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34:01
类别:工作总结
建筑施工工作总结
又到一年岁末时,十三项目部即将迎来一周岁的生日,而我也伴随着项目部的成长走过了工作的又一年。20xx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异常的年份,演绎着这个年份悲喜交加的架构。回顾自我这一年的工作总结范文,亦是有得有失。
第一得,半路出家,试水施工岗位。
三月份,软基处理B线、H线和A线的高压旋喷桩相继开工。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紧缺,于是我有幸加入到施工员的行列中,直接参与生产前线的管理工作。我很珍惜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刚开始,我也对自我的非专业背景从事路桥施工管理感到担心,但之后随着工程的展开,在各位领导和各个前辈的谆谆指导下,我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地适应了主角的转变。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约一个月期间,B线、H线和A线三个区域的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期间,A线、C线的水泥搅拌桩也展开了施工。本段时间内,我将施工方案与现场情景相结合,并及时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较好地掌握了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浆压力、提升速度、垂直度等施工参数,较好地控制了成桩质量。
四月中旬,灌注桩施工大面积展开。领导将我调往此班组。该分部工程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一方面,灌注桩完成与否直接决定着后续上部结构能否衔接的问题,所以我们夜以继日地开展施工,力求克服各种阻碍因素,追求进度。5月1日当天,我们成桩8颗,算是本工程目前为止当日最大成桩量。另外一方面,灌注桩受地质、混凝土质量等影响较明显,施工过程控制相对复杂,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塌孔、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为克服这些问题的发生,作为生手的自我,进取主动地向分包队人员学习,努力杜绝了此类事故的发生。时至今日,共完成灌注桩305颗。
在这两个分部工程中,相应地学到了与之配套的工作,诸如机械的调配、人员进取性地鼓动、试验申请单的填写、计量资料的编写等等。虽都只是皮毛,但对于资质驽钝的我来说,还算是收获。
第二得,夜以继日,充分体会了吃苦耐劳精神的精髓。
我所主要涉及的两项分部工程都属于日夜施工作业。于是我和另外一个助理施工员倒班,每人上24小时休24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其实是对人的身体体质和精神意志的一种考验。很多时候,几近崩溃。但在领导的指导下,我学会忙里偷闲暇时吃紧的休息方法,尽可能的在手头没有工作的情景下补充睡眠。6个月的夜班洗礼,让我觉得即使再来一次高考,我都会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将其藐视掉。
工作中总结不足:
第一,图纸、规范不熟悉,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必须承认,即使灌注桩班组最为辛苦,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段时间内,错误频繁出现。这与我对图纸和规范的不熟悉直接有关。今后,自我将多看规范勤翻图纸,多找高人请教,力求克服该毛病,杜绝贻笑大方的事情发生。
第二,施工管理作业面太狭小,年度技术收获指数低。一年的时光过去,我仅仅只停留在软基处理和灌注桩工程的施工管理上,掌握的施工技术能够说是微乎其微。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年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两种工艺,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实在是可惜。来年,争取多涉足路桥施工的其它作业面,期望能多掌握路桥施工的其它技术。
第三,心态不成熟,没有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诚然,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和亲人,每日都在一个相对狭小、偏僻的圈子里重复地生活和工作,北方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加之大半年的夜班,且时刻都要做好与民工头斗智斗勇的准备,这样的日复一日让我原本不成熟的心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某些时刻,就有了情绪的低谷,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了自身虎头蛇尾、疑似后劲不足的菲薄。
总结:
20xx年对于我来说,像个五味杂瓶。很坦然地说,收获与失去是对等的。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并初步完成主角的转变是13年自我最大的收获。其中,还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荣誉以及兼职也让我倍受鼓舞,我深知这是领导和同事给予自我某些方面的肯定。但同时,凸显出来的问题,诸如技术领域涉足不深、情绪波动、心态疲劳等,成为了困扰自身提高的一大瓶颈,必须作为来年工作的整治方向。套用一句古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憧憬20xx,期望自我努力改正缺点,寻求新的突破。
本人自20xx年x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xx港区开发区经八路工程、xxx工程、xx路工程、xx西路工程、xx东路工程、xxx工程等工程的建设。现今在xxx负责港区BT项目建设的资料整理工作,担任过学员、资料员、合同管理员及政工员等职务。
在任职施工技术科资料员期间,本人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主要工作有:
1、配合各专业工程师对工程资料作好严格把关。因为工程资料是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的结果,资料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只有和其他专业工程师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并做好这项工作。
2、负责施工资料的治理工作,并对施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的实质性工作,是施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志。
3、编制会议记录。
4、按照资料规程将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施工资料移**建档案馆。只有前期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顺利的移交档案馆。
我方修建的南环路工程不仅质量过硬,在外观上更为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xx路项目建设中,我积极配合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保证资料的签、转不出纰漏;20xx年x月为了响应**市规划建设局“创建平安工地活动”我被纳如“平安工地领导小组”,并成为该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负责建立的《创建平安工地台帐》受到项目部及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在接受上级检查时一次性通过,为公司征得了积极的影响,此后还负责了“一法三卡”活动及“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等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本人参与或负责的`四个工程的施工资料和竣工资料,都是及时、认真、高质量完成的,为工程的按期完工、决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人多次受到项目部领导和施工技术科领导的表扬。
另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本人还兼负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特别是新劳务法的实行,单位有大量劳动合同需要重新签订,以及对农民工的集中管理工作,使本人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工作期间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更好。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年了,在这里也学到了蛮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用汗水在耕耘,用体力付出,也知道父母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在外面奔波劳累,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有一下总结回顾一下过去的工作情况:
对于施工员,自己必须先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有掌握,对每天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熟练掌握,这样在现场的管理和协调中才能更好的处理。现场是一个极其考验一个人能力的地方,不光是对技术的掌握更是体现在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很多工序交叉时候,更要处理好相关事宜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一年的施工员工作中,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施工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与各种层次人员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包括与同事的相处,与分包的相处方式,甚至与建设单位和监理之间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受益非浅。
在施工技术方面,我曾经有一次因为没有看技术组发出窗户和门的变更导致门窗洞口位置留错,幸好上报时被我们工长李哲发现并纠正。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员,必须对技术敏感,我们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设计变更,施工员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吃透这些变更,这样才能真正指挥好现场。资料整理方面做的不好,落下了很多资料,临时突击补资料搞的自己很狼狈。以后一定做到施工资料并行,保证认真工作态度,给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基础。
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要相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更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的同时应抽空跟工人沟通交流,在一起聊聊家常啊,给工人师傅一支香烟,工人也会看作是我们尊敬他的一种意思,之后跟工人技术交底,工人也会很乐意的听从并接受,对于工作也能很好的开展,正所谓时时刻刻的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工人,让工人感受到我们项目部的温暖。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为老板节约材料,告诫工人不要浪费材料,能够用的半砖块全部用上,二次结构植筋尽量全部用切割下来的短材料,大河有水小河满。
明年的综合楼也即将上马,综合楼基本上包含了土建工程的全部内容,有工程量之大工程难度之大特点,在我看来是一种学习的契机,我们应该迎头而上携手为xx公司再创辉煌。
设计阶段
1、力求完美,方案合适。
2、需充分考虑主机尺寸,重量和安装间距,特别是小机。另外考虑若从电梯或楼梯、窗户运输设备到场,尺寸重量、物业意见等影响因素以及到场后如何就位。
3、核实风机余压。
4、室内设备吊装是否有突出梁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凝结水排放需考虑充分,管路布置是否对标高造成较大影响。
5、防止室内人员产生强烈吹风感,办公室最好采用散流器,百叶风口最好不要布置在人员上方。
6、设备检修维护方便。人员是否易于操作,清洗、换电机是否可行。
会审阶段
1.冲突永远都是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需逐步解决。
2.对于其他工种提出的我方整改问题,没有绝对把握的不能轻易应允,避免留下口实。且不得不考虑我方施工难度、成本、运行效果而盲目同意。
3、标高考虑充分,设备与顶面的最小间距,风管下接短管的长度,水管所占的最小立面高度。
4、装饰玻璃以及其它一些局部吊顶、包梁工艺是否阻挡风口。我方常有风口布置在窗户旁边,需看装饰窗帘龙骨是否对此位置风口有影响,其它一些龙骨是否影响阀门的调节。
5、与电气工种的配合。提供空调设备的容量、控制方式以及开关位置;风口布置与灯槽有无冲突,电气布线是否影响检修孔的开启。
6、装修收边靠墙一般有50龙骨,风口下接短管需考虑此因素,最好避让。
7、木工开孔尺寸与风管内边沿平齐即可,风口安装放大尺寸业已考虑。
施工阶段
1、作为管理人员,对工程应有整体把握以及一定的预见性,切忌轻易向业主保证工期。天大的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不必惊慌失措,而应寻找妥善解决的办法。
2、需考虑工人劳动强度、经济利益等因素,懂得管理的艺术,但不得由此而影响工期。期间一定量的返工在所难免,须擅于控制工人情绪,酌情考虑予以适当经济补偿。
3、最忌讳大水冲了龙王庙,尽量保证风管、水管均可顺利敷设。在一些交汇处需认真分析、深化设计而后安排工人布管。
4、水管吊架间宽尽量小,需固定牢固、平稳。楼板开洞定位时先以单面中点为准在背面试打,可避免较大误差。
5、水管从设备下方通过不得影响风管下接短管的施工。
6、要保证调节阀动作正常,能全开全闭,动作时手柄不受限制。
7、调节阀需另设螺杆固定,软管上阀门也需如此,否则易使管路不畅。
8、软管与风管连接处需紧密且通畅;风管连接、风管与阀门连接处必有孔隙,需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9、下接短管的长度需考虑龙骨及石膏板的厚度,不可过长,不得过短。
10、风机盘管吊装须平稳,采用四周螺孔(中间两孔不用)可防止回风箱因风管重力而上翘,致使回风管不垂直。吊装后可用原装塑料袋包裹,防止污染。
11、膨胀螺栓钻孔安装所用钻头需大2x。
12、下接短管下料需准确,铆接平整不得有明显偏差,以免风口强行安装扭曲变形。相邻风口位置不能有明显偏差,尽量在一条直线上。
13、若出风口与送风口距离太近,注意将回风口斜百叶方向背向出风口。
14、防雨百叶斜百叶方向应顺沿雨水下落方向,注意订购风口时需说明。
15、吊顶若需喷漆,风口最好在喷漆后平整前安装。
16、保温工程重点检查风管顶部胶水是否牢靠,表面需平整,交汇处需美观。
17、其它工种配合的相关工作,如控制线、开孔等出现错误时,切忌马上指责对方失误,而应充分考虑其感受,防止其反感情绪,友好协商
本人xxx,男,汉族,30岁,20xx年毕业于郑州xxxxx学院工民建专业,在校三年,普招大专学历。
本人在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一直在施工单位从事技术施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并且有信心把x楼工程圆满地交给业主使用。
工程施工是按照设计图纸把设计师的思想完成从意识形态到实物形态的转变过程,要搞好工程施工,就必须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师的意图,完成从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再回头修订图纸的过程(即完成图纸的施工前会审),其次要强化对图纸的了解程度,熟悉工程的基本概况,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初步明确工程技术施工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施工操作行为做准备。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是重中之重,它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要想工程干好,必须把测量放线的工作做好,所以施测、校对、复核的程序就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施测、复核的工作要有不同的人来做);其次要结合整套图纸对各个施工层、施工段、施工点进行校对,避免遗漏工程细小的部位构件;再次,就是检查、落实是否工程的实际操作层的理解`方案范x文.库整-理^与自己的思想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某一工程段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和教训,把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下一施工段,减少错误的连续发生。
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自己的艺术产品去雕刻,力求精益求精,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本着对国家(不浪费资源)、对社会、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要有“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赢一片口碑”的决心,这样才能把工作作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施工是一个群体作业的工作,它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上至质检站、设计院,下至劳动工人的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复杂的作业任务,所以,做好相互间的联系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干好工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打工者如果不考虑老板和公司的经济效益,他就是在自断前程,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者,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工程施工的工作面大,工作人多,工程要取得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材料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材料的管理如果只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实现。作为一个技术员,对材料的管理既要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节约,还要配合项目经理和同事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使现场的工人养成节约材料的良好习惯,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自己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工期的长短也是体现一个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工期的缩短不但能使工程提前投入运营,为甲方创造可观的收益,也可以减少我们施工单位众多机械、材料的租赁费,减少人员管理的费用,为公司为老板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这个方面甲方和我们施工单位的利益空前一致,所以工程的工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工程管理人员中的一员,协助项目经理,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缩短工程工期就是义不容辞。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的正确理解`方案范x文.库整-理^图纸和规范,勤沟通,事前请示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辩和返工,达到大家思想的一致统一,使工程能够顺利、如期地达到计划要求。
我虽然年纪较轻,工作阅历不太深,施工经验有限,但我会发挥年轻人的好学、勤快、能吃苦耐劳、精力冲沛等优势,弥补以上的缺点,勤学勤问,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为宏升公司的发展尽力。
我喜欢我的专业,更热爱我的岗位,我相信,在甲方和工程部的指导下,x楼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并按照合同的要求圆满地完成竣工验收的任务。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施工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来到工地已有一年了,总结一下我到项目部后的得失与感想。
2月26-28日为三天见习时间,期间师兄陈工带领我们进行了B区1#、3#、5#楼的基坑边坡放线。该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该项目由铭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这三栋楼的层数为6层住宅。
3月1日是正式上班的日子经过了三天的见习对这边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3月3日1#、3#楼基坑开挖,我负责1#楼的基坑,基坑开挖有支护桩的一边是垂直开挖至基坑底,无支护边边坡按放坡比例进行开挖,放坡坡面应及时修坡,并喷射80~100mm厚C20细石砼护面。喷砼前铺设好钢板网,并用土钉固定,土钉间距1500mm×1500mm,土钉长1.0m,用Ф16螺纹钢,同时按3m×3m间距埋设导水管。按开挖要求二级坡坡底与边桩保持在1.5m左右的距离。
1#楼完工后挖机转至3#楼进行工作,这时5#楼同时开始放线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对全站仪的使用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5#楼的边坡放线是我和刘结两人来完成的,师兄陈工在旁进行指导。
5#楼开挖之前我们进行了场地标高的测量,测量出的结果是场地标高至基底标高之间的距离为6m,而挖土机的最大半径却只有5m,因此,在挖基坑之前要先把表面的土挖一层走。按要求在基坑10m内不允许堆有土方和大型机械,而5#楼旁需要开挖的基坑旁堆了大量的土方,所以开挖之前这些土方要全部转走。5#楼无支护桩,所以四周都是按比例放坡开挖。在B区5#楼基坑开挖期间,1#楼基坑支护AB段1.2m宽平台处出现开裂现象,裂缝宽4mm。
处理方法:
a对1#楼支护桩边进行挖土卸载的方式减轻对支护桩的侧向压力。
b在支护桩间隙中打入一定数量的锚杆来稳定支护桩,打好的锚杆后,所有的锚杆都用钢筋焊接起来。3月24日5#楼基坑完工。
基坑完工后,正常情况下,前期打下的桩都应该在基底标高以上,但现在有一些桩只见钢筋笼却不见混凝土,对这种桩我们就需要做处理,处理的`方法:人工挖桩、接桩。人工挖桩后就要破桩头,需要破到混凝土成色较好的高度,然后清理桩边清洗桩头,在接钢筋笼,钢筋笼的长度要高出设计桩顶标高50~60cm,再就是做模,1.5m以内的做砖模,1.5m以外的使用钢护筒。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还需要用水泥浆将桩头冲一遍。接桩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为C45,比原桩身的砼强度高一级别。其中B区1#楼37#、45#桩往下挖至4~5m多深处已到沙层仍然不见混凝土,这样就不能再往下挖了,这样的桩就作废桩,就需要在旁边再补桩。根据设计院变更修改图纸,37#桩在旁1.2m处补桩,45#桩在旁1.0m处补桩,补桩要求深度为45m,打桩类型为钻孔灌注桩。
3月8日D区沉管桩打试桩,9日正式开工,平均每天打桩数量是10根,设计桩径是602,使用的是426一次复打的方法。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桩位复核→桩机就位→下放桩尖沉管→搅拌灌注混凝土→桩端反插→振动拔管→下放桩尖→复打沉管→灌注混凝土→安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振动拔管→补灌混凝土→振动拔管→成桩终结→移位。D区沉管桩在桩机就位后第一步是将管子空沉,而这种施工方法是根据地质情况来实施的。
实践经验极为重要,但又离不开理论知识。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在行业中做到面面俱到。总的来说,来到这一年里学会了全站仪的使用,了解到了基坑开挖和人工挖孔接桩,进行过桩偏位的测量,知道了振动沉管桩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实际中学到了很多现场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现在学到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这里还有很多我需要去学习去了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