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12:33:05
类别:作文
我要做好孩子小学作文
期末的脚步,近了。我看了看书桌上的试卷,再望了望窗外温暖的阳光,揉了揉发肿的'眼睛,一转瞧了瞧四周,我的眼神,再次停留在那《我要做好孩子》上。金铃的身影,浮现眼前……
金铃,一名拥有微胖身躯的小学生,一张白白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天真的笑容。成绩中等的她,仿佛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考漠不关心,而奔紫与老师,早就犹如那热锅上蚂蚁。
她的脑子里总有一些奇思妙想,她总爱在回家的路上逛着属于自己的“商场”。她还有些粗心,在数学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而语文呢,她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写出一篇令老师震撼的文章。
面临即将来到的期末考试,现在的我,仿佛与金铃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真正试卷下发时,我们都站上了无硝烟的战场。
金铃面对这无尽的试卷,虽表示着习以为常,但背负着妈妈期望,老师期望的金铃无时无刻接受着与他人的攀比,当她内心深处那颗委屈的火种爆发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流泪了……
可当我阅读到奔紫为金铃的付出时,我仿佛看见了我与妈妈影子。
每当我坐到桌前写作业时,身后总有一人为我送上鲜美的水果,为我打气……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慢慢合上书,我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看着桌上的试卷,不禁在心中为自己呐喊:“加油!美雅少年!”
“哦,原来要做好孩子需要尊重老师、帮助老人、晚辈……”我手里捧着刚读完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郑重地说。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金铃”的胖女孩在父亲金亦鸣和母亲赵紫卉、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从一个学习中等的女孩到学习优秀、讨人喜欢的女孩子。这本书告诉我的就是:我们不是说要当好孩子就能当好孩子的。
对于此事,我也深有体会。我还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字写得很难看,还很重,用橡皮擦的时候,一用劲,就会擦通,嘴还很贫,害得经常被妈妈骂。但是我一心想要当好孩子。就这样,我几乎连续了一个月左右都在念叨:“我要做好孩子,我一定要做好孩子,我一定要做好孩子……”妈妈和爸爸已经对我说过上百次、上千次:“聪聪,要做好孩子,不是光凭嘴上说的,最重要的还是实际行动呀!”有一次中午吃完饭,妈妈就出去和邻居聊天;而我呢,看着碗池里的那些脏碗心想:我来帮妈妈洗碗吧。想着想着,我就洗了起来,还哼着小曲呢。洗完后,妈妈回来看到后,笑得合不拢嘴,夸我长大了,还说:“聪聪,你离做个好孩子已经不远了,加油啊!”
放假的时候,除了帮爸爸妈妈洗碗、煮饭、拖地;有时也会整理整理自己的房间之类的……
我终于明白了:要想做一个好孩子,其实也不简单,要长期坚持不懈,学习更是如此。
今天,我读了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文中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灵、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都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做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老师、家长总是给我们施加压力,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还说是让我们全面发展,可他们知不知道,那样会把身体搞垮的,紧张的学习中也应该有适当的休息,否则将会适得其反。电视上也说:孩子们在玩耍时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还有,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学语文为什么非要他学呢,可以让他学一些感兴趣的科目,那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是短暂的,如果这时候不玩,等长大以后,记忆里就会一片空白。我的童年我做主,为什么非要让大人剥夺去用来学习呢?
金铃因为成绩不好而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我觉得分数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能力才是最主要的,一味地追求分数只会迷失学习目标、降低学习兴趣。
金玲,一个普普通通的六年级学生,她活泼、善良、乐于助人,成绩也不名列前列,却深受大家的喜爱。
金玲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来熟”,成绩一般,却是一个好孩子。
她自作主张带回失去亲人的辛辛,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下辛辛,送她礼物,这让我看到了金玲的悲天悯人的品格。
她助人为乐,在老师生病的时候,金玲主动送花关心老师,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按摩……
她善良,当她看见一个顽皮的小朋友,把一只小鸟弄死后,为小鸟写下了《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
《我要做好孩子》是着名作家黄培佳的力作,本书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也受到了小读者的一致好评。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了金玲热切地想做个好孩子的心愿,却在无意的善举之中契合了一个好孩子的标准,这让我明白做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善良、自信、宽容、有正义感……
“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深深的感动了我,现在的我不是也在经历着金玲一般的考验吗?妈妈对金玲的信任同样也激励着我自己,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
五年级:倪扬
开学头一天老师让我们买一本叫《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六年级学生金玲。她有一张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两个小瓣子十分可爱,金玲的体重达90斤十分肥胖也是她爸妈最担心的。金玲是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语文没考过85分以上,数学没有考过90分,英语也没有考过100分。好们班的英语老师非常喜欢金玲,因为金玲的听力很好,一张试卷十分钟就可以了但是一般考的不太理想。
金玲喜欢他的爸爸因为她考的不好时妈妈责骂她时她爸爸就会向着金玲,所以金玲十分喜欢爸爸。金玲还十分有爱心,楼下的小女孩梦梦父母离异,父母都不要梦梦,金玲和她妈妈说“妈妈,我只要考到95分以上你就收养梦梦好吗?”她妈妈十分爽快说“能”,从那开始金玲总是认真考好96分,妈妈同意收养梦梦。金玲大声的喊妈妈万岁!
从那以后的一个月金玲每天帮梦梦洗澡,梳头发,教她写作业,金玲把梦梦当做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来照顾她,一直到梦梦的家长把她接走时。那时金玲含着笑容在哭,她说:“梦梦要听话哦。”有时间来看我吧!“拜拜。
金玲有一个坏习惯会动不动和陌生人说话,记得有一天她放学回家时看见一个男的和小狗说话她要一旁说,小狗又听不懂真是让小狗的主人哭笑不得。金玲趁这个时候去抚摸那只宠物狗。
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懂得了成绩的好与坏没关系,只要态度端正。我要向金玲学习那打平倒的精神。
《想做好孩子》讲述的是两个家庭里的8个孩子热切期盼成为好孩子而成立了“好孩子”协会,并一起为圆梦行动而乐在其中的故事。书中孩子们经历了种种“啼笑皆非”、“事与愿违”的事。快乐的他们,想为大家做点好事,却经常“找”到误会,“好心却办了坏事”,给童年的天空平添了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回忆。
书中充满童趣童乐的故事格外精彩,虽然他们的“好孩子协会”做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好事”,却使他们在欢乐、纯真的童年中逐渐成长。
童年的美好是人生中最宝贵,最真实的一部分,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想做好孩子是不容易的,有好的愿望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如果不用心学习,不动脑筋明辨是非更是不容易的。我要靠自己的诚信和不断的学习进步,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读书还可以启迪心灵,丰富我们的智慧。想做好孩子,从读书开始吧!
期末的脚步,近了。我看了看书桌上的试卷,再望了望窗外温暖的阳光,揉了揉发肿的眼睛,一转瞧了瞧四周,我的眼神,再次停留在那《我要做好孩子》上。金铃的身影,浮现眼前……
金铃,一名拥有微胖身躯的小学生,一张白白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天真的笑容。成绩中等的她,仿佛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考漠不关心,而奔紫与老师,早就犹如那热锅上蚂蚁。
她的脑子里总有一些奇思妙想,她总爱在回家的路上逛着属于自己的“商场”。她还有些粗心,在数学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而语文呢,她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写出一篇令老师震撼的文章。
面临即将来到的期末考试,现在的我,仿佛与金铃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真正试卷下发时,我们都站上了无硝烟的战场。
金铃面对这无尽的试卷,虽表示着习以为常,但背负着妈妈期望,老师期望的金铃无时无刻接受着与他人的攀比,当她内心深处那颗委屈的火种爆发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流泪了……
可当我阅读到奔紫为金铃的付出时,我仿佛看见了我与妈妈影子。
每当我坐到桌前写作业时,身后总有一人为我送上鲜美的水果,为我打气……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慢慢合上书,我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看着桌上的试卷,不禁在心中为自己呐喊:“加油!美雅少年!”
<<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黄蓓佳。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4年成为江苏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黄蓓佳的作品还得过许多奖项呢!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金玲的生活。金玲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作文水平优秀的学生。
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让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孩子,她付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了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出了许多“抗争”。最后,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了升学考试的考场……金玲、于胖儿、尚海、杨小梅等小学生和金玲的爸爸妈妈和刑老师等大人的形象都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像金玲的爸爸都能写的栩栩如生。
在金玲快1岁的时候,金亦鸣和金玲睡午觉,结果自己也抱着金玲睡了起来,不知睡得天昏地暗,结果金玲的妈妈回来的时候,金铃不知在什么时候尿了一泡尿,已经把他们两个的裤脚都浸泡得湿漉漉的,但两个人还头挨着头呼呼大睡。读了这本书,我也要学习金玲,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认真阅读《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位即将升学的小姑娘金铃在学校和家里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有些迷茫。但渐渐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精彩,作者黄蓓佳阿姨笔下那位活泼开朗,善良宽容的小女孩金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金铃虽然数学很差,但是在奶奶的辅导之下,很快地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当见到朋友被欺负时,她会主动出来保护她们;当老师身体不舒服时,她会真诚地送花多关心老师;当她看到其他小孩伤害小动物时,就很伤心地写下了文章《我真想为你造一片森林》号召人们保护小动物……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暗自下决心,立志要向主人公金铃学习,做一个善良、正直、勇敢的好孩子,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小孩子,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孩子,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快花点时间看看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加油,成为懂事、善良、快乐的好孩子吧!
有这么一个老师,他有一点严肃,还有一点小脾气;有一个老师,他有一点幽默,他还有一点“嚣张”。我们的某科目老师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咳咳,其实他只知文啦!
这位老师顶着一头竖起来的灰黑灰黑的短发,这短发却被他梳理的很整洁。浅浅的眉毛,搭上那略小但是又闪烁着光芒的眼睛,完全把他那严肃的杀伤力给削弱了一大半。鼻子看起来很挺又好像很小,和脸很合适。黑色的眼镜架在鼻子上,像个学历很高的人。嘴巴不大不小正正好,但是这张正正好嘴却能讲出非常多的知识,他很少笑起来,好像对这个世界不是很满意似的。他的衣服都是衬衫和长裤,再配上一双棕色的小皮鞋,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规规矩矩又很干净整洁,像一个潇洒的90后那样神清气爽。
他有时候会带扩音器,有时候不带;有时候戴眼镜,有时候不带,也不知道是不是来上课太着急就给忘了呢。他给我们讲课特别有意思。常常讲着讲着把自己给绕晕了,甚至还会被我们蠢到说话都语无伦次。当班里很吵的时候他会用那沙哑的声音严厉地说:“不要吵了,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
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那节晚自习,他上完了课,让我们自习写作业,我正在练字他从旁边走过,看到以后,就对我们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你们可一定要练好字哟,现在才来练字那肯定要花大力气,你要是小学的时候练那还容易练好,现在练肯定付出双倍努力,对不对?”然后,月考过后评讲试卷的时候,他给我们讲题时,还说我们的字哟,都写成什么样了,看都看不懂,就算你做对了改卷老师看不懂那也不会给你分啊。然后有个同学说了句:老师你的字我们看不懂啊!老师呆住了几秒就说:“我是为了写得快,再说了,哪里会看不懂呀,照你们这写字速度,高考要吃亏的嘞!”全班都被他的话给逗乐了。
每次下课,他都会捧着他的那几本教科书回办公室,仿佛那些教科书就是他的“宝贝”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他就是带着他的那些“宝贝”给我们不断传播他的所有知识,让我们在他的引领下努力地学习这门课目。
正是他的严肃而又不乏风趣、坦诚直率的真性情让我们愿意和他亲近,愿意跟随他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
从古至今,“老师”这个词的含义有很多,从“传授知识的人”这样单纯的,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样复杂的。
王老师是个挺幽默的老师。她经常在闲暇时光给谈话加进笑点,让我们轻松地笑一笑。记得一个中午,教室里只有女生,王老师就深得天一内传一般,用手支撑靠在阳台上就朝下面疯跑的男性大喊让他们快些上来,他们就这样差着天一样的距离交涉。当他们都进了教学楼才回过身来喃喃“老人家老了,不明不白呀!”这样的话语,随即问我们:“你说他们这样子疯跑有意思吗?”我们稀稀拉拉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着,只听得跑得快的炳宸嘴快:“当然有意思啦!不然为啥要玩咧?”王老师就又一次扶额,表示老人家——不理解。
像这样没有隔阂的谈话我们经历了数次,倒是相敬如宾的谈话只在初见的几次才有。她就像老朋友一样,她不像一个老师。
她不仅是个幽默得如同老朋友一般的人,她还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当我认识到她的认真是因为那件的发生,我也真的意识到“老师”的重量。
那是一节正常且普通的语文课,但又稍有些不同。我已经大约猜到要上什么课什么内容了。前一天晚上,偶然得知老师让家长传些成长历程,——明天要上《背影》。当老师像平常一样上完了知识性的课程,神秘地拿出了信封。我猜那里面就是信,而且我知道那里面没有我的一份,因为我的父母没有空写这个,他们很忙。但当王老师叫我的名字时,就知道我的猜测其实挺蠢。那是一个印着碎花的信封,打开它,里面有两页白纸。随着耳边《父亲》的回响,一字一句地读着手中的文字。那是王老师写给我的信。内容不算太多,只是把平时一点一滴写了进去。里面有很多我自己都不曾发觉的,属于我的闪光点在王老师轻松地笔中流露。不知是为什么,潮水来得迫不及待,连忍一下的时机都不给,从脸上划过。王老师也断断续续地说着她自己的亲情,她自己的父母。她这个年纪的亲情与我们的不太一样。从话语,或哽咽声中听到的,是她作为女儿不自觉的依赖。这时,终于停住的泪水又不自主地夺眶而出。
我的老师姓王,是一个可爱的老师。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老师,他叫光头哥。
他长得不怎么高,但特别壮,像一颗茁壮的树,他的皮肤很白,像天上的云朵。光头是他的标志形象,不管在哪里,总能一眼看到那闪闪发光的灯泡一样亮的脑袋,再配上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活生生一个“光头哥”形象。
我特别喜欢我的这个老师,因为他上课时特别生动有趣。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三素句,我们学会了。然后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发一张纸条,神秘地说:“第一组写人名,第二组地点,第三组写干什么,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过了一会儿,老师请三位同学把纸条收了,然后他们三个从每组里面抽一张纸条,连起来念成一句话。老师看了看,一本正经地说:“光头强在教室砍树。”“哈哈哈哈……”同学们都笑得沸腾起来。后面又“玩”了几局。老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问大家:“你们现在掌握神秘是三素句了吗?”“掌握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个搞怪的老师真是有办法,让我们通过小小游戏,加深记牢所学的知识。
有趣的老师,学习点子就是层出不穷。记得有一堂课,老师教我们比喻句,然后叫我们打开本子,看幻灯片上的图片,发挥联想,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我一直看不懂。老师又在后面选了一副图给我们举例子,比如圆圆的月亮像玉盘。最后我终于明白了,然后光头哥老师又教我们拟人句,老师同样让我们看图写句子,至少30个字,我绞尽脑汁才写出来,老师笑着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也很开心。
这样的老师,连下课布置作业也特别有趣。有一次下课时间到了,他一本正经地在黑板上写“家庭作业”四个大字。第一:古诗词背诵打卡。第二:课外阅读。第三:不要想光头哥。啊啊啊!“不要想光头哥”也成了家庭作业了。还没等光头哥老师转过身来,同学们都欢呼起来:“梁老师,我会想你的。”“光头哥,我昨晚都梦到你了。”还有一个同学直接冲上台去,给梁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梁老师,我肯定会想你的。”这堂课就这样在我们的欢笑中结束了。
我就是特别喜欢我的光头哥老师,就是!不许不同意,不许反驳!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有一个强大无比,无法战胜的对手,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在老妈的眼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无所不能,无人能及。所以不管我再怎么努力也超不过别人家的孩子,更让人郁闷的是,连我的亲戚……
早晨,我还在甜甜的梦乡中,就听见老妈那一声“河东狮吼”传进我的耳朵,我一下子蹦了起来,老妈的大喇叭还没有停下:“你看都几点了,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起床很长时间开始朗读课文了。”我飞快地穿好衣服,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现在才六点呀!别人家的孩子是神吗?我都已经晚睡了,就应该晚起来一会儿,为什么这么早就起,睡眠不足对身体不好。”我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只能乖乖起床了。
吃饭也不得安静,只见我的饭碗里,饭菜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我对妈妈说:“不要往我的饭碗里夹许多菜,有些菜我不爱吃。”“不可以!不想吃也得吃,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吃,一点也不挑食,你看看谁谁谁长的多高多胖,能装下两个你。”我听了妈妈的话,不由得一震。这个人是个巨人哪!长得这么高大,他是怎么做到的?老妈是不是说的太夸张了?但是时间不许我再胡思乱想,上学的时间到了。
在学校,老师也会作比较,你看,你看,我们考语文,老师说:“看看人家三班,书写那叫一个工整,再看看我们的字,比人家拿脚写的都烂,不但不工整,字还东倒西歪,再看看人家的成绩,平均分高咱们班几分。”这些令我们无话可说。下午,数学老师也在摧残我们:“你看人家一班,答卷用了40分钟,你看你们两个40分钟都写不完,唉,不说了。”我的心理防线全线告破。
晚上到家后,姥姥也在用语言攻击我:“语文考试考了多少分?又没有谁谁谁考的好,没出息。”姥姥的.话让我恨不得一头撞在墙上。
到了睡觉的时候,我的思维是混乱的,肉体是劳累的,心里更是崩溃的,这样的比较真让人苦不堪言。也许长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许别人家的孩子确实比我好,但家长的这种教育只会让孩子、有潜力的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
请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比较吧,我不想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我会好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我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既有爱心又有孝心。父母和爷爷奶奶对我付出了很多,我也要为他们做些事情。正如古诗中说到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寒假到了,爸爸妈妈都在上班,白天家里只有奶奶和爷爷照顾我。奶奶每天早上七点就去菜场买菜了,隔天她还会问我明天要吃什么菜给我买。早上八点奶奶提着好几袋的`菜回家。门一开,我就看见奶奶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了,额头上布满了晶莹的汗珠。她一定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么多菜提回来的。我赶忙走到门口对奶奶说:“奶奶,您辛苦了!我来帮您提进来,我来帮您放冰箱。”我想奶奶听到这些话一定是特别欣慰的。我一样一样地提到冰箱里放好,每个袋子都好沉重。等我把菜放完冰箱,她还坐在沙发上喘气。看到奶奶这么辛苦,我立刻去倒了一杯温水拿给她喝。奶奶高兴地说:“思妍真懂事,我今天给你买了爱吃的菠菜和莴笋。”“奶奶我会洗菠菜和削莴笋。”我边说边把菠菜洗起来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亲情更不在话下。老师教育我们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晚辈对长辈最真挚的爱。
周末轮到妈妈在家做饭了,妈妈之前教会我炒鸡蛋和炒青菜,我想我可以露一手。到了中午,我二话没说就当起了小厨师。没到十分钟,我就把炒鸡蛋完成了。我炒得鸡蛋色泽金黄,香味扑鼻。接着是炒青菜,我毫不惧怕烧热的油锅,围起围兜带起袖套在锅里炒起青菜来。不一会儿,炒青菜就好了。妈妈尝了一下说:“味道很棒!”青菜绿油油的,吃在嘴里糯糯的。虽然我做的只是简单的家务,但是从中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声不响,任劳任怨,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那时看到妈妈的笑脸,我心里甜滋滋的。
爱心,简简单单。孝心,简简单单。当我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孝心后,我特别欢喜和满足。我要把这个个性优点一直发扬下去,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今天是1月1日是元旦节。我们举行了联欢晚会我也在联欢晚会上表演呢!
我刚切了一个橙子手还是湿的就被说要上台了不是第三个节目吗怎么刚开始就要上了?我措手不及,一点也没有心理准备,到了台上,一紧张竟然给唱破音了,我也准备了半个学期呢,就这样搞砸了,唱过以后老师们也准备了节目,同学们起哄,老师们开唱,唱的是一首比较霸气的,好像有关战争用的,语文老师一个女人也唱出了豪气万千的韵味,后来又唱了《小酒窝》,甜甜的旋律,甜甜的词,与前面的歌成了一个反差,全场的兴致到了极点!我挤进了前台看见了数学老师的小孩子好可爱呀,不过我怎么问他好吃的他都不吭我一下和他玩了几十分钟他一个眼神都没给我,真是个好高冷的萌男啊!
元旦联欢好开心!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们就举行了元旦晚会。
我们吃完饭后,到教室看了一会书,在外面开完会,就去餐厅看节目了。
在餐厅又呆了一会儿才开始,听说有23个节目呢!在餐厅的第一个节目是奏乐的,那声音是多么的悦耳动听,那声调该重的重,该轻的轻,让我一直无法忘记。然后就是第二个节目和第三个节目等,可是等到了舞台上唱《虫儿飞》和《天之大》的时候,我却给睡着了,我一直睡呀睡,睡呀睡,直到我耳朵里听到“李兴哲,快起来呀,要演小品啦!”我从睡梦中结束了,一看,是申嘉宁再叫我。这小品使我们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我最喜欢的就是体育型的表演,有篮球、乒乓球、足球、武术。我最喜欢的就是武术了,那拳头很有力,就好像面前真有敌人一样,使劲出拳。
今天是十二月三十日,是20xx年最后一天了,下午我们在班里召开庆元旦联欢会,庆元旦开始后,第一个节目就是我们的跆拳道表演,先是刘肇源劈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同学拿木板,刘肇元怎么也劈不断,我们只好表演踢脚靶,我们老踢到同学的手上,因为相互配合的时间短,所以老踢到同学的手,我们表演的招式都一样,有三百六、横踢、下踢、双踢、跑双踢。
我们表演完后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把自己所有学过的招式都表演出来了。快放学了老师给我们发好吃的……都好吃。
今天我觉得很开心。
今天,我们班开联欢会了,主持人彭驿航和房凯悦站在讲台上大声说:“20xx年元旦联欢会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拍起热烈的`掌声。
第一个上场的是毛海心,她表演的是快板,没有想到平时文静的毛海心还有这么一手。第二个上场的是钱程,他为大家表演武术,怪不得他在我们班最厉害,原来他练过武术。轮到我上场了,彭驿航竟然把我的名字念成赵鑫,下面的同学说:“错了,是赵甲,不是赵鑫“,彭驿航不好意思说:“念错了,下面是赵甲为我们表演魔术“。我上场了,但是我的心怦怦直跳,心里想,:“千万不要演砸了“。没有想到竟然一次成功,同学们看的目瞪口呆,之后大家都跃跃欲试都想试一试,可惜都演砸了。王老师看了以后也试了一次,没有成功,我想告诉她秘密在那,一旁的谢老师说:“魔术是有秘密的,不能告诉别人的“,我听了点点头。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晚会结束了,我想明年我还要为大家表演更精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