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教学设计

搜索51费宝网

《绿色的竹楼》教学设计一等奖

《绿色的竹楼》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6-20 10:11:03

类别:教学设计

《绿色的竹楼》教学设计一等奖

1、《绿色的竹楼》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要求: 1、会读、写七个一类字,会认九个二类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傣族人民的楼房与我们所住楼房的区别,简单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性。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掌握七个一类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了解傣族人民的楼房与我们所住楼房的区别,简单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性。课前准备:幻灯片、绘画纸、铅笔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利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傣族人楼房的特点。 边读边想,让孩子们多动脑,学会提问,灵活地学习知识。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说说咱们所住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的? 2、看图:说说你在图上所看到的傣族人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的?二、揭示课题,授新。 1、今天我们就要具体去看看傣族人的楼房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板书课题。 2、自由读全文,标记出一、二类字。 3、认读一、二类字词 4、再读全文,标记出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三、师范读,学生跟读。四、同桌互相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五、归纳提问。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读——画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画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一举两得。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二类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2、齐读全文。二、授新。 1、自由读1自然段后质疑。 为什么把这房子叫竹楼?傣族的竹楼与我们所住的楼房有什么区别? 重点了解:“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地方,那里以拥有一片原始森林而闻名,有不少游客到那儿观光。 2、指名读2——3自然段,自由读。 根据课文所描写的,简单画出傣族竹楼的样子,从而理解“悬空”一词的含义。 3、找出傣族竹楼的作用:A 防潮B 养牛羊C 住人 课外知识介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 4、范读第4自然段,生齐读,简单了解傣族人的饮食习惯。

5、自由读第5自然段,谈谈感受。 从“满眼”可以体会到什么?齐读。 6、小结 7、齐读全文。三、练习凉丝丝又高又绿绿()()又()又()()()() ()()()()四、布置作业回家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从音、形、义上学习一类字,尤其强调易出错的部分。一、复习导入 1、认读一、二类字词。 2、齐读全文。二、授新学习一类字。1、板贴七个一类字晨 汉 穿 言 音 停 孔2、同桌互相认读一类字。强调 读边音:姥、凉后鼻音:双、凉前鼻音:饭、建 写 “饭”第二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钩 “建”的笔顺为: “鞋”的笔顺为: “姥”字第三笔一提右半部分不要出头。3、口头组词姥 姥姥脱 脱鞋子 脱衣 脱掉饭 吃饭做饭 饭菜 白饭建 建筑建议 建设 建房鞋 鞋子跑鞋 凉鞋 买鞋凉 凉快凉爽 清凉 凉鞋4、描红、临写。5、课堂练习三、拓展练习: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介绍你的家乡?四、总结。

2、《绿色的竹楼》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读、写七个一类字,会认九个二类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傣族人民的楼房与我们所住楼房的区别,简单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性。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掌握七个一类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了解傣族人民的楼房与我们所住楼房的区别,简单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性。课前准备:幻灯片、绘画纸、铅笔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利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傣族人楼房的特点。 边读边想,让孩子们多动脑,学会提问,灵活地学习知识。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说说咱们所住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的? 2、看图:说说你在图上所看到的傣族人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的?二、揭示课题,授新。 1、今天我们就要具体去看看傣族人的楼房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板书课题。 2、自由读全文,标记出一、二类字。 3、认读一、二类字词 4、再读全文,标记出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三、师范读,学生跟读。四、同桌互相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五、归纳提问。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读——画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画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一举两得。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二类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2、齐读全文。二、授新。 1、自由读1自然段后质疑。 为什么把这房子叫竹楼?傣族的竹楼与我们所住的楼房有什么区别? 重点了解:“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地方,那里以拥有一片原始森林而闻名,有不少游客到那儿观光。 2、指名读2——3自然段,自由读。 根据课文所描写的,简单画出傣族竹楼的样子,从而理解“悬空”一词的含义。 3、找出傣族竹楼的作用:A 防潮B 养牛羊C 住人 课外知识介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 4、范读第4自然段,生齐读,简单了解傣族人的饮食习惯。

5、自由读第5自然段,谈谈感受。 从“满眼”可以体会到什么?齐读。 6、小结 7、齐读全文。三、练习凉丝丝又高又绿绿()()又()又()()()() ()()()()四、布置作业回家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从音、形、义上学习一类字,尤其强调易出错的部分。一、复习导入 1、认读一、二类字词。 2、齐读全文。二、授新学习一类字。1、板贴七个一类字晨 汉 穿 言 音 停 孔2、同桌互相认读一类字。强调 读边音:姥、凉后鼻音:双、凉前鼻音:饭、建 写 “饭”第二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钩 “建”的笔顺为: “鞋”的笔顺为: “姥”字第三笔一提右半部分不要出头。3、口头组词姥 姥姥脱 脱鞋子 脱衣 脱掉饭 吃饭做饭 饭菜 白饭建 建筑建议 建设 建房鞋 鞋子跑鞋 凉鞋 买鞋凉 凉快凉爽 清凉 凉鞋4、描红、临写。5、课堂练习三、拓展练习: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介绍你的家乡?四、总结。

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4、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5、《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2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 《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陋室铭》,作者及文体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整体感知文意,着重欣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

②作者及文体简介(多媒体显示)

二、学习课文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 品析诗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 ,无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 “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三读 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③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④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教学小结(略)

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

五、板书设计:

山水比兴 引陋室 何陋之有

对偶 拟人 描环境

衬托 对仗 夸朋友

虚实 对比 话生活不陋

类比 暗含 立志向

引经据典表态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主品评这篇课文美在何处,然后逐步品析文章,突出文章精辟的语言美、精妙的形象美、隽永的意蕴美。背诵课文,对照阅读《陋室铭》与《爱莲说》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

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指导学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七、总结课文

1.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九、板书设计

精辟的语言

美好的形象

隽永的意蕴

教学后记:

教学中加强朗读背诵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

小编寄语:欢迎来,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6、《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读通课文,认识树林能抗拒狂风、阻黄沙、隔烟雾、挡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与安宁。

2、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树木、草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树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课文配套的课件、幻灯片。

2、歌曲《小松树》的磁带。

3、一枚卡纸做的“军功章”。

4、课前让学生了解“狂风、黄沙、烟雾、噪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害。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去一个城市走走。(在钢琴声中看城市风光图的幻灯片)

说说,这个城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家说得没错,可你知道秘密在哪吗?是因为有一群群特殊的卫兵在日夜守护着它,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绿色的卫兵”。(揭题,齐读)[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城市,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对绿色的卫兵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入情入境,观看录相

a) 想了解他们吗?好,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b) 谈谈你所了解到的?(生说,师做相应的板书)[以看录象的直观形式,不仅生动,而且文中一些重点词不说自解。]

三、自由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小朋友们了解得还真不少,会看,会听,还会思考,真不错。哎呀!战斗开始了,绿色的卫兵同来犯的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a) 打开书本,边读边找出写战斗的部分,用“——”划出敌人的表现,用“波浪线划出绿色卫兵的表现。然后同桌分工合作读一读。

b) 指名小组合作读,后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给大家听听吗?哪一组先来试试?(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再读,使感情更深层次地得到体会。)

c) 随机理解“挽起手臂”“筑成长城”。[这儿通过边读边演的方式更能激发读的愿望,教师却忽略了]

d) 分角色引读。

e) 进行想像说话训练,体会绿色卫兵的功劳。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这是一枚军功章,只有立了功的人才能得到它?你觉得老师可以给绿色的卫兵带上吗?说说你的理由。[通过“没有绿色的卫兵,会()”。的讨论,反馈交流,更深层地认识到绿色卫兵的功劳,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表演读

看来这军功章带在绿色卫兵的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绿色卫兵的这种勇敢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吗?

指名表演——评价——再表演[由于时间关系,安排的环节太多,课堂中没有实施。也许与前面的读结合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总结

绿色卫兵的勇敢确实值得敬佩,不过你们的演技也很值得敬佩,把掌声送给自己。

a) 小朋友们,此情此景,你想对这群可爱、可敬的绿色卫兵们说些什么呢?

b) 了解了绿色卫兵的作用,今后的你会怎样做?

我代表大家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城市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地球妈妈谢谢你!

c) 音乐渲染气氛,以画激情

这枚军功章带在了这名卫兵的身上,但功劳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吗?是呀,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让我们拿起画笔,今天我们在黑板上种下我们心中的那棵小树苗,相信!明年在义乌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的小树会一棵棵挺立起来。(在音乐声中一组组上台画画)

d) 让我们再一次满怀赞美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这篇文章吧!

[最后以画激情,在音乐的渲染下,通过说服性的言语,学生明确了城市的美丽需要靠大家爱护草地,树木,多植树才能实现]

7、《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 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3、 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二、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沙尘暴的图片新闻,讨论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谁在保护着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课《绿色的卫兵》

2. 读准字音“卫兵”,什么是卫兵,换词说。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 这群卫兵其实是谁呢?听范读。

2. 自己尝试读,回答问题。

(三) 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1. 轻轻地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想意思,标段落。

2. 读通课文,读正确长句子。

3. 分段接读课文,纠正错字。

(四) 集体讨论,检查自学

1.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集体正音。尤其注意:兵吼浓刺噪

2. 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3. 讨论识记生字。

4. 分小组读课文,重点读准字音。

(五) 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有几句话?

2. “一排排卫兵”是指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3. 齐读第一段。

(六) 巩固练习

1. 齐读生字,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2. 抄写生字,范写“噪、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理解第2、3、4段,理解“手臂、长城、明朗、宁静”等词的意思。

2、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 知道树林能挡狂风、阻黄沙、隔烟雾、减噪声,给城市带来整洁与安宁。

4、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初步具有爱护花草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出示词语:卫兵、货车、烟雾、轰隆隆、挽起、整洁、浓烟、强弱,边开火车,边随机问问题,说意思、造句。

2、 出示图片,齐背第一自然段。

(二) 学习第2自然段

1、 看与第2段有关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规范回答的语言,鼓励用自己的话说。

2、 那我们看看课文怎么写的,读一读,数数有几句。

3、 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指名分句朗读。

4、 比较“叫”和“吼叫”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哪里看出沙尘很猖狂?“我要进城!”

5、 你们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哪里看出的?读一读。

6、 感情朗读,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 尝试背诵,指名背诵,看录象背诵,齐背。

(三) 学习第3自然段

1、 出示第三段,齐读。

2、 讨论与第二段的相同与不同点。

3、 比较“美丽又干净”和“明朗又宁静”,能不能换个位置呢,为什么?

4、 看录象,感受后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评价。

5、 同桌分角色朗读,齐读。

6、 背诵练习。自由准备,指名看录象或看板书背诵,齐背。

(四) 学习第4段

1、 女生齐读。

2、 出示第一段,比较不同点。

3、 齐背。

(五) 巩固总结

1、 看板书回忆全文,背诵全文,充分利用板书的关键词。

2、 完成课堂作业 6

3、 我们知道了绿色的卫兵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一切,那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做些什么呢?

4、 总结:我们要争当绿色小卫士,保护环境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8、《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树林能抗拒狂风、阻黄沙、隔烟雾、挡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与安宁。

2、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树木、草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树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课文配套的课件、幻灯片。

2、歌曲《小松树》的磁带。

3、一枚卡纸做的“军功章”。

4、课前让学生了解“狂风、黄沙、烟雾、噪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去一个城市走走。(在钢琴声中看城市风光图的幻灯片)

说说,这个城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家说得没错,可你知道秘密在哪吗?是因为有一群群特殊的卫兵在日夜守护着它,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绿色的卫兵”。(揭题,齐读)[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城市,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对绿色的卫兵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入情入境,观看录相

a)想了解他们吗?好,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b)谈谈你所了解到的?(生说,师做相应的板书)[以看录象的直观形式,不仅生动,而且文中一些重点词不说自解。]

三、自由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小朋友们了解得还真不少,会看,会听,还会思考,真不错。哎呀!战斗开始了,绿色的卫兵同来犯的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a)打开书本,边读边找出写战斗的部分,用“——”划出敌人的表现,用“波浪线划出绿色卫兵的表现。然后同桌分工合作读一读。

b)指名小组合作读,后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给大家听听吗?哪一组先来试试?(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再读,使感情更深层次地得到体会。)

c)随机理解“挽起手臂”“筑成长城”。[这儿通过边读边演的方式更能激发读的愿望,教师却忽略了]

d)分角色引读。

e)进行想像说话训练,体会绿色卫兵的功劳。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这是一枚军功章,只有立了功的人才能得到它?你觉得老师可以给绿色的卫兵带上吗?说说你的理由。[通过“没有绿色的卫兵,会()”。的讨论,反馈交流,更深层地认识到绿色卫兵的功劳,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表演读

看来这军功章带在绿色卫兵的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绿色卫兵的这种勇敢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吗?

指名表演——评价——再表演[由于时间关系,安排的环节太多,课堂中没有实施。也许与前面的读结合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总结

绿色卫兵的勇敢确实值得敬佩,不过你们的演技也很值得敬佩,把掌声送给自己。

a)小朋友们,此情此景,你想对这群可爱、可敬的绿色卫兵们说些什么呢?

b)了解了绿色卫兵的作用,今后的你会怎样做?

我代表大家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城市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地球妈妈谢谢你!

c)音乐渲染气氛,以画激情

这枚军功章带在了这名卫兵的身上,但功劳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吗?是呀,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让我们拿起画笔,今天我们在黑板上种下我们心中的那棵小树苗,相信!明年在义乌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的小树会一棵棵挺立起来。(在音乐声中一组组上台画画)

d)让我们再一次满怀赞美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这篇文章吧!

[最后以画激情,在音乐的渲染下,通过说服性的言语,学生明确了城市的美丽需要靠大家爱护草地,树木,多植树才能实现]

9、《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己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师问:“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五、实践活动

过渡:课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创造,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也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来创造吧!

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纸张,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学生画金鱼。

2.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3.你想将来发明什么东西?它是个什么样的?请你想好后说给全班听。

同学们,想发明的东西真不少,请课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将来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发明创造博览会”。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谁最会发明创造。

六、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粗心的小画家》和《两朵云》。

第二课时(略案)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以开火车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出示小黑板:“连一连”

kèjīntiáohuìwǒlejièshìkēxiānmahòu

金课了条世界吗现后颗会我

让学生连一连,并说说识记这些字的方法,如编儿歌记“金”字的方法:“一个姓王的人口袋里装了两块金子。”

3.用“后、会、我、现”练习组词说话。

4.读读“词语花篮”中词语,再从课文中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二、指导写字

1.随机学习新笔画“竖钩”“斜钩”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10、《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3、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沙尘暴的图片新闻,讨论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谁在保护着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课《绿色的卫兵》

2.读准字音“卫兵”,什么是卫兵,换词说。

(二)了解课文大意

1.这群卫兵其实是谁呢?听范读。

2.自己尝试读,回答问题。

(三)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1.轻轻地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想意思,标段落。

2.读通课文,读正确长句子。

3.分段接读课文,纠正错字。

(四)集体讨论,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集体正音。尤其注意:兵吼浓刺噪

2.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3.讨论识记生字。

4.分小组读课文,重点读准字音。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有几句话?

2.“一排排卫兵”是指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3.齐读第一段。

(六)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2.抄写生字,范写“噪、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第2、3、4段,理解“手臂、长城、明朗、宁静”等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知道树林能挡狂风、阻黄沙、隔烟雾、减噪声,给城市带来整洁与安宁。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初步具有爱护花草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卫兵、货车、烟雾、轰隆隆、挽起、整洁、浓烟、强弱,边开火车,边随机问问题,说意思、造句。

2、出示图片,齐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与第2段有关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规范回答的语言,鼓励用自己的话说。

2、那我们看看课文怎么写的,读一读,数数有几句。

3、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指名分句朗读。

4、比较“叫”和“吼叫”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哪里看出沙尘很猖狂?“我要进城!”

5、你们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哪里看出的?读一读。

6、感情朗读,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尝试背诵,指名背诵,看录象背诵,齐背。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第三段,齐读。

2、讨论与第二段的相同与不同点。

3、比较“美丽又干净”和“明朗又宁静”,能不能换个位置呢,为什么?

4、看录象,感受后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评价。

5、同桌分角色朗读,齐读。

6、背诵练习。自由准备,指名看录象或看板书背诵,齐背。

(四)学习第4段

1、女生齐读。

2、出示第一段,比较不同点。

3、齐背。

(五)巩固总结

1、看板书回忆全文,背诵全文,充分利用板书的关键词。

2、完成课堂作业6

3、我们知道了绿色的卫兵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一切,那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做些什么呢?

4、总结:我们要争当绿色小卫士,保护环境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11、《绿色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6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课外读物《金色的草地》。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蝈蝈发出的声音,猜一猜这是那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曲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去什么样的名字? 3、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3、检查识字情况。 4、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三、朗读评比: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2、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3、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的月亮 ()的秋天()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唱歌? 3、哪一段写了蝈蝈的歌好听?画出各个时间蝈蝈的歌有什么不同?找出比喻句。 4、自由发言:小歌唱家在什么地方歌唱呢? 5、讨论:为什么说是“绿色的歌”呢? 飘着“金色的梦”又是怎么回事?三、指导朗读: 1、激趣:谁愿意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重点指导朗读方法。 3、师生一起读感悟。四、语文实践活动: 1、想想,你还听到过哪些昆虫的歌声?由此你会产生什么感受? 2、抄一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推荐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早晨 像…… 蝈蝈的歌午后 像…… 绿色(自然、朴素、真挚) 傍晚 带、飘、伴

教学设计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