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9:55:02
类别:教学设计
《风姑姑的照片》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4.找到“梦梦”拍出风来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2.体会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风”的。3.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知道梦梦拍了哪些相片。
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到室外去感受了风。风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样才知道风的存在呢?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三、初读课文,互检互查。1.利用拼音,学生试读。2.相互读一读,指出对方读错的地方。3.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中的生字标出来。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词。2.检查读音是否准确,哪些词语的字音需要注意。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记忆方法。4.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嫩”是左中右结构,分别是“女”、“束”“攵”“搂”是左中右结构,右边分别是“米”“女”5.学生按笔顺书写,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五、认读生字。1.出示认读字词语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轮流读,指名读。3.老师纠错。5.第7自然段写了风姑姑对梦的夸奖。
三、精读课文,重点赏析。1.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讨论:每句写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梦梦是怎么样展开想象的。2.自读理解4~6自然段。(1)梦梦看到了什么?(2)她是怎么样想的?(3)她是怎样做的?3.齐读4~6自然段。
四、朗读指导。课文讲述了梦梦应风姑姑的要求,给风姑姑拍照,梦梦开动脑筋,分别从吹动小树、河水、花儿、帆船等方面拍到了风姑姑的照片的故事。编排这篇课文,一是感受春天,感受春风的温暖;二是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间接思维能力的培养。第1、2自然段的一问一答,风姑姑的问话要读得亲切、商讨的语气,梦梦的话要读出坚决、肯定、自信的语气。第一3~6自然段中梦梦的话要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第7自然段风姑姑的话要读出夸奖的语气。
五、思路拓展。梦梦以小树的摇动、河水的荡漾、花儿的起伏、帆船的行驶四个方面给风姑姑拍照。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风姑姑拍照呢?学生自由交流,自主上台发表观点。老师评价学生的观点,不淮确的地方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风姑姑的照片柳条摆动——小树梳头金色波纹——池塘擦脸梦梦拍的“风”花儿轻摇——搂着跳舞真聪明船儿扬帆——用力帮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词。2.进行说话、写说的训练。
一、填一填。()的花()小船()孩子()脸蛋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2.朵朵花儿在阳光下地摇着。3.小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4.找到“梦梦”拍出风来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2.体会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风”的。3.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知道梦梦拍了哪些相片。
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到室外去感受了风。风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样才知道风的存在呢?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三、初读课文,互检互查。1.利用拼音,学生试读。2.相互读一读,指出对方读错的地方。3.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中的生字标出来。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词。2.检查读音是否准确,哪些词语的字音需要注意。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记忆方法。4.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嫩”是左中右结构,分别是“女”、“束”“攵”“搂”是左中右结构,右边分别是“米”“女”5.学生按笔顺书写,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五、认读生字。1.出示认读字词语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轮流读,指名读。3.老师纠错。5.第7自然段写了风姑姑对梦的夸奖。
三、精读课文,重点赏析。1.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讨论:每句写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梦梦是怎么样展开想象的。2.自读理解4~6自然段。(1)梦梦看到了什么?(2)她是怎么样想的?(3)她是怎样做的?3.齐读4~6自然段。
四、朗读指导。课文讲述了梦梦应风姑姑的要求,给风姑姑拍照,梦梦开动脑筋,分别从吹动小树、河水、花儿、帆船等方面拍到了风姑姑的照片的故事。编排这篇课文,一是感受春天,感受春风的温暖;二是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间接思维能力的培养。第1、2自然段的一问一答,风姑姑的问话要读得亲切、商讨的语气,梦梦的话要读出坚决、肯定、自信的语气。第一3~6自然段中梦梦的话要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第7自然段风姑姑的话要读出夸奖的语气。
五、思路拓展。梦梦以小树的摇动、河水的荡漾、花儿的起伏、帆船的行驶四个方面给风姑姑拍照。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风姑姑拍照呢?学生自由交流,自主上台发表观点。老师评价学生的观点,不淮确的地方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风姑姑的照片柳条摆动——小树梳头金色波纹——池塘擦脸梦梦拍的“风”花儿轻摇——搂着跳舞真聪明船儿扬帆——用力帮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词。2.进行说话、写说的训练。
一、填一填。()的花()小船()孩子()脸蛋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2.朵朵花儿在阳光下地摇着。3.小朋友,?
教学要求:
1、认识16生字,其中会写“照、路、旁、嫩、坛、搂、响、裙”8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尝试概括内容。
3、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学做聪明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2、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谜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谜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孩子猜得又快又准。
2、 出示谜面,指名猜。(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招手、、、、、、)
3、 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名字叫梦梦,她能给够给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姑姑拍照,她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习《风姑姑的照片》这篇课文。
4、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 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 分小组开火车读。
(3) 重点指导:“腮”是平舌音,“照、驶、察”是翘舌音。“嫩、坛、帆、吻”是前鼻音。“旁、响”是后鼻音。“路”与“搂”的读音要注意区分。
3、 识记生字。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搂”与“楼”比较记忆。“嫩”字是左中右结构。“裙”字是衣字旁。
4、 给生字组词
指名自由组词,小老师领读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在回归文本中识记生字,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生字的印象。
5、 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 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1、 教师讲解默读课文的方法。
2、 提出问题:(1)谁给风姑姑拍照?(2)梦梦给风姑姑拍了哪些照片?
3、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 指名回答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照片的故事,那么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什么样的照片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自然段,读后评议。
2、 风,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梦梦却很有把握地给风姑姑拍照,这是怎么一回事?梦梦是怎么想的?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三、 指导学法,自学课文。
1、 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 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 讨论:每句话写了什么?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总结学习步骤:
(1) 梦梦来到了哪里?
(2) 她看到了什么?
(3) 她是怎样想的?
(4) 她是怎样做的?
3、 按步骤分组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完成板书。
4、 学生自学、讨论。
5、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 梦梦来到了大路旁,看到了嫩绿的柳条轻轻摆,她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会这样想?
(2) 梦梦来到池塘边,看到了池水轻轻荡,她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觉得想得好吗?为什么?
(3) 梦梦来到花坛边,看到了花儿轻轻摇,为什么说是“风姑姑搂着花儿跳舞”?
(4) 梦梦来到大河边,看到了船儿驶向远方,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6、 梦梦还给风姑姑拍了什么照片?请你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7、 学习第7自然段。
风姑姑看了自己的照片,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课文,
五、 总结、延伸
你喜欢梦梦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大路旁 柳条摆动 小树梳头
梦梦拍“风” 池塘边 金色波纹 池塘擦脸 真聪明
花坛边 花儿轻摇 搂着跳舞
大河边 船儿扬帆 用力帮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4.找到“梦梦”拍出风来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5.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2.体会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风”的。
3.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知道梦梦拍了哪些相片。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到室外去感受了风。风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样才知道风的存在呢?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
三、初读课文,互检互查。
1.利用拼音,学生试读。
2.相互读一读,指出对方读错的地方。
3.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中的生字标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词。
2.检查读音是否准确,哪些词语的字音需要注意。
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4.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
“嫩”是左中右结构,分别是“女”、“束”“攵”
“搂”是左中右结构,右边分别是“米”“女”
5.学生按笔顺书写,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五、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词语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轮流读,指名读。
3.老师纠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3.指导朗读课文。
一、复习复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生字。
2.出示认读生字卡片,抽查学生巩固情况。
二、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数一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读第1自然段,弄清“风姑姑”指的是什么样,她给梦梦布置了一个什么任务。
3.读第2自然段,“能”要读出自信的的语气。
4.第3~6自然段分四个画面描写了梦梦寻找风的经过。
5.第7自然段写了风姑姑对梦的夸奖。
三、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1.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讨论:每句写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梦梦是怎么样展开想象的。
2.自读理解4~6自然段。
(1)梦梦看到了什么?
(2)她是怎么样想的?
(3)她是怎样做的?
3.齐读4~6自然段。
四、朗读指导。
课文讲述了梦梦应风姑姑的要求,给风姑姑拍照,梦梦开动脑筋,分别从吹动小树、河水、花儿、帆船等方面拍到了风姑姑的照片的故事。编排这篇课文,一是感受春天,感受春风的温暖;二是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间接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2自然段的一问一答,风姑姑的问话要读得亲切、商讨的语气,梦梦的话要读出坚决、肯定、自信的语气。
第一3~6自然段中梦梦的话要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
第7自然段风姑姑的话要读出夸奖的语气。
五、思路拓展。
梦梦以小树的摇动、河水的荡漾、花儿的起伏、帆船的行驶四个方面给风姑姑拍照。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风姑姑拍照呢?
学生自由交流,自主上台发表观点。
老师评价学生的观点,不淮确的地方进行补充。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进行说话、写说的训练。
一、填一填。
()的花 ( )小船
()孩子 ( )脸蛋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2.朵朵花儿在阳光下 地摇着。
3.小朋友,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4.找到“梦梦”拍出风来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5.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2.体会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风”的。
3.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写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知道梦梦拍了哪些相片。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到室外去感受了风。风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样才知道风的存在呢?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
三、初读课文,互检互查。
1.利用拼音,学生试读。
2.相互读一读,指出对方读错的地方。
3.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把本课中的生字标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词。
2.检查读音是否准确,哪些词语的字音需要注意。
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4.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
“嫩”是左中右结构,分别是“女”、“束”“攵”
“搂”是左中右结构,右边分别是“米”“女”
5.学生按笔顺书写,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五、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词语卡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轮流读,指名读。
3.老师纠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梦梦是从哪些方面“拍”出风来的。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3.指导朗读课文。
一、复习复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生字。
2.出示认读生字卡片,抽查学生巩固情况。
二、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数一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读第1自然段,弄清“风姑姑”指的是什么样,她给梦梦布置了一个什么任务。
3.读第2自然段,“能”要读出自信的的语气。
4.第3~6自然段分四个画面描写了梦梦寻找风的经过。
5.第7自然段写了风姑姑对梦的夸奖。
三、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1.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讨论:每句写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梦梦是怎么样展开想象的。
2.自读理解4~6自然段。
(1)梦梦看到了什么?
(2)她是怎么样想的?
(3)她是怎样做的?
3.齐读4~6自然段。
四、朗读指导。
课文讲述了梦梦应风姑姑的要求,给风姑姑拍照,梦梦开动脑筋,分别从吹动小树、河水、花儿、帆船等方面拍到了风姑姑的照片的故事。编排这篇课文,一是感受春天,感受春风的温暖;二是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间接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2自然段的一问一答,风姑姑的问话要读得亲切、商讨的语气,梦梦的话要读出坚决、肯定、自信的语气。
第一3~6自然段中梦梦的话要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
第7自然段风姑姑的话要读出夸奖的语气。
五、思路拓展。
梦梦以小树的摇动、河水的荡漾、花儿的起伏、帆船的行驶四个方面给风姑姑拍照。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风姑姑拍照呢?
学生自由交流,自主上台发表观点。
老师评价学生的观点,不淮确的地方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风姑姑的照片
柳条摆动——小树梳头
金色波纹——池塘擦脸
梦梦拍的“风” 花儿轻摇——搂着跳舞 真聪明
船儿扬帆——用力帮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进行说话、写说的训练。
一、填一填。
( )的花 ( )小船
( )孩子 ( )脸蛋
二、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2.朵朵花儿在阳光下 地摇着。
3.小朋友
《我最喜欢的照片》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据所选照片来写明其中的故事来历。
2.要将故事写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把故事写具体,写通顺。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选好最喜欢的相片并带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是美好的,一张张相片就是一幅幅图画,一张张相片就是一个个故事。它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唤起我们对一件件往事的回忆。今天大家带来的相片,一定是精心挑选来的,一定珍藏着你的记忆。把你的相片展示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好不好?
二、展示照片,指导选材
1.提出要求:
展示的时候,要讲清楚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还要简单说说照片的内容。
2.分小组展示,相互传看,分别向组内同学介绍。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相片。如:
(1)家庭里值得纪念的日子:爷爷奶奶过生日、“我”获奖、远方亲人回乡来、哥哥姐姐上大学……
(2)值得纪念的地方:随家人浏览名胜古迹、乔迁新居、海滨度假……
(3)难忘的童年趣事:坐碰碰车、抢洋姓姓、挎木枪、踢球、骑小三轮……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开拓思路。
三、回忆照片内容
同学们彼此欣赏了照片,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看一看发生在自己照片上的故事。(配乐)
四、讲述照片,指导习作
1.指导:大家的脑海中一定浮现了一幕幕令你们难忘的画面,为了让别人更好地分享你的快乐,请你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讲述自己的故事。除了要把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讲清楚之外,还要把照片内容、或者拍照时发生的事说具体些。比如照片上有些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也可以说说拍照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总之,只要是你想说的,都可以。
2.部分同学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向全班进行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讲述,老师相机引导、点拔。
3.教师组织大家评议,逐个评点,肯定优点并具体提出修改意见。
4.再次分组交流,把照片的故事说得更好些,相互评点,探究改进意见。
五、构篇
1.加“头”和“尾”
同学们刚才把故事讲得很精彩,说明你对这张照片有着深厚的感情,说明你(最喜欢它,最使你难忘,最具有纪念价值……),那么,我们开头应该怎么加呢?(有开门见山式的、回忆式的、设疑式的、情景式的……)
有了开头,相应的结尾应该怎么加呢?请同学们两人互相帮助,你说开头,他加结尾,其他同学有意见可以提出来,择优选择。(有首尾呼应式的、自然结尾式的、回味式的……)
六、动手练笔,评改习作
1.在练说基本上,学生当堂练笔写稿。
2.选择典型习作,全班评点,肯定优点并就普遍存在问题做进一步的指导。
3.学生修改习作后认真誊抄。
教学目标:
⑴了解《诗经》有关常识
⑵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⑶背诵三首诗篇
重点难点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臣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无、恬、涣、埘、址、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的读音。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这三首诗。
一导语设计
《诗经》
同学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你们至少听说过,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恋歌;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的是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来时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现的如怨如诉深切缠绵淋漓尽致等等。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二《诗经》简介
(这一部分书上注释①都有,可以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总结即可)
⑴性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六艺”之一。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⑵体制和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⑶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
(教师在此无须多介绍,在具体研习时结合实例讲解)
三、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老师总结)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三首诗歌,自由诵读。
⑷整体感知,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一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经历。
《秦风·无衣》是一篇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邶风·静女》写男女幽期密约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布置作业
预习
《邶风·静女》争取熟读能诵。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捕杀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感悟作者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而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鹿、狼、林”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快速阅读、感情朗读、口语交流、讨论总结。
教学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读课文并搜集有关资料。
2、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关于“狼和鹿”的童话故事吗?在童话
中,你觉得“狼和鹿”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快速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课文如何描写森林的,你能找出相关的词句吗?
2、“罗斯福”是何许人也?他下了一道什么命令?为什么下此命令?
三、感情朗读3、4自然段,说一说
:
1、
命令颁布后:狼被__________;鹿成了森林中的________。
2、、我的口语-------Very
good
假如你就是一只受到宠爱的鹿,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四、用喜欢的方式自学5、6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狼消灭后,森林发生了什么变化?
狼消灭后,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回忆《蛇与庄稼》一文,写“鹿、狼、林”之间的关系图。
3、用适当的语气朗读这一部分。
4、、口语练习:
假如你是余下的苟延残喘的鹿,现在的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我帮总统找原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7、8自然段)
1、为什么会发生“鹿死林毁”的悲剧?你能补充完下面关
系图吗?
(
)
灭绝后→
(
)
快速繁殖→(
)毁灭→
(
)灭绝
2、
罗斯福总统错在什么地方?
六、这个故事说明: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断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
至整个生物界中
的
这种
相互关系。
七、“我”有收获了。
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的收获。
八、课外延伸
通过画面进一步认识“狼”,在生活中学习狼的优良品质。
百花小学:
梁占龙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
连山区钢屯镇钢东小学 陈 阳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 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 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 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 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 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 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做好事:吹风车 吹帆船 (可爱)
好心办坏事:吹风筝 吹衣服、小树 (傻气)
资料提供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级中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
6.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你们回家后再找一找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刚开始上课,利用猜谜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再谈自己体验过的风,导入课题时轻松自然。
此处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教师在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后进行正音,起到引导的作用。
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生动活泼的课件,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学生配动作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与上一环节相同。
利用网络,帮助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结合实际了解风。
通过看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先观察字的注意点,教师再挑较难书写的字重点指导,效果很好。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第16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想为大家做好事,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课文结尾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后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他人有用。教学本课,先由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充分利用课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风娃娃做好事”的部分,并通过校园网的使用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播以往”风娃娃做坏事”的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教学本课需要书写的四个生字。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当前小学的教学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新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查找“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利用网络加强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并结合实际了解了风的作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