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语文教案

搜索51费宝网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一等奖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一等奖

时间:2023-06-19 09:02:02

类别: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一等奖

1、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一等奖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突出了重点学习习惯项目的培养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四)、关注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阅读教学: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口语交际: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不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
三)习作:
1、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
2、在主题单元中获取信息。借鉴写作思路和方法;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习惯。
四)单元练习:
1、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3、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4、注重持久,单元练习训练点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课外活动计划
1、读报剪报,其乐无穷。
2、参观访问,收益匪浅。
3、走进大自然,学看无字书。
五、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9月6日—9月20日):
检查暑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10日)
5、负荆请罪;6、船长;习作2;练习2。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三阶段:(10月10日—10月29日)
8、小草和大树;9、轮椅上的霍金;10、生命的林子;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习作3;练习3。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四阶段:(10月29日—11月14日)
12、姥姥的剪纸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五阶段:(11月15日—11月30日)
期中试卷分析、评讲、个别辅导;15、青海高原一株柳16、草原;17、麋鹿;期中复习、考试;小作文1篇。
第六阶段:(12月1日—12月14日)
18、给家乡孩子的信;19、钱学森;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习作6;练习6。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七阶段:(12月15日—12月28日)
22、古诗两首;23、学与问;24、大自然的文字;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7;练习7;学和做;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八阶段:(12月31日—1月6日)
学和做(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报和剪报
第九阶段:(1月7日—寒假开始)
全册复习,期末考试及讲评,放寒假。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每生各自准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一、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1、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a.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c.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板书:
不懂就要问--勤学多问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文章。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第一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上方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上。
下方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
中间一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二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三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学会搜集资料
方法: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
各小组在班中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仔细观摩。
二、交流:自己如何搜集资料的?自己从中有什么启发。
三、教师小结: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表扬优秀的,给有不足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但重在鼓励,希望学生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
3、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郑成功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
3、简介郑成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课文。
⑶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⑷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3、说说这一小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准备工作充分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官兵的勇猛善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用其造句。
3、仿写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仿写第5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1、 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
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三、出示词语。
1、学生读词语,说说它们的感情色彩。
2、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造。
3、交流自己的造句。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二、 精读指导
三、 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
(结合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2、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①咏唱送别曲
②老师的叮嘱
③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
自由读、女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殷切。
③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a.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b.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比较句子:1、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2、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自由读、指名读。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
女生读。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我们精读了文章前三段,说说分别写了什么。
2.读读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为什么。
二、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
1、讨论记忆线索:
告别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2、同桌互背,指名背。
3、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名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契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您,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出示“与世长辞”:
①查字典,解释“辞”。(告别)
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指课题)“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4、古诗两首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3、解题 :闻:听
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励。教师出示相关课件。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诗,正音。ì
五、再读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
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
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
七、小结、布置作业。
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涕泪满衣裳
收…… 喜 漫卷诗书 无比欢快、热爱祖国
放歌、纵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综合看来,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突出了重点学习习惯项目的培养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四)、关注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阅读教学: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口语交际: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不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
三)习作:
1、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
2、在主题单元中获取信息。借鉴写作思路和方法;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习惯。
四)单元练习:
1、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3、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4、注重持久,单元练习训练点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课外活动计划
1、读报剪报,其乐无穷。
2、参观访问,收益匪浅。
3、走进大自然,学看无字书。
五、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9月6日—9月20日):
检查暑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10日)
5、负荆请罪;6、船长;习作2;练习2。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三阶段:(10月10日—10月29日)
8、小草和大树;9、轮椅上的霍金;10、生命的林子;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习作3;练习3。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四阶段:(10月29日—11月14日)
12、姥姥的剪纸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五阶段:(11月15日—11月30日)
期中试卷分析、评讲、个别辅导;15、青海高原一株柳16、草原;17、麋鹿;期中复习、考试;小作文1篇。
第六阶段:(12月1日—12月14日)
18、给家乡孩子的信;19、钱学森;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习作6;练习6。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七阶段:(12月15日—12月28日)
22、古诗两首;23、学与问;24、大自然的文字;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7;练习7;学和做;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八阶段:(12月31日—1月6日)
学和做(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报和剪报
第九阶段:(1月7日—寒假开始)
全册复习,期末考试及讲评,放寒假。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每生各自准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一、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1、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a.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c.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板书:
不懂就要问--勤学多问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文章。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第一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上方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上。
下方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
中间一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二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三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学会搜集资料
方法: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
各小组在班中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仔细观摩。
二、交流:自己如何搜集资料的?自己从中有什么启发。
三、教师小结: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表扬优秀的,给有不足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但重在鼓励,希望学生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
3、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郑成功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
3、简介郑成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课文。
⑶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⑷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3、说说这一小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准备工作充分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官兵的勇猛善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用其造句。
3、仿写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仿写第5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1、 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
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三、出示词语。
1、学生读词语,说说它们的感情色彩。
2、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造。
3、交流自己的造句。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二、 精读指导
三、 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
(结合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2、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①咏唱送别曲
②老师的叮嘱
③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
自由读、女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殷切。
③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a.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b.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比较句子:1、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2、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自由读、指名读。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
女生读。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我们精读了文章前三段,说说分别写了什么。
2.读读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为什么。
二、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
1、讨论记忆线索:
告别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2、同桌互背,指名背。
3、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名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契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您,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出示“与世长辞”:
①查字典,解释“辞”。(告别)
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指课题)“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4、古诗两首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3、解题 :闻:听
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励。教师出示相关课件。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诗,正音。ì
五、再读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
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
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
七、小结、布置作业。
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涕泪满衣裳
收…… 喜 漫卷诗书 无比欢快、热爱祖国
放歌、纵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3、小学语文第三册整册教案

汉语拼音

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识字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阅读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识,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 认识课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写话

1.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口语交际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负数大意和精彩情节。

4.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在识字方面,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6个,其中要求写的279个,另外的17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本册列出了3个多音字。此外,还随课文安排了29个偏旁部首。

2. 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分为6个单元。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课文目的是启迪学生学习诸多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有些课文意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3.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二、本册教学目标学习习惯。

1、学习习惯

①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②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③养成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⒉汉语拼音。

①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②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⒊识字写字。

①准确认读456个生字。

②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7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 口语交际。

①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②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③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④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 阅读

①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③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⒏ 写话

④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⑤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⑥ 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三、本册教学重难点

4、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

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

、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

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芒( ) 坊( ) 班( ) 宫( )

茫( ) 仿( ) 斑( ) 官( )

冽( ) 笼( ) 腾( )( )

列( ) 龙( ) 入( )( )

二、把下面的词分成3类写下来。

轮船 面条 赛跑 包子 火车 游泳

米饭 飞机 大饼 跳高 汽车 打球

面食

交通工具

体育运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 ()

2、特别引人注意。 ()

3、形容自以为了不起,很得意的样子。 ()

4、天气很冷,地上都结冰了。 ()

5、形容东西不断地、杂乱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四、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一连。

巍巍田野|刮雪人

茫茫群山|飘雪球

北国图画|堆雪花

喜人风光|掷寒风

五、划出句子中写错的字和用得不合适的词,改在( )里。

1、凛冽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

2、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不这么喜欢他,后来,老师和同学都改正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

3、公园里一坐坐冰雕晶莹透亮,闪动着五彩的光。( )

4、在学习课文时,小明发明了一个问题。( )

5、我一定接受大家的批评,改进缺点。( )

六、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老师们立即将同学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立即――

2、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一望无际――

3、公园门口,“冰雕游园会”五个冰雕大字闪闪发光,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

七、请在()里填上你知道的电话号码。

火警电话( ) 报警电话( )

急救电话( ) 电话查询( )

天气预报( ) 时间查询( )

交通事故( ) ( )

八、把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 )马路也白了。

(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着。

( )整个大地好象盖上了一条白棉被。

( )雪停了,小明和小刚拿起扫帚扫雪。

( )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

九、读一读。

傍晚时分,雪片开始稠密起来,雪花也似乎大了起来,仿佛梨花瓣儿,一片跟着一片,不紧不慢,下得稳稳的,百片、千片,漫天飞舞。不一会儿,高楼戴起了白帽儿,大树穿起了白袍子……

天愈来愈黑,雪越下越大。天空黑沉沉的,大地白茫茫的。在路灯的光照下,雪花犹如吐絮的棉朵,千朵、万朵,纯白、晶亮、闪光……

十、听写本单元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

ch6ng li2ng f8n n) m4n m4n t5ng t5ng

( ) ( ) ( )

zh8ng r6n m3i l[ k8 zh#u qi* ji4n

( ) ( )

二、查字典。(6%)

“聚精会神”的“会”音序是_____,部首是_____,除部首外有____画,在词语中的意思是____(①合在一起②集中③理解。)

三、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6%)

一( )大象 一( )大船 一( )菜叶

( )的园丁 ( )的月亮 ( )的阳光

四、选词填空(6%)

(带 戴 代 在 再)

1.我总是( )好红领巾( )上学去。

(考察 视察 观察)

2.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仔细( )天气变化。

五、加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具体。(8%)

1.雪花飘落下来。

雪花( )地飘落下来。

2.橱窗里陈列着商品。

橱窗里陈列着( )的商品。

六、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6%)

( )等熊走了,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喂!熊跟你说了些什么呀?”

( )熊走到他身边,缩着鼻子闻他的脸。这时候他停止呼吸,熊以为他是一个死人,就走开了。

(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冲来。

(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扔下伙伴逃跑的人都不是好朋友。”

( )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藏起来,还有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七、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30%)

(一)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2分)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6分)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4分)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是美国杰出的发明家,被人称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因为家庭贫穷,只上过三个月小学,从没受过高等教育,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他一生的发明多得让人吃惊。1882年平均两天半就有一项新发明。他一生总计有1341种发明。电灯、电影、留声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人们称他为“科学魔术师”,但他却说( )( )天才吗( )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凑合起来的( )( )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小节。(在横写上写上序号)(5分)

2.在最后一节的( )内加上标点符号(6分)

3.人们为什么称爱迪生为“科学魔术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作文。(30%)

你做过家务吗?(如洗碗、扫地、叠被子、整理写字台等)选其中的一个内容,写一则日记。

要求:1.日记的格式要正确。

2.注意正确地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试卷(五)答案

一、乘凉 愤怒 慢慢腾腾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二、H 人 4 ②

三、头 艘 片 辛勤的 弯弯的 明媚的

四、1.戴 再 2.观察

五、1.纷纷扬扬 2.琳琅满目

六、4 3 1 5 2

七、(一)1. 4

2.红的 白的 紫的 暗红的 淡绿的 五光十色

3.(3)

(二)1. 4

2.:“, 。”

3.因为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得让人吃惊。他一生总共有1341种发明。

7、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第四册语文

识字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看图渎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七、小结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识字3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 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2)复习“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禾字旁”。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叫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占,金灿灿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同。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们的名称吗?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相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足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呈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星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

8、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6%)

m) y( hu!zh2i

夜( ) 岛( ) 后( ) 住( )

hu9xi1o r$ng zh8n

国( ) ( )烟 ( )化 ( )静

zh9 b@ y&n ji1n

( )肪 遮( ) ( )船 ( )视

二、组词,划掉括号中不恰当的字。(6%)

(直 值)班 (泼 拨)水 撒(骄 娇) (牡 牧)丹

(钓 钩)鱼 习(惯 贯) (薄 搏)斗 (凑 奏)乐

空(闲 闭) (腹 复)腔 (纽 扭)转 夸(桨 奖)

三、检查下面的表格,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

四、选词填空。(9%)

已经 就要 着 了 过

1.上课的时间( )到了,金伟还在路上慢腾腾地走( )玩( )。当他发现路上( )没有上学的学生时,才急急忙忙跑到学校 。但是,上课铃早打( )好久( )。

要求 恳求

2.李林再三( ),朱老师终于同意他参加校足球队,并向他提出了新的( ),李林愉快地接受了。

敏锐 锐利 锋利

3.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也难以逃脱翠鸟( )的眼睛。

五、下面的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9%)

1.青青总是把捡到的东西交给_____________

2.汽车开进了鲜花盛开的村庄______________

3.不应该嘲笑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句子。(12%)

例:这朵花漂亮。

这朵花多漂亮!

这朵花漂亮吗?

1.富尔顿的船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歌曲好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造句。(8%)

特殊──

惭愧──

八、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5%)

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等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到嘴里去了。

这一段有____句话,是围绕第_____句写的。接着写了______,再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

以日记的形式,写学校的一次升旗仪式。

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试卷(四)答案

一、幕 屿 悔 宅 徽 硝 融 镇 脂 蔽 晕 监

二、划掉:直 拨 骄 牧 钩 贯 薄 凑 闭 复 纽 桨

三、聚:耳部√ 8画 √ j× j)√ 会合、集合√

滋:氵部√ 7画× zh× z9√ 增添、加多×

四、1.就要 着 着 已经 过 了

2.恳求 要求

3.锐利

五、1.青青总是把捡到的东西交给失主。

2.(句子完整)。

3.我们不应该嘲笑他。

六、1.富尔顿的船多有趣!

富尔顿的船有趣吗?

2.这首歌曲多好听!

这首歌曲好听吗?

七、(略)

八、4、1、青蛙喜欢吃的昆虫 它怎样捕捉昆虫

9、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教材分析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四.教学措施

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语文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