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说课稿一等奖

搜索51费宝网

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一等奖

时间:2023-06-19 09:02:02

类别:说课稿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一等奖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2)全班开火车读(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2、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2)全班开火车读(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3、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致的观察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3、体会本文总—分的段式写法。

4、,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虾对小虾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小虾喜爱的句子,感受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配乐出图,回顾导入】大家齐读课题。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说说你观察到的小虾的样子?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啊!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观察得这么细致啊?【板书:喜爱】带着这样的这样的感受快速自读课文,继续观察这可爱的小虾。

二、回顾

1、谁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喜欢小虾么?为什么?

2、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这讨人喜爱的小虾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小虾吃食真有趣

1、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很有趣?用“~~”画下来读一读,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2、学生批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谁来谈谈?),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2】从这句话看出,小虾吃东西都非常机警,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一个机灵的小猫。这份小心劲怎样表现出来?你再读读?

【3】瞧!这小虾多机灵。【在三角上填动词图齐读,生读出师点】这些不断重复的动词特别能表现什么?(小虾的机警)请你像老师这样,标注这句话中表示顺序的词语。(背投生标,对不对?)同位比比!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猫吃东西的时候……(点“小猫吃食过”PT,一生汇报。)

引:让我们再共同体验小虾吃食的那份小心翼翼……【顺序词语填空齐读】

【4】这儿有两组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觉得没有危险了,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生:直到……才————反复试探,特别小心警惕。过程很警觉、小心。

谁能试着读读。【指导】读得谨慎一些,张弛有度。

【5】播放生物图片。多有趣啊!谁再读读?

【过渡】你还从哪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

预设2:

【1】出示: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肚子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2】从这句话看出,它们吃饱后很自在,看起来非常有趣。

【3】瞧!【各种姿态的小虾图片+还有的……】就是这些有意思的小虾!它们……

【4】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

师读:小虾真有趣。

生一起读:【多图+第2句文字】生读。【多图+第3句文字】生读

【5】小结:老师读的句子和你们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总分:有趣1吃东西小心2吃饱后自在。)

【8】谁能概括一下这段的感受?(小虾吃东西的小心翼翼和吃饱后的自在使我感觉非常有趣,带给我很多快乐。)你读读,听出来了,真有意思!感受这种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小虾的脾气不好

1、小虾吃食的习惯这么有趣,现在我们继续感受小虾带来的无穷乐趣,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第四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示自学。

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脾气不好,神态很有趣?用“~~”画下来,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自学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虾对于别人招惹它非常生气……

尤其是立即、蹦、——反应激烈

生了气似的、——像坏脾气的小孩、我推想的,把它当赋予人的性格。

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极。

端愤怒(脸红脖子粗)

【3】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几个词组?【PT点红:立即蹦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这些词组是有联系的,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小虾极端愤怒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是情绪和激烈反应。谁能联系起来说说这个长句子?

这就是作家的语言,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小虾发脾气的神态栩栩如生,发火都如此有趣。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小虾么?(火冒三丈)读出来。

预设2:

【1】过渡:多可爱的小生灵呀!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小虾的可爱?

【2】这时,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展开全文阅读

【3】出示句子对比:

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使用“激烈”一词。【猛烈激烈?不足突出其凶猛的性格,火爆的脾气。】

哎哟,你可小心点,别去招惹这些一点就着的小家伙。读(PT:要是你用……)

你得当心点,别碰到正在发脾气的小虾,读(PT:这时……)

【3】透过大家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像个一点就着的炸药包,三岁的小孩,一逗就气,还打架。真是个火爆脾气的小家伙。敌我不分,凶猛、可爱。

怎么把这小家伙的坏脾气读出来呢?谁试试?指导:反应再激烈点,男生再试试。

【4】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还揣摩小虾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小虾的脾气秉性喜爱之情。这小家伙,连发火都这么有意思,挺有意思。透过这样的描写,你喜欢小虾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读上面的句子。(PT第四段)

【5】还有哪些令你感到有趣的事情?

【6】五、六自然段【板书:生生不息】是啊,这惹人喜爱的小虾越来越多了。还有什么会越来越多了?

(小虾带来的乐趣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点评:就是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五、总结

【1】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虾?谁能再给本文起个题目?————的小虾

生:有趣可爱

【2】想一想:“我”喜欢小虾么?为什么?尝试用板书结合着说一说(讨论)【板书:环境、外形、吃食、脾气】本文通过作者细致地(观察),发现小虾的(生活环境.不同阶段的外形.吃食的状态.发脾气的样子.神奇的繁殖)都非常(有趣),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虾浓浓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就是这样观察、描写小虾。一起来透过作者的语言,感受这可爱的小生灵吧。(齐读全文)

六、发散

妙笔生花

提示:

模仿课文,抓住小动物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和连接词;注意描写小动物的神态。

七、自选作业:

喜爱朗读的,读一读课文,给家长介绍小虾。

喜爱写作的:写一写小虾打架时的激烈场面;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4、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致的观察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3、体会本文总—分的段式写法。

4、,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虾对小虾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小虾喜爱的句子,感受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配乐出图,回顾导入】大家齐读课题。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说说你观察到的小虾的样子?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啊!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观察得这么细致啊?【板书:喜爱】带着这样的`这样的感受快速自读课文,继续观察这可爱的小虾。

二、回顾

1、谁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喜欢小虾么?为什么?

2、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这讨人喜爱的小虾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小虾吃食真有趣

1、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很有趣?用“~~”画下来读一读,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2、学生批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谁来谈谈?),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2】从这句话看出,小虾吃东西都非常机警,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一个机灵的小猫。这份小心劲怎样表现出来?你再读读?

【3】瞧!这小虾多机灵。【在三角上填动词图齐读,生读出师点】这些不断重复的动词特别能表现什么?(小虾的机警)请你像老师这样,标注这句话中表示顺序的词语。(背投生标,对不对?)同位比比!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猫吃东西的时候……(点“小猫吃食过”PT,一生汇报。)

引:让我们再共同体验小虾吃食的那份小心翼翼……【顺序词语填空齐读】

【4】这儿有两组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觉得没有危险了,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生:直到……才————反复试探,特别小心警惕。过程很警觉、小心。

谁能试着读读。【指导】读得谨慎一些,张弛有度。

【5】播放生物图片。多有趣啊!谁再读读?

【过渡】你还从哪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

预设2:

【1】出示: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肚子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2】从这句话看出,它们吃饱后很自在,看起来非常有趣。

【3】瞧!【各种姿态的小虾图片+还有的……】就是这些有意思的小虾!它们……

【4】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

师读:小虾真有趣。

生一起读:【多图+第2句文字】生读。【多图+第3句文字】生读

【5】小结:老师读的句子和你们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总分:有趣1吃东西小心2吃饱后自在。)

【8】谁能概括一下这段的感受?(小虾吃东西的小心翼翼和吃饱后的自在使我感觉非常有趣,带给我很多快乐。)你读读,听出来了,真有意思!感受这种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小虾的脾气不好

1、小虾吃食的习惯这么有趣,现在我们继续感受小虾带来的无穷乐趣,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第四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示自学。

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脾气不好,神态很有趣?用“~~”画下来,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自学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虾对于别人招惹它非常生气……

尤其是立即、蹦、——反应激烈

生了气似的、——像坏脾气的小孩、我推想的,把它当赋予人的性格。

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极。

端愤怒(脸红脖子粗)

【3】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几个词组?【PT点红:立即蹦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这些词组是有联系的,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小虾极端愤怒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是情绪和激烈反应。谁能联系起来说说这个长句子?

这就是作家的语言,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小虾发脾气的神态栩栩如生,发火都如此有趣。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小虾么?(火冒三丈)读出来。

预设2:

【1】过渡:多可爱的小生灵呀!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小虾的可爱?

【2】这时,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展开全文阅读

【3】出示句子对比:

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使用“激烈”一词。【猛烈激烈?不足突出其凶猛的性格,火爆的脾气。】

哎哟,你可小心点,别去招惹这些一点就着的小家伙。读(PT:要是你用……)

你得当心点,别碰到正在发脾气的小虾,读(PT:这时……)

【3】透过大家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像个一点就着的炸药包,三岁的小孩,一逗就气,还打架。真是个火爆脾气的小家伙。敌我不分,凶猛、可爱。

怎么把这小家伙的坏脾气读出来呢?谁试试?指导:反应再激烈点,男生再试试。

【4】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还揣摩小虾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小虾的脾气秉性喜爱之情。这小家伙,连发火都这么有意思,挺有意思。透过这样的描写,你喜欢小虾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读上面的句子。(PT第四段)

【5】还有哪些令你感到有趣的事情?

【6】五、六自然段【板书:生生不息】是啊,这惹人喜爱的小虾越来越多了。还有什么会越来越多了?

(小虾带来的乐趣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点评:就是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五、总结

【1】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虾?谁能再给本文起个题目?————的小虾

生:有趣可爱

【2】想一想:“我”喜欢小虾么?为什么?尝试用板书结合着说一说(讨论)【板书:环境、外形、吃食、脾气】本文通过作者细致地(观察),发现小虾的(生活环境.不同阶段的外形.吃食的状态.发脾气的样子.神奇的繁殖)都非常(有趣),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虾浓浓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就是这样观察、描写小虾。一起来透过作者的语言,感受这可爱的小生灵吧。(齐读全文)

六、发散

妙笔生花

提示:

模仿课文,抓住小动物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和连接词;注意描写小动物的神态。

七、自选作业:

喜爱朗读的,读一读课文,给家长介绍小虾。

喜爱写作的:写一写小虾打架时的激烈场面;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5、三年级语文《小虾》说课稿

说教材:

《小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可爱的小生灵”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写具体的。

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写具体的方法。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指导书写“虾”字。

3、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虾”字两遍。(落实写字目标)

4、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二人开火车读;全班开火车读;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

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6、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2)全班开火车读(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7、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五、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2、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二人开火车读。

(2)全班开火车读。

(3)指名部分同学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28分钟)

1、梳理课文内容:3分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们读过课文后获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内容: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知识?

2、了解小虾的外形:6分钟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虾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个同学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小虾的样子。

(4)男女生分组读句。

(5)出示课件,口头填空检查学习效果。

(6)出示两种小虾的图片,分辨。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虾的有趣。19分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体现小虾有趣的句子。

(2)指名读体现虾有趣的句子。

(3)画出动作的词、板书。

(4)四人小组学习,模仿体会小虾吃东西时的小心和吃饱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组活动要求。

b、交流感受。

(5)齐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小虾的可爱。

(6)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句话。(备用环节)

(7)出示课件,小结,点名中心句并进行课堂小练笔。

(四)小结:(1分钟)

出示各种小虾图片,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8、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致的观察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3、体会本文总—分的段式写法。

4、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虾对小虾的喜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小虾喜爱的句子,感受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配乐出图,回顾导入】大家齐读课题。谁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说说你观察到的小虾的样子?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啊!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观察得这么细致啊?【板书:喜爱】带着这样的这样的感受快速自读课文,继续观察这可爱的小虾。

二、回顾

1、谁记得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喜欢小虾么?为什么?

2、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这讨人喜爱的小虾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小虾吃食真有趣

1、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很有趣?用“~~”画下来读一读,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2、学生批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谁来谈谈?),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2】从这句话看出,小虾吃东西都非常机警,随时保持警惕,好像一个机灵的小猫。这份小心劲怎样表现出来?你再读读?

【3】瞧!这小虾多机灵。【在三角上填动词图齐读,生读出师点】这些不断重复的动词特别能表现什么?(小虾的机警)请你像老师这样,标注这句话中表示顺序的词语。(背投生标,对不对?)同位比比,!看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小猫吃东西的时候……?(点“小猫吃食过”PT,一生汇报)

引:让我们再共同体验小虾吃食的那份小心翼翼,……【顺序词语填空齐读】

【4】这儿有两组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觉得没有危险了,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生:直到……才——反复试探,特别小心警惕。过程很警觉、小心。

谁能试着读读。【指导】读得谨慎一些,张弛有度。

【5】播放生物图片。多有趣啊!谁再读读?

【过渡】你还从哪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

预设2:

【1】出示: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肚子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2】从这句话看出,它们吃饱后很自在,看起来非常有趣。

【3】瞧!【各种姿态的小虾图片+还有的……】就是这些有意思的小虾!它们……?

【4】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

师读:小虾真有趣。

生一起读:【多图+第2句文字】生读。【多图+第3句文字】生读

【5】小结:老师读的句子和你们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总分:有趣1吃东西小心2吃饱后自在)

【8】谁能概括一下这段的感受?(小虾吃东西的小心翼翼和吃饱后的自在使我感觉非常有趣,带给我很多快乐。)你读读,听出来了,真有意思!感受这种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小虾的脾气不好

1、小虾吃食的习惯这么有趣,现在我们继续感受小虾带来的无穷乐趣,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第四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示自学。

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这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句子令你感觉到小虾脾气不好,神态很有趣?用“~~”画下来,把感受尤其深刻的词语用"*"标出来。

自学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

【1】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虾对于别人招惹它非常生气……

尤其是立即、蹦、——反应激烈

生了气似的、——像坏脾气的小孩、我推想的,把它当赋予人的性格

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极

端愤怒(脸红脖子粗)

【3】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几个词组?【PT点红:立即蹦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的一突一突的】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这些词组是有联系的,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小虾极端愤怒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是情绪和激烈反应。谁能联系起来说说这个长句子?

这就是作家的语言,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小虾发脾气的神态栩栩如生,发火都如此有趣。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小虾么?(火冒三丈)读出来。

预设2:

【1】过渡:多可爱的小生灵呀!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小虾的可爱?

【2】这时,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展开全文阅读

【3】出示句子对比:

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使用“激烈”一词。【猛烈激烈?不足突出其凶猛的性格,火爆的脾气。】

哎哟,你可小心点,别去招惹这些一点就着的小家伙。读(PT:要是你用……)

你得当心点,别碰到正在发脾气的小虾,读(PT:这时……)

【3】透过大家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像个一点就着的炸药包,三岁的小孩,一逗就气,还打架。真是个火爆脾气的小家伙。敌我不分,凶猛、可爱

怎么把这小家伙的坏脾气读出来呢?谁试试?指导:反应再激烈点,男生再试试。

【4】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还揣摩小虾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小虾的脾气秉性喜爱之情。这小家伙,连发火都这么有意思,挺有意思。透过这样的描写,你喜欢小虾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读读上面的句子。(PT第四段)

【5】还有哪些令你感到有趣的事情?

【6】五、六自然段【板书:生生不息】是啊,这惹人喜爱的小虾越来越多了。还有什么会越来越多了?

(小虾带来的乐趣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点评:就是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五、总结

【1】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虾?谁能再给本文起个题目?——的小虾

生:有趣可爱

【2】想一想:“我”喜欢小虾么?为什么?尝试用板书结合着说一说(讨论)【板书:环境、外形、吃食、脾气】本文通过作者细致地(观察),发现小虾的(生活环境、不同阶段的外形、吃食的状态、发脾气的样子、神奇的繁殖)都非常(有趣),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虾浓浓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就是这样观察、描写小虾。一起来透过作者的语言,感受这可爱的小生灵吧。(齐读全文)

六、发散

妙笔生花

提示:

模仿课文,抓住小动物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和连接词;注意描写小动物的神态。

七、自选作业:

喜爱朗读的,读一读课文,给家长介绍小虾。

喜爱写作的:

写一写小虾打架时的激烈场面;

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9、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节课是第十四课《蜜蜂》,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说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和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

3.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4.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A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环节?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A(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B“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C“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D“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6.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

(六)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1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节课是第十四课《蜜蜂》,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说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和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

3.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4.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A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环节?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A(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B“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C“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D“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6.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

(六)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1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读懂课文,从中了解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受到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基本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3.认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有:

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这一重点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大海的资料。

教具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

二、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十六个字。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本文的教学我主要选用“自学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是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参加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思想。再辅之议论法和情景感染法,真正把语文上成语文素质教育课。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重视朗读,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在多读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想、划、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教学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交流关于大海的资料,完成认识目标和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完成情感目标、基本技能目标。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

1、听写本生字、新词。

2、回顾大屏幕出示问题:(1)课文围绕第几自然段来写的?(2)哪些自然段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请同学欣赏《海底世界》录相。看完后交流留下的印象。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

指名朗读2、3自然段,其它同学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是从黑暗中的发光鱼和海底的各种声音两方面来介绍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归纳板书,再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景象予以想象,然后播放发光鱼录相,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海底景色奇异。了解海底声音时让学生齐读文中的原句,再听听海底各种声音的`录音,最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2.自学4、5、6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自然段,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大屏幕上的问题。

①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方面来介绍海底物产丰富的?

②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是怎样描写它们的活动方法的?(从文中划出来,多读读)③介绍了哪些植物,文中是怎样描述它们的?④介绍了哪些矿物?

这四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植物种类多、活动形式多来了解海底物产丰富。

(2)自学完后全班交流。

交流海里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三万种时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用“已经知道”和“大约”来表明动物远不止这么多种,激发学生热爱大海,探索自然的兴趣。交流到海底动物活动方法时让学生完成大屏幕上的连线题。感情朗读体会海底动物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学生回答完后屏幕出示每种动物的图片,展示一部分实物标本。(画面和实物展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理解课文的难度。)学生对海底植物描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屏幕出示画面增强直观感就可以了。在交流矿产时我会渗透环保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应爱护海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四)总结写作方法

作者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作者先总的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了解海底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的兴趣,最后又用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使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密。

(五)反馈练习

学生根据自学的内容及师的提示总结全文,完成板书。设计此练习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

写一个片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处景物进行描写。

(七)板书

黑暗中光点闪烁

景色奇异

宁静中窃窃私语

海底世界动物知道三万多种

物产丰富植物多种多样

矿物蕴藏丰富

12、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不强,因此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电教法: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境朗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凭借联想,激活已有的知识库存、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学生主动的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多想象,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学法:

1.合作探究学习:《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读写结合:只有写,才会努力去使其变得精练,因此,读写结合,在中高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释题导入:

1.教师用温和亲切地口吻说: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领略了很多,今天的这一堂课我们还要欣赏一幅古画,谁来读一读课题。

2.师: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

针对学生的回答再做总结: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课文将向我们展示怎样了不起的古画呢?请你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信息,用笔画一画,等一会我们交流一下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二)初读,交流学习心得:

1.师:我发现每位同学都读得很投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读课文,从中了解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共同交流学习所得,这是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交流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中的相当段落与文本再接触。

(三)欣赏图画,再次读文: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这幅画,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因此,在学生对《清时上河图》的价值有着初步认识的时候,定会产生想去亲眼目睹画的欲望的情况下。教师说:“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读书能力特别强,刚刚大家初次朗读课文就有这么多收获,那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画,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当然,看画的目的是为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因此,指导学生:请你细细地欣赏这幅画,看看能不能从画中找到你读到的内容。

(多媒体滚动演示清明上河图,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老师根据场景适当提示:进入汴粱市区了,你能看到什么;到桥北头了……)引领学生放松地欣赏,在视觉、听觉都在其中得到了享受。这里运用电教法,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2.这时,老师又引导:欣赏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这时可以又一次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比如:当学生谈到:我在画上看到很多人。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是的,有很多人,你能根据课文来说一说,有哪些人吗?“这就进一步带领学生来学习文本了。

3.在初读交流学习心得与再读欣赏图画之后,我们老师就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课文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段落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没必要字字斟酌,比如第一自然段,写《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我们在让学生交流心得时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细细研读。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老师再请你们细细地看这幅画,再读读课文的二三两小节,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这个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画能“名扬中外”有个较确切地认识。如:当学生读到:“画上有好多人,有的不到一寸,有……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时,教师可以这样归纳:多么精致啊。如果你旁边是一个外国朋友,你愿意怎么自豪地告诉他。这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字词有所理解,对具体的情境有所把握,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自行把握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读文。

5.这是略读课文,只要学生对“名扬中外”的'原因有所了解,对文本能较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就应及时引领学生进行下一段落的学习。

如:还有形态各异的三百六十行,都画在里面了,了不起。刚才大家说画面上的人真小,但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还能够看到桥北头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老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小节,然后把你的感受和你的同桌轻轻地交流一下。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谈、读、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交往。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与同桌交流学习心得,创设了一个较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学习这一段话,有一个问题的讨论,能让学生对“名扬中外”会有更深刻地理解,那就是:桥头的生活情景也许是瞬间发生的情景,但也搬到了画上。这说明了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画者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是他画技高超地体现。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指导,如:其实写作文和画画一样,你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四)欣赏图画,填写资料卡:

1.有了上述的铺垫之后,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采用引读法进行的。

《清明上河图》是一副伟大的著作,因此,让学生再次欣赏图画,加深印象。

2.都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有关文物、古迹、图画等一类的文章,指导学生写“资料卡”,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这儿,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张“资料卡”。如下:

师:刚才大家看看图,读课文欣赏了一幅了不起的画。如果你想要把从课文搜集到的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我们可以做一张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_____________年代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

画面内容_________历史价值___________

3.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这是另外一种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当要填写相关内容时,并不需要把整篇文章一一细读,而是快速浏览,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指导学生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别忘了要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因此作业可以这样安排: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赵州桥,课后自己也来做一张“资料卡”。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巧妙的板书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针对本课特点,设计如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基本情况内容历史价值

长:528厘米人物众多观800年以前

高:24.8厘米街市热闹古都风貌

北宋、汴梁桥北头有趣生活情景

五、结课:

总之,这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800多年前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控究的学习方式,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资料卡,把书读薄。教师引领学生去多种形式地读、欣赏,调动各种器官来学习课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执教的是一首古诗《石灰吟》。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我备课的一些想法。

我选择这个教学内容,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教学内容的体裁丰富多彩,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适应各种体裁的教学;2.平时,我也观摩过不少执教古诗的课,很是羡慕大师们的挥洒自如。而自己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也从未尝试过古诗的教学。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尝试。

《石灰吟》这首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对于文本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我主要和大家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对于这堂课,我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的生平,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让学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立志、做人的情感熏陶。

基于这样的目标预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整体通读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对于本首诗,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相机指导学生把生字“焚”读准、读懂。“焚”这个字是前鼻音,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很容易读成后鼻音。在我看来,词语教学在高年级段依然要扎扎实实。同时,对于“粉骨碎身”这个词,和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不大一样,学生感到不明白,这很正常,因为我读这首诗时,对为什么是“粉骨碎身”也很疑惑,我通过查资料整合了其中的原因,所以提出来强调,一是提醒学生读正确这个词。二是通过直接告诉的方法,让学生能消除心中的疑惑,以加深对这个词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司空见惯的石灰,不要说学生,就是我自己,如果不看相关的资料,对于采制石灰的过程也不是很清楚的。如果能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当然能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教时,我用“石灰的自述”介绍了一段文字,让学生自己读了一下。课后,我发现如此的做法不仅是蜻蜓点水,而且冲淡了语文课的味道。那如何让学生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呢?于是,我反复读教材,读着读着,惊喜地发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正是石头锻造成石灰的三个步骤。我就紧扣这三个词语,通过指导学生把词语所蕴含的意思给读出来。在进行简单的小结后,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若等闲”和“全不怕”,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采制石灰的过程,同时对诗歌的前三句也就能准确地理解了。让学生交流对石灰是否有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反思,就能很自然地对习以为常的石灰有了深入的认识,知道作者吟诵石灰,就是要吟诵石灰高洁的品格。

第三步,了解诗人

生活在当代的孩子,要真正读懂时隔甚远的古代诗歌,当然必须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对于于谦,学生有所了解,但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于是,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生把于谦的相关事迹进行介绍。对于这份介绍材料,我是自己根据教参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加工,使于谦的生平介绍变得充实,同时,介绍的语言直白、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介绍之后,让学生交流对于谦的认识,在相互的交流中,同学们对于谦这个人就有了深入、全面地了解。

第四步,指导朗读

朗读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看来,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处理不该是老师直接的告诉,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而应让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入到情感的内核,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才能情动而辞发。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结合先前于谦的生平介绍,按照于谦年少时——步入仕途——走上刑场这样的经历让学生想象于谦的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看得出来,因为走入了于谦的内心,学生的朗读深情并茂,我想: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立志和做人的情感熏陶。

第五步,课堂总结

体会、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堂中,我两次让学生反思是否有新的认识,其实就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与表达学习所得,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此时,出示托物言志这个写作方法,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这时,再把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时,学生的朗读完全是一种自然、真切情感的流露。因为背诵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课上,让学生互相背,指名背,齐背,就给了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从效果看,还是比较好的。

第六步,书写古诗

在平时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上书写诗。因为对于一首诗,让学生会读会背这是我们老师很注重的,对于书写一般放在课后。今天,我之所以要放在课上,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写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学生的书法要考级;考试时,试卷上有卷面分。2.从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书写一定会比课后认真得多,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习惯成自然。而且在课上书写,也便于老师进行指导。3.平时,让学生抄写古诗,学生都把它看作是一种作业,兴致不是很高。现在,我提供了这两种书法样式,让他们完成一幅作品,学生感觉很新鲜,同时配上舒缓的音乐,更让他们觉得这样的书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4、我提供的范字就是我们班的学生写的,因为我觉得写得字要比电脑直接打印的更有一种书法的味道,虽然学生写得还比较幼稚。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传承,才意味着真正的立人,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非常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使命。今天,我就尝试着让孩子们在读读写写中受到文化的浸润,期待能将文化的种子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的想法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今天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

《竹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竹石》这首诗是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二、说教学目标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是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节课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三、说教法和学法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古诗的方法,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能理解古诗的意思,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表面上理解诗意,但要从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需要从作者的资料、时代背景入手,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蕴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1.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首先让自学、朗读、感悟、想象等方法,再让学生走进古诗,感悟作品的内在蕴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学法。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反复吟诵,来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结合作者的生平,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样设计了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让学生背诵《石灰吟》,再交流学古诗的方法。

(二)学生根据方法自学古诗。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书上仅有两个注释,就是任:任凭,尔:你的意思,原以为学生都知道,没有做过多的强调,结果在测评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然后让学生抓住一个“咬”字: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理解竹子的刚毅性格。任:任凭。让小组合作练习说话,体会任凭这个词语。然后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诵读古诗,体验情感。

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品格来写人,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象竹子生长的环境,总结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四)达标测评背诵、默写《竹石》。

(五)说板书设计

竹石

咬定不放松

立根破岩中

千磨还坚韧

任尔南北风

14、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藏戏》一文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二、说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旷野、赞叹不已、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难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根据这篇略读课文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环节:

1、课前布置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完成练习册的补充词语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检查预习:课上四人小组进行检查,互相正音;完成练习册的补充词语题,课上二人小组边看大屏幕边检查。然后齐读加深影响,达到积累的目的`。单独拿出“不一而足”,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在段落,并在大屏幕上出示,学生齐读,联系上下文,从“丰富多彩,不同”等词语体会其意思。

4、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静心默读,标注感受,然后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补充,总结。

6、总结写作方面的收获:开篇三个排比式三个反问句,先声夺人;语言生动;过渡自然······

7、布置练习:可以运用课上的步骤阅读有关戏曲的文章,也可以仿照本文写一篇介绍某一剧种的文章。

五、说教学反思:

课上,几乎没有给学生大声朗读的机会。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删去两朗读的环节:一是理清顺序时,学生会发现开头的前三段,每一段对应后面一部分内容,本来准备师生合作朗读感受前后照应的写法,结果被删去;二是在交流深入学习后的感受时,每一部分都要在交流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一遍,结果由于时间预设不合理,被删减了。

还有几个地方也应该朗读:感受开篇三个排比式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时过于仓促,也应该去朗读;感受语言的生动时,比喻、排比的句子也应该通过朗读去进一步感受表达效果,还可以积累语言。

15、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腊八粥》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同时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

(一)课文对话比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行体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

(二)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把小课题和平时教学更好的整合,课的伊始我让学生先说出含有本课生字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尽量多地使用成语。如:馋涎欲滴、垂涎三尺、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一饱口福......

2、运用进修倡导的阅读“四读”模式,初读感知在第一课时已经完成,在这节课着重体现的是精读感悟、回读赏析和拓读升华。另外,把第一自然段放在第一课时处理,可以减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感悟文章的中重点内容。拓读阅读中准备了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

3、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体会八儿心理活动变化。文章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设身处地,想角色之所想,急角色之所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实施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课后习题应该放在理解课文中去处理。

2、图文应该结合,这样更能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课后作业中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应该放在课前完成。

4、以读促讲应该面向更多的学生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5、问题不宜过多,应多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

16、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主要描写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课文渲染了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衬托出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也生动刻画了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言行,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二、说设计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分解教材,资源重组教材,通过教师、学生、文本、媒体四者之间的相互呼应,多元互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段要求,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2.体会作者在修辞运用和人物描写上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修辞运用和人物描写上的写作特点。

四、说教学流程:

(一)营造氛围引入情境

上课伊始,我以鲜明的人物画面和激烈的炮火音效,刺激学生的视听;以饱含深情的话语,碰撞学生的心灵:同学们,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用他年仅22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赞歌。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他的名字——黄继光。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把握精髓,以读为本

“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它是阅读理解文本最基本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读书实践,采取“以读悟语、以读悟情”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有层次的读文三步曲:

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心中初步定位黄继光的人物形象——“英勇顽强”。

第二步,静思默读,圈画出黄继光从请求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描写他语言和动作的词句,并在感动之处加以批注。这一步读文,静中有动,渗透着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训练学生捕捉文章重点的'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三步,重点精读,指导学生朗读品悟描写黄继光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如:

主动请缨时坚定的话语:“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匍匐前进时顽强的动作:“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舍身堵枪口时的英雄壮举:“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通过这样标的明确的挖掘,深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同时体会作者在修辞运用和人物描写上的写作特点。

读文三部曲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读书,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在读的过程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和延伸……

(三)小诗铺路,练笔言情

在品读重点词句感悟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之后,将诗人严辰为黄继光所写的一首小诗《永恒》引入课堂

永恒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

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你死得那样年轻,

却活的那样久长。

谁说庄严的刹那不就是永恒!

……

相信此时,那一行行感人的诗句拨动学生的心弦,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愈来愈清晰高大,积蓄已久的情感续势待发,教师相机而动,安排了这样一个练笔训练:孩子们,读着严辰的这首诗,感悟着黄继光的英雄形象,老师相信在你心里一定有好多话要说!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这篇课文的题目下面,写在“黄继光”这个伟大的名字下面。这样一写,就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心桥,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受到黄继光精神品质的深度熏陶,完成了英雄形象的再塑造。

(四)精神永生,真诚献礼

教学的尾声,音乐响起,示意全体同学起立,向英雄的黄继光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并把这庄严的一礼,献给那些为祖国和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至此,《黄继光》一课的课堂教学已被推向情感的巅峰,让人倍感震憾!在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7、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白鹅》主要向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的形象特点,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于白鹅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共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1—2)主要描写了白鹅高傲的姿态;第二部分(3)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叫声;第三部分(4)主要描写了白鹅的步态;第四部分(5---7)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吃饭。全文结构非常清楚,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主要是围绕着“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来统领全文的。全文就是细致刻画白鹅的三大方面重点来描写了它的性格特点,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篇文章的语言活泼、诙谐、准确运用了多种修辞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部分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作为教者的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感性的语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是训练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独特与精妙之处,初步掌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细致。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特点的分析、解读,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基于编者意图的领会,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13字,会正确书写14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倘若、从容不迫、窥伺、不胜其烦”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朗读课文;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白鹅高傲的特点写出来的。教学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他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理念

我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力图体现: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处处以语言为珍珠,用文字来串线,形成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足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四:说教学流程;

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课,真实展开我的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读句子导入新课。

在课上让学生和大家说一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认真读了课文的学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当然,如果学生没有说出“高傲”,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文中丰子恺对这只白鹅的印象。)

把这句话出示在屏幕上,并提问,什么叫“高傲”?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会说,“高傲”是傲气的'意思,是看不起别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请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部分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部分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第二板块:感受白鹅“傲”,体会作者“情”。围绕主问题,品味语言。

白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出白鹅叫声的高傲呢?给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学生在体会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想象与对比感受白鹅的“高傲”,如让学生想象,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它可能在喊:。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通过想象,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到鹅的高傲。

描写白鹅步态的部分: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从课文写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以及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等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这样一对比,,从而突出它的傲慢,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可以通过有语气地朗读,来表现出白鹅的特点。

第5自然段“吃相”围绕鹅吃相最大的特点“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展开,通过对词句的朗读,让学生弄明白怎样才是三眼一板的吃?再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来感受白鹅可笑的样子,非常有特点的一面,它不仅很高傲,而且还显得很死板,不知变通。

第6、7自然段,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同时很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找出最能体现鹅吃相有趣的语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体会白鹅吃饭时架子十足的特点,即必须有人在旁边侍候,因为它虽然知道狗会常常来偷吃它的饭,但它还是不知变通地总是吃一口饭就走开去远处喝水吃草,当饭被狗吃光,它还要责备人们对他照顾不够。而且从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这只白鹅的厉害,因为狗每次想偷吃饭时,都得先“窥伺”,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吃,而且得趁着白鹅离开时“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紧时间尽量多吃点儿,生怕一会儿白鹅回来对它不客气似的。

“鹅这么高傲可作者讨厌它吗?”根据学生反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鹅的“缺点”其实也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就是反语。除此之外,还用了拟人对比。作者这样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第三板块: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这篇文章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说板书设计

白鹅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高傲{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喜爱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8、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猫》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

(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

二、说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2、欣赏猫的图片,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们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吗?他可喜欢猫了,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猫)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的宠物——猫必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学习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再加上几幅可爱的小猫的图片,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1、让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读通课文,然后说说“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要求说出文中的依据。)

(教师随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勇猛……)

2、引导思考:看着这些表示性格的词,你有没有疑问?

3、作者讨厌猫的古怪性格吗?为什么?(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研读。

(三)细品精读,激发情感。(教学程序随机而变)

1、自读感悟: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可爱呢?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把写猫可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挑一处你认为写得最生动,最喜欢读的语句讲给大家听。先自己准备,再四人小组交流。

2、学生再读课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

(1)读出表现猫贪玩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感悟。如: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解释“任凭”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体现猫的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4)总结学法,学习体现猫的性格古怪的其他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重在通过抓住“谁”、“怎么”的适当想象来体会猫的贪玩,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以表现,设计上考虑了学生的思考维度由“谁”递进到“怎么”,想象会更合理、更有情境感,而且迁移了学法。

3、再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猫的古怪性格。

①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还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语句。

②完成填空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xxx,又xxx;既xxx,又xxx;既xxx,又xxx。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4、再读课文,感受小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1)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小猫的可爱。

(2)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呢?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此句是文章的过渡句,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以以上的训练方式引入对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

(3)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想象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播放课件,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的朗读是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使学习的兴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会被又一次激发。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1、自学“学习链接”。

2、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3、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设计意图: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一次延伸到学生自己对猫的喜爱,并使本节课体会到的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得到实际运用。

(五)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六)拓展练笔: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共分享。

说课稿一等奖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说课稿一等奖 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