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20:46:03
类别:教学设计
《七色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么用掉的。
3、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4、懂得在生活中应该为别人着想。
人文目标:培养孩子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珍妮是怎样使用七色花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课文:
1、检查本课的两个生字。
2、提出读不懂的词句问题。
3、简要地说说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
1、你觉得珍妮的那种做法好。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小珍妮六次为自己使用七色花和一次为小男孩儿使用,分别得到了什么?
3、分组朗读小珍妮六次为自己使用七色花的段落。
4、教师:在这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小珍妮有快乐也有烦恼。说一说哪几次给她带来了欢乐,哪几次给她带来烦恼?
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
5、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几次出现了:“飞吧,飞吧……”,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怎样读才能将不同情况下的语气读出来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注意有感情朗读)
在什么情况下小珍妮想到了要将最后一片花瓣为别人做事的?她是怎样做的?你读了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能让别人,才是最快乐的事。
表情朗读。
三、拓展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
(在小组里讲给同学们)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么用掉的。
3、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4、懂得在生活中应该为别人着想。
人文目标:培养孩子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珍妮是怎样使用七色花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课文:
1、检查本课的两个生字。
2、提出读不懂的词句问题。
3、简要地说说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
1、你觉得珍妮的那种做法好。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小珍妮六次为自己使用七色花和一次为小男孩儿使用,分别得到了什么?
3、分组朗读小珍妮六次为自己使用七色花的段落。
4、教师:在这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小珍妮有快乐也有烦恼。说一说哪几次给她带来了欢乐,哪几次给她带来烦恼?
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
5、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几次出现了:“飞吧,飞吧……”,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怎样读才能将不同情况下的语气读出来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注意有感情朗读)
在什么情况下小珍妮想到了要将最后一片花瓣为别人做事的?她是怎样做的?你读了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能让别人,才是最快乐的事。
表情朗读。
三、拓展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
(在小组里讲给同学们)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像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
1.通过自学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课后习题的三个句子。
3.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培养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入情入境
1.板书课题《七色花》读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七色花吗?你们猜猜七色花在你的印象中会是什么样的?
生1:我猜是七种不同颜色构成的一朵花。
生2:我想这七色花具有神奇的魔力。
生3:我想这七种颜色构成的一朵花一定很美而且花蕊也许也还是各种不同色彩的,美极了。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样的,它又为珍妮带来了什么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做简单批注,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预习中生字词,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着重指导以下生词:
招牌
舔
陌生
合拢
羡慕
小心翼翼
(三)细读体味,了解大意
(导语: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情节最有趣,你就选读那一段读。)
指名分段朗读,知道文中讲了七色花的什么事?
生A:课文讲珍妮得到了七色花,她分别用它来做了七件事。
生B:课文讲珍妮去买面包圈回家时不小心被狗吃了,这时她意外得到七色花,她每次都用一片花瓣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四)合作探究,比较发现
(导语:同学们,经你们这么一读,老师觉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从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n”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的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
3.生自由讨论完成,畅所欲言。
生A:珍妮用七色花来回家,到北极去,补花瓶、买玩具等,我认为她这七件事中许多都白用了,她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一朵,为小弟弟治好了脚,帮助别人。
生B:我觉得珍妮用七色花来合拢了打碎的花瓶这样做不好,因为这是欺骗妈妈,不诚实。我认为她最后用七色花来救助小弟弟才做得对,这样让小弟弟也能快乐地生活学习。
生C:老师,我也认为她最后一朵用得对,这样既帮助了小弟弟,也让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使自己得到快乐,这正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如果我能有一朵就好了。
4.总结升华,巧妙引导
(1)师:大家都说得真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把你认为珍妮做得不对的或者你十分欣赏珍妮的地方都拿来说一说,并讨论一下你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2)生再次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说说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生A:老师,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那些在农村受冻受饿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生B:我假如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们重新走进校园。
生C: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世界上所有战争消失,到处都充满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生D:我如果有七色花我要利用它们为我的祖国做七件大事,让祖国富强起来。
生E: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让所有病人康复,减轻他们痛苦。
师:说得真棒,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A:我认为七色花应该是大家的,所做的事也应该是为了人民。
生B:我觉得七色花应该用在帮助人们,就像珍妮最后用七色花帮助了小弟弟那样。
生C:我认为七色花既然这么宝贵就不应该随便花掉而应当将它用在最有意义,最能帮助别人地方,助人为快乐之本。
(五)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才,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10个生字和词语,会认读8个字,(正确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心地善良,体会到凡事都应该为别人着想,懂得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初读,学习生字词,读顺课文——再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读懂课文——精读,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读出感情。
2.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法、联系生活法、角色体验法、结合插图想象法等,以读为主,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将探究性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合作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从而积极、主动、乐观地生活与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象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地自我发挥,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难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做的事,运用想象和幻想,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
手工制作的七色花 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趣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样的花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 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撕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呀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我要——————-。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 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愿望,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7.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篇花瓣了,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的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指名2到3读)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一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地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一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有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象延伸,扩展阅读
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 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 妮 撕 下 打 碎 冻 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 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 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分5步:
1)、 找(找相应段落)
2)、 读(读有关内容)
3)、 思(思考几个问题)
4)、 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 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谈读后感。
3)、 质疑。
4)、 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 ,复述课文。◆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像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
1.通过自学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课后习题的三个句子。
3.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培养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入情入境
1.板书课题《七色花》读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七色花吗?你们猜猜七色花在你的印象中会是什么样的?
生1:我猜是七种不同颜色构成的一朵花。
生2:我想这七色花具有神奇的魔力。
生3:我想这七种颜色构成的一朵花一定很美而且花蕊也许也还是各种不同色彩的,美极了。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样的,它又为珍妮带来了什么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做简单批注,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预习中生字词,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着重指导以下生词:
招牌
舔
陌生
合拢
羡慕
小心翼翼
(三)细读体味,了解大意
(导语: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情节最有趣,你就选读那一段读。)
指名分段朗读,知道文中讲了七色花的什么事?
生A:课文讲珍妮得到了七色花,她分别用它来做了七件事。
生B:课文讲珍妮去买面包圈回家时不小心被狗吃了,这时她意外得到七色花,她每次都用一片花瓣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四)合作探究,比较发现
(导语:同学们,经你们这么一读,老师觉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从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n”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的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
3.生自由讨论完成,畅所欲言。
生A:珍妮用七色花来回家,到北极去,补花瓶、买玩具等,我认为她这七件事中许多都白用了,她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一朵,为小弟弟治好了脚,帮助别人。
生B:我觉得珍妮用七色花来合拢了打碎的花瓶这样做不好,因为这是欺骗妈妈,不诚实。我认为她最后用七色花来救助小弟弟才做得对,这样让小弟弟也能快乐地生活学习。
生C:老师,我也认为她最后一朵用得对,这样既帮助了小弟弟,也让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使自己得到快乐,这正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如果我能有一朵就好了。
4.总结升华,巧妙引导
(1)师:大家都说得真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把你认为珍妮做得不对的或者你十分欣赏珍妮的地方都拿来说一说,并讨论一下你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2)生再次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说说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生A:老师,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那些在农村受冻受饿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生B:我假如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们重新走进校园。
生C: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世界上所有战争消失,到处都充满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生D:我如果有七色花我要利用它们为我的祖国做七件大事,让祖国富强起来。
生E: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让所有病人康复,减轻他们痛苦。
师:说得真棒,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A:我认为七色花应该是大家的,所做的事也应该是为了人民。
生B:我觉得七色花应该用在帮助人们,就像珍妮最后用七色花帮助了小弟弟那样。
生C:我认为七色花既然这么宝贵就不应该随便花掉而应当将它用在最有意义,最能帮助别人地方,助人为快乐之本。
(五)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才,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七色花》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说一说,你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读,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秩”:应读“zhì”,不要读成“chì”。
“跛”:应读“bǒ”,不要读成“pǒ”。
2.理解词义。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拢: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眨眼功夫: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引导探究性学习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读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
五、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六、讨论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举出具体实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1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应该做有意义的事。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提问导入。
1、以课文故事导入。同学们,珍妮走迷路了,这该怎么办呢?
2、指名说说。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珍妮,她是怎样做的,好吗?
4、板书课题:《七色花》(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说说。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接读。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珍妮是这样得到“七色花”的?她实现了这样的愿望?指名分段接读1——5自然段,并指名评价。
①指名说说。
②齐读1——5自然段。
(3)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6——10自然段,讨论: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愿望?
②指明说说。
③喜欢6——10自然段的同学起来读。
(4)想知道珍妮最后一个愿望做了什么吗?
①想知道的同学起立读11——18自然段。
②指名说说。
③讨论说说:珍妮做的哪件事是有意义的?为什么?
④齐读11——18自然段。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名说说: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七色花
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谣、撕、架、碎、戏、便、健、康”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七色花》。
2、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谣、撕、架、碎、戏、便、健、康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歌谣、随便、仔细、健康、东张西望、()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
难点:运用幻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朵七色花,七片花瓣。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
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故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的文章,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
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看出来的?请你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我要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心愿,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制成随机板书:(每片花瓣上的愿望由小朋友写,交流后贴到黑板上来)
7.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
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地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
(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
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
指名读(指2到3名)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的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
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是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呀!(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生汇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存美好的愿望,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神奇的七色花一定会帮助你们实现的!
附板书(在花瓣上填内容)
《七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 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 妮 撕 下 打 碎 冻 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 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 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分5步:
1)、 找(找相应段落)
2)、 读(读有关内容)
3)、 思(思考几个问题)
4)、 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 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谈读后感。
3)、 质疑。
4)、 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 ,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