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02:02
类别:语文教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必由之路。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说:“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学习学科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小小科学家、历史学家或美学家。相对的,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年轻人能够坦然面对理性的核心,亦即懂得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了解这个世界。”他还说:“年轻的学生不必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细节、作曲的过程、或关于编纂史料的辩论。他们应该了解的是,精通各个学科的专家如何思考问题。“①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排斥学生掌握具体的学科知识,只是强调,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可能掌握各行各业的全面知识,即便是自身所从事的领域的全面知识也很难尽悉。文艺复兴时期“全才”已经成为历史,现代教育必须迎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们为明天服务”的挑战。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是教育的明智选择。
多元智能理论为达成这种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借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什么是问题?目前大多数教育家都认同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所下的定义: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传统教学中也曾使用“问题”,称为“问答法”。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有两种最普遍的作用:其一是用问题引出将要讲授的新知识;其二是用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即我们常见的问答式练习题和考试题。而在多元智能教学中,问题的功能是用来开发学生潜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第二,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用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②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将问题解决的上述功能向“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标聚焦,将认知过程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生存和养成健全人格。可以说,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各个学科的素质教育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是语文“学科智慧”的源泉
既然问题设计在推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设计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怎样的作用呢?这就要从语文的学科特点谈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科的内涵存在于该领域人士发展出的特定思考方式,凭借这种思考方式,他们可以从特定而非随意的角度,了解世界。当我们精通学科的训练,并予以内化以后,学科可以使我们像专家一样解释世界的现象。”③这说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考世界的特殊方式,而必须通过精通学科训练才能获得这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语文学科思考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什么呢?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但这四种能力只是停留在识记和应用的层面。从根本上说,“情感、审美和文化”才是语文学科思考世界的标志性切入点,要想使学生获得这种语文学科的思考方式,就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训练”。而语文学科训练的载体就是那些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例如,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月”,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其空间距离、外形特点、内部构造、化学成分等问题,而语文学科则侧重研究作为一个意象,“月”的象征意义,人对月的情感,月的美学特征,不同文化对于月的阐释等等。只有通过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带领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特殊“智慧”——语文学科的思维模式,才能使学生能够有一天“像专家一样解释(语文)世界的现象。”
3.深入探讨问题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需要
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能够使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思维模式,获得语文的“学科智慧”。但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就不同,对问题的深度、广度的需求也就因此不同。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相比,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梯度不明显,尤其是初中和高中之间。比如没有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学生,不可能学会高中数学,但语文可以;再比如,中考语文有对于字词和成语的考察,高考依然有。这也是有些高中生轻视语文学科,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内部人手,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
在高中阶段,学生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迫切的认知需求,因此,字词句段的识记和一般性的听说读写训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的落实侧重到课下进行,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交流思想,从“情感、审美和文化”的层面深入探讨问题则势在必行。
二、语文问题设计的类型和原则
1.多元智能的“问题连续体”和语文学科问题设计的类型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经过十五年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为目的的“问题连续体”。这个“连续体”以“问题定义”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境进行分类,标示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从而构建了五个层次的问题类型⑥。梅克教授的这个“问题连续体”对于各学科、各阶段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也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
梅克教授问题连续体中的第一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和方法师生已知,答案老师知道,但学生未知,要求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应用普遍,例如提问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过某一文言虚词,要求学生在另一语境下辨别该词的用法等等。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最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训练。
第二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师生已知,而方法却对学生隐蔽,要求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提升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这种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例如,有的老师讲授诗歌鉴赏时,将课内学过的作家的一首陌生的诗拿来,请同学们把握该诗的主题。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了作家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再联系课内学过的诗歌,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第三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学生运用一系列的方法解决问题,其答案相应也是一系列的,也就是说方法和答案都是多元的。提出这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语文学科首先就不像数理化那样有非常明确的方法和固定的答案,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积累、感悟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总有一些相对明确的方法和答案等待我们的探索。例如,我在讲解《故都的秋》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都会“悲秋”?2.为什么作者说“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学生从季节变化、身体感受、风俗节日三方面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进而又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君主专制制度、科举制度、封建礼教、战乱割据等角度解答了第二个问题,得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从而实现了多元化思考。
第四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这类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进了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提出这类问题并不困难,难在学生的解答,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这一类型的问题,往往是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的。例如,请学生展现某一诗词的意境,学生就可以通过描述、绘画甚至谱曲歌唱作为答案。再如,理解小说中某一人物形象或某句富有哲理的话,就完全可以要求学生画出心目中的人物或者哲理的情境来。近年来,语文高考作文由给材料作文发展为话题作文,即给出一个“话题”,问题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任由考生自由发挥。这一命题形式也属于第四层次的问题类型。
一、“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必由之路。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说:“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学习学科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小小科学家、历史学家或美学家。相对的,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年轻人能够坦然面对理性的核心,亦即懂得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了解这个世界。”他还说:“年轻的学生不必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细节、作曲的过程、或关于编纂史料的辩论。他们应该了解的是,精通各个学科的专家如何思考问题。“①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排斥学生掌握具体的学科知识,只是强调,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可能掌握各行各业的全面知识,即便是自身所从事的领域的全面知识也很难尽悉。文艺复兴时期“全才”已经成为历史,现代教育必须迎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们为明天服务”的挑战。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是教育的明智选择。
多元智能理论为达成这种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借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什么是问题?目前大多数教育家都认同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所下的定义: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传统教学中也曾使用“问题”,称为“问答法”。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有两种最普遍的作用:其一是用问题引出将要讲授的新知识;其二是用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即我们常见的问答式练习题和考试题。而在多元智能教学中,问题的功能是用来开发学生潜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第二,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用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②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将问题解决的上述功能向“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标聚焦,将认知过程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生存和养成健全人格。可以说,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各个学科的素质教育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是语文“学科智慧”的源泉
既然问题设计在推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设计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怎样的作用呢?这就要从语文的学科特点谈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科的内涵存在于该领域人士发展出的特定思考方式,凭借这种思考方式,他们可以从特定而非随意的角度,了解世界。当我们精通学科的训练,并予以内化以后,学科可以使我们像专家一样解释世界的现象。”③这说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考世界的特殊方式,而必须通过精通学科训练才能获得这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语文学科思考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什么呢?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但这四种能力只是停留在识记和应用的层面。从根本上说,“情感、审美和文化”才是语文学科思考世界的标志性切入点,要想使学生获得这种语文学科的思考方式,就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训练”。而语文学科训练的载体就是那些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例如,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月”,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其空间距离、外形特点、内部构造、化学成分等问题,而语文学科则侧重研究作为一个意象,“月”的象征意义,人对月的情感,月的美学特征,不同文化对于月的阐释等等。只有通过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带领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特殊“智慧”——语文学科的思维模式,才能使学生能够有一天“像专家一样解释(语文)世界的现象。”
3.深入探讨问题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需要
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能够使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思维模式,获得语文的“学科智慧”。但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就不同,对问题的深度、广度的需求也就因此不同。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相比,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梯度不明显,尤其是初中和高中之间。比如没有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学生,不可能学会高中数学,但语文可以;再比如,中考语文有对于字词和成语的考察,高考依然有。这也是有些高中生轻视语文学科,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内部人手,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
在高中阶段,学生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迫切的认知需求,因此,字词句段的识记和一般性的听说读写训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的落实侧重到课下进行,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交流思想,从“情感、审美和文化”的层面深入探讨问题则势在必行。
二、语文问题设计的类型和原则
1.多元智能的“问题连续体”和语文学科问题设计的类型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经过十五年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为目的的“问题连续体”。这个“连续体”以“问题定义”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境进行分类,标示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从而构建了五个层次的问题类型⑥。梅克教授的这个“问题连续体”对于各学科、各阶段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也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
梅克教授问题连续体中的第一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和方法师生已知,答案老师知道,但学生未知,要求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应用普遍,例如提问学生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学过某一文言虚词,要求学生在另一语境下辨别该词的用法等等。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最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训练。
第二层次的问题类型,是问题师生已知,而方法却对学生隐蔽,要求他们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提升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这种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例如,有的老师讲授诗歌鉴赏时,将课内学过的作家的一首陌生的诗拿来,请同学们把握该诗的主题。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了作家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再联系课内学过的诗歌,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第三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学生运用一系列的方法解决问题,其答案相应也是一系列的,也就是说方法和答案都是多元的。提出这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语文学科首先就不像数理化那样有非常明确的方法和固定的答案,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积累、感悟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总有一些相对明确的方法和答案等待我们的探索。例如,我在讲解《故都的秋》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都会“悲秋”?2.为什么作者说“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学生从季节变化、身体感受、风俗节日三方面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进而又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君主专制制度、科举制度、封建礼教、战乱割据等角度解答了第二个问题,得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从而实现了多元化思考。
第四层次的问题类型,要求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这类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进了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提出这类问题并不困难,难在学生的解答,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这一类型的问题,往往是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的。例如,请学生展现某一诗词的意境,学生就可以通过描述、绘画甚至谱曲歌唱作为答案。再如,理解小说中某一人物形象或某句富有哲理的话,就完全可以要求学生画出心目中的人物或者哲理的情境来。近年来,语文高考作文由给材料作文发展为话题作文,即给出一个“话题”,问题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任由考生自由发挥。这一命题形式也属于第四层次的问题类型。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
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
: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⑴ 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⑵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⑶ 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提出,在西方被称作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倡导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最早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一位很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是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⑸儿童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同化是接受外部新信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顺应是适应外部环境,对自身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美国加州大学的维特罗克认为学习的生长过程就是:“学习者原由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事件和脑的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解释:“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等)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学习是以学生问中心的,教师扮演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同时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基于以上两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学案例
我们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一个现象比喻,就是犹如一首完美交响曲。她包括能勾起人遐想的序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题鲜明的旋律——情感教学、合理恰当的和声与节奏——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
《祝福》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贯穿于学生一切活动之中的。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
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A、人物鉴赏:a、祥林嫂b、鲁四老爷c、柳妈d、卫老婆子e四婶f、祥林嫂的婆婆g、我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课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下节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题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2、祥林嫂死因探究3祥林嫂个人简历4、文题—“祝福”之我见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6、雪景作用之我见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中情况有些变化:一是课题的分组。有些组自己重新组合,没有按老师的指定。二是课题的布置。有些组自选了课题。三是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陈述研究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完成不了,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一课时。四是研究性小论文。老师虽然提供了一些论文题目,但同学们没有拘泥于这些题目,如有的写“论祥林嫂的笑”,有的题目是“祥林嫂眼睛发光的原因”等等。
学生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体现的是资料的整合,但也有不少独到的新观点。课后,我将这些观点进行整理,成为了我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的研究小论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文中不少观点,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限于篇幅,恕不列举。
1、课堂研究性学习确实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2、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特殊伙伴,特殊性表现在老师要点拨,要引导,要有中肯的评述。3、研究性教学对老师要求更高了,课内老师讲解是少了。但老师的备课要更加细致、全面。4、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探讨能力。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搜集资料能力、整理资料能力等等,怎样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是老师面临的新课题。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1986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我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的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边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是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休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应该努力展示出自己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语文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尤其现在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我们更得勤加练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识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现象,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带来的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
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三课时。
活动一:关于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调查
一、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关“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的调查,根据调查表得出结论
1.身边的人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并思考获取信息方式的不同对生活的影响。
2.研究调查可采用的基本方法:
资料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或者图书报纸查询。
问卷调查法:向一些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请他们进行试填。
统计法:在了解数据后,进行总结归纳。
二、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
展示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接收新的信息。我们组就“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这是我们组制订的调查表:
随机抽取的100人中有48人为男性,52人为女性,其年龄大致均匀地分布在10-50岁之间。这些人中有14人是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公司管理人员,30人为公司企业职工,22个学生,4名教师, 8名医生,12人从事其他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上,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的有87.5%,通过报纸来获取信息的有59.12%,通过与人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有42.98%,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信息的有26.61%,通过广播来获取信息的有24.58%,通过一般杂志来获取信息的有12.2%,通过图书来获取信息的有11.88%,通过科学期刊来获取信息的有10.48%。
结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大,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小。
活动二:探究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
1.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⑴报纸: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⑵电视: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⑶广播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收听。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④制作简便,成本低。⑤接收方便。
⑷因特网:①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②信息丰富,资源共享。③网上信息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④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⑤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⑥网上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发布,信息之间关联性高。⑦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示例:通过网络。网络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特点。网络在尺寸之内可以用动画、flash、用游戏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线收听、收看、试玩、调查等等,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体的精华。而且网络科技信息密集性,可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
活动三: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一、知识导航
1.什么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2.什么是媒介:广义的媒介是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3.四大媒介的传播特点
⑴报刊:优点: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权威性较高;具有保存价值。缺点:在内容上众口难调;周期较长,灵活性较差;在发行上寿命短暂,利用率较低。
⑵广播:优点: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缺点:对于需要表现外在形象的产品,广播媒介难以适应;信息转瞬即逝,不易存查。
⑶电视:优点: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所接受。缺点: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⑷网络:网络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四大特点。网友的交互性:比如在网上参与活动,发奖,征集发言等等。持久性:网友对网络有惯性,任何一个好的内容都可能吸引一帮人跟着走。形式的多元化:网络在尺寸之内可以用动画、flash、用游戏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线收听、收看、试玩、调查等等,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体的精华。信息密集性:这是网络最早被大众认可的作用和意义,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获得最大的网友群。
4. 媒介环境:指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状态,而是人们用神话传说、语言文字、历史故事、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社会舆论、虚构作品和新闻报道等建构的一种社会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都离不开这种环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个环境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这个社会环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媒介环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对“媒介环境”的认识。
示例:我们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应该做的;而偷盗抢劫、贪污受贿、杀人放火等是令人不齿的行为,是不该做的,这都得益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习俗、社会舆论、法律道德规则等“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和感觉时刻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成为这个社会中的“好人”。
二、课堂活动
1.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招聘启事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1.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 能够细致认真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
截止日期:3 月25 日。
校报编辑部
3 月1 日
2.改写示例:
活动四:新媒体认识小演讲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任务后在班会课上做3分钟左右的小演讲。
题目一: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我、他肯定和互联网演绎了不少生动故事,请写一写你和互联网的故事,表达你对网络的认识,500字左右。
题目二:新媒体的崛起,将我们带入了跨媒介时代,助推了我们语文阅读学习的脚步。根据你对多媒介的了解,请以《语文阅读与多媒介》为题,写一篇500个字左右的演讲稿。
上面就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设计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设计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辨识媒介信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一等奖
难忘小学生活语文综合性活动笔记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暑假生活指导答案
我的暑假生活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在作者笔下,每一个事物都富有生命力,它们跟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知识,有认知,跟人类一样需要从学校中汲取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10 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 冲出来 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上面就是三年级下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三年级下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后练习题
长春版六年级下:《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语文A版语文六年级下:《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下:《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认识“怪,科,提,却,扎,胖,第,误,知,溢”10个生字。重点拼读“怪、扎、却、误、知、溢”的音节,借助媒体理解“溢”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6节。
3、能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提示想象说话,知道问题的奇怪之处,理解科学家提出错误问题的原因。
4、通过对比3个孩子的表现,知道遇到问题应像伊琳娜那样敢于质疑,善于实践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学习生字“怪”
(1)、拼读连词“奇怪”。(指名读——齐读)
(2)、记字形,复习竖心旁的笔顺。
(3)、再次读好词语。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课题:43、一个奇怪的问题
3、围绕课题提问。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预习要求: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交流记字好办法。
师:谁提出了一个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提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先请大家按照要求预习课文。
3、反馈预习。
(1)正音“扎”。
师: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课文中这个字的字音很容易读错,谁能来拼读。
出示卡片:zā
扎
“扎”在表示动作的时候读平舌音,男、女读。
请一个同学来领读这两个词语
出示卡片:包扎扎灯笼
(2)开火车拼读音节,读读词语。
出示卡片:错误、却、溢出、知道
4、分节轮读课文,思考:谁提出了一个奇怪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知。
(一)、学习第1节。
1、反馈:谁提出了一个的问题?
出示:一位科学家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2、听记句子,了解“科学家”。
师:怎样的人才能称为科学家呢?请你仔细听,用心记,等会儿告诉大家。
(科学家就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人。)
3、反馈: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呢?
出示:“在满满的——为什么?”
4、指导长句朗读。
师:在这一节中出现了许多长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请你先仔细地听老师读一遍。
(自读——指名读)
5、借助媒体理解“溢”。
引读: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在满满的一杯水里,放进一颗石子儿,水——,如果把同样大小的金鱼放进去,水——。谁能看看动画,然后说说溢是什么意思啊?
出示卡片:溢满
溢就是液体满了流出来,所以溢和满的部首都是——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2——6节。
1、分角色读读2——6节。
师:面对同一个问题,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请你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读读2——6节。(贴卡片“胖墩墩的男孩、扎辫子的女孩、伊琳娜”)
(自读—指名读)
随机正音:伊琳娜
2、师生配合读2——6节,边读边思考: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引读中穿插说话练习:伊琳娜觉得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能不能结合科学家当初提出的问题来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3、四人小组讨论: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关注描写3个孩子不同的动作词。)
4、交流,板书:说(猜)想、问、做
5、小结引读板书。
6、联系上文,借助句式想象说话,理解“奇怪”。
师: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呢?请你联系上文和刚才听记的内容想想,然后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伊琳娜挺生气,她想:真奇怪,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交流——指名说)
(三)学习第7节。
师:是啊,这么有成就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一个错误的问题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名交流后相关句子翻红)
引读:原来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很欣赏伊琳娜的表现,所以才哈哈大笑。伊琳娜从小爱动脑筋,并能动手实践,长大后也成了一位——科学家。
板书:
科学家
↓提出
43、一个奇怪的问题
(错误)
↓发现
做
↑
问
↑
说(猜)想
↙ ↘ ↑
胖墩墩的男孩 扎辫子的女孩 伊琳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板书,说说故事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运用一定的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懂得“遇到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还要动手去试一试”的道理。
3、通过竞赛巩固字词,复习音序查字法。
4、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却、都、提、扎、溢、满”,重点指导“都、满、扎”。
教学过程:
一、利用板书讲讲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能借助板书,讲讲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自己说——指名说)
二、运用句式练习说话。
1、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师:是啊,伊琳娜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思考,然后再去问妈妈,我们都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出示)居里夫人。你知道居里夫人吗?谁能介绍一下?
2、理解“大名鼎鼎”,引导质疑。
师:对呀,她是一位——(出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意思就是……难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无法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吗?(不是的)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琳娜呢?
3、运用句式练习说话,解决疑问。
出示:居里夫人叫伊琳娜动手去做一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说——指名说)
4、小结。
师:是呀,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遇到问题----------出示:遇到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还要动手去试一试。正是在妈妈的引导下(指板书)伊琳娜遇到问题先(想),再(问),最后(动手做一做),所以长大后她也成了一名(科学家)。
5、按句式练习说话,交流读文感受。
师:小朋友,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人物他们是(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科学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又想向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想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引导实验,激发探究兴趣。
1、过渡:在课文中科学家是把一颗石子投入满满的一杯水里,水就会溢出来。那么……
出示:如果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入满满的的一杯水里,水会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如果把一枚一元的硬币轻轻地放入满满的一杯水里,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后引导:有了猜想还不够,还要有实践)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回家去做一做,明天我们来交流实验结果。
四、智慧宫。
过渡:小朋友们刚刚的表现都很不错,接下来老师奖励大家到智慧宫里去收获更多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去闯关吧!
第一关:比比谁读得对又响
1、自己读。
2、比赛读。
第二关:火眼金睛辨字形
1、辨析字形。
2、选字填句。
3、齐读句子。
第三关: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请你用音序查字法,找到这三个字的页码,把页码填写在( )里。
五、写字指导。
过渡:小朋友查字典的本领掌握得真好,那么写字的本领呢?
1、仔细观察这五个字(却、都、螨、溢、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却、都”左宽右窄,“满、溢、提”左窄右宽)
3、仔细观察,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书写时有什么特点?(哪一部分宽,就要超过竖中线)
4、“却、都”的偏旁。
5、指导书写“都、满、扎”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语文燕子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上面就是四年级下语文燕子教学设计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四年级下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燕子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2021 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文教学设计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词语解释
《燕子妈妈笑了》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的同步练习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