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1 10:11:02
类别: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找相同》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45 5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教学目标: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猪、小熊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二、创设第一个情景:四件衣服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三、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四、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五、幼儿操作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活动反思: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房”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需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现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添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愿意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教师知道使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心使用双面胶更难,担心使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的思路不灵活,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幼儿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幼儿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 发现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不同动物学具各6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感知规律。
1、小朋友我们准备开联欢会,我们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幼1: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幼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幼1:是黄色的。
幼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幼儿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幼: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幼儿思考、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幼1:彩花是按绿花、紫花,绿花、紫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幼2: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幼3:小朋友是按男孩、女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女孩。
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我们进行闯关游戏,有信心吗?
(一)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出示课件,幼儿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二)第二关:涂一涂。
(1)出示课件师:同学位表现很不错,接下来你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同时课件出示例3。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涂的。(指明幼儿汇报)(2).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
师:第③小题谁发现有其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发现规律。)
(三)、看谁找得快出示课件让幼儿找一找下一个图片会是什么,并指名反馈。
(四)活跃课堂气氛,在歌曲中找规律。
出示课件和音乐《幸福拍手歌》,请幼儿边唱边跳。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2、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四、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及时表扬。
汇报。课件演示学生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规律的广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点而设计的。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孩子们通过拍手拍脚的动作找出规律,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递增、递减的规律,通过用摆图形找出颜色、形状的规律。最后幼儿在穿珠子、粘贴图片等操作过程中去掌握规律的普遍存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教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教师:看看谁的眼睛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9
∧∧
4554
2、教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活动反思: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房”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需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现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添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愿意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教师知道使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心使用双面胶更难,担心使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的思路不灵活,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推荐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常更新】
活动准备:
课件、拼图积木若干、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1、师幼互问好。
师:我发现咱们小朋友都是一些聪明的孩子,并且还是一些勤快的孩子。
师:那么,你们早上几点起床的呢?(六点半,六点,七点……)师:你们这么早就起床啦,是自己醒的,还是爸爸、妈妈叫醒的?(妈妈、爸爸、自己、小闹钟)师:小朋友们想想醒来的时候,你在被窝里喜欢做什么动作?(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幼儿边说边表演)。
师:那咱们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再来模仿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揉一个眼睛,伸一个懒腰再伸一个懒腰。(重复两次)师:这下我们可是真的醒了,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穿衣服)师:先穿哪件呢?(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师:我们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好不好?(幼儿答)师: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按顺序一样一样的穿。)师:那我们把小朋友穿衣服的顺序做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做边说:上衣,裤子,鞋子。上衣,裤子,鞋子,(重复两次)
2、师:下面我要给大家看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娃娃、衣服、裤子、鞋子等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东东起床了!我们向他问好!(幼儿向东东问好并招手)师:现在,东东要穿衣服了,请小朋友告诉他穿衣服的顺序好吗?(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每天都是按这个顺序穿的。)(教师按顺序将上衣、裤子、鞋子贴出顺序图)师;第一先穿上衣,第二再穿裤子,第三再穿鞋子。那么你们看,这种按照一二三,一二三……的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引导幼儿按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
1、师:昨天,小白兔送给老师一条美丽的彩带。它是用漂亮的水果装饰的!(教师用图卡摆出水果的规律)(苹果,桃子,梨)师:刚才我们知道穿衣服有规律,那么,我们看看这些水果的排列有规律吗?(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来找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些水果的排列有两种规律,一种是按颜色,一种是按形状。我们可以给这些水果起上代号,苹果是1号,桃子是2号,梨是3号,这样又成了123,123……这样的规律了,我们把这种排序也叫做按规律排序。
2、师:(把水果拿下)我觉得,小白兔的彩带还可以更加的漂亮,不过这需要能干的小朋友用这些水果摆出不一样的规律。谁能做到呢?(示意幼儿举手回答)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摆规律,幼儿摆完后,教师带领全班幼儿进行点评,并举例告诉幼儿其他的规律。
三、请幼儿动手找规律。
1、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排列水果的规律,其实啊,不只这些水果能排出规律,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很神奇!(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你们看,它们是……?(请幼儿回答、)
师:这些图形宝宝能排列出很多很多的规律,你们想试一试吗?
师:那我们在哪里排呢?请小朋友们看!(房子)师:这是谁的房子?(小兔)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蘑菇)(小兔出来表扬幼儿真聪明)
师:原来呀,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你看多漂亮呀,还在门前修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是小兔觉得小路光秃秃的不好看,所以它想用瓷砖装饰一下,你们愿意帮它这个忙吗?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瓷砖呢?(图形)(教师再次出示图形卡提示幼儿)师:对了,但是小兔有个要求,必须要按规律铺瓷砖,并且用不着的瓷砖不能到处乱扔,要放到小篮子里,小朋友们能做到吗?(能)师:下面,请小朋友搬椅子坐回桌子上并且用用我们的图形宝宝来铺路吧!一定要记住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的规律来铺,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铺出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到的规律排序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可以把它排成顺序。(白天晚上、红绿灯)师:其实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要按规律来做,像穿衣服就不能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否则会带来麻烦,红绿灯就要求我们要遵守它的规律,否则就会发生危险。
师:好了,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老师希望,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规律!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推荐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常更新】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小长方形每人5个 三角形若干 记录纸 笔
活动过程
一、设疑
(教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
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办法证明谁大,谁小?
小结:这两张纸到底谁大?谁小?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如果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
二、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
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并把你的图案的形状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拼出了那些图案。你们拼出的图形都用了几块小长方形。我们都用了5块,说明这些图形都是一样大的。
四、幼儿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手中有什么?这三角形有多大吗?请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为什么?
现在,也请你们用三角形和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形,并把图形的形状和你使用了几块长方形几块三角形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四、延伸活动
师:在小朋友的操作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45 5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找规律游戏。
2.通过找规律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3.能寻找和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排排坐”组图;“排队”组图;“排队蹲起”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引导幼儿寻找排列规律
1.出示图片“排排坐-1”。
2.出示图片“排排坐-2”。
二出示组图玩游戏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将幼儿分成两组。
2.出示图片“排队-1”,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出示图片“排队-2”,幼儿再次游戏。
三出示组图在游戏中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分组游戏。
2.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我以规律的广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点而设计的。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孩子们通过拍手拍脚的动作找出规律,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递增、递减的规律,通过用摆图形找出颜色、形状的规律。最后幼儿在穿珠子、粘贴图片等操作过程中去掌握规律的普遍存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层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活动开始让幼儿观察活动室的物体,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长短、高矮观察其中的规律存在,逐渐过渡到永动作拍出的规律,用图发现数的递增、递减规律,用图形摆出规律等层层深入,为幼儿认识规律加深了难度。
3、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提高数学的兴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猴子相邻数游戏图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师:森林里新建了许多漂亮的新房子,这些房子是给猴子运动员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运动员们的房子吧。
(2)出示图片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运动们是怎么住的。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运动员身上衣服的数字排序。
小结:原来运动员是按照1-10的顺序住在这一排新房子里。教师用向幼儿介绍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2.找邻居游戏
(1)教师出示其中一位猴子让幼儿找出他的邻居,重复游戏。
(2)分发食物:村长拿来了许多苹果请幼儿按照猴子身上的数字分发,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3)参加运动会:猴子运动员要参加森林里的运动会了,他们3位组成一支队伍,一些运动员们准备好了可是还有一些运动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小朋友帮忙猴子运动员找到自己的位置。
(4)把猴子相邻数游戏图发给幼儿,幼儿自主操作,相互检查纠正。
活动延伸
1.音乐游戏:幼儿身上贴上1—10数字卡片,幼儿说儿歌:小兔小兔左右转,小兔小兔仔细瞧,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点抱一抱。
2.请幼儿三三组合抱在一起,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活动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