捉来做自己的一顿美餐呢?于是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一步步地向蝉靠近。但他却没想到,在它背后,有一只黄雀正和它一样,也在打着它的主意呢!可笑的还在后头,这只黄雀更不知道在它背后,这位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寡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若我们攻打楚国,不就和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一样吗?所以,我决定,我们不打楚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笑声,掌声。)
师:王者风范!演说家的魅力!还有更多的同学都想上朝过一把“吴王瘾”。可是已经下课了——
生:再演一个!再演一个!
生:延长时间!
师:大家的热情,大家的心情,大家的才华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学生!我和台下的老师们一样,真想继续欣赏大家精彩的表演,但是,后面的老师就没时间上课了,我们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呀!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好!回去以后到班里和你们的老师继续表演!同学们再见!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很恰当。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呢?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大臣们的劝是直接劝。
师:去掉一个字!
生:直劝!
师:改得好!还可以说成是----
生:正劝!
师:像足球射门一样,踢得太正了就容易被扑到。
生:还可说成是“笨劝”。
师:相对于少年的“智劝”,大臣们的劝就是“笨”劝了,也可以这么说。好了。我们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接着交流。
生:(读)“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师:停!“大王”读“dài
wang”,读!再读!古时候一些诸侯王或是山寨的首领就叫“大王”。而“大王”(dà
wáng)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一般指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里的最有成就的人。比如说钢铁大王、造纸大王等。好,接着读。
生:(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少年?
(有两生在掌声中上台。)
师:(拿起一顶官帽,给“吴王”戴上。)您是吴王,官帽戴上。开始吧。(众笑。)
(学生绘声绘色,表演较成功。)
师:掌声欢送“吴王”和“少年”回座!你们俩做好思想准备啊,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大导演要来请你们拍电影呢!好,继续交流前面的问题。(众笑。)
生:(读)“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机智勇敢,他向吴王绘声绘色地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便把真正想要劝说吴王的话说了出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少年劝阻的时机把握得好。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的。
师:我要问你,刚才你说“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吴王已经在夸奖少年了,说明少年的故事确实很吸引人,能得到吴王的夸奖应该是很不容易的,这也说明吴王心情很高兴。
师:有道理。谁有补充?
生:吴王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说明他真的入迷了,对这个故事已很有兴趣,被吸引过去了。
师:对!你看得很仔细。我们再读读少年的话,你觉得他的哪句话最关键?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最关键。这句话,少年用蝉、螳螂、和黄雀的关系来暗示吴王,攻打楚国的后果,只不过是没有说明罢了。
师: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生:(读)“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关系?
生:螳螂要捉蝉,黄雀又准备捉螳螂。
师:你能加上一点符号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吗?我再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写在本子上。
生:(板书:螳螂→蝉)
↑
黄雀
生:(板书:(黄雀)→螳螂→蝉)
师:能讲讲你的设计吗?你先来吧。
生:我这个设计,用箭号表示攻打,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背后吃螳螂。
师:那你为什么不是把黄雀写在同一条线上?
生:因为黄雀是在背后吗,它是在螳螂捕蝉之后才准备吃螳螂的。
师:你考虑得很细致。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另一生),那把黄雀用括号括起来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这就表示黄雀是在暗处,是隐伏着的祸患。
师:画得真好!下面的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设计吗?
生:我和他们设计的差不多,就是在“螳螂”和“蝉”中间加了一个“捕”字,在“黄雀”后面又加了一个“啄”字。
师:非常好!用箭号表示,又用文字来说明,又形象,又具体!
师:这一节中对“螳螂捕蝉”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也很具体,大家把这句话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师:哪个词用得准确?
生:拱着。
生:举起。
师:这两个词正好抓住了“螳螂捕蝉”的动作特点,使人一读头脑里就有画面了。我们要学会这种写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板书,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
生:把“螳螂”换成“吴王,”把“蝉”换成“楚国”,把“黄雀”换成“诸侯国”。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把他们三者的关系说一下?
生:吴王攻打楚国,其实诸侯国就会来攻打吴国。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师: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能够想像得到。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生:后果不能够想像。
生:后果无法想像。
师: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生:遭殃的是无辜的老百姓。
生:遭殃的是可怜的儿童和老人。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据史书记载,当时诸侯国明争暗斗,各怀鬼胎,都想吞并对方,独霸天下。起初,楚国对弱小的晋国动武,晋国便联合吴国起来对付楚国,这样,楚国就被吴国灭亡了。后来,晋国又和吴国争夺天下,连年征战,吴国国力越来越差,这时,被吴国俘虏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你们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累不累呀!所以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生:就是忽然之间就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生: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自己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自己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
师:他的大王生活也将一去不复返了。他明白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自己的危险,但可能想不到什么?
生:他可能想不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师:你说呢?
生:他可能想不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说得太好了!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如果要换来国家的安宁,换来和平的生活,只有怎么做?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发动战争!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要战争
师: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很热烈。)
师:(到各组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大家好!几天前——
师:(打断)停!吴王见了大臣,会说大家好,大王是这个架式?
生:各位爱卿。
师:对了!接着说。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
这们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生: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可是有一天早晨,我到后花园晨练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螳螂发现树上有一只高高在上、悠然自在的蝉,便想何不捉来做自己的一顿美餐呢?于是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一步步地向蝉靠近。但他却没想到,在它背后,有一只黄雀正和它一样,也在打着它的主意呢!可笑的还在后头,这只黄雀更不知道在它背后,这位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寡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若我们攻打楚国,不就和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一样吗?所以,我决定,我们不打楚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笑声,掌声。)
师:王者风范!演说家的魅力!还有更多的同学都想上朝过一把“吴王瘾”。可是已经下课了——
生:再演一个!再演一个!
生:延长时间!
师:大家的热情,大家的心情,大家的才华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学生!我和台下的老师们一样,真想继续欣赏大家精彩的表演,但是,后面的老师就没时间上课了,我们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呀!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好!回去以后到班里和你们的老师继续表演!同学们再见!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导入课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的瑰宝。你知道哪些成语呢?
生:闭门造句……
师: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师:理解课题(螳螂,)
生:理解螳螂
二、介绍背景,了解故事起因、结果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
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出示地图——据图讲解——故事起因是怎么的?请大家读课文(出示:小黑块:楚国、劝阻、处死、固执、吴王)
生:排顺序——老师调整,及时提醒
(教师教态慈祥,用体态语言赞美学生)
三、学习课文,体会少年的聪慧
师:小结学生发言。……结果这仗打成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少年
师:怎样的少年?
生:拿着弹弓的少年——露水沾湿衣服的少年……
师:假如你是少年,你会怎样劝阻吴王呢?
生:(沉思默想)
师:我们商量一下
生:小组合作、议论纷纷
师:我们汇报一下
生:我们的办法是……(学生们跃跃欲试,举手者众多)
师:这些方法如何?少年会这样劝说吗?我们看看。
生:对刚才列举的方法进行评价。
师:那少年如何劝说吴王的呢?我们来看课文,老师和大家一读去读课文。
朗读课文:师生共读课文、学生朗读十分精彩、老师便引读便插入叙述、再次分角色朗读(师读白,学生分“王”和“少年”读)(学生朗读真是精彩)
交流朗读体会:
师:通过朗读两遍,你读出了什么?
生:A、我读出了少年的智慧,B、我还读出了少年十分善于观察C、我读出了很有耐心D、读出了少年的爱国E、少年非常大胆,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劝说吴王
师:这些说明少年充满着智慧(板书:充满智慧)
师:出示:“不是……而是……”句式,要求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练习用这种句式说话或写作。
生:朗读课文,说话交流、写作交流
师:提醒引导
生:A不是直接劝说吴而是……B不是……而是C、用大自然的一个食物链的故事D、不是贸然请谏国王。
四、故事比较,体会少年的聪慧
师:你们相信这个故事真的吗?
生:相信
师:那我们就试试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
【相机出示:螳螂、蝉、黄雀的图片】
生:看着图画表演讲述故事
师:及时总结,看到这几幅画,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仿佛……
师:纠正学生的某些问题
师:我们来把自己的理解放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啊
生:朗读
师:及时总结,我们来一起读书
生:齐读。
师:
【出示】树上有一只蝉在叫,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要去捕蝉,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出示课文】花园里有一棵树,······却没顾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故事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师:少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吴王听到这些话会如何?
生:通过这段话告诉吴王:……
师:【板书:光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师:少年这样做的目的?
生:……
师:少年讲这个故事仅仅是表明什么关系吗?这里有三个词语,看谁能摆在恰当的图下面
【出示:吴国、楚国、其他诸侯国的词板】
生:到前面摆词语,教师配合划线
师:引导学生叙述三者的关系。
生:叙述三者的关系
师:好,我们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白,女生读少年,男生读吴王)(此时,朗读的意境已经出来了)
五、总结拓展。
师:难道少年讲这个故事就是仅仅为了叙述看到的场景吗?
(引导学生由三者的关系过渡到少年的用意。)
生:学生默默思考,教室里安静(此问引起学生思考)
师: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孩子们。
生:渐渐的,举手的人多起来,老师邀请有三人回答。(答案不同,但是,意思正确——有个性的理解)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据图总结少年的用意。
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总结,还有人在用笔记录。
师:到此,吴王会怎样?
生:恍然大悟。……
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吴王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师:那,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我们四人小组来分角色自己表演一下。等会儿我们邀请几个同学来表演这个场景。
生:讨论,热烈——如何表演,在位置上尝试表演
师:巡视,指点,发现
生:津津有味的表演着。
师:选择表演者组成临时表演小组表演。哪些是国王?哪些是少年?哪些是大臣?……
要请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生:表演。(少年展示心声)……(表演者,津津有味;观看者其乐陶陶,还有人不自觉的小声附和着)
师:提示,大家为吴王的转变而鼓掌。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什么?
生:齐述“蝗掷捕蝉”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
师:如今“螳螂捕蝉”这个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成语,通常写成“蝗掷捕蝉,黄雀在后”。
六、布置作业:
师:1、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这些成语,感受中的智慧。
【出示】
才高八斗博古通今汗牛充栋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矜愚饰智老马识途料事如神妙笔生花
师:2、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一.读文质疑,明确研究重点。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螳螂捕蝉》。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和少年都进行了劝阻。面对大臣们的劝阻,吴王的态度是什么?
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吴王说的话。
师:大臣们的劝阻失败了!面对少年的劝阻,吴王的态度又是什么?
生:读最后一小节。
师:少年的劝阻却成功了!由此,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1:为什么大臣们劝说失败,而少年却能劝说成功?
生2:少年是怎么劝吴王的?
生3:少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4: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中的少年很感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来研究少年,研究他为什么能劝说成功。
二.创设情境,自主研读体验。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读读大臣们是怎么劝阻吴王的,再读读少年又是怎么劝说的,比较起来思考,你认为少年为什么能劝说成功,最终让吴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国这个道理。
生1:大臣们是告诉吴王如果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虽然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而少年是通过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的。
生2:大臣们是直接给吴王讲道理,而少年却是说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启发吴王,点拨吴王自己去悟出道理的。
师:由此看来,同样是“劝”,大臣们的劝是——
生1:直接劝。
生2:直柬。
师:“直柬”,这个词用的好。直截了当,毫不拐弯地劝柬。
生3:那少年的“劝”就是巧劝,妙柬。
师:劝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不同。那再想一想,少年为什么不讲别的故事,单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劝”呢?这里是否还有“巧妙”呢?《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先来读一读,能读好么?要把三个小动物的动作读读清楚,特别还要读好“它们都是‘却不知道’”。
师: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
生:——黄雀在后”。
师: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知道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能想明白少年为什么要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么?
生1:《螳螂捕蝉》所讲的道理和吴王攻打楚国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才能让吴王由故事想到自己,有所领悟。
生2:《螳螂捕蝉》中,蝉、螳螂、黄雀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如果吴王攻打楚国,那楚国就像蝉,吴王就像螳螂,其他诸侯国就像黄雀,一个在一个后面,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生3:那就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是“吴攻楚国,诸侯在后”。
师:好一个“吴攻楚国,诸侯在后”!对应得极妙!
生3:由此看来,这少年是很有智慧的,不仅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巧劝吴王,还特别精心地选了一个和吴王攻打楚国有联系的《螳螂捕蝉》的故事。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看出了少年的“巧妙”。你也是个很有智慧的少年,老师佩服你。(生笑)
师: 其实呀,少年劝说成功,不仅仅是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故事选得巧,他在说这个故事前的一言一行,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也都能看出少年的智慧。而 这些,可能是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不容易读出来的。这样,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2—8小节,读读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能体会到他的智慧,他的精 心设计,巧妙安排么?划出有关的词语。
(学生自读,勾画)
师:请大家特别要仔细读读3、4小节,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体会。
(学生再读,再勾画)
师:请同座位互相交流。
师: 能读出来么?这样吧,我们请出少年来和我们对话。你们可以分析少年的言行,一语道破少年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那么,你一定是少年的知音,也是智者;你也 可以有弄不明白的问题直接向少年请教,学习智慧。少年在哪里呢?眼睛瞪大了,看仔细。他来了,朝前看,在这,我,乃那少年也。(教师扮演少年)
(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跃跃欲试)
师:让我们把镜头拉向遥远的战国时代。听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听大臣们的劝阻,还下了死命令。我乃侍奉吴王的少年,我也要去劝劝吴王。可怎么办呢?有了,我要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让他自己悟出道理来。我要这般这般……
(引读课文3—8小节)
师:故事先演到这儿,下面,谁是我的知音,能知道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呢?
生1:我知道少年为什么选择清晨——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少年就在你的眼前——我!直接对我说出你的感受,不用客气。(众笑)
生1:我知道你为什么选择“清晨”。因为只有清晨才有露水,才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所讲的故事才显得真实。
生2:而且只有清晨才有露水,少年也才会“沾湿衣裳”,这也才能引起吴王的注意。
师:你们俩真是“我”的知音,一语道破“我“的精心设计。是的,这个“清晨”的时间是“我”刻意选的。
生3:少年,你真聪明。你选在“王宫花园”转来转去,是因为只有在“王宫”才最有可能遇见吴王;而且,只有在“花园”,才会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发生的情境——“花园里有一棵树……”,这样吴王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师:是的,“王宫花园”,这个地点也是我精心安排的。你们不想想,“我”是什么人嘛!
生4:你是“侍奉吴王的少年”,当然了解吴王的习性,你一定知道吴王喜欢到花园里来转转,所以,你也选择了花园,好碰见吴王。
生5:也正是因为你是“侍奉吴王的少年”,平时一定和吴王关系最亲,所以,你知道露水沾湿了你的衣服,吴王一定会心疼你,关心你,问你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乘机讲出这个故事了。
生6:我知道你为什么“拿着弹弓”。是因为你后来说“那黄雀却不知道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你拿弹弓是为了打那只黄雀。
师:“我”是为了“真”打“那只”黄雀?
生1: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根本就没有什么黄雀,“弹弓”不过是你的道具,你拿它是为了证明你确实“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样吴王才会相信你说的道理。
生2:你也许根本就没有亲眼看到过“这件很有意思的事”——螳螂捕蝉,只不过为了劝说吴王,想好要说这个故事,然后为了这个故事才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的。
师:甚至连“弹弓”这样细微之处也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生(情不自禁)你真乃高人也!
师:(笑,做抱拳状)过奖!过奖!
生6:少年,我真的钦佩你!你为了劝吴王,“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衣裳也毫不介意”,你多么有耐心,多么有决心呀!
师:谢谢你的夸赞。你们知道,我第一天清晨没有碰见吴王,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生:你一定想,怎么今天吴王没有来呢?没关系,我明天清晨再来。
师:于是,第二天,“清晨——”(引读第三小节)可是,我还是没有碰见吴王,我又怎么想?
生:真着急!这已经是第二天了!如果再不能见到吴王劝说他,吴王一旦攻打楚国,我们国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为了国家的利益,我明天还要再来,一定要等到吴王。
师:尽管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生: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和国家利益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
师:于是,第三天,“清晨——”(再引读第三小节)
师:“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个“终于”说明了什么?
生1:少年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果然没有白费,一切尽在他的谋划之中。
生2:少年的爱国之心终于感动了上帝。(众笑)
师:这世上没有上帝。但少年的爱国之心倒确实令我们感动;他的智慧也确实让我们钦佩。还有什么读不懂少年的地方吗?
生:如果少年第三天仍然等不来吴王,他会怎么办?
师:你们说呢?今天的读书证明你们也很有智慧哟!
生1:那我就天天来,一直等下去。
生2:那怎么行?万一吴王都已经攻打楚国了,不就完了么?
生3:我认为,根本不存在等不来吴王的情况。少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设计这样精心,安排这样巧妙,考虑这样周到,怎么会碰不到吴王呢?少年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最多也就等个三、四天吧!(众笑,纷纷插嘴表示赞同。)
生4:为什么少年见了吴王不赶紧就直接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而要先说打鸟呢?
生5:因为如果直接就讲这个故事,会引起吴王的怀疑或者反感。先从打鸟讲起,慢慢地让吴王感兴趣,让他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就显得很自然,吴王也能听得进去。这也能看出,少年是非常有智谋的。
师: (引读课文3—11小节)果不其然,少年引起了吴王的注意,吴王奇怪地问道(读第四小节)——少年正好就顺势回答(读第五小节)——吴王自然再问(读第六 小节)——少年便不露痕迹,水道渠成地说出(读第七小节)——吴王果然中计,来了兴趣(读第八小节)——于是少年终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讲出那个精心准备的故 事(读第九小节)——吴王也听得津津有味,居然还夸奖道(读第十小节)——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少年接下来就要点出故事的道理,以巧劝吴王(读第十一小节) ——
师:吴王自然也没有辜负少年的一番苦心设计,听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后,总算是恍然大悟,想明白了什么?
生:我应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攻打楚国,否则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呀!
师:是呀,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可这回却是吴王听了少年讲的那件“有意思的事”后自己恍然大悟出来的。他终于想明白了,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决定。少年劝说成功,功不可没呀!
三.交流收获,感悟文中事理。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么?
生1: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身后隐伏着的祸患。
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再谈具体些。)《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学题材,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遗产,它往往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一读寓言,让我们欣赏优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
生2:我懂得了怎样劝人,要有一个圆的脑袋,而不能用方的脑袋。也就是说,要巧,要妙。
师:是的,有时侯,用一些生动的事例,迂回地去劝服别人,会更容易让他人明白事理,接受意见。我们要学会巧用这种方法,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同样,对别人善意的劝告也要虚心听取,多方求证,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生3:少年的爱国和智慧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师:为了国家的利益,做自己能做的事,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光荣。少年确实有智谋,他的智谋更体现于他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之中。我们今后做什么事情也都应该注意周密计划,考虑细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就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而言,也可以启示我们读文章不妨找出关键的问题,或是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抓住字词句来体会,尤其是要将自己放到故事中去,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想象,去揣摩,我们或许会把文章读得更深刻些。
评析:
一.我要研究。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该如何确定呢?不仅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生想学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惑,作为教师不仅要心中清楚,更要实实 在在地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这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而教学。就这篇课文而言,六年级的学生对寓言《螳螂捕蝉》的故事 和所揭示的道理是比较清楚的,教师并不需要在此处做过多的教学。课文初读下来,学生似乎也没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他们真的读懂了么?不尽然。这时,教 师就要引导他们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质疑,点拨他们抓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同样是劝,为什么大臣们失败了而少年却能劝说成功? 这是学生一下子说不清楚的问题,这是学生没想到但再想想竟觉得确实是有意思的地方,这是学生会有似是而非的理解之处。将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教学 才是有源的活水,才有价值,学生也才爱学。同样,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直劝”与“巧劝”的不同,是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的答案,而“巧”中不仅包含“劝 的方式巧;故事选得巧”;整个“时间、地点、情境、过程”等设计、安排的“巧”,却又是学生不容易读出来的,这是他们学习的难点,那自然就是教师教学的难 点,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点。
要让教学从目标的制定开始,就牢牢地锁住学生,让语文成为学生“自我”的语文,“我要学的”的语文。
二.我在动情。
语文课要学习语言,掌握用语言沟通心灵的工具;语文课要点燃学生的思想,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活力。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能走进课文 中,和故事里的那个“我”,那个“他”情感共鸣,共同分享人生的幸福,共同感受世间的情意,共同体验心灵的震撼。这篇课文,教师创设了与少年对话的情境, 一个“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力被释放,情感被唤醒。当他们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来道出自 己的发现并享受“少年”的称赞时,那得意自己也是智者的神情令人难忘;当他们用“你真有智谋”,“我钦佩你”来表达对少年的感受的时候,那真诚的模样令人 感动;当他们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来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并为此争辩而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那惊喜与快乐的笑容是世上最美的花朵!这时,学生读书, 品味字词,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就不会再是游离于课文情境之外的干巴地读,被动地想,盲目地说,他们,有了感情,并带着感情在与“少年”,与同伴进行生动 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在碰撞中迸发灵感,促进思维,有所感悟。
要精心地做好教学设计,智慧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语文在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我在动情”地学习语文。
三.我有所得。
学生在学习课文,在提出问题、明确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我积极参与了么?我运用的这种学习方法为什么 有(没有)效果?教师或同学们是怎样学的?我和小组成员合作愉快么?我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么等等,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整合这些反思,创造机会让大家互 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就如在这篇课 文的学习与交流中,有的学生是懂得了一个道理;有的是学会了一种处事的方法;有的是触发了一些感受;有的是得到了一些学习的技巧。如果教师课后再有针对性 地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所得”的机会,让他们将这些“所得”实际操练一番,学生学语文就真的学到了本领——做人的本领,做学问的本领。
要让教学在学生身上留下一些痕迹,引导、帮助学生拥有自己的收获,让语文提升学生,学了语文,“我有所得”。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螳螂捕蝉》教学实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很恰当。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呢?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大臣们的劝是直接劝。
师:去掉一个字!
生:直劝!
师:改得好!还可以说成是----
生:正劝!
师:像足球射门一样,踢得太正了就容易被扑到。
生:还可说成是“笨劝”。
师:相对于少年的“智劝”,大臣们的劝就是“笨”劝了,也可以这么说。好了。我们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接着交流。
生:(读)“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师:停!“大王”读“dài wang”,读!再读!古时候一些诸侯王或是山寨的首领就叫“大王”。而“大王”(dà wáng)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一般指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里的最有成就的人。比如说钢铁大王、造纸大王等。好,接着读。
生:(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少年?
(有两生在掌声中上台。)
师:(拿起一顶官帽,给“吴王”戴上。)您是吴王,官帽戴上。开始吧。(众笑。)
(学生绘声绘色,表演较成功。)
师:掌声欢送“吴王”和“少年”回座!你们俩做好思想准备啊,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大导演要来请你们拍电影呢!好,继续交流前面的问题。(众笑。)
生:(读)“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机智勇敢,他向吴王绘声绘色地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便把真正想要劝说吴王的话说了出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少年劝阻的时机把握得好。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的。
师:我要问你,刚才你说“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吴王已经在夸奖少年了,说明少年的故事确实很吸引人,能得到吴王的夸奖应该是很不容易的,这也说明吴王心情很高兴。
师:有道理。谁有补充?
生:吴王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说明他真的入迷了,对这个故事已很有兴趣,被吸引过去了。
师:对!你看得很仔细。我们再读读少年的话,你觉得他的哪句话最关键?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最关键。这句话,少年用蝉、螳螂、和黄雀的关系来暗示吴王,攻打楚国的后果,只不过是没有说明罢了。
师: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生:(读)“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关系?
生:螳螂要捉蝉,黄雀又准备捉螳螂。
师:你能加上一点符号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吗?我再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写在本子上。
生:(板书:螳螂→蝉)
↑
黄雀
生:(板书:(黄雀)→螳螂→蝉)
师:能讲讲你的设计吗?你先来吧。
生:我这个设计,用箭号表示攻打,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背后吃螳螂。
师:那你为什么不是把黄雀写在同一条线上?
生:因为黄雀是在背后吗,它是在螳螂捕蝉之后才准备吃螳螂的。
师:你考虑得很细致。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另一生),那把黄雀用括号括起来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这就表示黄雀是在暗处,是隐伏着的祸患。
师:画得真好!下面的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设计吗?
生:我和他们设计的差不多,就是在“螳螂”和“蝉”中间加了一个“捕”字,在“黄雀”后面又加了一个“啄”字。
师:非常好!用箭号表示,又用文字来说明,又形象,又具体!
师:这一节中对“螳螂捕蝉”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也很具体,大家把这句话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师:哪个词用得准确?
生:拱着。
生:举起。
师:这两个词正好抓住了“螳螂捕蝉”的动作特点,使人一读头脑里就有画面了。我们要学会这种写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板书,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
生:把“螳螂”换成“吴王,”把“蝉”换成“楚国”,把“黄雀”换成“诸侯国”。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把他们三者的关系说一下?
生:吴王攻打楚国,其实诸侯国就会来攻打吴国。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师: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能够想像得到。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生:后果不能够想像。
生:后果无法想像。
师: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生:遭殃的是无辜的老百姓。
生:遭殃的是可怜的儿童和老人。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据史书记载,当时诸侯国明争暗斗,各怀鬼胎,都想吞并对方,独霸天下。起初,楚国对弱小的晋国动武,晋国便联合吴国起来对付楚国,这样,楚国就被吴国灭亡了。后来,晋国又和吴国争夺天下,连年征战,吴国国力越来越差,这时,被吴国俘虏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你们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累不累呀!所以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生:就是忽然之间就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生: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自己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自己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
师:他的大王生活也将一去不复返了。他明白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自己的危险,但可能想不到什么?
生:他可能想不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师:你说呢?
生:他可能想不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说得太好了!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如果要换来国家的安宁,换来和平的生活,只有怎么做?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发动战争!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要战争
师: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很热烈。)
师:(到各组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大家好!几天前——
师:(打断)停!吴王见了大臣,会说大家好,大王是这个架式?
生:各位爱卿。
师:对了!接着说。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
这们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生: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可是有一天早晨,我到后花园晨练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螳螂发现树上有一只高高在上、悠然自在的蝉,便想何不捉来做自己的一顿美餐呢?于是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一步步地向蝉靠近。但他却没想到,在它背后,有一只黄雀正和它一样,也在打着它的主意呢!可笑的还在后头,这只黄雀更不知道在它背后,这位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寡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若我们攻打楚国,不就和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一样吗?所以,我决定,我们不打楚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笑声,掌声。)
师:王者风范!演说家的魅力!还有更多的同学都想上朝过一把“吴王瘾”。可是已经下课了——
生:再演一个!再演一个!
生:延长时间!
师:大家的热情,大家的心情,大家的才华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学生!我和台下的老师们一样,真想继续欣赏大家精彩的表演,但是,后面的老师就没时间上课了,我们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呀!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好!今天的课就此结束。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螳螂捕蝉》教学实录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 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 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 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 (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 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很恰当。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呢?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大臣们的劝是直接劝。
师:去掉一个字!
生:直劝!
师:改得好!还可以说成是----
生:正劝!
师:像足球射门一样,踢得太正了就容易被扑到。
生:还可说成是“笨劝”。
师:相对于少年的“智劝”,大臣们的劝就是“笨”劝了,也可以这么说。好了。我们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接着交流。
生:(读)“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师:停!“大王”读“dài wang”,读!再读!古时候一些诸侯王或是山寨的首领就叫“大王”。而“大王”(dà wáng)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一般指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里的最有成就的人。比如说钢铁大王、造纸大王等。好,接着读。
生: (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 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少年?
(有两生在掌声中上台。)
师:(拿起一顶官帽,给“吴王”戴上。)您是吴王,官帽戴上。开始吧。(众笑。)
(学生绘声绘色,表演较成功。)
师:掌声欢送“吴王”和“少年”回座!你们俩做好思想准备啊,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大导演要来请你们拍电影呢!好,继续交流前面的问题。(众笑。)
生: (读)“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 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机智勇敢,他向吴王绘声绘色地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便把真正想要劝说吴王的话说了出 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少年劝阻的时机把握得好。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的。
师:我要问你,刚才你说“等到吴王听得入迷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吴王已经在夸奖少年了,说明少年的故事确实很吸引人,能得到吴王的夸奖应该是很不容易的,这也说明吴王心情很高兴。
师:有道理。谁有补充?
生:吴王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说明他真的入迷了,对这个故事已很有兴趣,被吸引过去了。
师:对!你看得很仔细。我们再读读少年的话,你觉得他的哪句话最关键?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最关键。这句话,少年用蝉、螳螂、和黄雀的关系来暗示吴王,攻打楚国的后果,只不过是没有说明罢了。
师: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生:(读)“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关系?
生:螳螂要捉蝉,黄雀又准备捉螳螂。
师:你能加上一点符号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吗?我再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写在本子上。
生:(板书: 螳螂→蝉 )
↑
黄雀
生:(板书: (黄雀)→螳螂→蝉)
师:能讲讲你的设计吗?你先来吧。
生:我这个设计,用箭号表示攻打,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背后吃螳螂。
师:那你为什么不是把黄雀写在同一条线上?
生:因为黄雀是在背后吗,它是在螳螂捕蝉之后才准备吃螳螂的。
师:你考虑得很细致。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另一生),那把黄雀用括号括起来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这就表示黄雀是在暗处,是隐伏着的祸患。
师:画得真好!下面的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设计吗?
生:我和他们设计的差不多,就是在“螳螂”和“蝉”中间加了一个“捕”字,在“黄雀”后面又加了一个“啄”字。
师:非常好!用箭号表示,又用文字来说明,又形象,又具体!
师:这一节中对“螳螂捕蝉”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也很具体,大家把这句话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师:哪个词用得准确?
生:拱着。
生:举起。
师:这两个词正好抓住了“螳螂捕蝉”的动作特点,使人一读头脑里就有画面了。我们要学会这种写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板书,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
生:把“螳螂”换成“吴王,”把“蝉”换成“楚国”,把“黄雀”换成“诸侯国”。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把他们三者的关系说一下?
生:吴王攻打楚国,其实诸侯国就会来攻打吴国。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说“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师: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能够想像得到。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生:后果不能够想像。
生:后果无法想像。
师: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生:遭殃的是无辜的老百姓。
生:遭殃的是可怜的儿童和老人。
师:对呀!最遭殃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归,四处流浪、死于非命的老百姓了。这就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啊!所以,有一首词写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 据史书记载,当时诸侯国明争暗斗,各怀鬼胎,都想吞并对方,独霸天下。起初,楚国对弱小的晋国动武,晋国便联合吴国起来对付楚国,这样,楚国就被吴国灭亡 了。后来,晋国又和吴国争夺天下,连年征战,吴国国力越来越差,这时,被吴国俘虏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你们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 累不累呀!所以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
生:“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生:就是忽然之间就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就会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非常危险了。
生:明白了,如果攻打楚国,自己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自己的王位也就保不住了。
师:他的大王生活也将一去不复返了。他明白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自己的危险,但可能想不到什么?
生:他可能想不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师:你说呢?
生:他可能想不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师:说得太好了!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如果要换来国家的安宁,换来和平的生活,只有怎么做?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发动战争!
生:要保住国家安宁,只有不要战争
师: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 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 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生:(四人小组讨论得很热烈。)
师:(到各组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大家好!几天前——
师:(打断)停!吴王见了大臣,会说大家好,大王是这个架式?
生:各位爱卿。
师:对了!接着说。
生: 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 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 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
这们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生: 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可是有一天早晨,我到后花园晨练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螳螂发现树上有一 只高高在上、悠然自在的蝉,便想何不捉来做自己的一顿美餐呢?于是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一步步地向蝉靠近。但他却没想到,在它背后,有一只黄雀正和它一 样,也在打着它的主意呢!可笑的还在后头,这只黄雀更不知道在它背后,这位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寡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若我们攻打楚国,不就和 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一样吗?所以,我决定,我们不打楚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笑声,掌声。)
师:王者风范!演说家的魅力!还有更多的同学都想上朝过一把“吴王瘾”。可是已经下课了——
生:再演一个!再演一个!
生:延长时间!
师:大家的热情,大家的心情,大家的才华证明了你们是最棒的学生!我和台下的老师们一样,真想继续欣赏大家精彩的表演,但是,后面的老师就没时间上课了,我们也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呀!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好!回去以后到班里和你们的老师继续表演!同学们再见!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长长的身子,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捕蝉)。一起读。(生读“螳螂捕蝉”。)
师:“蝉”大家都知道吧?
生:知道。就是夏天吱吱乱叫的“知了”。
师:吱吱叫的那是雄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因为它的腹部没有发音器。
师:“捕”是什么意思?
生:捕就是“捉”。
师:对。还可以说----
生:逮。
生:抓。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要对照生字表,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很好。你说?(指一生)
生:一位少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好的。你说?
生:一少年智劝吴王,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很恰当。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呢?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大臣们的劝是直接劝。
师:去掉一个字!
生:直劝!
师:改得好!还可以说成是----
生:正劝!
师:像足球射门一样,踢得太正了就容易被扑到。
生:还可说成是“笨劝”。
师:相对于少年的“智劝”,大臣们的劝就是“笨”劝了,也可以这么说。好了。我们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接着交流。
生:(读)“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师:停!“大王”读“dài
wang”,读!再读!古时候一些诸侯王或是山寨的首领就叫“大王”。而“大王”(dà
wáng)的意思就不一样了,一般指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里的最有成就的人。比如说钢铁大王、造纸大王等。好,接着读。
生:(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