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9:55:05
类别:教案一等奖
新课标一上《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标一上《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在学习中了解森林对于动物们的意义,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了小熊家了,他们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爸爸妈妈在门口迎接我们呢。(播放)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看。呦!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我们来猜猜字谜,和它比一比。
石头打哈欠。一口咬掉牛尾巴,伸长腿儿走得快。风里飘来小雨滴,淋湿两个小朋友,快快躲进草丛中。(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研读课文3—6自然段
1、师:大家看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照片呢?(播放:小熊说起话来,你们知道我们一直住在这儿,没有砍树造房子,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先跟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看看吧!(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2、森林的环境美不美啊?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愿意对大家说一说呢?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也写了森林里四季的景色?看图自读这几个自然段,选个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教师相应点拔指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轻轻地读,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个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语言)师小结:小熊和你们一样,他们也不忍心砍掉小树,体会一下小熊此时的心情,自己练习读一读。“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2)运用刚才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3)指名读,读出小熊的舍不得,多种形式朗读。
(4)指名配乐连读3—6自然段。(通过美读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5)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师小结:正是因为想到了小动物,想到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还是没能造一间木头房子,仍然住在山洞里。
三、学习7、8自然段
1、师:森林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小熊怎么舍得去砍树,破坏环境呢?学生接着读第七自然段。“一年又一年”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一直”?试着读读这句话: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2、师生合读第八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里哪两个生字我们没学过?哪些同学已经认识“感激”这两个字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感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指导朗读。
(4)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在选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学生独自思考后,戴头饰表演)
四、 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们,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能请你们到我家来作客,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想对小熊说些什么?先把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再说给小熊听。
3、播放:小熊高兴地说:“小朋友们,大森林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愿大家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地球拥有更多的绿色吧!再见!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标一上《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在学习中了解森林对于动物们的意义,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了小熊家了,他们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爸爸妈妈在门口迎接我们呢。(播放)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看。呦!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我们来猜猜字谜,和它比一比。
石头打哈欠。一口咬掉牛尾巴,伸长腿儿走得快。风里飘来小雨滴,淋湿两个小朋友,快快躲进草丛中。(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研读课文3—6自然段
1、师:大家看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照片呢?(播放:小熊说起话来,你们知道我们一直住在这儿,没有砍树造房子,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先跟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看看吧!(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2、森林的环境美不美啊?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愿意对大家说一说呢?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也写了森林里四季的景色?看图自读这几个自然段,选个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教师相应点拔指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轻轻地读,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个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语言)师小结:小熊和你们一样,他们也不忍心砍掉小树,体会一下小熊此时的心情,自己练习读一读。“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2)运用刚才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3)指名读,读出小熊的舍不得,多种形式朗读。
(4)指名配乐连读3—6自然段。(通过美读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5)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师小结:正是因为想到了小动物,想到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还是没能造一间木头房子,仍然住在山洞里。
三、学习7、8自然段
1、师:森林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小熊怎么舍得去砍树,破坏环境呢?学生接着读第七自然段。“一年又一年”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一直”?试着读读这句话: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2、师生合读第八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里哪两个生字我们没学过?哪些同学已经认识“感激”这两个字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感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指导朗读。
(4)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在选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学生独自思考后,戴头饰表演)
四、 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们,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能请你们到我家来作客,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想对小熊说些什么?先把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再说给小熊听。
3、播放:小熊高兴地说:“小朋友们,大森林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愿大家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地球拥有更多的绿色吧!再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
4、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产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0、小熊住山洞
2、让学生读课题。
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为什么会住在山洞里面呢?(学生:想)那你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吧。
二、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生字:
⑴ 读生字:
①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齐读,指名读。再变序齐读,指名读。
②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小组读,开火车读。
⑵ 读生字词:用词说话。(自由选择词说一说。)
3、做游戏:口头扩词,选词说话。
过渡:我们学了这么多字怎么记住它呢?
三、识记字形
1、学习新偏旁“石”,读石字旁,读“砍”字。用“砍字”组词,说话。你还认识哪些带“石”字旁的字。
2、讨论如何识记生字。
3、全班交流,熟字加偏旁(告─造),换偏旁(吹─砍),熟字加一加(云+力=动)。
4、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记生字,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指导写“年”字
1、学生读。
2、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自己在桌子上写一写。
3、学生观察“年”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写字时的姿势:眼睛离课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七自然段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 出示课文插图1。小熊一家住在哪儿? ⑵ 知道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有多难受吗?
⑶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决定砍树造房子的? ⑷ 练读长句:“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⑸ 评读。熊爸爸的话应读出高兴的语气,注意自然停顿和轻读音“头、子”。
⑹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全班读。
2、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 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出示插图6)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⑵ 请你们拿出铅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一年又一年”和“一直”这两个词语画出来读一读,然后想想你从这两个词语中能读懂什么?(学生勾画、自读并思考。)
六、总结
1、提出来这节课中所学内容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
2、回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会认的字和偏旁“石”,细读了课文第一、二、七自然段,进行了口语交际。
板书设计:
要砍树造房子 ? 舍不得砍
作业:
照样子,说一说。
例:束 一束束
只 个 颗
【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
(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师:今天沈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哪儿呢?(课件出示:森林的画面)
生:森林。
师:说对了。当有许多的树在一块儿的时候,我们就叫它(点击出示:森林两个字。)
生:森林。(整齐地脱口而出。)
师:谁来大声地念念?
生:森林。
师:真响亮,平舌音读得很准,像他那样自己读一读。一遍读不准,可以多读几遍。
师:看,谁也来了?(师双手放背后,拿着图片做神秘状,紧接着贴出熊爸爸的图片。)
生:小熊。
师:对呀,可他是小熊的爸爸。
(师边说边贴出“熊爸爸”三个字,并点着字说。)
谁来亲热地叫一声。
(多名学生起立认读“熊爸爸”三个字。)
师:熊爸爸身边还跟着可爱的──(贴出:小熊的图片和“小熊”两个字。)
生:小熊。(齐声说出)
这里的贴图不仅仅是为了“形象”,而是借助形象的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认识“熊爸爸”、“小熊”几个生字。
师: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1:上午好!熊爸爸、小熊。
生2:Hello,熊爸爸和小熊。
师:哇,你还会用英语打招呼,不简单啊!大家就在座位上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学生纷纷扬起小手朝小熊和熊爸爸问好。)
师:小熊他们到森林干什么来了?(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你看看图,告诉大家。
(多名学生逐幅简要叙说图意。)
师: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这几幅连环画连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看着图下的字,仔细听老师读这个故事,好吗?
(师点着图下的文字,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利用一年级学生爱看连环画的特点,让学生先看图说话,再听老师指着图下的文字读读这个故事,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欲望。
(师一读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出示课题:小熊住山洞),谁来好听地念念故事的题目?
生:小熊住山洞。
师:读得那么好听,一定是想去小熊家做客吧!
生:(喊着)想!
师:可小熊说了,他最欢迎会读课文的小朋友去做客呢!其实,这个故事就在书本的133页,不过,上面一个拼音也没有,小朋友先自己试着读一下。看能不能读下去。
(学生各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刚才老师走了一圈,发现有的小朋友读完了,大部分小朋友还没读完,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来,把困难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出出主意。
生1:这个字我不认识。
生2:我有些字不会,没有拼音的。
师: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没有拼音。这下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1:可以问老师。
生2:问同学。
生3:还可以查生字表。
师:这些办法都很好。生字表就在我们书本的145页。下面我们就用上这些方法再读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转到后面去也行,大声读吧!
(学生自由组合再次大声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充分肯定“这些办法都很好。”、“就用这些方法再次读课文……”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师:这一下,老师发现把课文读完的小朋友比刚才多了。下面我们交流交流,看看课文中的生字,你们是怎么学的?
(出示第一幅图下的课文段落。)
师:谁自告奋勇来读第一段?
生: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对小熊说:“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师:你读得很正确。这个字(师点“造”字,变红色),请你再读一下。
生:造。
师:对,“造”是个生字,你怎么认识的?
生:在家里,妈妈教我的。
师:别的小朋友认识吗?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查生字表认识的。
生(吴修远):我是蒙的。
师:嗷!你怎么个蒙法?
生:图上画着熊爸爸对小熊说他们想造一间房子,所以我猜的。
师:原来是这样。刚才有的小朋友看了图画说搭房子,有的说盖房子,意思都猜对了,不过,课文里这个字(教师拿出写有“造”字的卡片)不读搭,也不读盖,读“造”。我们一起读一遍吧。
生(齐):造。
生(齐读句子):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师:吴修远小朋友,看看图,想想意思,猜出了“造”字,真聪明!这篇课文中这样的字还有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森林,像吴修远小朋友一样去猜猜你原来不认识的字,好吗?
(生自由组合读课文,猜字。)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崔峦)学生借助图画,听老师范读课文后,自己连读带猜,认识生字,把没有拼音的课文读下去,让学生获得自己读通课文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不带拼音的课外读物。
师:(出示第二幅图下的课文段落)谁想读春天的森林?
生: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师:这一段中,哪个字你是猜出来的?
生:砍。
师:(师点“砍”字,变红)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熊爸爸手上拿了一把斧头,斧头是可以砍树的。所以是“砍”。
师:正确!(出示卡片:砍)一起读读这个字。还有吗?
生:还有“满”。我是看见森林里,每棵树上都长满了绿叶,猜出来的。
师:对呀!春天,小熊他们走进森林(出示:长满)树上──
生(齐):长满了绿叶。
师:夏天,他们走进森林(出示:开满)树上──
生:(齐)开满了花儿。
师:秋天。他们走进森林(出示:结满)树上──
生(齐)结满了果子。
师:对了,认识了上面课文中的“满”字。下面的课文中再出现“满”,我们也认识了。现在,春、夏、秋、冬四段课文,我们能自己读吗?(生齐:能)那好,我们开小火车比赛读。
(学生兴致勃勃开火车读课文。其中第6段,一学生把“许多”读成“很多”。)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5)看,冬天,树上有这么多的鸟儿,就是很多、许多鸟儿,但这个词(出示:许多)读“许多”。小朋友一起读读。
(学生继续开火车读,老师给读得正确、通顺的小朋友奖励“小鸟”、“果子”)
师:(引读: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多好的小熊一家啊!小动物们给他们送鲜花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选一种小动物说说。
生1:我选小鸟,小鸟说:“小熊,谢谢你们没有砍树,保护了森林,让我们有一个家。”
生2:我选小松鼠,“你们秋天的时候没有砍树,我才有新鲜的果子吃,谢谢你们!”
生3:我选小鹿,小鹿说:“你们没有砍树,树上才会开满漂亮的花儿。
生4:我选野猪,他说:“你们没有砍树,还住山洞,才让森林一年四季都这么美。”
师:对呀,小熊为了小鸟和其他动物有一个温暖的家,宁可自己住山洞,也不舍得砍树造房子,所以,小动物们送上一束束鲜花来表示他们对小熊怎样的心情呢?
生:感谢、激动、感动、谢谢、高兴……(学生在座位上迫不及待地猜着)
师:是呀,书上用了一个──感激(出示:感激)小朋友读一读吧。
师:词语会读了,放在句子中我们一定也能读。
生: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师: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拼音,但是我们除了可以用查生字表、问老师、问同学的方法学习生字外,今天,我们还看看图,想想意思,大胆地猜一猜生字,自己把课文读通了,多了不起啊!小熊知道了,他要我宣布:104班小朋友正式被邀请为小熊家的第一批客人。
(学生在座位上“口也”欢呼。)
师:看,这就是小熊的家。(点击出示小熊山洞里的家)小熊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快乐大转盘。(贴出大转盘,上面是本课的生字)想玩吗?谁第一个玩?
生(转、读):满,长满。
生(齐拍手读):对对对,就是满。
(学生一个接一个转。转到“年”字时。)
师:“年”会读了,是不是也能写好呢?请你观察一下书上田字格里的“年”字先些什么?再写什么?
生:(学生书空笔顺)撇、横、横、竖、横、竖。
师:竖要短,长竖在竖中线上(老师边在田字格内范写边说)请你描一个,临写两个。
巩固生字在小熊家玩快乐大转盘中进行,有创意;“年”的书写指导实在、落实。
(学生写字,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在接近写完字的时候,下课铃响起。)
《小熊住山洞》为本册教材最后一篇全文不注拼音、连环画形式的课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摘自《教师教学用书》)沈继英老师执教《小熊住山洞》,在生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看图猜字、蒙字的方法认识生字,放手鼓励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学生读书兴趣的浓厚来源于自己能读的成功体验和充足的读书时间的保证。这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4、认识偏旁“石”,学会用键书法输入,同时会打简单的带“石”的字“右”,教学生运用键书积累词语和语言。
【教学重点】
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清净、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森林:红红的花,绿绿的草,高高的树……)看到这么美丽的森林,有什么想说的吗?
2、这样美丽的地方,小熊一家也邀请我们去做客,(板书:小熊)想和我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3、你们看小熊议价正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小熊的家)
4、那么小熊一家为什么就住山洞里呢?(板书:住山洞)我们可以从书上得到答案。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提出要求:
⑴ 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
⑵ 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⑶ 圈出生字。
2 小组合作学习。
3、检查自学:
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她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得改正的。
师:今天沈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哪儿呢?(课件出示:森林的画面)
生:森林。
师:说对了。当有许多的树在一块儿的时候,我们就叫它(点击出示:森林两个字。)
生:森林。(整齐地脱口而出。)
师:谁来大声地念念?
生:森林。
师:真响亮,平舌音读得很准,像他那样自己读一读。一遍读不准,可以多读几遍。
师:看,谁也来了?(师双手放背后,拿着图片做神秘状,紧接着贴出熊爸爸的图片。)
生:小熊。
师:对呀,可他是小熊的爸爸。
(师边说边贴出“熊爸爸”三个字,并点着字说。)
谁来亲热地叫一声。
(多名学生起立认读“熊爸爸”三个字。)
师:熊爸爸身边还跟着可爱的──(贴出:小熊的图片和“小熊”两个字。)
生:小熊。(齐声说出)
这里的贴图不仅仅是为了“形象”,而是借助形象的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认识“熊爸爸”、“小熊”几个生字。
师: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1:上午好!熊爸爸、小熊。
生2:Hello,熊爸爸和小熊。
师:哇,你还会用英语打招呼,不简单啊!大家就在座位上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学生纷纷扬起小手朝小熊和熊爸爸问好。)
师:小熊他们到森林干什么来了?(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你看看图,告诉大家。
(多名学生逐幅简要叙说图意。)
师: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这几幅连环画连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看着图下的字,仔细听老师读这个故事,好吗?
(师点着图下的文字,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利用一年级学生爱看连环画的特点,让学生先看图说话,再听老师指着图下的文字读读这个故事,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欲望。
(师一读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出示课题:小熊住山洞),谁来好听地念念故事的题目?
生:小熊住山洞。
师:读得那么好听,一定是想去小熊家做客吧!
生:(喊着)想!
【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
(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意图说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一、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四、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童话故事。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大森林,通过小熊一家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表达了人类的环保意识,最后以动物献鲜花来赞扬小熊一家的行为之美。课文语言文字优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易于激发儿童的朗读和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所想,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好奇,经过一个学期的认、读实践,学生初步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用自己觉得便捷的方式来识字,所以课上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我充分地利用卡片、图、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般世界之中,使学生感到大自然之美、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之美。
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方法,因此,鼓励学生用自己觉得便捷的方法来识字。
3、在朗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从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森林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森林,这里的松树像撑开的一顶顶绿茸大伞,遮天蔽日,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了各色的小蝴蝶,绿油油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活泼可爱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与小熊家打了招呼,要带同学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标出自然段。
意图: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为开始与小熊一家交往做准备。让学生圈画,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记生字,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
2、听读课文、识字:
⑴指名读,在评价中鼓励学生连读带猜,读通课文。
⑵齐读生字。
⑶分组读文,巩固生字。
⑷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请学生当老师领读,然后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意图:以师生角色换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三、在读中感悟
你如果去小熊家做客,想问他什么问题?在课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意图: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第1~2自然段:
结合实际说说住山洞有什么感觉?
2、看图,说说小熊的心情怎样,想像一下,小熊在说什么?
意图:只有了解小熊家的环境,才能体会到小熊的一家对木房子的向往,这也是为下文的学习作准备。
五、学习3~6自然段
1、同学们看,小熊家还有四幅图片呢?(用课件显示文中四个季节的图片。)
2、看图说图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来说。
3、图文对照读课文:
点拔:读出林中环境之美,读出小熊一家爱惜之情“舍不得”一词后两个字读轻声。
4、指名读,小组读。
5、配上乐曲伴读。
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森林的景色之美,小熊一家行为之美。
六、学习7~8自然段
1、指名读七、八自然段,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
2、想象说话:
动物们给小熊一家送鲜花时会说什么?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说?戴上头饰表演。
意图:读中悟、悟中说,有助表达对小熊一家行为的赞美之情。
七、实践活动
1、编排课本剧,想想在森林里熊爸爸与小熊会说些什么,把他们的话、动物感激他们的话,加上动作编排进剧里。
2、合作表演。
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四、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教育局教研室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 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 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