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0:11:03
类别:说课稿一等奖
小小的船说课设计
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暇思,对美丽神奇夜空的深切感受,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从而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关课程目标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阅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坚持性不强,容易走神。所以课堂上老师要想尽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教学本课时,学生刚刚学习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对阅读和识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上,学生们能够借助拼音准确的识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许多学生在课前就能熟读成诵,学生们的表现欲望强,他们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只想读文不想识字,这样将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所以,教学中针对学习的内容,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两个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进一步了解叠词“弯弯、小小、闪闪等的特点,并能自己想到一些这样的叠词。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生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首先用谜语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然后师生一起欣赏美丽的月亮,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月牙”的美。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欣赏边想象,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上。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时刻,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由浅入深的提问,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情境。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抽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诗歌共有几句话。
2、不同形式的识字:自己读、当小老师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等。对生字词的学习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指导。
三、朗读感悟,想象创新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宗旨。“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里,相信小朋友这次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让学生再读课文,随机根据孩子读的情况,进行读法的指导,读时要注意停顿。接下来通过游戏“我来问,你们来答”。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感受儿歌的用词巧妙。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观察一下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让学生在品赏好词佳句中,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体会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表达,丰富语言的积累。接下来通过贴图板书,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小朋友想想你平常见到的月牙,除了像小船还像什么?”进而引导练习说句子:弯弯的月儿像()。闪闪的星星像()。蓝蓝的天像……让学生有仿有创。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感。“漂亮的小女孩、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多么美丽的意境啊!咱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通过想像再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加上动作读。让学生对儿歌能熟读成诵。最后听唱儿歌,让孩子闭上眼睛,插上想像的翅膀,跟着音乐飞翔。“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丰富多彩的个性得到张扬,童真童趣在自然状态下表露。
四、学写生字。
“现在有几个生字宝宝要和小朋友们手拉手”。课件出示生字,读后领学生书空两次。观察怎样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老师范写,学生再学写。随机根据学生写的情况评价指正。
五、练习巩固,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儿歌,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小朋友们表现真不错,月亮姐姐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送给我们一首童谣。”让学生把认识的生字在读中得到复习巩固。
最后领读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课件出示《古朗月行》。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小小的船》。歌曲《小小的船》中的歌词原是一首小诗,是叶圣陶专门为儿童写的,整首歌曲优美抒情,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朋友喜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创设情境,了解3拍子强弱规律,并能掌握按3拍子节奏朗读歌词,理解并熟悉歌词。
2、通过听赏及教师范唱,学唱歌曲《小小的船》,并在学唱过程中参与3拍子律动。
3、通过欣赏《月亮河边的孩子》,让学生积极参与3拍子在抒情歌曲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用舒展、轻盈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四三拍的韵律感。
教学难点:第三乐句—字多音处,感受四三拍的韵律感。
我把这一节课设计为一次音乐综合课,但教学仍以歌唱教学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难点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我是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讲述法、听唱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群体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播放《闪烁的小星星》创设情境
说一说:①在刚才的《闪烁的星星》的歌曲中,你脑子里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太阳慢慢的落在了大山的背后,火红的晚霞飘落在天空中,小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大地呈现出一派平和与宁静,我们抬头仰望深蓝色的夜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天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
②在你的印象中月亮都是什么样子的?随后出示各类形状的月亮,使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2.学习知识点的三拍子。
①出示节奏的图片,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②齐打四个小结的三拍子的强弱,让学生加深印象。
③有表情地朗读儿歌《小小的船》,要求咬字清晰,嘴巴打开
④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教学中,教师先示范有节奏的读歌词,学生再集体有节奏的读歌词,以便学生更好的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3.学唱歌曲
①利用与月亮打电话的方式导入课题。让学生闭上眼睛带着问题聆听这首歌曲《小小的船》,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复听歌曲(视频),随音乐哼唱,初步了解歌曲旋律,感受3拍子,并加入身体的律动。
③再听歌曲,教师范唱,并加入碰铃、沙锤。提出问题:有没有注意到老师碰铃是在每小节的第几拍响了?老师的沙锤是在3拍子中的哪几拍响了?并且和答对问题的学生合作加上打击乐器再范唱一遍。
④学生随范唱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找出学生唱得不准的地方加以练习。
⑤重难点处理:要求:在开头演唱时自信大胆演唱,注意音准;连音线处音符唱的连贯,用坐月亮船的感觉找音准,教师可适当用手势提示音准高低;三角标注处强调音准与拖拍。
4.巩固练习
①学生跟随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②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
③男女同学对唱歌曲,加入身体律动、有表情地演唱。
5.分层教学
(1)我能有感情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我能大胆、自信地上台领唱;
(3)我能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多上台展示)。
6.拓展延伸
欣赏《月亮河边的孩子》
这首歌曲的情绪同样也是抒情的、优美的,节拍也是3拍子的。使学生加深对3拍子的印象。
7.课堂小结
师:其实生活中有关于月亮的歌曲、古诗、文章,大家回去收集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2)技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3)情感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 接着又板书:“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弯弯的月亮船。 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 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 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在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很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小小的船两头尖。 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 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品读阶段: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 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1)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 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
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田字格内4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认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体会诗句所描写的夜晚的天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获得阅读的乐趣和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以识字、朗读、背诵为重点,以借助画面,通过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为难点。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处理
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9个生字,会认会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体会诗文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田字格内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分析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儿童诗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以情境教学法、激趣引读法为主,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互评等合作形式,达到情景的统一与交融,使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三、学法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学习诗文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交给学生一些学法:讨论学习法、尝试自学法、自主学习法、表演学习法等。
四、教学程序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沟通合作、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理念,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有针对性地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以下四个学习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晴朗的夜空吗?(学生可能会说喜欢)那你们知道夜空有什么呢?(生自由说)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看,今天老师把月亮带进了教室。(播放课件)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圆月的夜空)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再出示新月的夜空)我趁机提问: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课文中小朋友为什么觉得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今天,我们就把它当成小小的船,一起来学习第7课《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我与学生朋友般的交流,把天上的月亮搬进教室,蓝蓝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的面前,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地进入到诗文的意境。
第二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以下阅读环节。
1、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先范读课文。这样,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学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自找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3、多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教师打乱生字卡片排列顺序,学生认读。
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认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三步: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㈠学习诗文,引读激情
1、现在,谁再来说说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简笔画板书月儿,板书弯弯、船)这条小小的船真特别。你们看它的两头(让学生观看课件理解尖尖的,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小小的船两头尖。板书尖)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学生自由说)再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诗。
2、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小船呢?你坐上后会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引导学生自由表演说: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板书:坐)那坐上小船要上哪儿去呀?(学生可能会说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稳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可要注意看呀,你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播放课件,学生兴趣盎然,)我伺机指导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简笔画板书星星,板书闪闪、蓝蓝)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诗。
这样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现课文情景,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学生将会受到情感熏陶。
3、接着,我启发学生:弯弯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之外,它还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想象说话,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我再启发学生:你坐在船里除了看见星星和蓝天,还看到什么?(学生可能说如果往下看会看到夜景中的城市和乡村等)
这样不会把学生的思维定位,诱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㈡多形式朗读,体会感悟
1、以读为本,即兴表演。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演读方式:自由演读、个别演读、全体演读。具体做法如下:
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大家可以站起来,先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再美美地读一读,最好能用上你喜欢的动作来演一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学生互评。最后全班一起模仿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教师也作为其中一分子,这样,教师角色转化为学习伙伴角色,师生互动来带动生生互动,学生将会入情入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激趣演唱,情感升华。
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多像一条小船呀!(放音乐)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摇摆。想想你是不是好像飞上蓝天,坐在月儿上了呢?(播放课件,让学生睁开眼睛)我们好像已经飞上蓝天,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轻轻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随歌声,学生将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发他们欲飞上月亮船的美好心愿。
3、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看到这样的夜空,你想用什么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呢?(学生此刻将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体验夜空的美丽和心情的愉快)是啊,大自然的美使我们心情这么愉快,我们可得热爱它,才会有更多美的享受。(这样来渗透思想教育)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尝试读好的基础上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第四步:鼓励质疑,拓展延伸
1、质疑: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合作解决。(照顾中下层生)
2、小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向课本、同学和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在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在大自然中,到处蕴藏着科学的奥秘。我们应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后不断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3、拓展延伸:课后抓住月儿星星蓝天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中的美景说给你的家人听,或把它画下来。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这样不失时机地总结和拓展知识,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感受、情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引路人。
五、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将自己定位于各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备课和说课的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指正,谢谢!
附板书设计:
7、小小的船
尖
闪闪
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唱歌综合课《我给月儿唱个歌》,本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月亮星星我来啦》,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有关月亮、星星的歌曲,从而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空间的求知欲。本单元用第三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我给月儿唱个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型朗读儿歌,通过唱歌曲《小小的船》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材分析:
歌曲《小小的船》中的歌词原是一首小诗,是叶圣陶专门为儿童写的,整首歌曲优美抒情,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朋友喜爱。
教学目标:
为这节课我拟定的目标有三点:首先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想象力。知识目标: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读儿歌。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儿歌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教学难点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美,体现美、表现美。
教学思想: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在幼儿时对星星。月亮就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也唱过有关的童谣,听过有关的故事,那么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我准备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采用生动的情景启发。引导,自主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编的游戏相结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说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音乐活动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主动模仿。自己创编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展开学习。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学习,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第三步在歌声中感受美。表现美。 首先第一步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开始老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迷人的夜晚吗?那么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进这迷人的夜晚。”这时我会播放课件,关上灯,让孩子欣赏夜晚的画面,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制造一个夜晚的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夜晚美在哪些地方?从中引出要学习的儿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夜晚展开的,那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与课本主题相似的情景,让美的画面,美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心。孩子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激发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引起他们对夜晚的无限遐想。
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先让孩子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接着老师用X X X I X X I节奏加上身势动作朗读儿歌,让孩子体会并且进行模仿,模仿后我会请能力较强的三个孩子分别充当小老师这一任务分教授三组的学生,在分组学习的同时老师视各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点,然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开展儿歌接龙游。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三拍子的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学习。自己教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加上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的纠正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变得轻松,掌握得更好。
第三步是在歌声中感受美、表观美。首先老师激趣引入“月亮仙子”看孩子们那么能干那么棒,它说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这时出示课件,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欣赏;接着再次欣赏歌曲,并且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让孩子想象我们就坐在月亮船里了,帮助孩子们继续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再经过多次的感受和欣赏,学生已经熟悉歌曲了,并且演唱歌曲,最后学生表演唱歌曲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对歌曲充满想象,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去想像月亮的美,学生们边听边想像,进入美妙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单设计,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2、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
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2)技能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3)情感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
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 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
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
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 接着又板书:
“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
弯弯的月亮船。 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
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 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 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 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
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
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 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
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
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
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 在讨论: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 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
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
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
“很弯的月儿”和:
“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
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 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
小小的船两头尖。 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
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 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
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
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 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品读阶段:
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 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1)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 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 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
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
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磁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
亮又是这样的。
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打开投影,放上幻灯片,左右移动幻灯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师放64、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
个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
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 b.个别演读 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
4.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泻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2)技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3)情感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 接着又板书:“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弯弯的月亮船。 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 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 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在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很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小小的船两头尖。 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 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品读阶段: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 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1)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 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
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课件出示一张《晴朗的夜空》图,圆月和新月图各一,幻灯片,多媒体。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c.你看着弯弯的月儿,想不想坐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片、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打开投影,放上幻灯片,左右移动幻灯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师放歌曲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
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
4.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喧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一、课堂时间把握不好。
原定的教学任务虽然完成,我想教学过程中,自己过于追求学生回答参与面广而没有控制好时间,其次生字教学的时间太短,还可以挤出些时间来多教学生字。
二、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
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2、教学要求:
认知要求:学会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4个字。
技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情感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
接着又板书: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弯弯的`月亮船。
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
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
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
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
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
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
3、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
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
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很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
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小小的船两头尖。
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
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
4、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
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品读阶段: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
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⑴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⑵美读。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⑶演读──唱游。
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
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唱歌综合课《我给月儿唱个歌》,本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月亮星星我来啦》,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有关月亮、星星的歌曲,从而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空间的求知欲。本单元用第三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我给月儿唱个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型朗读儿歌,通过唱歌曲《小小的船》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材分析:
歌曲《小小的船》中的歌词原是一首小诗,是叶圣陶专门为儿童写的,整首歌曲优美抒情,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小朋友喜爱。
教学目标:
为这节课我拟定的目标有三点:首先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想象力。知识目标:能用X X X I X X I的节奏读儿歌。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儿歌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教学难点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美,体现美、表现美。
教学思想: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在幼儿时对星星。月亮就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也唱过有关的童谣,听过有关的故事,那么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我准备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采用生动的情景启发。引导,自主的练习巩固基础,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编的游戏相结合,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说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音乐活动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主动模仿。自己创编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展开学习。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学习,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第三步在歌声中感受美。表现美。 首先第一步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开始老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迷人的夜晚吗?那么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进这迷人的夜晚。”这时我会播放课件,关上灯,让孩子欣赏夜晚的画面,并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制造一个夜晚的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夜晚美在哪些地方?从中引出要学习的儿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夜晚展开的,那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与课本主题相似的情景,让美的画面,美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心。孩子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激发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引起他们对夜晚的无限遐想。
第二步在朗读中感知美,创造美,先让孩子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接着老师用X X X I X X I节奏加上身势动作朗读儿歌,让孩子体会并且进行模仿,模仿后我会请能力较强的三个孩子分别充当小老师这一任务分教授三组的学生,在分组学习的同时老师视各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点,然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开展儿歌接龙游。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三拍子的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我采用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学习。自己教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加上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的纠正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把学习变得轻松,掌握得更好。
第三步是在歌声中感受美、表观美。首先老师激趣引入“月亮仙子”看孩子们那么能干那么棒,它说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这时出示课件,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欣赏;接着再次欣赏歌曲,并且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让孩子想象我们就坐在月亮船里了,帮助孩子们继续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再经过多次的感受和欣赏,学生已经熟悉歌曲了,并且演唱歌曲,最后学生表演唱歌曲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对歌曲充满想象,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去想像月亮的美,学生们边听边想像,进入美妙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单设计,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各位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X单元第X课的《小小的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教学程序、教学思想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
本课教学目标是:
1、图文结合,在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中认识9个字。
2、会写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本课的重点:
1、学会认9个生字、2个偏旁,会写4个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本课的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领悟星空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件、卡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七个环节。
(一)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播放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从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看的习惯,并能一边看一边想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以下阅读环节:
1、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先范读课文。这样,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学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的办法读准字音
3、多媒体出示生字(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认读偏旁。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认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诗文,引读激情
(1)出示课件
问:a.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抽生读前两句。
b.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船?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小小的船怎么样?
c.找学生读第3句。问: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了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2)多形式朗读,体会感悟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演读方式:自由演读、个别演读
(四)课间休息。
听音乐,练习背诵课文。让我们轻轻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随歌声,学生将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发他们欲飞上月亮船的美好心愿。
(五)指导写字。
学生对于写字感到很枯燥,我通过课件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
(六)课后延伸。
通过风景图和古诗的熏陶,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将自己定位于各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四年前,当新课改的春雨沐浴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凉丝丝的,但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座的老师们都在这场春雨中茁壮成长起来了,你们都是新课改的精英,所以,我很有幸来到这里,把我们共同研究的《小小的船》这一课,说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说起:
一、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四、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法
六、教学流程及策略
一、课程理念: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七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这首诗歌用通俗易通的语言,把蓝蓝的夜空里群星闪烁、月儿弯弯的美景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全诗极富有想象力、意境优美,把弯弯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课文插图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将书包挂在月亮船尖上,坐在船上遨游夜空,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教学中我们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从而认识本课九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难点:理解诗句和内容,展开想象。
空白点:你坐上月亮船会看到什么?假如有一天,你飞上蓝天你会做什么?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许多情境:如谜语引入,音乐欣赏,夺星星等。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同桌互读,互认、互检生字等。
3、“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方法。
为此,我们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缺少生字的儿歌,小星星等,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
五、学生学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认识生字的方法。
3、启发学生如何想象。
六、教学流程:
(一)唱一唱,贴一贴,激发兴趣。
首先用谜语导入“一闪一闪亮晶晶,好象无数小眼睛,挂在天空放光明。”然后师生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最后让学生再次边唱边跳、把星星贴到蓝天上。
[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歌边舞把星星贴在黑板上装饰的巨幅“蓝天上”,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上。]
(二)说一说、想一想,趣中揭题。
这里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1、星空还缺少什么呢?
2、平时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让学生说说弯弯的月亮象什么?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飞上蓝蓝的夜空。(点课件)随即老师问第四个问题:
4、说说刚才看见了什么?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时刻,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在这里,由浅入深的提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情境。]
(三)读一读、想一想,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识字。
分4步完成:
(1)打开书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和同桌交流识字。
(3)检查认字情况。(小组比赛)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静止的星空图。(点课件)教师点星星变成生字,学生念出后,生字变成星星飞回天空。
(4)送生字回家
2、教师精心导读。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宗旨。所以,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读”的教学:
1)、初读阶段: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及时检查。
2)、品读阶段:
(1)引读。
老师范读之后让学生给老师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要读好弯弯、小小等叠词。
(2)美读。
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情感去读,要求以声传情。
(3)演读加上动作读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分析讲解,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放手让学生大胆发现、自主识字、快乐诵读、自由探索、尽情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唱一唱、说一说,趣中求新。
1、 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飞上太空,你会做什么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读和背,还要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在这里,教师精心营造了一个让孩子放飞梦想的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地表现。]
(五)作业拓展延伸。
1、当小歌唱家:唱星空;
2、当小诗人:写星空;
3、当小画家:画星空。
[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延伸,给学生创设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学生多彩多姿的个性会得以飞扬。]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s.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逐步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幻灯机,播放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从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是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地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弯弯的由月亮挂在蓝天上,该多美呀!(教师自然引出课题,配乐朗诵)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播放音乐)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了____.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进行想象思维训练。例如蓝蓝的天象什么?闪闪的星星象什么?
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趣味识字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我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是怎么记住的吗?接着采用游戏"摘星星"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的兴趣中学会了识字。
4.朗读训练。
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让"趣"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读、想想、说说中感受美,培养想象力并进行朗读训练。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范读指导。于是我播放舒缓的音乐配合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的夜空图,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接着我又安排激情演读。我采用这样的方式:
(师描述)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儿歌呀!老师真想坐在月亮上大声朗读,你们想吗?(同时出示月亮模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其中一分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5、创作想像画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思维出发,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五、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情境,寓教于乐,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阅读想象的同时,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课堂带来的便利。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和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2、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
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2)技能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3)情感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
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首先板书:
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
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接着又板书:
“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
弯弯的月亮船。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
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
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
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
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
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
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在讨论: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
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
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
“很弯的月儿”和:
“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
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
小小的船两头尖。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
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
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
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品读阶段:
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1)引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交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s、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10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观赏夜空的美丽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要求学会四个词语、六个生字、两个偏旁,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了字和词、词和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2、教学要求:
(1)认知要求:
学会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会认3个字。
(2)技能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3)情感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
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 教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板书:
一个“船”字。然后告诉学生:
这是一个“船”字,它是要求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字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船?这样使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字音,初步认识了字形,理解了字意。 接着又板书:
“小小的”。告诉学生“小小的船”是说这个船很小且很可爱。本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引导学生说出:
弯弯的月亮船。 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
读通课文句,整体感知文。 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就是识字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渗透字形字义。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有几句话。 然后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课文,注意课后生字的读音,动手圈出本课生字。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才能习得,让学生动手画生字,就是在初读课文的同时,渗透了字形字义。 最后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包括两方面:
一是生字的读,二是全文的朗读情况。 2、细读阶段:
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 今天,我准备说在教《小小的船》这课时,我是这样进行重、难点教学的。这一过程主要在我的教学程序第二个环节:
动情朗读,理解诗句,丰富想象中的第二个阶段:
细读阶段,突出重难点,理解诗词句中进行。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的:
请同学们再读这三句话,想象这三句话的意思,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如果不懂哪个字或哪个词,在旁边做上记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课堂而不主占课堂。 在讨论: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 可能有学生喜欢第一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相机出示课件:
星空、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会说出:
这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月亮很美。真好!(随机让船和月儿重叠)并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个叠音词,结合课题“小小的”指很小,在这儿“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先比较“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通过诵读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到“弯弯”比“弯”更弯些,程度加深。再让学生诵读比较:
“很弯的月儿”和:
“弯弯的月儿”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弯弯”更可爱些,带有喜爱的意思。并相继指导:
第二个“弯“读的时候要轻一点,要读出美感。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说什么。在这里把课后第三题的训练渗透其中。其它三组叠词用相同的方法体会。 也可能有的学生喜欢第二句:
小小的船两头尖。 画面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说出:
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月亮的两头也是尖尖的,他们很相象。 重点是第三句的理解:
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机会。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来说,这句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时我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
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只小小的船,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小船在星空中穿来穿去,看到了什么景象? 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灿烂的群星,奇幻的云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可能会谈到火星上的生物,人造卫星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通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品读阶段:
品读诗文句,培养语情感。 诗是美的,儿童诗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的读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直至背诵。
(1)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在这里引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要求以声传情。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 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课后第四题要求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完成课后第四题学唱《小小的船》的要求。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分析讲解,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真正体现了“修正版大纲”的精神: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巧识字形,乐趣横生,学会生字。 在初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现象,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为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激励学生结合字形字义,巧识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