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7:34: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一等奖
,12
【
,12
【
,12
【
,12
【
活动目的:
1、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激发学生兴趣。
2、准备纸和画笔。
3、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组,每组
由组长组织制订搜集、整理和探究计划。
活动过程:
一我心中的荷花
用电子声像技术展现各种各样的荷花,并介绍:荷花,多年生水生植物。夏天长叶开花。叶盾状或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色有淡红、淡紫和白色等,单瓣或复瓣。花谢后形成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载种较多。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你们心中的荷花。画完后并写一段文字或赋诗都可。
把小组中最好的用幻灯展现出来,并请同学介绍说明。
二莲文化比赛会
一、《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
1、小组必答题:
(1)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
(2)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3)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出幻灯片:《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50-30-20分评为二或三类)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1)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2)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
寺庙——莲舍袈裟——莲服
(3)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
(4)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6)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是非常之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
(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
过渡:关于莲的知识,刚才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我们以后再去探究。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下莲的千姿百态------)
二、《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1、先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评10-30等级分)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四:《千姿百态的莲花》)
三、《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1、先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评10-30等级分)
赞莲的诗文还有很多,老师收集了两首李白的诗: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赞莲诗文欣赏》)
还有我们学过的散文《爱莲说》(师生一起背诵------)
当然,写莲的诗词曲赋远远地不止这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收集、整理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每小组至少2人参加。由评委评分,总分20分)。
4、诗词赏析对对碰。
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评委老师根据出题的质量和回答的情况分别给出评分,总分10分)。
总结,评出优胜组。
写作训练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例文
爱莲说
喜欢莲,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
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参考资料
1、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3、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两浪心。
4、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第六卷载《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含多音字的词语。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
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
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
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
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积累名言。
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
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
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
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
(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内容预览:
汉字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培养思辨探究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活动,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对祖国语言汉字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四个活动小组:汉字考古组、汉字规范组、汉字拾趣组、汉字表演组,分别查找、筛选四个主题资料。
2、各小组选出组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为期两周的本小组活动方案。
3、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汉字的书籍或提供有关的网址。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教师导入: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是汉字。由奇妙的点、横、竖、撇、捺构筑的汉字,绝非仅仅只是一些代表声音和意义的符号,它们是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精灵!无怪乎人们将汉字的创造赋予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色彩,无怪乎汉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多姿多彩 “汉字”的世界吧。
(二)汉字报告会(汉字考古组交流的内容)
1、教师过渡:汉字就像陈年的美酒,散发着馥郁的芬芳,下面请考古组同学给我们做报告,报告的题目《博大精深的汉字》。
2、报告内容摘要:
①汉字的起源:
②汉字字体的演变:
③汉字的书写:
课件展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大家名家字帖欣赏
小结:只有汉字这种文字,才能使书写上升问一种艺术,也只有在汉字文化熏陶下才有那么多光耀千古的书法家。
3、展示汉字科普小报
4、教师引入答辩问题:
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
今天,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有人坦言:汉字落后了,它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学生自由辩论。
(三)汉字调查(汉字规范组交流的内容)
1、成果展示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文件目录》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汉字应用管理司网站)
调查结论一:新中国高度重视汉字规范工作,不仅成立负责研究和推行文字改革的专门机构,并先后出台两部有关法律。迄今为止,国务院还颁布89条有关汉字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汉字的规范工作成绩显著。
2、成果展示二:八年级学生常用错别字辑录
(资料来源:可以以八年级学生的作文本为样本,进行穷尽性的调查,将其中的错别字“挖”出来,整理成文。)
调查结论二:错别字比比皆是,甚至“触目惊心”,多数学生对使用错别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认为写错字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教师引入讨论问题:从大家的调查上看,汉字的规范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纯洁祖国的文字,让错别字销声匿迹呢?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成果展示三:关于社会新词应用问题的调查报告
(资料来源:为了解同龄人对社会新词新语、字母词、网络语言看法及这些全新词语对传统规范语言的影响,在本校开展一次《社会语言应用热点问题调查问卷》活动,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
调查结论三:
社会流行的新词普遍受到青睐,有54.3%和48%同学认为现代汉语出现“酷”“秀”“WTO”“菜鸟”等词语很传神,丰富现代汉语词汇,能够理解并且正确使用它们也超过60%。
多数同学认为不必对网络垃圾用语忧心忡忡,只要不碍文明应报以宽容态度,让其主动接受时间的检验,实现语言的自我淘汰、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对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及规范的字典、词典收录新词的态度,多数同学认为: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不能漠视不管,又不能照单全收。”
(四)汉字知识竞赛(汉字拾趣组交流的内容)
将汉字拾趣组学生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梳理,并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进行竞赛,主持人及评委由汉字拾趣组成员担任,竞赛形式及试题类型如下:
1、必答题
① 看图猜字:提供“鸟、弓、火、水”等八幅古文字图要求学生竞猜。
② 猴年说年:
猴子聪明机智,好动调皮,有时,又是幼稚可爱,它们的踪影在汉语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你能说出下列歇后语吗?
如:猴儿投胎 (手脚一刻不闲) 猴儿耍大刀 (胡砍)
2、抢答题
① 根据下列谜面,猜出文字。
如: 小牛落地(生) 自我批评(记)
② 汉语里,有时一样的意思,既可用成语表达,也可用谚语表达,你能为下列谚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吗?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 (一丘之貉) 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③ 试一试为下列成语新解。
如:螳臂挡车(最勇敢的行为) 狗拿耗子(最好的副业门径)
以上括号内的内容为参考答案
3、风险题
从汉字的构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如课文中《汉字问答》,作者列举用“女”做偏旁的字和“刑”字来说明。你能模仿课本的例子,说说下列汉字中蕴藏着文化信息
“财、贷、负、责、贵、贱、赢”与“贝” (10分)
“善、美、群”与“羊” (30分)
“祀、祠、祝”与“ネ” (20分)
(五)、相声表演:〈〈汉字研究〉〉(汉字表演组交流的内容)
(六)教师小结:
汉字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感,无穷无尽的遐想和乐趣,那点横撇捺织就的精美绝伦的符号,闪烁着神圣之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灭的星辰。汉字文化浩如大海,在一两堂课中不可能尽览其妙,希望能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深深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汉字的研究性学习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活动后记,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2、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3、读背《三字经》节选,4、大致了解意思。
5、猜字迷,6、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7、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外,8、通过具体的事情,9、真诚地夸奖别人,10、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1、通过自由表达,12、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2、数本不3、同4、版本的《三字经》。
5、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6、学生搜集了谜。
第 一 课 时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课堂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2、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4、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5、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 二 课 时
一、习作
1、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2、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3、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4、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5、互相议议优点和不6、足,7、提出修改意见。
8、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9、然后誊抄。
第 三 课 时
一、评议作文
1、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2、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3、习作态度认真等。
4、优秀习作赏析,5、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6、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7、也可以再修改,8、誊抄一下,9、保存起来。
二、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3、名4、读词语,5、纠正读音。
6、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7、指8、导朗读,9、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10、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三、读读背背
1、请学生捧起书,2、借助拼音,3、反复4、练习,5、把韵文读正确,6、读通顺。
7、指8、名9、试读。
10、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11、导。
12、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查字典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13、自由朗读,14、熟读成诵。同15、座互相检查背诵。
四、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 四 课 时
一、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3、同4、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5、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2、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是“口字)
3、说一说,4、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5、请同6、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7、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8、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9、交流,10、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教 学目 标
1、体会蕴含于小说中的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2、学习在曲折的情节中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3、学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重难点
1、重点:学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自学质疑】
结合学案内容,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和指导。(此环节放在课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创设情境。
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它,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伟大、博爱。
二、交流展示:了解感人故事
1、第一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1题。
(1)走近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2)给划线字注音。
濑户lài 褴褛lánlǚ 酬谢chóu 函馆hán
舱房 cāng 失魂落魄 hún p
2、第二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2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讲述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
对子女的崇高爱心。
3、第三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3题。 (学生板书文中几件事)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送长子
一波三折 换次子
换女儿
要女儿
分析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穷父母、四个孩子、贵妇人和她的女佣;
环境:航行在海上的轮船;
情节:开端,贵妇人想要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发展,穷父母三次换送子女给贵妇人;
高潮,穷父母要回自己的女儿;
结局,穷人一家六口又团员团聚了。
3、你认为故事围绕穷父母送不送孩子情节有何特点?作用怎样?
学生交流:
情节特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作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贫穷父母内心的矛盾和对子女的爱。
4、讨论阅读时在语速、感情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并范读。
教师指点:语速舒缓,语带无奈、哀怨,读出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
三、合作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父母把孩子送出去,抉择是如此的艰难,内心是如此的矛盾,小组合作朗读5-15节,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找出具体的词语赏析,仔细体会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
(学生齐读或小组分读)配乐《假如爱有天意》
——小组展示: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说出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一生总结。
a、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b、送走长子时?
c、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d、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e、要回女儿时?
四、精讲点拨:领悟文章主旨
(质疑探究:学生事先提出问题,教师投影展示)
1、你觉得父母要回孩子的哪一次理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 师总结:最后一次理由,是实质性的理由,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
(请同学们从文中父母的话语中选出你最受感动的语段读一读来传达你内心的感动。)
2、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总结: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
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考虑的,为下文情节发展蓄势。)
五、拓展迁移:表达情感
1、过度:文中的父母忍受不了与孩子的骨肉分离,最终把孩子要回了,那么,这一家人今后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结束语:同学们,说的多好啊,可以看出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都能够体谅和理解父母。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不年轻。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而许多东西无法弥补。”所以趁着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只是粗茶一杯,也许只是淡饭一碗,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因为——孝心无价。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来珍视亲情、珍爱你的父母!
板书:
父母的心
〔日〕川端康成
主人公:穷父母
↙ ↘
情节 神态描写 → 体会心理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十分犹豫 一
送走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切
次子换回长子 无精打采 为
女儿换回次子 失魂落魄 子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女
教学目的:
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3 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教学难点: 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品”,今天课前我们就来谈谈这句话。(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举例子;并且说说怎样“浓缩”)其实文章也一样能够浓缩,这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把这些文学大餐“浓缩一下”,来进行今天的作文训练“缩写小说”。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 写作准备
主要针对“缩写”与“小说”的特点分别来进行。
1 缩写:找同学就小学学过的知识中说说缩写的要求等。 概括大意,不改原意
2 小说:三要素及情节发展的结构
三 指导:
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除法
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将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3、概括法
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原文的意思。记叙文,细致描写的部分可压缩成粗略的描写,详尽叙述的部分可压缩为概括叙述,详细的对话可以改为简略的对话等。说明文,可概括那些对特征、本质解释的文字。议论文,可将理论论据由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可由具体详细叙述变成概括略述,有的论据还可以一语带过。也可以把几段文字压缩成一段文字。还可以把段缩成句,长句缩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缩成一般的陈述句。
以上三种方法可能结合使用,务必使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精彩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特别要使保留的部分和变更的部分衔接自然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打乱原文的顺序,另起炉灶,重新组织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添枝加叶。
四 写作训练
(一)回到原文分小组活动,每小组以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为例
1 分别概括“三要素,情节结构,主题”;
2 复述每篇课文;
3 肯定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缩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教材148页写作训练)
(二)分项练习
1人物:围绕人物让学生从原文中概括出相关的内容,例如人物特点,事件等;
2 情节发展:小组内分工,分别缩写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老师到小组内进行指导; 念学生的范文,互相交流。
五 谈体会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训练,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
六 作业:
连段成篇 学生动笔进行小说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