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说课稿一等奖

搜索51费宝网

《给家乡孩子的信》公开课说课稿一等奖

《给家乡孩子的信》公开课说课稿一等奖

时间:2023-07-01 11:25:03

类别:说课稿一等奖

《给家乡孩子的信》公开课说课稿一等奖

1、《给家乡孩子的信》公开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给家乡孩子的信,首先我从教材说起,第二,说教学目标,第三说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说教学过程,第五说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地勉励,抒发了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这封回信又能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自然段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子的生命开花。第四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希望给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话。

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由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书信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读后小组讨论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中巴金爷爷说了什么。

3、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

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前恐后,讲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想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

第二自然段要认真体会巴金爷爷当时已87岁了,他有病,手不听使唤,一支笔在手中有千斤重,但还是艰难给孩子们回信的情景。抓住两个“多么”充分领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朗读课文时语速要平缓一点,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第三段找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如“杰出”与“普通”,“失败”与“成功”,“奉献”与“享受”等,加上重音朗读。要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如:“我写作不是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既写出自己创作的动力,还蕴含着所有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无限的爱,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拨动心弦。再如“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自认为“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人们留下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小组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为别人奉献爱,为别人付出精力,为别人花费时间,同情别人,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第四自然段通过精读,读出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4、本文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的。指名说出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五、教学反思

1、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前,留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上,留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资料阅读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与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师生互动与对话应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上,都要十分留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对信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能积极相互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本文对话环节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2、《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书信表达方式,学会与巴金对话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对“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句子含义及思想感情的理解与体会。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查找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回顾复习,说说课文中所认识的人物及其特点。

2、简介巴金。

3、揭题板书,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近巴金,用心感受巴金心中博大而真挚的爱。)

2、自读要求:

①正确、流利。

②信中讲了哪几层意思?

③巴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3、同桌交流。

4、集体交流。(读课文,谈内容,说印象。)

三、精读课文

1、 让我们用心地、细细地读课文,我想,巴金的许多话语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做好圈划、旁注,相信我们同学对信的内容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理解和感悟。

2、小组交流(读句子、谈理解、体会感情)

(1)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2)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3)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3、集体交流。

(1)“开花结果”什么意思?“再活一次”呢?

提示:巴老当时已87高龄,现今已101岁,难道他的生命没有开花结果?

(表达了作者为社会作更多贡献,创作更多作品以满足人们精神营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2)“添一点光彩”怎么理解。

提示:我们同学的未来不梦,我们同学的将来也不是白吃干饭的(只图享受),能否将你的设想跟大家说说呢?请同学们自我设计一下,将来如何为社会“添一点光彩”?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练习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文本对话。

读信如见人,巴金这封信不仅属于他家乡的孩子,同样也属于我们大家,它不仅带我们走进了巴金,认识了巴金,而且给我们带来真诚的祝福,无尽的思考,让我们领悟生命意义的真谛。我们同学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巴金爷爷的敬意呢?

1、情感交流。

2、引导写信。

3、集体交流(读信),点评。

听着同学们的心声,我想,巴金的脸上一定又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因为教师仿佛看到了,巴金的的生命在你们身上又开花结果了。

五、作业超市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任选一项课后作业,并认真完成。

1、进一步收集、查找有关巴金爷爷的生平、作品等资料,并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同学听。

2、根据搜集的资料,与同学合作,编辑一份手抄报,题目自定。

3、 结合课文内容或根据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段话,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4、选读巴金的代表作,并写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 金

感谢孩子

带病写信

无限的爱 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 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

真诚祝福

教后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前,我注意引导学生查找学习资料;课上,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资料阅读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与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巴金爷爷信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通过“作业超市” 让学生进一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语文实践,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另外,师生互动与对话应是课堂上一道亮丽风景。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上,我十分注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在该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信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能积极地相互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文本对话”环节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有一名叫王磊的同学直率地说:“巴金爷爷,我真想拥抱您一下……”有的说:“谢谢您,巴金爷爷,您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还有的说:“巴金爷爷,请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上,教师是孩子的朋友,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与沟通,学生便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我”,一个成长的“我”,一个充满智慧的“我”!

3、《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十一册的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地美好情感,给人生启迪。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部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部分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第四部分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部分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第六部分是对孩子的祝福语。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3.能结合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可制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演示法、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巴金,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教育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依然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口味、体会的情感”。这里的学法指导、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三、【教学程序】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我准备用2课时教学全文。

今天我主要说第二课时,教学程序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复习导入。

(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见教法),指名读课文;

第二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三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同时,老师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

第四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在理解讨论巴金内心活动的句子:“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学生通过读文了解到巴金爷爷不仅爱孩子们还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们,同时把巴金爷爷那种谦逊的美德表达出来。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如:“无限、终于”,“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再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抓住这些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把巴金爷爷在回信中想表达的意思读出来,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多么高尚。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巴金爷爷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到此,突破教学难点,突出中心。

第五步:回读全段。

2、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3、运用所归纳的学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现由“教”到“不教”,由“教学”到“会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

四、【板书】

巴金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谦 乐 珍 开

逊 于 惜 花

奉 时 结

献 间 果

板书这样设计,清楚明了的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课文、回顾课文都有所帮助


4、《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地勉励,抒发了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这封回信又能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自然段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子的生命开花。第四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希望给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话。

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由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书信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读后小组讨论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中巴金爷爷说了什么。

3、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

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前恐后,讲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想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

第二自然段要认真体会巴金爷爷当时已87岁了,他有病,手不听使唤,一支笔在手中有千斤重,但还是艰难给孩子们回信的情景。抓住两个“多么”充分领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朗读课文时语速要平缓一点,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第三段找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如“杰出”与“普通”,“失败”与“成功”,“奉献”与“享受”等,加上重音朗读。要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如:“我写作不是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既写出自己创作的动力,还蕴含着所有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无限的爱,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拨动心弦。再如“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自认为“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人们留下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小组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为别人奉献爱,为别人付出精力,为别人花费时间,同情别人,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第四自然段通过精读,读出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4、本文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的。指名说出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五、说教学反思

1、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前,留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上,留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资料阅读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与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师生互动与对话应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上,都要十分留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对信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能积极相互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本文对话环节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5、《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巴金爷爷的崇高品质。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巴金爷爷吗?巴金爷爷是四川人,中国作协主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人品都为人所称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给孩子们的一封回信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5、组织交流。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生词词。

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指导精读

1、导入: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想对于巴金爷爷你一定有更深入的认识。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2、阅读相关小节,相机出示思考题:

(1)第一小节反映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什么来?这样的感情还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仔细阅读第三、四小节,边读边体会巴金爷爷的感受,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1)巴金爷爷说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

(2)他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巴金爷爷小结自己的一生,小结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对于这个真理,巴金爷爷是怎么透彻的解说的?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谈谈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

(4)“让我们的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巴金爷爷是怎么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

(5)从这一段话中,你们对于巴金爷爷有什么样的认识?

(6)如果让你选一句巴金爷爷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三、师生交流

四、小结

五、读读想想

1、只知道享受,那是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六、小练笔:

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

感谢来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简要答复

心得

祝愿

6、《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感情真挚的信,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年来的语言积累,可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能够结合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中的情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留言条和请假条的写法,因此对写信格式的掌握不是难点。相反,在学习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因为语言含义较为深刻,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时,将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

4、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

2、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

有关巴金的图片及课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及其意图:

(一)、激情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1、播放有关巴金的相关图片及生平资料,师配乐解说。

2、巴金爷爷生前最疼爱孩子,1991年5月,他在病中给家乡的孩子写了一封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封信中。师生同写课题。

[设计意图:巴金在三年级的学生心目中是个模糊的人物,由于是借班上课,又无法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此时课件呈现的巴金图片及相关资料就有效地弥补了学生思想上的空白,让孩子们的心悄悄地走近巴金,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初读课文,从词语中触摸“温暖”

1、这位可敬的老人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

2、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课后生字。

3、认读课件中生词,感知“温暖”的含义。

4、有感情地诵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温暖”一词潜入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知巴金爷爷的温暖;通过师生配合反复诵读,把温暖送入孩子们的心田。]

(三)、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轻轻地读,细细地品。

(2)、画出让你感到温暖和感动的句子。

2、同位交流并朗读画出的句子。

3、全班交流。

片断一:流淌在孩子们心中的爱

1、生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2、解读:“我有病,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

(1)、指名诵读。

(2)、出示原信的相关段落,动手演示,感受“千斤”的重量。

(3)、练习说话:如果此刻你目睹了巴金爷爷艰难地提笔写信的场面,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4)、巴金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再次感情诵读。

3、孩子们在家乡思念着巴金爷爷,巴金爷爷也同样在思念着家乡的孩子们。品读两个“多么”包含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教师除了以自己的感动引导学生诵读外,还应该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心中有所感悟,从而真正走进巴金爷爷的内心世界。]

片断二:感悟生命的意义

1、解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1)、提问:你们认为巴金是不是普通人?

(2)、播放视频:202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相关片断。

(3)、巴金爷爷如果是普通人,他怎能感动中国?再次诵读。

2、解读:“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你知道巴金先生为祖国和人民都做了哪些事情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解读:“我思索,我追求……而不在于享受。”和“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1)、出示原信,师生合作朗诵。

(2)、只有为别人奉献了“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你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了吗?

(3)、几天前,老师参加了一次义务献血,老师把自己的血献给了那些病中急需用血的病人,你们说,老师的生命是否开花了?

(4)、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出示句式:

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

[设计意图:生命的意义其实是个非常深奥的话题,要想让学生理解并感知,靠单纯地朗读文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触摸身边的生命之花,由巴金到老师自身,再牵引到学生自己平时的所为,循序渐进,由表及里,让学生顿悟,原来生命开花就是向别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片断三:感受老人的殷切期望

1、师配乐诵读第六自然段。

2、这封信仅仅是写给家乡的孩子的吗?出示改动后的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诵。

[设计意图:两段文字对比,其实就是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将巴金爷爷的爱遍撒人间。]

四、课后作业,回信传心声

1、简单指导书信的格式。

2、音乐声中写下对巴金爷爷的心里话。

[设计意图:虽是人间天堂两相隔,然而隔不断的是那份浓浓的关爱之情。远在天堂里的巴金爷爷,他的爱心将像日月一样,永远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田。]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7、《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地勉励,抒发了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这封回信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即:第一段(1、2)写“我”收到家乡孩子的许多来信时的感受,并说明“我”不能一一回信的原因;第二段(3、4)写自己回顾写作历程,悟出了生命的意义,表达了珍惜有限时光的强烈愿望。第三段(5、6)写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勉励和祝福。

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教学目标:

1.温习信的格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3.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起源于书信格式,借助书信的格式疏通课文;再直奔重点,抓住正文,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师生的情境对话、资料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文章的主旨,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过程:

一、明晰体裁,疏通章节(8分钟)

(一)明晰体裁,温习格式

1.明晰体裁

①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和老师一起读课题。

②齐读。

③关注体裁: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温习格式

①这封信是谁写的?你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巴金

②你从哪里知道的?

③书信是讲究格式的,想想:一般书信分为哪几部分?

④学生思考反馈

(二)巧借格式,疏通章节

1.浏览课文,请找出对应的部分,在旁边标注好。(出示)

2.反馈:

①问候语在哪一段?谁来读读?(指名)

②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能大概说说吗?

③这里为什么不是问候,而是感谢呢?(是一封回信)

⑤正文部分从哪里到哪里?(2-5节)

⑥第六自然段是?(祝福语)

二、了解作者,走进巴金

(一)引领入情,初识巴金(5分钟)

刚刚,我们认识了信,现在我们来认识写信的这个人。巴金爷爷,你们了解他吗?

作家卡片,指名读

补充资料,学生读。

读了这些资料,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巴金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说话练习:“不是……而是……”

教师范读小诗

(二)整体感知,初知深情(8分钟)

1.引导质疑:

一个享誉文坛的世界级大作家,给孩子们写信。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2.整体感知

打开课本,带着问题自由读读正文部分,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巴金老人对孩子怎样的情感?

3.反馈

教师板书:亲切温情或平易近人

(三)感知语言,走进巴金

1.平凡的话语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倾诉着巴金老人的心声。在信里,你发现富有哲理的话了吗?

2.学生反馈,教师投影。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生命会开花结果吗?怎样的生命就开花结果了?

出示: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

学生片刻思考后,交流。

生: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把自己爱奉献给别人。

生: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精力,时间,爱心奉献给需要的人。

……

谁来说一说,巴金爷爷的生命有没有开花结果?

巴金爷爷这样的伟人,他们辉煌的人生,可以开花结果,我们这种平凡的人能不能开花结果呢?我们身边有没有人把自己的更多的爱同情时间奉献给别人,使生命开花结果的?

生举例

生1举例:……

师:通过这件事(这个人)我们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生2举例:……

练习写字:

要求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大小匀字距等。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议、再写、互评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大作大家

亲切温情

8、《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2、 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抓住正文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课程资源:巴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给家乡孩子的信讲的是谁给谁写的信?

2、 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爷爷有了哪些了解?

3、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再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概括出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爱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 感受巴金对家乡孩子的爱

(巴金爷爷对自己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这种爱深深地融入了字里行间)

1、 一组同学读1-3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 再默读,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爱的地方,并记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信息反馈:读了这三个自然段哪些词或句子最让你感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读一读。弄清虽然有并却能还坚持写信原因,重点读3自然段。

4、 齐读,在次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

(二) 围绕“这封信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地方?”学习课文重点部分4—6自然段。

(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感动了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这样的一位伟人,他又是这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呢?)

1、 自由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或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感动?可小组交流。

2、 集体交流,指明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读出感情,开展互评,并谈体会

a、巴金为什么写作?

b、从八十、思索、追求灵领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用身边的事情说说怎么做是奉献?

c、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开花?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

3、 齐读课文再次感悟生命的意义。

4、 假如你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些说什么?

(三) 自由读6、7自然段:巴金爷爷最后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才不辜负他的希望?

9、《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地勉励,抒发了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这封回信又能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自然段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子的生命开花。第四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希望给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话。

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由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书信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读后小组讨论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中巴金爷爷说了什么。

3、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

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前恐后,讲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想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

第二自然段要认真体会巴金爷爷当时已87岁了,他有病,手不听使唤,一支笔在手中有千斤重,但还是艰难给孩子们回信的情景。抓住两个“多么”充分领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朗读课文时语速要平缓一点,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第三段找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如“杰出”与“普通”,“失败”与“成功”,“奉献”与“享受”等,加上重音朗读。要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如:“我写作不是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既写出自己创作的动力,还蕴含着所有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无限的爱,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拨动心弦。再如“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自认为“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人们留下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小组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为别人奉献爱,为别人付出精力,为别人花费时间,同情别人,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第四自然段通过精读,读出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4、本文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的。指名说出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五、教学反思

1、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前,留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上,留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资料阅读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与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师生互动与对话应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上,都要十分留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对信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能积极相互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本文对话环节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10、《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十一册的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地美好情感,给人生启迪。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部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部分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第四部分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部分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第六部分是对孩子的祝福语。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3、能结合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可制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演示法、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巴金,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教育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依然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口味、体会的情感”。这里的学法指导、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三、【教学程序】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我准备用2课时教学全文。

今天我主要说第二课时,教学程序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复习导入。

(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见教法),指名读课文;

第二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三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同时,老师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

第四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在理解讨论巴金内心活动的句子:“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学生通过读文了解到巴金爷爷不仅爱孩子们还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们,同时把巴金爷爷那种谦逊的美德表达出来。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如:“无限、终于”,“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再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抓住这些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把巴金爷爷在回信中想表达的意思读出来,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多么高尚。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巴金爷爷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到此,突破教学难点,突出中心。

第五步:回读全段。

2、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3、运用所归纳的学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现由“教”到“不教”,由“教学”到“会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

四、【板书】

巴金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谦 乐 珍 开

逊 于 惜 花

奉 时 结

献 间 果

11、《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书信格式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封信。写过信吗?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分为五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浏览下面这封信,看出它在格式上的三处错误吗?看出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爷爷,您好!

首先向您报告一个喜讯,我在全市小学生作文中获得一等奖。

…………(正文略)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二、认识这封信的写信人、收信人。

师:《给家乡孩子的信》从课题上,我们知道信是写给——家乡孩子的。从结尾的署名,我们知道写信人是——巴金。了解巴金吗?

(简单交流)

师:打开课本第110页,默读作家卡片,你会对巴金多一些了解。同时,你也会发现这里缺少一条我们所期待的信息。(巴金的家乡在哪儿?)补充:巴金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去世。他是穿越百年的世纪老人。

问:巴金的家乡是哪里?

三、初读课文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吗?出示生字词,文中生字词会读了吗?指名读。

(1)说说对生字的理解。

(2)想想意思,记住字形,用钢笔描红。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

1、师:课文大家都预习了,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一次一段一段地读读这位老人的回信,细细体会巴金老人在信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与孩子们交流了哪些想法?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3、教师归纳并板书:谢意(谢谢、感谢)、歉意(请原谅)、羡慕杰出人物?写作才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生命开花结果)。

五、细读课文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把蕴涵真情的句子划下来,词语圈出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发言的同学先朗读你圈画的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对同一个语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进行补充发言。

师伺机出示: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1、想象。家乡的孩子们会在信中对巴金老人说些什么?

2、感悟。内心孤寂,长期病痛折磨,远离家乡,孩子们天真可爱,孩子们的真诚话语让老人动了心,老人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这种感觉就是“温暖”。

3、朗读。

4、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5、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

(2)从“终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3)同学们,孩子们手里捧读的是一封怎样的信?

6、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从“多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7、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现在如果你就是家乡的孩子们,你就是信中提到了的郭小娟同学你读到这些文字是什么感受?想一想后再读。

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拓展,升华人物形象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让我们聆听巴金的心声,触摸巴金爷爷和蔼可亲的面庞,感受到了巴金爷爷谦虚、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魅力吧。

请同学们用问答式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三节

2、问——“巴金爷爷,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答——“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问——“巴金爷爷,你为什么写作?”

答——“我写作不是我要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问——“巴金爷爷,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答——“我思考,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问——“巴金爷爷,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

答——“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巴金爱家乡的孩子

12、《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十一册的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地美好情感,给人生启迪。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部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部分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第四部分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部分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第六部分是对孩子的祝福语。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3、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可制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演示法、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巴金,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教育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依然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口味、体会文章的情感”。这里的学法指导、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三、教学程序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我准备用2课时教学全文。

今天我主要说第二课时,教学程序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复习导入。

(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见教法),指名读课文;

第二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三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同时,老师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

第四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在理解讨论巴金内心活动的句子:“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学生通过读文了解到巴金爷爷不仅爱孩子们还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们,同时把巴金爷爷那种谦逊的美德表达出来。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如:“无限、终于”,“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再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抓住这些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把巴金爷爷在回信中想表达的意思读出来,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多么高尚。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巴金爷爷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到此,突破教学难点,突出中心。

第五步:回读全段。

2、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3、运用所归纳的学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现由“教”到“不教”,由“教学”到“会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

四、板书

略。

13、六年级《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十一册的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地美好情感,给人生启迪。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部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部分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第四部分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部分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第六部分是对孩子的祝福语。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3、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可制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演示法、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巴金,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教育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依然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口味、体会文章的情感”。这里的学法指导、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

三、【教学程序】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我准备用2课时教学全文。

今天我主要说第二课时,教学程序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复习导入。

(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见教法),指名读课文;

第二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三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同时,老师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

第四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在理解讨论巴金内心活动的句子:“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学生通过读文了解到巴金爷爷不仅爱孩子们还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们,同时把巴金爷爷那种谦逊的美德表达出来。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如:“无限、终于”,“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再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抓住这些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把巴金爷爷在回信中想表达的意思读出来,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多么高尚。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巴金爷爷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到此,突破教学难点,突出中心。

第五步:回读全段。

2、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3、运用所归纳的学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现由“教”到“不教”,由“教学”到“会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

四、【板书】

巴金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谦 乐 珍 开

逊 于 惜 花

奉 时 结

献 间 果

板书这样设计,清楚明了的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课文、回顾课文都有所帮助,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4、公开课《乡下孩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乡下孩子》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这首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简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全诗一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欢畅的黄鹂”比喻孩子的活泼欢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爱。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最后一小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模仿诗歌的格式练习说话。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了解乡下孩子,感受乡下孩子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农村孩子的坚强、乐观、向上,也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法、学法

本堂课为第二课时,在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进入情景地朗读、想象地朗读等等,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带领学生感受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到大自然中,感悟、体验,开拓视野,发展想象力,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开始复习中,我采取了登上智慧岛的方式,有机地把学生带进神秘的情景中,让学生在闯关中进行了生字词语的复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文理解、发散想像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就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并且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在教授“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一句时,我抓住了“曾”,让学生体会自己小的时候,在妈妈身边是什么样子,时而撒娇,时而打闹,时而又甜甜地睡觉等等,告诉学生在妈妈的怀里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呀!从而再引入诗句,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诗句含义,再进行朗读指导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再如:在指导“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这句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乡下孩子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展示了他们在社会的关心、爱护下美好、幸福,学生体会到了这些后,再朗读时他们自然就能读出自豪、羡慕、愉快、幸福的语气。在教学中展开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无尽的'大自然中,让他们也体会到和花草为伴,鸟虫为友的乡下孩子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从中感受到乡下孩子的幸福、快乐,从而产生出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情绪。在这堂课中,我带领学生深入其景,在课堂上开展游戏,如捉蝴蝶,逮小鱼等,学生边做游戏边体会其中的乐趣,他们玩得兴高采烈,在这样的气氛、情绪中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同学很简单的就抓住了诗句的特点,读得不亦乐乎。再如挖野菜,含草叶时,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学生们一样很容易就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感情地表演朗读。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在培养的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也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特意设计了一组贫苦的乡下孩子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还有一群生活很困苦的乡下孩子,他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和关心,但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还体会到了坚强、乐观、向上,这是我们大多数城市孩子不具备的地方,我通过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帮助他们,还要学会他们的品质,更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启发,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说板书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总结性作用。

15、公开课《荷叶圆圆》的说课稿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生字,新词朋友,荷叶姐姐说了如果你们能读出来就带你们去她家做客。谁来读?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现在我们就出发吧。(课件出示荷叶图)你看到了什么?指生说。看得出来我们都喜欢这漂亮的大荷叶,不仅你们喜欢,还有许多小伙伴也喜欢。我们一起把它的名字喊出来。生认卡片,师贴。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课件出示课题)

1、这些小伙伴跟荷叶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聪明的小朋友们读读课文,一定就会知道的,来,我们拿好书,认真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好读的地方多练习几遍。

2、读好了吗?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如生说知道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师贴摇篮和躺的卡片)老师想请小朋友上台贴这些词,看谁最能干,还要说说为什么?

(出示另外的卡片,生上台贴)

3、小朋友真聪明,一会儿就读懂了这么多,那你最想当课文中的哪个小伙伴呢?为什么?先把自己想读好的那部分练一练,再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

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①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想读哪一段?师采访:小水珠,你在荷叶上做什么呀?你能做个动作让人知道你在睡觉吗?我们也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就是那颗漂亮的小水珠了,躺在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风婆婆一吹,我们就摇呀摇,就像_______,感觉怎样?我想请你再读一次,看是不是让人听着很舒服,生再读。师:这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如果再加上动作会更好,听老师读。有趣吗?赶快练一练,等会儿我又找人读。师评:多可爱的小水珠啊!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②表演得太好了。看,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也在向我们招手呢?指名:请问,你是谁呀?快请你飞到荷叶上来吧!(生张开双臂)你的翅膀真美呀!请你读一读吧!对这一段,小朋友有什么疑问吗?如问到“停机坪、透明”是什么意思,师相机出示停机场的图:你看懂了什么?喜欢小蜻蜓的,也展开翅膀来读这一段吧!

③小青蛙呢?指生读,师问:小青蛙,你在唱什么歌呀?师小结:这只小青蛙真是又会读书又会唱歌。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开心,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④小鱼儿在哪儿?小鱼儿怎么捧起水花呢?指生说:因为小鱼儿的尾巴在游的时候会摆动。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快乐的小鱼儿吧!

3、太有趣了!让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听朗读。谁愿意把全文读下来?(课件出示配音乐的动画)

四、演读课文,练习背诵

画美,文章美,没有咱们小朋友的声音美,来,愿意读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在优美的音乐中表演朗读课文。看哪些小朋友自信、勇敢。(课件放音乐)

表演得真棒,有许多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把课文背下来了。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知道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听荷叶姐姐说话了: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还有哪些小伙伴跟我玩,你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几句吗?看谁是我们班未来的小诗人。想好了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课件出示: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

2、指生说。如荷花说:荷叶是我的裙子,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小草说:荷叶是我的邻居,

河水说:荷叶是我的孩子,河水把荷叶紧紧地抱在怀里。生说:河水说:荷叶是我的衣服,

师小结:你们给荷叶姐姐找了这么多朋友,它可高兴了。

六、指导写字

1、她还想教大家写两个字呢,它们是——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朵,再看看机,你能发现什么?

2、生说:我发现朵上面的几没有钩,机的的木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师表扬:你真是火眼金睛。这个木很有礼貌,知道把一只脚缩进去,腾出空间给几,就象我们同桌同学互相谦让,友好地坐在一起。

3、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荷叶姐姐一起写。(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

4、现在请大家拿出铅笔在书上描红一个,再仿写两个,比一比,看谁写的最像范字。

5、(投影两位同学的作业)评价:这位同学真称得上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了。

七、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优美的诗歌,学了两个生字,剩下的时间大家喜欢读书的可以读一读,喜欢表演的可以演一演,喜欢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16、公开课《荷叶圆圆》的说课稿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教材的,《荷叶圆圆》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针对本组教材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读书指导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这样,就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了学习语言,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体现了“文理结合”的要求。

三、说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情景入——自主读——合作演——自我悟——交流说——课后展”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学生欣赏后说一说见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揭题:《荷叶圆圆》。

2、随着课件出示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做动作跟它们打打招呼:小水珠——眨眼睛、小蜻蜓——飞呀飞、小青蛙——跳一跳、蹲一蹲、小鱼儿——游啊游

【此处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力图增强认字机会,提高生字的呈现率,也为下面的表演读作下铺垫】

3、提问:他们来到荷叶上做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说。

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优美的情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1、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读,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3、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课件出示生字。

a、学生在小组内自豪地宣布自己认识的“生字”。

b、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字。

c、老师奇怪地追问,为什么课文没学过,大家却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此处有意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

4、还有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5、小朋友真聪明,短短的时间记住了这么多字,现在老师把这些字放到课文中,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好吗?

【这样安排是因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读书最容易形成的不良倾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书,没有词组的概念,我在这通过让学生读句培养他们读书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习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中,谁和荷叶交上了朋友?学生说: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老师板书。

2、出示“小水珠”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自由发表意见。

3、小摇篮是用来做什么的?小水珠说什么是它的摇篮?板书:摇篮,同时课件出示摇篮图。

4、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小水珠说完了,其它的小伙伴也有话要说,分组把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用“——”在书上勾出来。

(此处通过小水珠的集中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小动物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小组汇报。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它的歌台;小鱼儿的说荷叶是它凉伞

7、你们为什么说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8、学生自由说: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接着引导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板书:停机坪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板书:凉伞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板书:歌台

师顺势总结:所以作者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定作:荷叶圆圆(板书)

因为荷叶圆圆才使小动物衍生了这么多想象,成就了一篇美文,同时打下了背诵的基础。

9、读一读自己认为最想读的部分,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然后赛读。

10、分组赛读:

先四组中各选送一名代表比赛,可配上动作。评选最佳朗读员,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组。

(四)、拓展性学习:

池塘边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或许就是你),听见了、看见了这里的故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可以把这些写成一段话、一个故事,或者画成一副画。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我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对学生可起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的辅助作用。

17、公开课《荷叶圆圆》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语言活泼清新,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特别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安排,则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并认清字形。

2、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进一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提问、引导、交流、反馈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用摩仿、创编的方法来表演,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三、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我既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课程资源与课堂学生的链接者。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链接着课程资源与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孩子们与课堂资源产生互动,维持40分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的真正主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优质资源,高效利用,才能够充分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带给我们的无限精彩!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层面,以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为辅助教学的基本环境,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创造学习情境,营造"课程资源教者学生"的三维教学空间。

本课教法采用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识字教学,采用情感导读,体会小精灵快乐的心情,让情感诵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课学法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识字,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情感,通过合作表演来训练语感,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成统一。

四、说学生特征

我执教的班级有43人,都是农村孩子,他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荷花绽开了笑脸,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捉鱼摸虾,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生识字兴趣比较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学生摩仿能力较强,能够根据要求或一定的情境性表演。但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另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规范,为了使他们正确运用理解语言。

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属于多媒体环境,我充分的运用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我准备了荷叶圆圆课件,还准备了生字卡片、图片和头饰。下面我较为细致地说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由六个环节组成:

(一)谜语导入、初读课文。

(二)设置情境、识字写字。

(三)看图读文、品味欣赏。

(四)编台词、演一演。

(五)课堂拓展、诗画欣赏。

(六)小小练习、快乐完成。

(一)谜语导入、初读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良好学习的开端,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采用让学生边欣赏荷叶图边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上课伊始,我先出示资源: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猜谜语,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池塘里有哪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播放情感诵读,孩子们小声朗读。从而完成初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用谜语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优美的情境,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设置情境、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创设了青蛙宝宝学生字的情境,用简单有趣的游戏,把整个识字过程串联起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游戏①和生字娃娃打招呼,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的小朋友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

给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来识字。游戏②捉迷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作上记号,把生字多读几遍。游戏③加上动作来识字,如我分别出示摇、蹲的生字卡片,学生边读边迅速做出这个字表示的动作。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加深了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写字指导,由课件演示笔顺,清楚规范。写字时播放舒缓音乐,孩子易于接受,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识字环节,以青蛙宝宝学生字为引子,把整个识字过程串联起来,将生字的学习过程放置到,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淀,历经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尝试运用的认知过程,还识字教学为生动可亲。青蛙宝宝学会了生字,到荷塘里找他的朋友去了,朋友们在做什么呢?

(三)看图读文、品味欣赏

进入教学第三个环节,看图读文、品味欣赏,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小水珠的段落,出示课件(小水珠段落),听朗读、自由读,自由发表意见,小水珠说什么了?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他的摇篮呢?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心情怎样?好,我们来演示学着小水珠的样子。我来描述:

一阵风吹来,荷叶晃到左边来,晃到右边去,小水珠在里边滚过来滚过去,小水珠舒服吗?好玩吗?请你们把心中的高兴读出来。然后总结出学习小水珠段落的方法。读文、提问、交流、演示、再读文。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分别学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段落。

孩子们在小组内读给大家听,帮同学纠错,相互提问、讨论交流,学习汇报时,老师加强情感诵读指导,让孩子们在读中,体会小精灵们快乐的心情,顺势完成词、句训练,用"透明"说一句话,给小青蛙的歌编上歌词唱一唱。这个设计既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也是在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还是针对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的心理特征,做的一个转移。比较一朵与一朵朵,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孩子们想象"美丽的荷叶还是哪些小精灵的什么呢?"孩子们会想到很多很多,如"荷叶是小蝌蚪的家园。""荷叶是小虾的雨伞。""荷叶是小朋友的遮阳伞。"让孩子们想象飞起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先扶后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这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教材资源、课堂生成资源、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体现了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的新课程理念。荷叶带给大家这么多的快乐,我们来演一演。

(四)编台词、演一演

进入教学第四个环节,编台词,演一演。表演之前让孩子们美读课文,再对照板书背诵课文,课件出示情感诵读,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评一评朗读小能手,让文本意义和作者情感,在朗读中自发建构起来,为后面的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接着让孩子们编台词,一组编一段,推荐一名上台表演。快乐的表演开始了,播放音乐,老师旁白:荷叶圆圆,荷塘里长满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大伙儿都喜欢荷叶。你们看,亮晶晶的小水珠来玩耍啦,小蜻蜓也迫不及待地飞来了,四个小朋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演一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交流合作,从而在锻炼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课堂拓展、诗画欣赏

荷叶真美啊!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画吧,播放诗画欣赏"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图精美典雅,写荷诗隽永幽芳,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进行了美的启迪。

(六)小小练习、快乐完成

欣赏了美丽的图画,小朋友们该做作业啦,(课件出示)作业,词语练习、句子练习,作业量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习效果。小小练习由(课件出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及时地订正答案。

(七)说评价设计

对于本课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评价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评价学生的情感目标,是否实现收集反馈信息,采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认知目标是否实现重视形成性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将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美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还有助于学生的背诵。

(九)说教学感言

这堂课趣味性强、活动性强,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若有学生读不好的时候,会再给他们机会,进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坐下。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我和孩子们共同渡过了一个美丽、清凉的夏日。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18、公开课《荷叶圆圆》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1、学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2、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合作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从看优美的画面,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先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让画面定格在特写的叶上,优美的音乐继续,教师激情导入新课;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把较长的句子多读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三)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配合得好,(小组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一部分同学读一部分同学表演等等)。小组间的`比赛完以后进行评议,这样的形式使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拓展课文培养想像——练习说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说课稿一等奖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