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3:37:02
类别:演讲稿
公车让座演讲稿600字小学
有一次,我和妈妈从老家回来,坐在六路公共汽车上。妈妈坐在后排,我坐在离车门较近的座位上,玩妈妈手机上的游戏。
我玩得正兴致勃勃,突然车停了,上来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可是,车上的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车一开动他们就摇摇晃晃地站不稳。
车又停了,车灯也亮了,又上来几个人,车上更拥挤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分开别人对老爷爷说:“您老人家来坐这个座位吧,我就要下了。”老爷爷让老奶奶坐,老奶奶让老爷爷坐,两个人推让着。这时,原来坐在小伙子旁边的一个姑娘站起来说:“您二老坐在一起吧!”两个老人说了声“谢谢”才落座了。
小伙子一直站在我身边,我听见他在低声咳嗽。过了好几站,他才下车,借着路灯,我看见他进了武警医院。这时,老爷爷说:“这小伙子可能是有病了,可他把座位却让给了我们。真是个好人啊!”
我听了心里酸酸的,很惭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为什么就没有给老人让座啊?下车后,我把这件事对妈妈说了,妈妈也赞扬了那个小伙子,说我应该学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那天夜里,我想起了爸爸说过的古人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让座的事情虽然很小,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啊!今后,我要向那位大哥哥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好人好事。
乌鸦一家人正在看电视,可是电视没有几个频道,而且没有好看的节目。
小乌鸦说:“你看看小狐狸家都装了个天线,可以看到好多个频道,咱们家是不是也应该买一个啦!”
乌鸦妈妈听见“狐狸”这两个字就气,愤怒的说:“大家都听说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谁不知道我们乌鸦聪明。自从我爷爷那代被骗之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羽毛从洁白变成了乌黑,唉”。
乌鸦爸爸说:“要不是我爷爷被骗,我现在早该变成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间车爆胎的帅气美男子了。”
突然,小狐狸从乌鸦家门口路过。
乌鸦妈妈出来对小狐狸说:“昨天夜里有上哪玩通宵了。”
小狐狸回答说:“no,我是出去骗肉去了。”
这时,小乌鸦在屋里喊:“妈妈,我饿了。”
乌鸦妈妈说:“冰箱里不是有双汇火腿肠吗,自己不会拿吗?”
小狐狸一听见有火腿肠,立刻变了一个令人喜爱的表情说:“我用一个东西和你换根火腿肠,好吗?”
乌鸦妈妈说:“用什么换?”
小狐狸拿出了一个盒子说:“用这个,这是步步高学习机,帮着学英语的。”
乌鸦妈妈说:“我要这干什么,不要。”
小狐狸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个小瓶子说:“那这个呢,这可是美白皮肤的啊!”
乌鸦妈妈两眼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瓶子说:“快拿根火腿肠出来。”
小乌鸦拿出来一根火腿肠。
小狐狸放下盒子和瓶子,拿着火腿肠风驰电掣的跑了。
乌鸦爸爸说:“要让我在遇见你,我啄瞎你的眼睛。”
春光明媚的早晨,母鸡来到一条小溪边散步,溪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母鸡看着自己光滑的羽毛那么漂亮,放声高歌。它的叫声被藏在树后的狐狸听到了,狐狸摸了摸饿极了的肚子,直流口水,想:“呀,这母鸡这么肥滚滚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可以美餐一顿喽!”狐狸悄悄地窜到母鸡后面,猛一把抓住了母鸡的尾巴。母鸡借着溪水的反光发现了狐狸:急中生智:“哎呀,猎狗大哥,狐狸找你玩呢。”狐狸听了,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跑没影了。
母鸡见狐狸中计了,心中自然得意起来,“咯-咯-咯-”唱得更大声了。这歌声被跑得不远的狐狸又听到了,决定悄悄跟在母鸡后面,可狐狸压根没看到猎狗的影子,再看看母鸡得意忘形的样子,狐狸马上明白自己刚才被母鸡骗了。它气愤地抓住母鸡,说:“这次我不管你后面有没有了猎狗,我都要把你吃了。”母鸡这才后悔莫及,而现在却只能乖乖等着被吃了。
母鸡临死的时候长叹一声,说:“逃离危险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必须小心行事,否则可能又会有生命危险。”
某八旬老人坐动车看病,女儿只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后被女大学生请了起来,其女儿要求一起坐被拒绝而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其女儿留下一句一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为此感到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错了吗?我认为让座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真正的孝顺不能依靠道德绑架。
关爱老人是中国道德的核心,是“忠孝”。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让座老人天经地义,但是要做老人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人们的合法权利是法律授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人的女儿也一样,其女儿没有为了孝顺父母而侵犯他人正当权利的特权。女大学生既然付出了全程车票的车钱,就应当享有全程坐座位的权利。让座只是中国人思想观念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国之根本。当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相冲突时,我们应选择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因为与道德伦理相比,法律才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原则,最根本的底线。一旦法律的权威被践踏,那么国之根本就会被动摇,国将不存。所以孝顺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权利相冲时,请选择尊重他人合法权利,他人正当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真正的美德让座不能依靠道德绑架,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体现,但是老人女儿的行为实质上打着“要尊老爱幼要让座”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真正的美德是内心自发的,让座也应是个人自愿的,而不是外界进行道德绑架强行逼迫的。如果纵容这种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强行逼迫让座的行为,只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
真正的美德在人们心间,大家自有一把衡量是非对错的尺子,真正的样子应是自愿不是被逼,真正的孝顺是给老人要一张全程车票。
今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材料:一位八旬老人因只有一张半程票,中途被一位女大学生“请”了起来。随后,一中年男子让座给老人,老人的女儿却借此对女大学生说:“年轻人呀,应该多学学。”但我觉得这位女大学生的做法并非错误,我们应该多向女大学生学习,坚持自己的位置,拒绝道德绑架。
最近网络上新出了一个词叫“道德绑架”他的意思大概就是一些人利用自身的弱处来了所帮助或者一些针对其他有能力而不去帮助别人的人进行语言攻击。在社会上这些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公交车上,你可以看到某一些老人因为没人让座,而对身边的年轻人进行“教育”:“唉,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这些老人虽然年纪较大,但行动能力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弱。有的老人身子骨依旧硬朗,但他们却人想要利用自身的特点的弱处来索取一些不必要的帮助,这就是所谓的“我弱我有理。”还有一种项目被人们视为道德绑架的对象慈善机构。现如今的慈善事业早已被世俗化,金钱化。人们看重的不是你的善心,而是你捐款的多少,谁捐的最多就意味着谁最有善心。不但如此在平时学校里举办的捐款,老师们嘴上虽说不勉强,但也会规定一定的捐款数额。当你说没钱时、当你捐款捐得少时,同学们就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爱心呐。”就比如说一位男明星吴京,他所执导的电影《战狼2》票房高达50亿。而随后他也向慈善机构捐助了100万人民币。可人们却对他这种行为提出了指责和质疑:“赚了几十亿才捐那么100万,起码要捐几个亿呀!”等等之类的话语。这样的现象让社会中许多想做好事的人感到了无奈和恐惧。因为人们看重的不是你做了好事,而是做的这些好事有没有与你的能力相持平。
道德绑架会让社会笼罩在虚伪的面纱下,因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为了避免道德绑架。而不是发自内心,这就会导致社会氛围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所以,让我们坚守自己的位置,坚决抵抗道德绑架,要受会变得更加真实,让“我弱我有理”的这种说法在人们的脑海中彻底铲除。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许多多令我忘不掉的事,好象那一颗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光彩夺目。在这些往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午,正是最热的时候,太阳的光映照在我的脸上。坐在车里,听着"吼,吼。"的车声,这声音毋庸置疑是噪音,望着车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他们都是半眯着眼睛,撑着太阳伞,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这热辣辣的太阳。
有人上车了,她是一位老人,她看看车上的座位,满了,又没人让座。只好站着,扶着车杆。阳光正直直地照着那位老人,老人皱着眉头,用手擦从额头流下豆大的汗珠。车子突然猛地一刹车!老人踉跄了一下,脚撞到了车杆"哎哟"一声。全车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老人的身上,可过了一会儿,他们都各干各的事,压根没打算让座。我直定定地看老人,手紧紧地握拳,手心都出汗了,咬着下唇。让不让坐呢?我十分犹豫,他们不让,我也不让吧,可是......让了的话我就要站着了呀,又热又。不!这点小事,我怎么可以不让呢?我又想到我是少先队员,我迅速起身,走到老人面前,诚恳地说:"老婆婆,你去我的位置坐吧,没那么多阳光。"老人拒绝了,说:"这怎么行,你还小的,还白白的,会黑的。""小孩子们多身体好。"我坚持要老人坐,老人只好坐了,亲切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说"没有关系的"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让座,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让座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光顾着自己渺小的利益的人,却会受到被人的唾齿!
那一天,我如往常一样乘公交车回家。不过,有些倒霉,我上车时车上早就挤满了人,我只好在拥挤的人群里勉强站立。车大概走了一两站,从上客门颤颤巍巍的走上一个白发苍苍老爷爷,拄着拐杖,看上去有70多岁了。车子一启动,他更加吃力了,一只手紧紧地攥着拐杖,另一只手牢牢地抓着扶手,皱起了眉,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不知是因为什么,我特别想看看有哪位好心人会给老爷爷让座。两分钟过去了,车上没有一个人起立让座。似乎大家都在逃避着什么,有些人对这位老爷爷视而不见,两眼直直盯着窗外,有的人故意在不停地玩弄着手机,对这位新上车的乘客不理不睬;还有的人在车厢里大声地说笑,对老人投去满不在乎的目光。总之,大家对这位新上车的乘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时,车厢里响起了"请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谢谢。"的声音,这时候,一个圆嘟嘟的小手拽了拽老人的衣角:"爷爷,你坐这儿吧。""谢谢你,小朋友。"老爷爷挪着身子坐到了椅上。
我看了看车上其他乘客:有的人露出了微笑,有的人低下了头,还有的人把小姑娘拉到了自己让出的空位上。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小姑娘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十一的劲头,不输任何一个假期,依旧人头涌动,我如同往常一样坐公交去看书。
站台上几乎挤满了人,当然不缺前来旅游的。大包小包挤满了过道,似乎看不见一条可以行走的路。
眼看着就要到了时间,不顾三七二十一挤上了最后一班车,人多的几乎令人窒息,找不到喘息的空间。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味道,香水,汗味,食物,药膏,当然不缺乏别人的大呼小叫,打打闹闹。
座位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孩和老人,车上每个人都十分有默契的站起身让位给他们。可是在前排,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子,坐在座位上,对于自己面前的五十岁中年女士的大呼小叫无动于衷。
我竖起耳朵,听到了事情的经过:由于公交车人太多,女士的孩子不想站着,就指着那位男子让他让个座,结果男子并没有去理会,而是继续看手中的杂志。小孩子脾气,开始不停的哭闹,女士就不乐意了,指着男子的鼻子就是破口大骂,说他不懂得爱幼,这么年轻还霸占座位。
我有点生气,不仅是因为女子的无礼,更是因为男子的轻蔑以及对孩子哭闹的不顾。
男子没有像我想象那般对着女士破口大骂,而是看了她一眼,说:“抱歉,我实在是不方便。”又低下头继续看书。
女子见自己目的没达成,就开始对周围人说:“你看这个人,不仅不让座,还没有礼貌。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品德怎么这么坏呢。”这下人群可就如同平地一颗惊雷般炸开了锅,不停的有人对他说,让个座吧,小孩子不容易,谦让谦让。
他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四周的人,眼睛里满是不解和无奈...
“叮咚”提示音不合时宜的响起“下一站,人民医院,下车请准备......”他顿了顿,从座位上起身,一瘸一拐的走下了台阶。人群突然安静了下来,连同那个女子,也顿在那里说不出话,孩子的哭闹也渐渐停止了,仿佛是知道了自己不该任性。
顿时的失语,使我不知所措。从车窗外望见那个男子一瘸一拐的走向医院的大门,脑子一片空白。
直到我下车,那个座位也没有人坐过。
在与老人让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让座是社会公德,体现几千年来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坐到我的座位上是我应该享有的权利,让与不让是我的自由。下面这种情况由你来判断一下该不该让座。
这个月郑州雾霾严重,政府决定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开车的人少了,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自然就多了许多。我是住校生,需要在周日的晚上7点之前到达学校。由于拿的太多,我爸送我到学校。下午5点多我们出发了,这时候正是乘车的人多的时候。我和我爸带着一个大行李箱,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辆B5路公交车。
车开了,可车厢里也热闹了,不是因为人多才热闹,而是因为让座。为这事差点引起公愤。那么你会问:是不是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而受到别人的批评?错!恰恰相反,年轻人给老人让了座,而老人依然对他不依不饶,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
那个老人看样子有60多岁,也不是太老。那个年轻人有四十多岁,也不算太年轻。年轻人先上的车,找到一个座位,老年人后上的车,没有座位。她就站在那个年轻人跟前。老人认为:你这么年轻,为什么见了老人不把座位让给我?于是她一把就薅住把那个年轻人衣服,连拖带拽地把他从座位上拉出来,自己坐在那个座位上。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不愿意了,说:“阿姨,你年龄大了,不方便,给我说一声,我可以让你坐到我的位置上,我也应该给您让座,可您不该扯我的衣服,把我的衣服就给撕破了,你这是不尊重人,侵犯我的人身权利。”
老人说:“你难道眼瞎吗?老人站在你的旁边,不给老人让座,你爹娘是怎样教育你的,难道这个座位是你包月了吗?”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吵起来了。老人认为年轻人看见老人没有立即让位是没有家教。年轻人认为,我可以给你让座,而且也给你让了位置,你应该说声谢谢,而不是这样蛮不讲理。
两个互不相让,都各说各的理。开始车厢里的人还没有人说话,可车开了几站路,那个老人仍在破口大骂那个年轻人。这时,车厢里的有人对老年人说:他已经给你让座了,就不用再说什么了。老人说:年轻人不尊重老人,没教养!车厢有几个人劝老人消消气,可老人依然唠唠叨叨。
突然有个人沉不住气了,就对那个老人的人发了火。就说那个老年人不讲理。他长的五大三粗,声若洪钟,说道:“那个座位他没有包月,你包月了?不要认为你上了年纪就老不自重。”
那个年轻人说:大家别说了,这事都怪我,我下车了,坐出租去!
这时那个老年人又同那个五大三粗的人吵死了。她说:“你能耐大,你来坐这儿!”他说:“你老不要脸,倚老卖老!”
那个男人的气势显然压住了那个老妇人,她不再说话了。
车继续往前开,车厢里也平静了下来。我也到了目的地,下了车。
我不知道这场让座风波谁对谁错?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个衡量标准。我想让你评评理,在这场让座风波里,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有一次,我和妈妈从老家回来,坐在六路公共汽车上。妈妈坐在后排,我坐在离车门较近的座位上,玩妈妈手机上的游戏。
我玩得正兴致勃勃,突然车停了,上来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可是,车上的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车一开动他们就摇摇晃晃地站不稳。
车又停了,车灯也亮了,又上来几个人,车上更拥挤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分开别人对老爷爷说:“您老人家来坐这个座位吧,我就要下了。”老爷爷让老奶奶坐,老奶奶让老爷爷坐,两个人推让着。这时,原来坐在小伙子旁边的一个姑娘站起来说:“您二老坐在一起吧!”两个老人说了声“谢谢”才落座了。
小伙子一直站在我身边,我听见他在低声咳嗽。过了好几站,他才下车,借着路灯,我看见他进了武警医院。这时,老爷爷说:“这小伙子可能是有病了,可他把座位却让给了我们。真是个好人啊!”
我听了心里酸酸的,很惭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为什么就没有给老人让座啊?下车后,我把这件事对妈妈说了,妈妈也赞扬了那个小伙子,说我应该学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那天夜里,我想起了爸爸说过的古人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让座的事情虽然很小,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啊!今后,我要向那位大哥哥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好人好事。
岁月已久,脑海里的身影已渐渐模糊,但,什么也无法使我忘掉。
两三年前,我独自出门,坐车去栈桥游玩。车一到站,我便匆匆忙忙的上了车,去占座。坐稳后,发现我的旁边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阿姨。车慢慢的开了起来。路面,有些颠簸,车子一晃一晃的往前开,使我庆幸:幸好早早的上来抢座,不然,就要站着,难免还会摔倒。
突然,一个急刹车,我连忙抓住了座椅边的扶手,更加庆幸抢到了坐。这时,我注意到,有一位老奶奶站在车厢里,紧紧抓住车的扶手,险些摔倒。我的内心开始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说,要给老奶奶让座,老师教育过,要礼让老人;另一个说,好不容易抢到的坐,为什么要让出去?
就在我的内心一直犹豫不定时,旁边的阿姨站了起身,对老奶奶说:“阿姨,您坐吧,我马上就下车了。”老奶奶连忙推辞,毕竟阿姨也是一位孕妇啊!可阿姨非要让老奶奶坐,还说:“我马上就下车了,倒是您,万一站在车厢里,摔倒怎么办?”听了这话,老奶奶才坐了下来。
车子继续前行。一个急转弯,挺着大肚子的阿姨差点摔倒,我下定决心,准备给她让座时,她下车了。
从此以后,每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小朋友、残疾人和“大肚子阿姨”,我准会站起身来,对他们说一句:”您坐!“
大家好!我可能是“唱得”比“说得“好听,但是今天要说我就尽量地说。
对于做明星这件事情,我觉得我是完全不可能做明星的,当然有很多的事件也告诉我“你不适合 ,你不可能。“比如说进到这个行业的过程,我是被踢了一脚进来的。当李宗盛大哥有一天突然真的约我了,就说想跟你聊聊。这个时候我也是完全空白,”你对于这个音乐圈有多少了解?“我说:“我没有。”“你有什么期望?”我说:“我没有期望。”“你有什么追求?”我说:“我也没有追求。”“那你为什么要来唱歌?”我说:“因为我喜欢音乐啊。”就是这样子几个问题,我就直接被说拜拜了。
其实一开始,所有的状态都不是在我想象和预料当中,也不是在我的期望当中。我一到唱片公司其实第一个想法就是反正我也不可能发片,你们既然签了我,我就找到一个打工的机会,也许真的如果我努力的话,我可以有一天升格变成一个制作人。因为那个时期他们不流行这样子的声音,举个例子:我前期,滚石做的所有的歌手,比如说像赵传、周华健、李宗盛、罗大佑这样子的声音,所以我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异类。我唯一初试提升的机会当然就是跟潘越云唱的这首《你是唯一》,可是那时候其实会找到我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这张专辑是《阿潘与十个男人》,所以唱片公司已经把所有可以用的男歌手全部推上去了,但是怎么凑都凑不齐十个,所以就给我一个机会来凑第十个。
发了这张单曲之后,那就借着这样的反应,我们来录音。录了新专辑之后唱片公司的企划人员就来了。跟我聊,他发现我是一个跟我讲十句话,我只会回一句的这样子的人。他们直接跟老板抱怨说:“长得这样不知道怎么做啦。”我记得我应该是我们公司唯一被摄影师骂的一个艺人,他是直接摔东西,说他不拍了。所以我第一张专辑的封面其实是什么呢?是当他在无奈、气愤,然后不知道怎么拍的时候,跟宣传人员在发牢骚的时候,我坐在那边发呆,他抓拍了一个照片,那张照片就当了封面。更夸张的是他们最后决定:算了,不要拍脸,不要!所以这张专辑的背面就是一张我趴在桌子上,什么都看不到的一张专辑。所以唱片公司真的没有办法推我,然后上不了任何的媒体,他们就用唯一的一个下下策:全部买电台的广告跟播歌。所以我的歌就是这样子,在电台里面开始播,开始让大家先听到我的声音,没想到这个歌就红了!
红了之后,我的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的生命也不是我的了。这张专辑是在3月的时候发的,那我11月要去当兵,所以我等于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唱片公司基本上就把我当“奴隶”使用。我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发了三张唱片, 拍了两部电影,拍了两部电视剧。我记得有一次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我跟我的老板说:“我真的没有办法啦,你可不可以让我休息一天?”他就把我偷偷地抓到一个很小的酒店,让我在酒店里睡一觉,睡了一整天24小时。
在那段时间其实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思考“你到底要做什么?你到底是在干吗?”我觉得那段时间我已经是个小丑,说实在的除了唱歌以外我做的东西都不是我懂的东西。我记得最好笑的是我去拍了一个片子叫《成功岭上》,我那个时候正好脚受伤,所以我根本就是拐着走路的,说“没关系可以,可以拍”他们就让我去演一个脚受伤的士兵。我说这样也可以,但是我没有剃头。“没关系,让你当班长,班长可以不用剃头。” 他们这样说。
尤其是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想马上退出演艺圈的,就是当我站在舞台上面,大家给我很多热情,像刚刚这个样子。但是当我去当兵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乙等兵,我是军肩最低的一个阿兵哥,那我从报到的那一天开始就让我非常地不舒服。因为我一报到就有一部长官的车子来接我了,说有某某长官要找你。长官要找我,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我就非常忐忑地去了,结果他找我去干嘛?没干嘛!他们只是看看张信哲长什么样子。当我花了这么多的精神,在这么长的时间录了这么多的唱片,然后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结果只是让大家来看热闹。我觉得这个好像不是我当初进到这个圈子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那个时候一直在想,我退伍以后我把合约履行完以后我就不要唱了。
但是《爱如潮水》这个专辑给我一个完全完全地改观,就是说它让我了解到了音乐的力量!这首歌的过程也充满了很多复杂的选择。第一个,李宗盛大哥写完这首歌,他觉得这首歌不是要给我唱的。他觉得这首歌是要给一个有很多生活历练,声音非常沧桑的男人的声音来唱。但是我不晓得哪一点说服了他,让他有这样子的一个奇想吧。就是说,那如果把这样子的一个背景放在一个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的男孩子的身上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尝试了,但这首歌其实在发片的阶段一直没有反应。大家其实不能接受,唱片公司也非常非常地失望,也非常灰心。但是就在这张专辑发了几个月以后,我觉得应该是累积到了一定的能量之后,这首歌就突然地爆了,爆到就是好像全世界都认识我了。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从 “我不要做这件事情了,我只是把工作做好就好了”,到“这个工作有一点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你真正投入去做某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个力量,而且这个连结并不是像之前我去当兵的时候,看热闹。而是说他们愿意跟你分享他们心里的事情,所有的各种阶层,各种年龄背景的男人都来跟我分享他的感情观。因为他们觉得,终于有人愿意唱出他们内心脆弱或是软弱的那一面,有一个代言人了!所以这个也是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接下来就是《有一点动心》也来了。因为刘嘉玲听了《爱如潮水》,超爱!所以我的老板就骗她说:“你只要来签约,我就可以让张信哲跟你合唱!”就骗到她了,然后也唱了这个歌。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让我一直很不能跨过的一个坎就是说,一首一首的成功的歌不断地出来了,那我跟听众有了很多很多的交心。但是我还是一个唱歌的机器,我们一年可以发三到四张唱片。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就是这样一直唱歌吗?我不断地唱歌,虽然这些歌我不是不喜欢,也不是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歌手是什么?我唱了这么长时间的歌,我除了赚到一些钱我什么都不是。我唱的所有的歌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些歌全部都是唱片公司的,我甚至是,如果我离开了滚石,以后我再也不能用这些歌了。
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太恐怖了,所以我那个时候非常非常坚决地:我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要开始掌握音乐的创作权!那我们一般听到创作权,会想到的是创作人都是作词或是作曲,那歌手呢?歌手其实只是在台上,把他们的音乐唱出来而已。这么简单吗?其实不是!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别怕我伤心》这首歌好了。我并不是原唱,之前这个歌手唱《别怕我伤心》的时候,他有他的创作方式,但是这首歌它的创作算是不成功。我的创作,我虽然是翻唱这首歌,但是我用我的方式让听的人得到他们应该有的感动。这个就是创作的力量,所以歌手应该是另外一个创作人。我不要只是当一个在台上唱歌跳舞给大家看,然后去赚一些钱的那样子的艺人。所以我必须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要好好管理我的私生活,我不要留任何线索让他们可以盯得上我。我觉得这个圈子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这么的没有人情味。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这么的唯利是图。你自己知道你要用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个圈子,那相对的他会给你适当的反应。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我换了一个经纪人,我跟他刚刚合作不久,所以他就试着让我去发一些假的消息给记者们。他说:“好,那我先帮你约某某记者。”(跟记者)说了五分钟,他(记者)就说:“你先不要讲,你确定我写这个故事吗?如果你要写,我可以帮你写,但是你要想好之后的后果。”那个“后果”的意思就是说,你以后就得永远永远永远地用这个方式来拿到头条。所以我那一次就毅然决然地说:“好!我了解了,我也不要这个头条!”我回去跟我的经纪人说:”这个不是我要做的,这个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从这个事件开始之后我就非常清楚,我所有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我的音乐服务。这个选择很重要。我不是靠着各种包装、各种绯闻、各种营造的事件或是各种头条来把我推到一个位置上面的艺人,因为我不是那样子的歌手。所以,跟专业合作,是我觉得从我一进到这个行业来就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的第二张专辑我现在回想起来,它还是一个梦幻的制作组合,有李宗盛,有齐秦,有小虫。那你能不能赶得上这些专业人士?你跟他们一样好,你就可以跟他们在平行线上面,一起共同完成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一直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面保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说,我要,做最好的之一,但是不做最好的那一个。这个事情其实对我来说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座右铭,就是说我要跟这些非常棒的人在同一个水平,我要做一个很棒的人。但是这个行业没有第一名,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一直抱着就是“老二哲学”,就是说第二名也是在前三名之内。当我不去跟大家抢的时候,我觉得我反而接受到更多的帮助。我在滚石的那个阶段,唱片公司他们为了要激起大家的士气,所以他们要创造一些假想敌。那个时候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呢?飞碟唱片的张雨生。另外就是可登唱片的伍思凯。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活动上就碰到了张雨生,他的宣传在跟我的宣传聊天,这个时候你知道两边的敌意突然就出来了,你就听到对方用那种很酸的口气说:“你唱片卖的不错嘛,也没有什么新的歌迷再加入了吧!”类似这样子的话。所以那个时候心里面会很不舒服,就是说有必要这样嘛?我绝对不希望是这样子的模式去跟其他的人合作。
一直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是抱着这样子的心态,我不用事事求第一,但是我期待有更多的空间跟好的专业的精英一起合作。所以我想大概就是这几个东西造就了现在的我。第一个就是我的“老二哲学”,让我一直走到现在;第二个就是我对于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子的一个人。我一直都是忠于我自己心里面的选择,而且不被外在的一些名或是利或是更多的诱惑影响到我自己。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自己的经验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