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20:46:02
类别:说课稿一等奖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一等奖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 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 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 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
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
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
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 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
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 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一、课标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更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模块1的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本节内容既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基础,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本课时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二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第三是大气的热力作用。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教学目标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衡量本节课程,具体可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①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册图表说明第一是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②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大气的热源,大气的各组成及大气的垂直分层;能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大气情况及天气状况;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表的作用以及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并结合实际解释自然界中的生活现象对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做相关的讲解。
③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法与图表分析法相结合,探寻大气的组成;联系生活的实际讲诉个组成成分的作用,用图表法一一分析大气各垂直分成的情况,由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大气对大阳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培养地理审美情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2)确定依据
①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②本节内容:从大气的过程受热探索大气的热力作用。
③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作用有较高的认识。
④学生的期待:想了解大气冷热及运动的奥秘,理解大气对大阳辐射和对地面的作用,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地理探究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难点:各大气的主要特点;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2)确定依据
①本节内容:冷热不均如何引起大气运动。
②热力作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
三、教法分析
1、教法概述
“施教之初,贵在得法。”从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节课将以“设问置疑、引入导课——读图分析、概括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汇报成果、观看录象——复习总结、练习巩固”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经历一个由“感性—理性—实践—理性”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兴趣,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更好地结合图表学习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及依据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2)选择依据
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较为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缺乏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3、教学媒体
(1)教师支持材料:教师用书,教案稿等。
(2)学生支持材料:课本、地图册、实验汇报材料。
四、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较少。
(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法指导
(1)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
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山顶和山下的温差),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
(2)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掌握要点和探讨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
②通过绘制大气垂直分层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鼓励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回顾上章内容,引出本节内容
通过对地球里三层外三层的回顾,引出本章大气的内容,从而开始对大气的组成的认识
2、读图讲解,层层递进
通过读地图册,从而加深对大气干洁空气的认识,了解他的组成,进而对其作用的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垂直分层
通过对生活中,山地和山脚的温差,引出本节的第二块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
4、画图层层分析
通过画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图形曲线特征,对各层的由来一一作分析,讲解各层的气温情况、空气运动以及天气状况
5、再次联系实习,研究大气的作用
通过对夏天白天在多云和晴朗天气的温差比以及晚秋有云夜晚和无云夜晚的温差比,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
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6、层层深入
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通过大气的特殊性质,分析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反射物选择性,散射具有选择性(晴朗的白天是蔚蓝色的原因)
7源于实际,分析理论
大气对地面得保温作用也是联系生活的冷暖现象,结合课本的图解,分析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
一、说教材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这一节教材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续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成因”“洋流的成因”等做好铺垫,这些知识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和知识延伸,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是第二章教材的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很难把握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课前学生必备的相关知识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认识不足,部分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2.课余实验活动,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五、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注意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并借助探究式实验、绘图、分析图表、资料等活动和多媒体演示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作为“热力环流”知识的一个拓展,课本P51的问题研究,限于相当部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所以在课堂上,还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手段,以小组合作方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法: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探究、讨论、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
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
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
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
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一、课标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更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模块1的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本节内容既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基础,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本课时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二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第三是大气的热力作用。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教学目标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衡量本节课程,具体可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①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册图表说明第一是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②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大气的热源,大气的各组成及大气的垂直分层;能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大气情况及天气状况;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表的作用以及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并结合实际解释自然界中的生活现象对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做相关的讲解。
③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法与图表分析法相结合,探寻大气的组成;联系生活的实际讲诉个组成成分的作用,用图表法一一分析大气各垂直分成的情况,由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大气对大阳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培养地理审美情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2)确定依据
①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②本节内容:从大气的过程受热探索大气的热力作用。
③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作用有较高的认识。
④学生的期待:想了解大气冷热及运动的奥秘,理解大气对大阳辐射和对地面的作用,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地理探究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难点:各大气的主要特点;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2)确定依据
①本节内容:冷热不均如何引起大气运动。
②热力作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
三、教法分析
1、教法概述
“施教之初,贵在得法。”从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节课将以“设问置疑、引入导课——读图分析、概括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汇报成果、观看录象——复习总结、练习巩固”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经历一个由“感性—理性—实践—理性”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兴趣,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更好地结合图表学习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及依据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2)选择依据
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较为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缺乏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3、教学媒体
(1)教师支持材料:教师用书,教案稿等。
(2)学生支持材料:课本、地图册、实验汇报材料。
四、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较少。
(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法指导
(1)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
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山顶和山下的温差),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
(2)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掌握要点和探讨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
②通过绘制大气垂直分层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鼓励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回顾上章内容,引出本节内容
通过对地球里三层外三层的回顾,引出本章大气的内容,从而开始对大气的组成的认识
2、读图讲解,层层递进
通过读地图册,从而加深对大气干洁空气的认识,了解他的组成,进而对其作用的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垂直分层
通过对生活中,山地和山脚的温差,引出本节的第二块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
4、画图层层分析
通过画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图形曲线特征,对各层的由来一一作分析,讲解各层的气温情况、空气运动以及天气状况
5、再次联系实习,研究大气的作用
通过对夏天白天在多云和晴朗天气的温差比以及晚秋有云夜晚和无云夜晚的温差比,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
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6、层层深入
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通过大气的特殊性质,分析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反射物选择性,散射具有选择性(晴朗的白天是蔚蓝色的原因)
7、源于实际,分析理论
大气对地面得保温作用也是联系生活的冷暖现象,结合课本的图解,分析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
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
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
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
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一、介绍“我”为什么要选这节课。(主要是介绍这节课的重要性、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介绍大气的运动在大气环境单元中的地位、和其他大气要素的联系;对其他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大气运动是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大气中的热量、水汽的输送、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首先,表现在他和本单元前、后知识的联系上。。。
其次,从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来看,“风”是表征天气和气候特点的要素之一。。。
第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第四,从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看。。。
所以我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注意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
二、介绍“我”关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是介绍这节课拟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流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尤其注意对教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例:(以教学方法为例,注意应说明几方面,针对某一方面“我”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有必要还要加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根据前面的分析,打算首先从呈现具体现象入手。。。
其理由是。。。
再例:在有等压线配置情况下的实际风向判读,是本节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关键,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我打算。。。。
其理由是。。。
三、介绍本课的应准备和使用的教具、其他的学习材料。(方法同上)
例:本课打算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多媒体具有。。。的特点,而本课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有过程的呈现。比如,在不同等压线分布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
四、关于教材中插图、图册的使用。
例: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打算着重指导学生。。。
五、关于本课板书的设计和结构。
例,这节课的板书,打算设计成“纲要信号”的形式,其好处是。。。
特别提示:
1、在第二部分中,有些觉得有必要单独立出来讲的,可以再分几点。
2、说课的关键是解决好“我”将做什么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和“有依有据”。
3、如果把说课简单地认为是说“教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4、从教学相长的原则看,说课时还应说明"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气的运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介绍“我”为什么要选这节课。(主要是介绍这节课的重要性、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
介绍大气的运动在大气环境单元中的地位、和其他大气要素的联系;对其他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大气运动是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大气中的热量、水汽的输送、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首先,表现在他和本单元前、后知识的联系上。
其次,从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来看,“风”是表征天气和气候特点的要素之一。
第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第四,从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看。
所以我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xxxx。(注意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
二、介绍“我”关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是介绍这节课拟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流程、教学目标 达成的途径,尤其注意对教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例:(以教学方法为例,注意应说明几方面,针对某一方面“我”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有必要还要加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根据前面的分析,打算首先从呈现具体现象入手。
其理由是:xxx。
再例:在有等压线配置情况下的实际风向判读,是本节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关键,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我打算xxx。
其理由是:xxx。
三、介绍本课的应准备和使用的教具、其他的学习材料。(方法同上)
例:本课打算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多媒体具有xxx的特点,而本课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有过程的呈现。比如,在不同等压线分布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四、关于教材中插图、图册的使用。
例: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打算着重指导学生
五、关于本课板书的设计和结构。
例,这节课的板书,打算设计成“纲要信号”的形式,其好处是xxx。
特别提示:
1、在第二部分中,有些觉得有必要单独立出来讲的,可以再分几点。
2、说课的关键是解决好“我”将做什么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和“有依有据”。
3、如果把说课简单地认为是说“教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4、从教学相长的原则看,说课时还应说明"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亲爱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的参赛课题为《冷热与温度》,这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设计基于以下3点:
1、课程标准分析:本课题所在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一课《冷热与温度》,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是这样分析的: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测量上的温度,通过测量水温,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并能探究热水变凉的变化规律。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测量的探究习惯。
2、教材实验分析:这是教材中的实验。意图通过认识和学习温度计,初步形成测量水温的技能,用温度计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传统的温度计在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起始水温的控制,数据的采集不及时,不精确等,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对一杯热水温度变化规律的认识,故有必要重新设计实验使学生能更有效的分析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
3、学生困惑分析:学生在使用温度计读数时速度较缓;10分钟内每隔两分钟测量,学生在等待的过程中注意力会出现不集中的现象;学生对一杯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在数据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上述分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真情境,产生实验需求。
本课的导入部分是这样实施的。播放动画第一段:两个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也去泡温泉,分别在温度不同的1号池和3号池;播放动画第二段:从1号池和3号池出来再进入2号池,两人对2号池的冷热程度产生了异议,引起了争论。引导学生思考: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以真实生活中的小事例为原型,通过动画的方式再现,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学生意识到“感觉并不一起可靠、准确”、“用工具‘温度计’测量更准确”,情境的趣味性、引导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新的学习需求。
2、选择新工具,创新实验过程。
温度计有很多种,三年级时使用过传统的玻璃管温度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更方便更先进的数字温度计、平板传感器,让学生选择测量工具(温度计、数字温度计、平板传感器)测量水的温度、并且可以选择学习使用新工具的方法。就“学习新工具”这一点,我在本节课中作了新的尝试。首先让学生思考,想使用一个新工具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可以看说明书”、“可以百度上查数字温度计使用视频”、“可以向会用的人请教”……根据学生的需求,我提供了四种方式:①投影展示文字和图片说明;②纸质说明书;③利用夹板电脑看微视频;④向老师请教。课堂中,学生选择的方式不一样,使用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最后都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成功测量了水的温度。
3、借助新方法,选择分析方式。
本节课中我引入了“科学实验数据网络收集系统”,10分钟内每隔两分钟测量的温度变化数值一共6个,由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登陆系统,在线上传实验数据,软件系统后台自动汇总数据。并以三种方式呈现给学生:①所有小组的纯数字实验数据表格;②所有小组的实验数据统计折线图(每一个小组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③各组的`实验数据平均值以及每两分钟之间的温度差数值。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喜好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寻找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热水变凉降温速度规律。
4、搭建新平台,分享实验成果。
最后,玩个小实验,高于50摄氏度和低于50摄氏度,温度贴呈现不用的颜色。学生了解到根据检测物体温度的需要不同,使用的温度计也不一样,还有想继续研究有关冷热与温度的问题,可以浏览“专题网站”,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上传研究资料,共同分享研究收获。最后也有有两种方式可以自主选择。⑴浏览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资料。⑵扫描“二维码”,鼓励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开展网络交流。
特色及创新之处:
1、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温度计、数字温度计、平板传感器)测量水的温度。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使用工具的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喜好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4)学生可以选择课后交流实验成果的方式。
2、课堂信息的实时采集
在本节课中,运用网络化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手机拍照、视频技术,即时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捕捉学生实验操作的瞬间,或实验现象的画面、视频,并通过QQ的文件实时传输功能,立即呈现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屏幕)。为学生的汇报提供帮助,或作为动态生成性资源,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促成进一步探究活动的开展,让科学探究更具科学性。
谢谢!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中专物理教材(高教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巩固前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它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物理方法和思想的学习中,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能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及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说重点和难点:
1.从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及运动规律;重力加速度。
2.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纸带的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回忆前面研究匀变速直线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类比迁移。我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探究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求出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前面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和怎样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重点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并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让体会到成功的体验。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但毕竟是农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由于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为了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前我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介绍了怎样用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着重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讲授、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人们在自然界看到的落体运动都是重的物体下降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观念。通过纸团和纸片下落演示实验和牛顿管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质量无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此采取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迹,自己动手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确实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与纸带下悬挂重物的质量无关,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降的速度一样。
对学生来说,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积极思考,得出准确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通过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列举自由落体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演示:质量相等的纸团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一样?
结论: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
此时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结果会如何?
演示:牛顿管实验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无关。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给学生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对实际落体运动进行理想化处理得出的一种理想模型(跟前面学习的匀速、匀变速运动一样。相机渗透理想化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凸显物理现象的本质。)
让学生动手探究重物自由落体运动,感悟运动特点。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供相应的'器材:打点计时器、重物等):分组实验、处理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出:自由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组实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这部分大约需要15分钟)
问题2: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根据前面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
讲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说明其方向。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各地重力加速度的表格,能否发现一定的规律。
结论:纬度越大的地点,重力加速度越大(原因待以后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三)例题巩固:
例题:一个物体从19.6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熟悉公式,巩固知识。
(四)学生练习
完成《学生工作页》
(五)巩固新课
(1)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六)布置作业
1.在练习3.5中任选两题上作业本
2.阅读教材65页《伽利略及其科学贡献》
3.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看看伽利略是用什么方法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同学都会做作业,让每位同学都有收获;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能力。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中专物理教材(高教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巩固前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它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物理方法和思想的学习中,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能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及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说重点和难点:
1.从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及运动规律;重力加速度。
2.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纸带的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回忆前面研究匀变速直线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类比迁移。我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探究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求出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前面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和怎样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重点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并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让体会到成功的体验。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但毕竟是农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由于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为了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前我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介绍了怎样用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着重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讲授、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人们在自然界看到的落体运动都是重的物体下降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观念。通过纸团和纸片下落演示实验和牛顿管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质量无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此采取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迹,自己动手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确实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与纸带下悬挂重物的质量无关,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降的速度一样。
对学生来说,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积极思考,得出准确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通过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列举自由落体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演示:质量相等的纸团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一样?
结论: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
此时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结果会如何?
演示:牛顿管实验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无关。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给学生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对实际落体运动进行理想化处理得出的一种理想模型(跟前面学习的匀速、匀变速运动一样。相机渗透理想化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凸显物理现象的本质。)
让学生动手探究重物自由落体运动,感悟运动特点。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供相应的器材:打点计时器、重物等):分组实验、处理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出:自由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组实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这部分大约需要15分钟)
问题2: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根据前面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
讲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说明其方向。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各地重力加速度的表格,能否发现一定的规律。
结论:纬度越大的地点,重力加速度越大(原因待以后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三)例题巩固:
例题:一个物体从19.6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熟悉公式,巩固知识。
(四)学生练习
完成《学生工作页》
(五)巩固新课
(1)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六)布置作业
1.在练习3.5中任选两题上作业本
2.阅读教材65页《伽利略及其科学贡献》
3.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看看伽利略是用什么方法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同学都会做作业,让每位同学都有收获;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能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大气压力》。
一、说教材
《大气压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常见的力》中的第三课。
本课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大气压力应用实例的观察,分析,以及相应的实验探究,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并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准备:杯子水厚纸片等
分组实验准备:吸盘玻璃片铁文具盒钩码木板磁带盒CD盒实验记录单等
其它准备:课件没有针头的注射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感知大气压力的存在,第二课时认识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说教学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节课中我把探究大气压力的存在和大小作为学习的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三、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取了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由于大气压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在客观上就增加了学生认知大气压力的难度。所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则成为本课的关键之一。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五大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对那些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并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有关大气压力的小游戏,我拿来一个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神奇的注射器,因为它会听我的话,如果有人来拉活塞的话,我说能拉开它就能拉开,我说不能拉开他就不能拉开。并让学生上来试试,当我说“不能拉开”的时侯,就有意地用手掌把放针头的孔堵住,学生就拉不出来了,当我说“能拉开”时就悄悄地把手松开,学生就能很容易把活塞拉出来了。经过这样的`活动后,学生就会觉得真是很神奇呀,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
2、实验活动,探究大气压力的存在。
这一环节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吸盘秘密”的探究,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对于吸盘的研究,刚开始我想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玩吸盘,发现大气压力的存在。但由于大气压力是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样做难度太大了。所以我就采取了半扶半放的形式,用文字提示学生研究的步骤及方法,如下5点:课件出示(1、吸盘是什么形状的?2、把吸盘轻轻地放在玻璃表面上,能不能吸住?3、怎样才能使吸盘牢牢地吸在上面?4、吸盘吸在玻璃表面上后,形状有什么变化?吸盘里面的空气会怎样?外面呢?5、怎样才能把吸盘拿下来?为什么?)其中第五点:怎样才能把吸盘拿下来?对突破难点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想把吸盘拿下来,光靠硬拔,是拔不下来的,只有用手指把吸盘掀开一个小口,让空气进入到吸盘里,吸盘就能很容易地拿下来了。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对吸盘是否被吸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吸盘内外两侧的空气一同考虑进去,进而发现是吸盘外的空气压力压住了吸盘。
然而这个实验只证明了空气对吸盘施加了压力,而要证明大气压力的普遍存在单凭这一种现象是不够的,所以接下来我又为学生演示了一组“纸片水杯”的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当杯子里装满水时,纸片没有掉下来,也是由于受到大气压力的缘故。以此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
最后,我还通过课件的演示,使抽象的大气压力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把握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最佳时期。
3、学以致用,解决课前疑问。
学习科学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揭开课前提出的“关于注射器”的秘密,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资料,感知大气压力的巨大。
对于大气压力的大小,在前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堵住放针头的孔让学生拉活塞,学生拉不出来这样的活动,已经初步感知到了大气压力挺大的,但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在我们的课堂当中是不可能测量出它的实际结果的。所以接下来,我又通过课件对马得堡半球实验的介绍。让学生从一个铜球所受的大气压力居然需要16匹马向两边拉,才能勉强拉开的这样一个数据,进一步体验到大气压力的巨大。同时通过对这个实验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知道前人对科学发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5 、全课总结,初步了解大气压力的运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内化,达到升华。然后向学生初步地介绍一些生活中关于大气压力运用的例子。此外还让学生课后寻找更多有关大气压力应用的例子,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本节课我力争以探究为核心,通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游戏、实验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科学奥秘的快乐。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敬请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节,说课共分为四部分。
一、说教材
(一)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展开,本课教材既是本单元教材的总结和深化,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目前人类主要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并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从而使学生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2、了解大气臭氧总量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和保护措施。
3、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酸雨的危害、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4、能比较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的途径,从而培养读图能力,并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尝试用所学知识对大气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整理、分析。
2、尝试用探究,合作方法,并用适当手段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并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教学应充分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教材对这些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在前面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和加深的。重点应放在讲述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上。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大气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须要有“全球意识”,在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中又涉及到了一些化学知识,故确定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问题的形成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通过读材料,读图分析、设问、归纳、对比、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为了加深学生对当前这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卫星拍摄的真实照片(如“南极臭氧洞”照片),给学生以真实感、紧迫感。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数据和照片,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时不断地设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归纳得出系统性结论;完成三种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学习后再通过列表对比总结,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串成体系。
三、说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2、在看“南极臭氧洞”图时指导学生根据图例看地图;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中要注意全球合作是一个重要前提。
一、说教材
大气环境是高中地理第三节的课文,这一单元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而这一节又是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之一,因此,它是高中地理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和我们周围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取材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考查学科内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体现综合高考命题方向,因此,这一考点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也是高考热点知识之一。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及每层大气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注重学生培养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3、大气的保温效应。
(2)教学难点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3)教学媒体 多媒体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问题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图导图练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训练,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并进行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比较分析法:
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进行对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3、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课本及补充材料中案例的分析、探究,使学生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探究学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
五、 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力求很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们在快乐探索中寻找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
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
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1分钟)
图1 .图22、准备活动:
①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组织形式(4-5分钟)
②球操(配乐)组织形式:(2-3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28-30分钟)
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3分钟)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胸前,30次
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5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
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7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
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
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10分钟)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跑动,传球到位--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图6
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展示与评价(2分钟)
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
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6分钟)
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太极拳模仿练习(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最高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