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7:34: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一等奖
活动目的:
1、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激发学生兴趣。
2、准备纸和画笔。
3、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组,每组
由组长组织制订搜集、整理和探究计划。
活动过程:
一我心中的荷花
用电子声像技术展现各种各样的荷花,并介绍:荷花,多年生水生植物。夏天长叶开花。叶盾状或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色有淡红、淡紫和白色等,单瓣或复瓣。花谢后形成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载种较多。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你们心中的荷花。画完后并写一段文字或赋诗都可。
把小组中最好的用幻灯展现出来,并请同学介绍说明。
二莲文化比赛会
一、《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
1、小组必答题:
(1)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
(2)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3)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出幻灯片:《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50-30-20分评为二或三类)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1)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2)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
寺庙——莲舍袈裟——莲服
(3)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
(4)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6)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是非常之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
(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
过渡:关于莲的知识,刚才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我们以后再去探究。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下莲的千姿百态------)
二、《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1、先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评10-30等级分)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四:《千姿百态的莲花》)
三、《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1、先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评10-30等级分)
赞莲的诗文还有很多,老师收集了两首李白的诗: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赞莲诗文欣赏》)
还有我们学过的散文《爱莲说》(师生一起背诵------)
当然,写莲的诗词曲赋远远地不止这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收集、整理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每小组至少2人参加。由评委评分,总分20分)。
4、诗词赏析对对碰。
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评委老师根据出题的质量和回答的情况分别给出评分,总分10分)。
总结,评出优胜组。
写作训练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例文
爱莲说
喜欢莲,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
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参考资料
1、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3、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两浪心。
4、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第六卷载《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活动目的:
1、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激发学生兴趣。
2、准备纸和画笔。
3、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组,每组
由组长组织制订搜集、整理和探究计划。
活动过程:
一我心中的荷花
用电子声像技术展现各种各样的荷花,并介绍:荷花,多年生水生植物。夏天长叶开花。叶盾状或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色有淡红、淡紫和白色等,单瓣或复瓣。花谢后形成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载种较多。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你们心中的荷花。画完后并写一段文字或赋诗都可。
把小组中最好的用幻灯展现出来,并请同学介绍说明。
二莲文化比赛会
一、《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
1、小组必答题:
(1)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
(2)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3)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出幻灯片:《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50-30-20分评为二或三类)
(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1)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2)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
寺庙——莲舍袈裟——莲服
(3)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
(4)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6)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是非常之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
(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
过渡:关于莲的知识,刚才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我们以后再去探究。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下莲的千姿百态------)
二、《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1、先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评10-30等级分)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四:《千姿百态的莲花》)
三、《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1、先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评10-30等级分)
赞莲的诗文还有很多,老师收集了两首李白的诗:
2、再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幻灯片:《赞莲诗文欣赏》)
还有我们学过的散文《爱莲说》(师生一起背诵------)
当然,写莲的诗词曲赋远远地不止这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收集、整理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每小组至少2人参加。由评委评分,总分20分)。
4、诗词赏析对对碰。
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评委老师根据出题的质量和回答的情况分别给出评分,总分10分)。
总结,评出优胜组。
写作训练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例文
爱莲说
喜欢莲,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
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参考资料
1、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3、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两浪心。
4、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第六卷载《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活动目的: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了解有关莲文化的知识,理解并背诵相关“莲”的诗句。
活动重点:
1.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莲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2.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欣赏莲花,引入主题
播放音乐《采莲曲》,欣赏姿态万千的莲花。
如果我们划一叶小舟推开层层涟漪,泛舟于碧波,或是伫立于荷塘边,便会被满池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茎和风姿绰约的荷花所吸引。在雨中、雾中,在阳光下、月色下,在早晨、傍晚时,在风定、风起后,荷花、荷叶、荷茎不同的姿色,会给你美的享受。莲花在淤泥里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实。莲花的魅力飘在诗歌里,行在书画里,定格在音乐里……今天就让我们探究莲文化的魅力吧!
我们这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认知莲花”“探究莲花”“读莲咏莲”“写莲颂莲”,在展示完相关知识后,我们以竞赛的形式,看看那组同学最厉害。围绕下列四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最后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写作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作为自我评价。
(1)认知莲花:莲之别名、莲之历史、莲之品种、莲之用途、莲之美食。
(2)探究莲花: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的现象、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3)读莲咏莲:莲的诗句、莲的美文、莲的歇后语、莲的对联、莲的成语、莲的谜语、莲的传说。
(4)写莲颂莲:学生用写作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
二、认知莲花
1.莲之别名
荷之别名——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草芙蓉、水芙蓉、菡萏。
以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
以其圣洁高雅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
藕之别名——玉节、玉玲珑、玉臂龙。
莲子别名——玉蛹、湖目。
2.莲之历史
莲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根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在那时候,正值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来临,全球的气温都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得范围比以前缩小了。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这些都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银杏、中国鹅掌楸、北美红杉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看吧!这天上的仙子还是很有来头的!
3.莲之品种
莲的栽培品种比较多,可以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把莲分为三大栽培类型,即藕莲、子莲、花莲。称为藕莲的以产藕为主,这种类型开花少;而以产莲子为主的称为子莲,此类品种开花繁密,但观赏价值还是不及花莲,花莲就是以观赏为主的。此类品种雌雄多数为泡状或瓣化,唯独不能结实
除了这三种,还可以根据花色分为红、粉、爪红、白、黄、黄红、黄有堇斑。
还能根据瓣数分为少瓣类、半重瓣类、重瓣类等。
4.莲之用途
莲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药,莲瓣能治暑热消渴,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淤止血。荷花更是绿化、美化、净化我们环境的贵重之花,所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是荷花别样红”的佳句。
荷叶同样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药用上能清暑解热。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莲叶防水和自洁的特点发明了一种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子的果皮极为坚硬,其表面有气孔和保护细胞,表皮下面有坚固面致密的栅栏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很小,空气和水份无法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害,所以莲子的寿命极长,千年古莲发芽之谜也就是这个原因。做为中药莲子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养心益肾、延长寿命、抗衰老、松弛血管、降低血压等功效。做为食用“莲子粥”可以滋补身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莲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藕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藕节可药用治便血、藕粉又能清热消暑。
5、莲之美食
荷叶肉、荷叶鸡、糯米鸡、莲藕 排骨汤、糖莲藕、莲子糕、莲蓉酥饼、莲子糖水、莲子百合糖水、莲蓉包子、莲蓉月饼 。
三、探究莲花
1、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莲花长寿的秘密也与土壤的辐射有关。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吧!
2、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3、藕断丝连的现象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4、莲花与佛教的关系
莲与佛教关系密切,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的象征物,象征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
考考你,回答问题。
1、为什么佛都端坐或脚踏莲台?(佛法庄严神妙,而莲花软而净,大而香,所以“莲花台,严净香妙可坐。”)
2、佛寺中都有莲花池?(建寺的时候,都要建莲花池,象征寺院是圣洁的净域。莲花池种白莲,也种红莲。)
3、在翻读佛经典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有的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做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4、在中国、日本佛教徒中传播很广的《妙法莲花经》,就以莲花题名。
5、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他降生到迦毗罗卫国之前,国君净饭王的宫庭里出现八种瑞祥,其中之一便是池沼里突然开放出大到像四盖一样的莲花。王后摩耶夫人这时得到预感,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菩萨就化作一头六牙白象来投胎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后来得道,每当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的姿势也像莲花,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四、读莲咏莲
1、莲的诗句
读一读、背一背、考一考
以最快的速度背诵有关“莲”的诗句四句。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唐?张籍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宋.李清照〈一剪梅〉
乃知红莲花,虛得清净名。 唐.白居易
弄舟朅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陈?后主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
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屈原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苏 轼《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唐 陆龟蒙《白莲》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唐 李商隐《赠荷花》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宋 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2、莲的美文
读莲的美文,会更加激起你的爱莲之情,也会引发你对莲花的种种思考。请你向同学推荐你读过的写莲的美文佳作。
《爱莲说》---周敦颐 《芙蕖》---根据李渔的《芙蕖》改写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花飘香北海夜》---徐刚
《爱藕说》---韩静霆 《我爱莲有实》---余树森
3、莲的谜语
小组竞赛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 荷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莲藕
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满,小雨纷纷下,珍珠一串串。 ------荷叶
4、莲的歇后语
小组竞赛
陈世美不认秦香莲——喜新厌旧;成熟的莲子——心里苦;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莲梗结籽——心连心;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莲藕有节又有孔 ——似通非通;拿着黄连当萧吹——苦中取乐,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蓬结籽——心连心 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
5、莲的对联
沼上莲花舒并蒂----庭中荔子缀连枝 水中莲花朵朵美----梁上燕子双双欢
胸中具成竹----舌底翻莲花 向晓红莲开并蒂----朝阳采风喜双飞
双飞黄鹂鸣翠柳----并蒂红莲映碧波 碧沼红莲开并蒂----芸窗学友结同心
对对莲开映碧水----双双蝶舞乘东风 春风笑引比翼鸟----红雨催开花蒂莲
喜爆声声佳宾共庆双飞燕----和风阵阵丽日常煦并蒂莲,
6、莲的成语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莲”的成语五个
舌灿莲花 ---- 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 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出淤泥而不染 ----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三寸金莲 ---- 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步步莲花 ----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7、莲的传说
莲的传说我讲你听。
并蒂莲的传说
古籍中载,大名府有一对年青情侣,山盟海誓,订立了白头偕老之约。因家中阻力太大,好事难成,就相抱投水徇情。后来池塘莲花盛开,红裳绿盖,一水皆香。所开的花竟全是并蒂莲,人们认为这是青年情侣的精魂所化。从此并蒂莲便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一直为人们揄扬歌颂。
九眼莲的传说
谁也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正当莲肥果香,稻谷金黄,丰收在望的时候,一连下了九天九夜瓢泼大雨,温泉河洪水暴涨,冲走了一河的莲花。河的上游窜出九条恶龙,一条比一 条猖狂。恶龙把眼睛一瞪,天空里电光闪闪;恶龙张一张血口,雷声便轰轰隆隆。九条恶龙在河里横冲直撞,河面上掀起了山峰般的涛浪。洪水冲垮了一处一处的堤岸,不断有震耳欲聋的崩塌声。洪水冲进山庄,淹没了无数房屋和农田,人们急于死里逃生,顾不了牛、马、猪、羊,更顾不了鸡、鸭、鹅、蜂,到处是一片哭声、叫喊声。就在这生死关头,逃灾避难的人流中,闪出一对夫妇,男的名叫郑英武,女的名叫武腊梅。他们二人武艺高强,决心为民除害。郑英武手执长弓,身佩宝剑,跃身河中,照准恶龙就射,一支一支钢箭嗖嗖射中龙身龙头;一连射了九十九支箭头有剧毒的钢箭,直射得恶龙嗷嗷大叫,上下翻滚。腊梅跑前跑后,给英武运送钢箭,帮他擦去额上汗水。郑英武不敢松懈,连续地射了九天九夜,磨破了九个指头,射坏了九把长弓,共射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支毒箭,才一个一个,射死了九条作恶多端的恶龙。从此温泉河两岸又恢复了生机;人们又重操旧业,过起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温泉河里又长满了莲藕。但和过去不同了,过去的荷花虽万紫千红,但花型却没有十分奇特的。过去的藕横切成片,孔管多少不匀,也没有藕丝。自经历厂这次洗劫后,挖出的莲藕,洁白如玉,更令人惊奇的是,藕内一律都变成了九个圆眼儿。人们说这是九条恶龙的尸体施肥的结果,才能长得这么均匀,这么特别。
荷花姑娘
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为玉姬羡慕人间的双双对对,男耕女织的勤劳生活,感到身居天宫的空虚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儿逢莱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开了南天门,悄悄地飞来杭州西子湖畔,这两位天宫仙女看到这明镜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凡间的青山,便跳入美丽的湖中恬洗。谁知天快亮了,逢莱尼要玉姬赶快回到天宫,玉姬哪里舍得这美好的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顺手拾起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要脱尘绝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这洁白无瑕的仙女化身为美丽的荷花。
芙蓉花名的由来
古有一女子,丈夫死于水。她朝朝暮暮坐在水边,凝视水中,盼望丈夫魂魄归来。一天,岸上花树在水中的倒影中,现出她丈夫的笑容。她认为这花树便是她丈夫的灵魂所托,就天天与花树为伴,人们也就称此野生花树为夫容。后来文人为求字形美,就写成芙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莲花夫人的传说
佛经中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生莲”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五、写莲颂莲
本次写作训练主要有两个:
1、以莲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题目自拟。
2、完成大家来“赏荷的活动”写一篇日记或游记。
写作指导:
第一个题目,训练的文体是说明文。在以上的种种活动中,学生对莲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大量的素材在心中喷涌,但不可贪大求多,作品将成为大量素材的堆砌,内容要具体。可涉及的写点有:(1)莲花的历史、品种、栽培和用途等。(2)莲叶防水和自洁功能。(3)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4)千年古莲发芽之谜(5)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6)莲与佛教的关系。写作时尽量避免单一,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行文,例如《千年古莲发芽之谜》可从物理学、化学、遗传等方面分别解说。写作时还要注意顺序的合理,“题好一半文”,一个醒目的标题也是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切不可把话题直接当标题。
第二个题目,写作的角度可以更宽泛了,可以写游赏荷花的情况,也可以写游赏荷花后的启迪,还可以写莲花的故事等。如写游记,可以游踪为线索,写自己赏荷的见闻感悟。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感悟最透的事来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为了丰富内容,可以插入故事或赏荷之地的民风民俗。
也可以根据莲被赋予高洁品质的象征,写出杂感、随笔一类的文章,写作时也可以将脸的品质人格化,借莲喻人。
范文示例:
《莲如伊人,伊人如莲》
字非媚非美,不过似黛非黛,青烟缥缈,泣目烟眉万丈纯情如沙如画诔芙蓉。
一声非醉非罪,不过霓裳羽衣,太真钟馗不曾悟,马嵬妃子笑,感其生真人。
一曲非悲非怨,不过青冢雁落,香溪载佳亦是佳,叹其非巾亦是帼。
一字铿锵,晴雯,大观园中的清水芙蓉敢爱敢恨的真女子,不屈权贵,自尊要强,言而耿直,可谓濯清涟而不妖,洁白无瑕,纯真无欲,足称芙蓉之洁。撕折扇的纯真,倒尽天下的真性情,病补雀金裘的勇字当先。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的高洁悲剧,“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这无情的生命轮回,感得这凄婉人儿玉损屈中,她的纯真坦率,她的如泉中莲,她的胆肝相照,她的天真笃实,更如出淤泥而不染,溢清的长古,这反奴的性情,这舞美的伊人吟,都只叹:
“呜呼哀哉!尚飨!”
一声君怨,杨玉环,她是最简单最感慨的芙蓉,她的美,不可戏谈,她的真,只敢暗忖,羞花时的的机缘,清平调的华浓,太真的禅机苍鹭。在马嵬坡上消散,她的纯,她的正,为何背上千古的罪名?她是真假亦真的白莲,君王侧的凄美,又有谁如她恋郞不恋皇?霓裳舞中的恬静,安史乱后的无悟,皆只想:
环扣环生,还真人?
一曲塞上琵琶,惊落了大雁,香溪育嫱,育出了青冢,王昭君,她的如水情怀,她的似莲心襟,她的干净明澈,都在汉匈之上,青烟边腾升,她不愿违背灵魂,不愿绕径姗行,管他画师也好,御用也罢,不过都如过眼烟云,不甘亘古,五更的哀怨,莲如她如莲,这敬服的明妃,总惜:
“世人叹青冢,一女定边疆。”
伊人如莲,一字莲,一声莲,一曲莲。
莲如伊人, 莲逝,莲生,莲未尽。
,12
【
,12
【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教 学目 标
1、体会蕴含于小说中的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2、学习在曲折的情节中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3、学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重难点
1、重点:学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自学质疑】
结合学案内容,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和指导。(此环节放在课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创设情境。
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它,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伟大、博爱。
二、交流展示:了解感人故事
1、第一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1题。
(1)走近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2)给划线字注音。
濑户lài 褴褛lánlǚ 酬谢chóu 函馆hán
舱房 cāng 失魂落魄 hún p
2、第二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2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讲述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
对子女的崇高爱心。
3、第三小组代表展示学案第3题。 (学生板书文中几件事)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送长子
一波三折 换次子
换女儿
要女儿
分析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穷父母、四个孩子、贵妇人和她的女佣;
环境:航行在海上的轮船;
情节:开端,贵妇人想要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发展,穷父母三次换送子女给贵妇人;
高潮,穷父母要回自己的女儿;
结局,穷人一家六口又团员团聚了。
3、你认为故事围绕穷父母送不送孩子情节有何特点?作用怎样?
学生交流:
情节特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作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贫穷父母内心的矛盾和对子女的爱。
4、讨论阅读时在语速、感情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并范读。
教师指点:语速舒缓,语带无奈、哀怨,读出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
三、合作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父母把孩子送出去,抉择是如此的艰难,内心是如此的矛盾,小组合作朗读5-15节,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找出具体的词语赏析,仔细体会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
(学生齐读或小组分读)配乐《假如爱有天意》
——小组展示:一生读句子,其他学生说出表现这种心理的语句,一生总结。
a、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b、送走长子时?
c、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d、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e、要回女儿时?
四、精讲点拨:领悟文章主旨
(质疑探究:学生事先提出问题,教师投影展示)
1、你觉得父母要回孩子的哪一次理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 师总结:最后一次理由,是实质性的理由,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
(请同学们从文中父母的话语中选出你最受感动的语段读一读来传达你内心的感动。)
2、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总结: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
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考虑的,为下文情节发展蓄势。)
五、拓展迁移:表达情感
1、过度:文中的父母忍受不了与孩子的骨肉分离,最终把孩子要回了,那么,这一家人今后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结束语:同学们,说的多好啊,可以看出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都能够体谅和理解父母。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不年轻。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而许多东西无法弥补。”所以趁着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只是粗茶一杯,也许只是淡饭一碗,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因为——孝心无价。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来珍视亲情、珍爱你的父母!
板书:
父母的心
〔日〕川端康成
主人公:穷父母
↙ ↘
情节 神态描写 → 体会心理
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十分犹豫 一
送走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切
次子换回长子 无精打采 为
女儿换回次子 失魂落魄 子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重、难点:体会老师对“我”的爱和八个字对我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 激情导入。
1.在我们身边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身带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
板书:难忘的八个字
2.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这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谁说的这八个字?谁又难忘这八个字?为什么说这八个字是令人难忘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1)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些?
(2)“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
(3)怎样理解小女孩?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
(4) 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
2.引导学生归纳,问题主要有两类。
(1)遇到伦纳德夫人之前,“我”痛苦且无奈的心情。
(2)为什么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3.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认为哪个问题重要,就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
4.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讲讲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5.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不要强求达到某种目标。能对伦纳德夫人的充满爱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
三、想想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并动笔写下来。
教学设计示例(一)
11.《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教学设计示例(二)
11. 纸奶奶的生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纸奶奶的生日》。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纸奶奶听着儿女们的介绍,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她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