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3:37:02
类别:说课稿一等奖
电子表格入门说课稿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华师大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电子表格入门”的第1课时的内容。这一章(即“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六大模块中必修课模块的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本节课又是这一章第一节的第1课时,既是引入课,又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之一,因此,要求学生人人都能顺利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关系。
2)学会Excel20xx的启动、新建与保存以及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动脑、动手技能,会应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演示、讨论和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学会电子表格的建立、保存以及基本的编辑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交流互助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Excel20xx的工作界面及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
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二、教法、学法的运用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尝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促进学生从愿学、会学、乐学向善学方向发展。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简单易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重在突出信息技术的学习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讲授、演示、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领略精美CAI课件的同时,感悟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也适时的在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助、协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引入
首先通过展示一组具有音乐、色彩,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各种表格画面来导入“电子表格入门”的学习。人们常常使用各种表格搜集和发布信息。但是用人工来进行统计和计算往往相当烦琐,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Excel20xx,它就是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说明学习电子表格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顺利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什么是电子表格以及电子表格的作用”。)
(二)进行新课
1、Excel20xx的启动与工作界面
它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的形式来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对启动步骤、工作界面、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知识点一一对照落实,为后续的教学扫清概念上的障碍。
在介绍Excel的工作界面时,还要注意以学生以学过的Word界面联系,以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克服陌生感。向学生提示Word和Excel都是Office的套装软件之一,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一样和类似之处,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顺利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来。
2、新建与保存工作簿
新建工作簿的方法通常有两种,重点介绍第二种“利用系统提供的模板,建立一个新工作簿”,保存的方法与Word类似。
3、编辑工作表
这部分的内容既是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难点之一。
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亲手参与、互相帮助、赏识激励等方法,使每位学生学会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重点示范:
1)选定单元格并输入数据
2)运用“填充柄”输入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输入
3)选定一行、选定一列、选定整张工作表的操作
4)插入/删除一行、插入/删除一列、插入/删除一个单元格的操作
5)合并单元格并向其输入数据的操作
4、课堂实践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为班级新建一个工作表——《学生成绩统计表》,并按要求新建与保存工作簿、编辑工作表。此过程重在通过任务驱动,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三)归纳总结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反馈: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四)巩固应用
1、课后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Excel文件、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以巩固课堂的知识点。
2、为家庭、社会建立一个适用的电子表格,如《家庭财务收支统计表》、《单位工资统计表》等等。
电子表格入门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表格入门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华师大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电子表格入门”的第1课时的内容。这一章(即“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六大模块中必修课模块的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本节课又是这一章第一节的第1课时,既是引入课,又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之一,因此,要求学生人人都能顺利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关系。
2)学会Excel2000的启动、新建与保存以及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动脑、动手技能,会应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演示、讨论和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学会电子表格的建立、保存以及基本的编辑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交流互助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Excel2000的工作界面及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
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方法
二、教法、学法的运用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尝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促进学生从愿学、会学、乐学向善学方向发展。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简单易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重在突出信息技术的学习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讲授、演示、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领略精美CAI课件的同时,感悟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也适时的在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助、协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引入
首先通过展示一组具有音乐、色彩,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各种表格画面来导入“电子表格入门”的学习。人们常常使用各种表格搜集和发布信息。但是用人工来进行统计和计算往往相当烦琐,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Excel2000,它就是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说明学习电子表格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顺利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什么是电子表格以及电子表格的作用”。)
(二)进行新课
1、Excel2000的'启动与工作界面
它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的形式来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对启动步骤、工作界面、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知识点一一对照落实,为后续的教学扫清概念上的障碍。
在介绍Excel的工作界面时,还要注意以学生以学过的Word界面联系,以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克服陌生感。向学生提示Word和Excel都是Office的`套装软件之一,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一样和类似之处,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顺利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来。
2、新建与保存工作簿
新建工作簿的方法通常有两种,重点介绍第二种“利用系统提供的模板,建立一个新工作簿”,保存的方法与Word类似。
3、编辑工作表
这部分的内容既是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难点之一。
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亲手参与、互相帮助、赏识激励等方法,使每位学生学会编辑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重点示范:
1)选定单元格并输入数据
2)运用“填充柄”输入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输入
3)选定一行、选定一列、选定整张工作表的操作
4)插入/删除一行、插入/删除一列、插入/删除一个单元格的操作
5)合并单元格并向其输入数据的操作
4、课堂实践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为班级新建一个工作表——《学生成绩统计表》,并按要求新建与保存工作簿、编辑工作表。此过程重在通过任务驱动,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三)归纳总结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反馈: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四)巩固应用
1、课后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Excel文件、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以巩固课堂的知识点。
2、为家庭、社会建立一个适用的电子表格,如《家庭财务收支统计表》、《单位工资统计表》等等。
【教材分析】
《美化表格》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在掌握了制作一个完整的Excel表格之后,学习如何合并、居中单元格,修饰文字,设置边框。这节课为整个表格的美化从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上开好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合并、居中单元格,文字的美化,表格背景的设置以及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观,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我为本课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教法):对比式导入,以两张六年级的课程表为事件导入新课,把此表的全局设置作为贯穿全课新知识教学的主线,边学边练,教法与学法相渗透。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重点: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这是表格美化的基础,又是整个表格编辑的基础。
2、教学难点:边框设置的过程。其中边框设置的顺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重难点、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下简单的介绍。本课分为6个环节,1、复习提问,2、导入新课,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4、展示学习成果5、巩固练习6、总结本课。
(1)复习提问(2分钟)
首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行宽和列高的设置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2)导入新课(2分钟)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课程表作为贯穿全节课的操作对象。首先我给他们看了两张六年级课程表,其中一张没有经过任何美化,一张经过了美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文字,边框,背景等几个方面找出不同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美化表格。(课题板书:美化表格)接着,我会把今天要学习的三个知识点板书出来
板书:①合并、居中单元格
②修饰文字
③设置边框
板书重点,难点,是想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边框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选择学习。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9分钟)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后,就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引言“老师今天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小博士,它能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知识”。
出示:“http://10。0。0。10/学习资源/小博士”。
让学生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三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板书:第1组第2组第3组
这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展示学习成果(16分钟)
小组一——合并、居中单元格
①由第一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
老师及时解决。
②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作出自
己风格的东西。
③ 小结本节内容。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白设置之前,选中对象区域的重要性。
④展示优秀作品。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
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
小组二——修饰文字
①由二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学习的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老师应及时解决。
②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测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常识。
③ 小结本节内容。
④展示优秀作品。
背景的设置和文字的修饰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背景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搭配不好,背景的颜色太深,太艳,文字的颜色相比不突出。此时可对两个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注重颜色的搭配,突出文字,培养学生的美感。
小组三——边框的设置
边框的设置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任务三的这个环节上,我仍然会由第三组的学生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此时,我准备了两套方案,1是如果他们成功设置的方案,二是如果他们没成功设置的方案。对于前者,如果演示的'同学成功了,我会引出一个“小迷糊”的卡通人物,把“小迷糊”设置出来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反问“为什么‘小迷糊’没有设置成功呢?”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对于后者,如果演示的学生没有成功,我会提出问题“他为什么没有成功,有谁愿意帮帮他们吗?”让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的问题。
然后,由老师综合讲述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内、外边框]的设置顺序的重要性,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将表格[边框][颜色][线型]设置次序打乱,并一一记录不同次序所对应的结果。
在学生完成任务三后,由“小博士”提出两个问题,学生探讨学习
⑤怎么删除表格边框的某些线型?
⑥能否设置一种有立体效果的表格?
接下来是小结本节内容。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搭配,表格边框设置,其他特效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让全班评。评价的结果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环节,可按每小组的表现给每组加上红星。并且,我设置了一个奖项,最佳搭配奖,获奖的学生有三名。
6、巩固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的习题,(六年级体检表)进行联系,(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其中有要求学生做记录的要做好笔记,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双双讨论,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评比,完成好的小组加星。
7、 总结。(1分钟)
(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①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我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②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教材分析】
《美化表格》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在掌握了制作一个完整的Excel表格之后,学习如何合并、居中单元格,修饰文字,设置边框。这节课为整个表格的美化从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上开好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合并、居中单元格,文字的美化,表格背景的设置以及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观,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我为本课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教法):对比式导入,以两张六年级的课程表为事件导入新课,把此表的全局设置作为贯穿全课新知识教学的主线,边学边练,教法与学法相渗透。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重点: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这是表格美化的基础,又是整个表格编辑的基础。
2、教学难点:边框设置的过程。其中边框设置的顺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重难点、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下简单的介绍。本课分为6个环节,1、复习提问,2、导入新课,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4、展示学习成果5、巩固练习6、总结本课。
(1)复习提问(2分钟)
首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行宽和列高的设置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2)导入新课(2分钟)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课程表作为贯穿全节课的操作对象。首先我给他们看了两张六年级课程表,其中一张没有经过任何美化,一张经过了美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文字,边框,背景等几个方面找出不同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美化表格。(课题板书:美化表格)接着,我会把今天要学习的三个知识点板书出来
板书:①合并、居中单元格
②修饰文字
③设置边框
板书重点,难点,是想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边框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选择学习。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9分钟)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后,就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引言“老师今天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小博士,它能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知识”。
出示:“http://10。0。0。10/学习资源/小博士”。
让学生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三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板书:第1组第2组第3组
这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展示学习成果(16分钟)
小组一——合并、居中单元格
①由第一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
老师及时解决。
②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作出自
己风格的东西。
③ 小结本节内容。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白设置之前,选中对象区域的`重要性。
④展示优秀作品。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
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
小组二——修饰文字
①由二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学习的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老师应及时解决。
②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测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常识。
③ 小结本节内容。
④展示优秀作品。
背景的设置和文字的修饰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背景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搭配不好,背景的颜色太深,太艳,文字的颜色相比不突出。此时可对两个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注重颜色的搭配,突出文字,培养学生的美感。
小组三——边框的设置
边框的设置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任务三的这个环节上,我仍然会由第三组的学生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此时,我准备了两套方案,1是如果他们成功设置的方案,二是如果他们没成功设置的方案。对于前者,如果演示的同学成功了,我会引出一个“小迷糊”的卡通人物,把“小迷糊”设置出来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反问“为什么‘小迷糊’没有设置成功呢?”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对于后者,如果演示的学生没有成功,我会提出问题“他为什么没有成功,有谁愿意帮帮他们吗?”让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的问题。
然后,由老师综合讲述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内、外边框]的设置顺序的重要性,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将表格[边框][颜色][线型]设置次序打乱,并一一记录不同次序所对应的结果。
在学生完成任务三后,由“小博士”提出两个问题,学生探讨学习
⑤怎么删除表格边框的某些线型?
⑥能否设置一种有立体效果的表格?
接下来是小结本节内容。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搭配,表格边框设置,其他特效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让全班评。评价的结果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环节,可按每小组的表现给每组加上红星。并且,我设置了一个奖项,最佳搭配奖,获奖的学生有三名。
6、巩固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的习题,(六年级体检表)进行联系,(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其中有要求学生做记录的要做好笔记,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双双讨论,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评比,完成好的小组加星。
7、 总结。(1分钟)
(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①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我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②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教材分析】
《美化表格》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第八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在掌握了制作一个完整的Excel表格之后,学习如何合并、居中单元格,修饰文字,设置边框。这节课为整个表格的美化从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上开好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合并、居中单元格,文字的美化,表格背景的设置以及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观,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我为本课确定的教学方法是:(教法):对比式导入,以两张六年级的课程表为事件导入新课,把此表的全局设置作为贯穿全课新知识教学的主线,边学边练,教法与学法相渗透。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重点: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这是表格美化的基础,又是整个表格编辑的基础。
2、教学难点:边框设置的过程。其中边框设置的顺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重难点、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下简单的介绍。本课分为6个环节,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4、展示学习成果。
5、巩固练习。
6、总结本课。
(1) 复习提问(2分钟)首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行宽和列高的设置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2) 导入新课(2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课程表作为贯穿全节课的操作对象。首先我给他们看了两张六年级课程表,其中一张没有经过任何美化,一张经过了美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文字,边框,背景等几个方面找出不同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美化表格。(课题板书:美化表格)接着,我会把今天要学习的三个知识点板书出来板书:
①合并、居中单元格
②修饰文字
③设置边框 ★ 板书重点,难点,是想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边框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选择学习。
(3) 自主探索,协作学习(9分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后,就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引言“老师今天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小博士,它能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知识”。 让学生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三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板书: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这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展示学习成果(16分钟)
小组一——合并、居中单元格
① 由第一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② 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作出自己风格的东西。
③ 小结本节内容。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白设置之前,选中对象区域的重要性。
④ 展示优秀作品。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
小组二——修饰文字
① 由二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学习的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老师应及时解决。
② 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测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常识。
③ 小结本节内容。
④ 展示优秀作品。背景的设置和文字的修饰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背景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搭配不好,背景的颜色太深,太艳,文字的颜色相比不突出。此时可对两个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注重颜色的搭配,突出文字,培养学生的美感。
小组三——边框的设置边框的设置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任务三的这个环节上,我仍然会由第三组的学生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此时,我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如果他们成功设置的方案,二是如果他们没成功设置的方案。对于前者,如果演示的同学成功了,我会引出一个“小迷糊”的卡通人物,把“小迷糊”设置出来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反问“为什么‘小迷糊’没有设置成功呢?”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对于后者,如果演示的学生没有成功,我会提出问题“他为什么没有成功,有谁愿意帮帮他们吗?”让学生思考,引出设置顺序的问题。然后,由老师综合讲述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内、外边框]的设置顺序的重要性,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将表格[边框][颜色][线型]设置次序打乱,并一一记录不同次序所对应的结果。在学生完成任务三后,由“小博士”提出两个问题,学生探讨学习。
⑤ 怎么删除表格边框的某些线型?
⑥ 能否设置一种有立体效果的表格?展示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搭配,表格边框设置,其他特效等几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让全班评。评价的结果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环节,可按每小组的表现给每组加上红星。并且,我设置了一个奖项,最佳搭配奖,获奖的学生有三名。
(6)、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的习题,(六年级体检表)进行联系,(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其中有要求学生做记录的要做好笔记,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双双讨论,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评比,完成好的小组加星。
(7)、总结。(1分钟) (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①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我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②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WPS文字”中第四节课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内容没有太大联系,但是对后面课程的学习有垫脚石的作用,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表格的插入、合并单元格、制作斜线表头和在表格中输入内容。本课操作性强,按教材讲会比较枯燥,可以创设情境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
理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掌握正确插入表格的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掌握斜线表头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思考表格的作用和优势。
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表格的插入、合并单元格以及制作斜线表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信息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信息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体会信息技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
教学难点:合并单元格、插入斜线表头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脚手架策略,在情境中一步步搭建脚手架。用天气播报员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要成为播报员,首先要制作出天气情况表,引导学生思考表格大小并自学插入表格的方法;通过观察表格,合理设计表格结构,引导学生自学合并单元格和插入斜线表头的方法。
在教完新课后,让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天气播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交流。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之前学习的文字输入与修饰为本课打下基础,但插入表格是一个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需要老师通过情境、组织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学与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教学过程及设想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围绕任务,学习新知;三评价反馈,巩固新知。
在第一部分将创设一个天气播报员播报天气是的情境,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的同时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再通过提前制作的视频文件了解表格的组成。这部分是这节课的开始,用音视频来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在第二部分设置四个任务,分别对应四个教学知识点。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操作方法,四年级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学生演示、教师再演示的方式使每一个知识点至少演示2遍。能够起到及时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第三部分让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天晴情况播报,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表格的制作情况,一方面又让学生体验了一下天气播报员这份职业。另外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方式。同时,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小小天气播报员
——《插入表格》
行
表格、列
单元格→合并单元格
→斜线表头
→输入内容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WPS文字”中第四节课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内容没有太大联系,但是对后面课程的学习有垫脚石的作用,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表格的插入、合并单元格、制作斜线表头和在表格中输入内容。本课操作性强,按教材讲会比较枯燥,可以创设情境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
理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掌握正确插入表格的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掌握斜线表头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思考表格的作用和优势。
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表格的插入、合并单元格以及制作斜线表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信息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信息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体会信息技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
教学难点:合并单元格、插入斜线表头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脚手架策略,在情境中一步步搭建脚手架。用天气播报员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要成为播报员,首先要制作出天气情况表,引导学生思考表格大小并自学插入表格的方法;通过观察表格,合理设计表格结构,引导学生自学合并单元格和插入斜线表头的方法。
在教完新课后,让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天气播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交流。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之前学习的文字输入与修饰为本课打下基础,但插入表格是一个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需要老师通过情境、组织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学与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教学过程及设想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围绕任务,学习新知;三评价反馈,巩固新知。
在第一部分将创设一个天气播报员播报天气是的情境,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的同时了解表格的作用和优势。再通过提前制作的视频文件了解表格的组成。这部分是这节课的开始,用音视频来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在第二部分设置四个任务,分别对应四个教学知识点。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操作方法,四年级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学生演示、教师再演示的方式使每一个知识点至少演示2遍。能够起到及时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第三部分让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天晴情况播报,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表格的制作情况,一方面又让学生体验了一下天气播报员这份职业。另外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方式。同时,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小小天气播报员
——《插入表格》
行
表格、列
单元格→合并单元格
→斜线表头
→输入内容
插入表格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插入表格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三册中插入表格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表格菜单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并对其进行完善和美化,从而完成交通状况调查表的制作任务,为以后提出Word高层次学习任务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以《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学会利用表格菜单来插入表格,掌握调整表格行高、列宽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表格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认识表格一些常用名词,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
难点:调整表格的列宽和行高。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30分钟左右,而且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和探知欲。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采用分层教学,重点指导操作在困难的学生。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使他们乐于学习;布置“小小交通调查员”活动,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想学;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小组协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使他们会学;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采用分层互补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学生一人一机,网络互通,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资料。
(五)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来完成:“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设计活动,巩固知识”。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资料,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表格的优点是醒目、明确、便于查找和比较。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表格,然后再带他们到米琪俱乐部里看看米琪提供的其它各类表格,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2、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认识表格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向学生播放米琪俱乐部中的“认识表格”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关于表格的基本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形式下,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最后通过抢答赛的形式巩固这部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任务驱动—插入表格
①任务启动: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又怎样?你的爸爸妈妈呢?那你们想过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吗?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做一次小小交通调查员,帮警察叔叔制作这份《交通状况调查表》。老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同时激发社会责任感和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
②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讨论此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后,请学生参照书中“插入表格”的具体步骤,自主学习。
③信息反馈:学生汇报自学成果。中等学生说说制作《交通状况调查表》的具体步骤,优等生补充,差等生在教师机上向同学们演示。争取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还体现了分层互补教学的优势。
④学生动手制作这份《交通状况调查表》,教师巡视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3)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
学生观察:插入的表格和《交通状况调查表》相比,什么地方不一样?哪能一个设计更合理一些?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行高和列宽不适合文字的大小。那么我们可以调整吗?怎样调整?在一个个疑问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最终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4)输入文字。
鉴于学生已经会在空白文档中输入文字,教师可让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实践总结出具体办法,可用鼠标、键盘来实现光标在单元格内的跳转,再而比较出相对简便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学习不止、探究不止。
3、教师总结,预留作业,调动热情。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说教材
1、课程性质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及其课时安排,《学习领域三 笔随人意的好秘书—word文档的操作》分为八课时四项目完成教学。《撰写旅行计划》为其第一项目。依据教学内容和难度,本项目将分为两课时来展开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进行word软件的熟悉、文档录入、文件保存等操作,熟悉word界面、学习文档录入方法及保存等知识点;第二课时完成文档的简单编辑,主要学习文本的选择、复制、剪切等操作方法。本说课稿主要说明第一课时。
2、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本章节是在学生认识计算机功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编排的。word软件的使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前面学习的书信撰写和个人博客等知识点,而且为今后个人简历和板报等的设计打下基础,因此,本章节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而且在本教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操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3、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Word窗口功能,掌握新建、关闭Word窗口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命令,认识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
了解Word字处理功能,学会输入文字、新建文档及文件保存。
(2)能力目标:
认识Word窗口命令,学会常用工具按钮的使用;
训练学生键盘操作技能,讲究心手合一;
提高学生文字的输入能力,学会新建文档及文件保存。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word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性和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重点和难点
通过分析教材,也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Word界面的认识及其各菜单和工具按钮的使用
文件的新建和保存方法
(2)教学难点:
文件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
工具栏按钮的显示与隐藏
5、资源利用
课内资源:旅行计划模板及设计要点
课外资源:“无锡三日游”文稿
二、说学生
1、职业高中学生厌倦纯理论式的学习,却对动手操作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
2、职业高中学生对技能学习存在着认知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并且钻研能力不够,灵活应用能力不高。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主动接受的实例展开教学。
三、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在项目式教学的大环境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创设任务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二是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任务,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实施中掌握操作,学到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三是各种教学方法穿插其中,如演示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等;四是学生利用尝试和探究型学习方法,培养自信,强化技术,提升创造意识。总之,注重理论实践的结合,采用理论镶嵌于实践中的方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约2分钟)
本节课以“我们美丽的家乡”话题展开,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带着学生走入情境,说说家乡有哪些游玩的地方;接着引出本节课的项目,小明要来咱们家乡旅游,需要制作一份旅行方案,让其玩的尽兴,玩的舒心。
2、任务布置(约5分钟)
(1)打开“无锡三日游”文档
(2)在该文档中第一段位置输入自我介绍
(3)将该文档设置为网页视图模式,并通过打印预览观看打印效果
3、任务分析(约15分钟)
(1)主要技术点:
①文档新建:主要通过学生尝试后归纳总结实现
教师提问:如何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学生尝试:新建文档,并总结方法技巧。
师生总结: 开始—程序—word;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打开文档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②文档界面:主要通过师生讨论共同认识界面上各个菜单和按钮的功能 教师提问:word界面中有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文件、视图、格式、表格等
师生分析:这些按钮的作用是什么?
③文本输入:主要通过学生尝试,接着教师提示总结实现
教师要求:打开桌面上文档,在第一段位置输入自我介绍
学生尝试:输入文本内容
教师总结:鼠标定位第一段首,按回车键空出一段,切换输入法,输入内容 ④文件保存:主要通过学生尝试实现
方法:文件—保存
(2)主要疑惑点:
文件菜单下另存为的使用场合;什么是视图,如何查看视图方式;工具栏
上为何有些工具按钮不显示,如何实现显示。
根据以上疑惑点,由教师提示,学生尝试,师生总结其主要操作方法:
(1)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主要通过学生尝试和师生总结来解决
教师提示:将该文档以班级名字命名,保存在本地磁盘F中
学生尝试:文件的另存为操作
师生总结: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保存是在原位置以原名字保存,覆盖掉原文档;另存为是在不同位置或以不同名字保存,不影响原文档。
(2)什么是视图,如何查看视图方式: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察体验
教师讲解演示:视图是文档展现于用户面前的观看模式,主要有五种。可以通过视图菜单或文档窗口左下角的视图按钮进行切换实现视图效果;其中页面视图模式与打印效果完全一致
学生观察体验: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并自己尝试感受其效果
(3) 工具栏上为何有些工具按钮不显示,如何实现显示?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尝试,最终由教师演示总结,学生体验实现
教师提问:这个文档窗口与你们操作的窗口相比,少了一点什么,能不能让它恢复原样呢?(同时广播一个缺少了格式工具栏的文档窗口)
学生尝试:寻找格式工具栏的指示菜单
教师总结:隐藏的工具栏可以在视图—工具栏菜单中找到,单击其子菜单,出现打钩,则表示在工具栏上呈现,反之隐藏
学生体验:将格式工具栏隐藏并显示
3、任务实施(约1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利用素材,通过以上任务分析的技术点,制作一份旅行计划。教师通过巡回辅导的方式,及时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同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操作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4、作品评估(约5分钟)
学生上交已完成的旅行计划方案。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并选出一至两个作品,让该同学简述其创作的技术点及其创新点,接着让另一个学生简述对其作品的评价,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5、课堂小结(约2分钟)
教师对整体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巡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加深学生理解。
6、布置作业(约1分钟)
这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节课的延续点。一方面,让学生继续完成本节课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尝试着对文档进行简单编辑,如文本的复制、撤消操作、内容的删减等操作。
五、说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本人对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1、成功之处:
(1)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师生讨论碰撞火花,激活课堂。
(2)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3)计算机局域网成为辅助学习的主要工具和组织课堂活动的基本平台。
2、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分层,让每个学生的技能得到最恰当提高。
(2)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由“做”到“创”,由“想”到“悟”。
3、前进方向:
(1)教学方法改进,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方式激活课堂
(2)教材内容深化和优化,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体现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善于应用各类课外资源。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Word—文字处理初步》是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三单元的第十课的内容。《Word—文字处理初步》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2、教材的处理
第十课《Word—文字处理初步》本节容量较大,涉及的操作点多,动手能力强,例如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保存文档等,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Word—文字处理初步》中的所有操作点,是根本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的,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文档的录入与编辑”、“保存文档”两点作为重难点内容来教学,其他内容则作为一般技能学习教学。这样安排既不耽误一般的技能教学更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脱离什么都是重点什么都是难的怪圈,得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说学生
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独立性增强,好奇、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愿意探索和发现新自我。针对这种心理特征,在教学开始及过程中就要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若采用自主学习、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对文本进行简单的编辑。部分学生对word软件已有初步了解。对于本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认为 word软件曾经接触过,已不再是新鲜内容,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对这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分层设计要求。(在练习中体现出来)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3)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改变字号和段落格式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
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新软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参予的热情。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Word文档的保存。
2、难点:
Word文档的输入与编辑
五、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本课时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5分钟)
首先,我出示一篇用记事本编写的文章的文档一(只有文字),和一份用word编辑的文档二(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等)。
师:同学们,对于这两份文档中的文章,他们的内容是一样的,同学们,你们更愿意阅读那一篇文章呢?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说明,对,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更愿意阅读第二份文档中的文章。文档一中只有文字,看起来很单调,二文档二的文章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艺术字等等。大家都知道,第一份文档的纯文本的文章是用记事本来编辑输入的,那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二份文档中的文章还可以用记事本来输入吗?(生:不可以)是的,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就不可以用记事本就输入了。那么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WORD2003是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用来处理文字的录入、修改、排版和输出等一整套文字处理工作,将文字组合后变成信件、单位公函、学术论文、书籍、报刊等。
接下来展示用word制作出来的作品。
这些就是用word制作出来的作品,我们可以用来写文章、记日记、制作小报等等,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一下word是怎样操作的。这样同学们在以后就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作品了。
2、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启动word
Word是怎样打开来使用的呢?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操作。单击“开始”按钮, 将指针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单击“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启动WORD。
学生操作。教师提问:想一想,除了我说的方法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启动吗?让学生说说自己启动word的不同的方法。
教师总结:Windows操作系统中启动应用软件程序的方法都大致相同。
(1)从菜单启动: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单击“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启动WORD。
(2)直接启动:双击桌面上创建好的快捷方式,启动WORD。
(3)开始菜单——并找到新建office文档命令,单击。在对话框中双击空白文档图标或者单击确定按钮。
Word的启动有许多种,本质上都是运行了WINWORD.EXE文件。
(二)认识word窗口
(1) 标题栏
位于屏幕的最顶端的是标题栏,显示的是当前文档的名字。标题栏的右边有一个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和关闭按钮。(教师边讲边演示)
(2) 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像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等等。(教师边讲边演示)
(3) 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 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教师操作演示)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快捷键。(教师演示)
(4) 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要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
(5) 滚动条
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 内容。只要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了。(教师边讲边演示)
(三)文档的输入与编辑
1、文档的输入
在编辑窗口中输入文字,首先要找到光标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空格键或Enter键来改变光标的位置,而就简单的方法就是:双击鼠标定位输入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编辑窗口中输如文字了。计算机默认的输入法是英文字母输入法,那我们就可以用“Ctrl+Shift”键或在语言显示栏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输入法。 教师示范输入一段文字:???.
那么假如我们要把字体的大小或形状改变一下,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继续学习字符的格式化设置。
2、字符格式化
利用word的“格式”菜单中“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我们可以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从而改变文档中字符的形态和外观,已达到美化文章或突出重点的目的。
(1)字体
字体是指字符的轮廓特征。常用的包括宋体,黑体,幼圆,隶书等。英文字体种类很多。在Word中默认设置中,汉字使用宋体,英文使用的是“Times New Roman” 。
(2)字号
字号是指字符大小。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的数字发:数字越大,字符也越大。另一种是中文表示法:号数越大、字符越小。
(3)字形
字形是指字符的形状,在word中包括字符加粗,倾斜,下划线等属性。 字符的格式可以再“格式”工具栏中来设定,也可以通过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来设定。
3、段落格式化
“格式-段落”菜单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来设定段落的缩进、对齐方式、行间距、段间距等格式。
随后教师操作演示,边操作边讲解,是如何对字符格式、段落格式进行设置的。
(四)保存文档
对于新建的文件,执行“文件——保存”菜单命令即可。如果想要保存其他格式的文件或以不同的文件名进行保存,可以执行“文件——另存为”菜单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
(五)退出word
在对word文档进行保存后,我们就可以退出word了,
(1) 直接点击关闭按钮
(2) 文件菜单下的关闭命令
六.课堂小结
1、我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
2、整理归纳列出要点。
七、教学反思
授课中我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线”,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巩固”。我的主要任务是适时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为学生设置一个个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让他们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后要在组内开展互帮互学,带动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使他们共同提高。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的能力,尽量留给学生最大的空间,让学生勤尝试、会尝试、乐尝试,勤于实践,大胆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应用word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初识Word》,是了解和认识Word2003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按Word2003的启动、Word窗口的组成,保存Word文档、退出Word顺序编写的,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四个知识点。
二、说学生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电脑基本操作的基础,并且已经掌握在 “记事本”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操作方法。四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如何合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完成相关操作,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2)掌握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的保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设计多种活动形式,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学习、了解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4.行为与创新
借助所学知识,尝试用计算机表达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2.教学难点
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主要功能;Word文件的保存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示范,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设置了名侦探柯南进行成员招募的活动情境,以“小侦探侦察行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
六、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先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名侦探柯南为切入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招募启事”,思考、寻找制作的软件,明确本节课侦查的目标——Word。
在介绍Word软件的环节,我考虑到如果光靠语言讲述,比较死板,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用课件出示了“Word档案卡”,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展示Word制作出的各类精彩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Word软件的作用和运用范围,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探究,通过观察发现之前展示的作品图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W,细化了Word图标的特征,为接下来打开Word这个操作任务奠定基础。
“打开Word”的第一种方法双击图标操作学生完全能自己掌握,为了让他们进一步探究另一种方法,我适时引出柯南的任务,请学生按照要求在“开始”菜单中找到Word并打开。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学我课前分发的“侦查报告”多种形式自主完成任务,加深了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并乐于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从而为自己的小组夺得“侦探徽章”,学习激情相当高涨。
“Word窗口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阶梯式的教学环节和任务,让学生先从已经学过的“记事本”窗口出发,对比word窗口和它的共同点:标题栏、菜单栏、插入点、编辑区,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既唤起他们的旧知,又掌握了新知,再出示Word窗口更丰富的组成部分,带着学生一起了解并认识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任务窗格、状态栏,学生掌握了窗口各部分组成名称之后,出示“记忆力大考验”,进一步巩固了Word窗口组成部分的名称。由于Word窗口组成部分较多,要探究各部分的作用难度较大,我将此任务进行了划分,让学生分组侦查窗口组成的作用。学生在“侦查报告”中寻找“秘籍”的帮助,通过小组讨论、对窗口组成部分尝试单击的方式理解相关栏目的作用。最终汇总请小组代表上来介绍探究结果,学生在该行动中既掌握了自己小组探究的内容,又通过同学的介绍掌握了其他组成部分作用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化简成学生触手可及的知识。效果较好。
通过课件中出示菜单栏和常用工具栏两部分的对比,学生能直观理解到工具栏和菜单栏有相同的功能,如保存、打开等,而工具栏也有更快捷完成操作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学生知道了“寻找工具栏”的必要性。学生通过查看“侦查秘籍”和小组合作,成功完成了打开和关闭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的任务。
成功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乐于学习。我以“柯南想认识各位同学”为契机,请学生尝试在Word中输入简单的自我介绍,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在他们输入的过程中,我边巡视边读出已经成功输入的孩子姓名,让他们明显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保存文件和退出word环节,我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意识,请学生在“侦查秘籍”和同学的帮助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他们上来汇报,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以至于在退出文件时有学生找出了三四种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是高涨的,黑板上贴满了孩子们通过探索得来的“侦探徽章”;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学生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打开、关闭、保存word的多种方法,也认识了word窗口的组成以及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Word窗口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对一些不举手的孩子关注度不够等。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探究任务的有效性,还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制作简单的表格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制作简单的表格》甘肃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模块一第六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金山文字2003基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调整表格及表格的数据计算作好辅垫。
(二)、学生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好玩好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所以我尽量不使用演示法,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及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行线、列线、一行、一列、单元格)
2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及装饰文字。
3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单的表格及美化表格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表格。
二、说教法与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老师,我采用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置,先把问题灵巧地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来尝试解决。制作课件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同时老师也是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在此过程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
作为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采用探究式学习,从老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中最大力度地获取信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及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新知,通过操作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朋友,一会儿它们出场的时候,如果大家认识它们,请同学们大声的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从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非常的熟悉也非常的喜欢它们。今天,羊村里的小羊给我们带来了两份羊羊运动会的资料,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两份资料,一份为文本形式,一份为表格形式。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份资料,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有哪些?
比如我想知道喜羊羊的射击成绩排第几名,你愿意从第一份资料里查看还是第二份资料?为什么?
通过提问:生活中还能见到什么要的表格?(抢答)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领悟表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过程
1、学习表格的常用名词。(教学课件、抢答)
既然大家都想学习好表格的制作,今天为大家带好一个很好的学习软件,大家可要认真学习它。
2、生尝试着自己完成插入表格
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插入表格
师相机板书:
创建表格:表格/插入/表格。
3、插入行、列
4、删除行和列
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师生互相评价,评出优秀作业及优秀小组。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每种方法在介绍的时候我注意其中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会用不同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每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任意制作一个几行几列的表格,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巩固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掌握了如何插入和删除多余的行和列,希望同学们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现在就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我们班的课程表,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看看那个小级成员率先完成,大家开始吧!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注意了分层次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word这个主题的展开。学生在学习了word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继续学习word中的另一些重要的操作,加深他们对于word的了解,更能体现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本课是word中的“表格设计”,具有6个部分组成,上一节课已经讲解了前4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再深入讲解一些word中对于表格的操作方法。“表格设计”这一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内容慢慢深层,从表格的建立到表格的润色,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对于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的认识。
2.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教学,重在对表格的一些更深入的操作,以及表格的润色。基于以上认识和教材前后联系和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个方面。
⑴.认知结构目标,获取表格的新知识,并让学生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能为他们平时生活常用的表格来建一张表格。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2.重、难点
⑴.掌握表格的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⑵.熟练掌握对于表格的润色的操作方法。
二、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更能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地。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课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操作中,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把机会尽量让给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鼓励他们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参与课堂教学,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步:信息输入。也就是直观教学法,详细地对学生讲解对于表格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积极思考。
1.表格的合并及拆分
选定第一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然后选主菜单上“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打开浮动工具条,单击“合并单元格”,这样,这两个单元格就合二为一了。
同样将第二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合并,再将第一行的五、六列合并。
2.拆分,操作步骤基本同上。
3.表格的润色。
⑴设置表格线颜色
为了显示出表头部分的表格线,可以将表头的表格线设置为与斜线相同的绿色。选定表头的所有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然后在“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中选择“鲜绿”。接下来注意要点击右边预览图的中心,使方框中纵横的两条线变成绿色,才能使选定的颜色更新。
注意:现在的“应用范围”是“单元格”。完成后,单击“确定”。
⑵.设置表格的底纹
选定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选择底纹选项,然后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完成后,单击“确定”。
第三步:实践。学生在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训练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新知识,及时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加以补充。
第四步:反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在实践中的困难,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获得成功的结果奠定基础,特别是对于后进生,采取具体的措施,以免引起消极态度。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表格修饰更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word这个主题的展开。学生在学习了word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继续学习word中的另一些重要的操作,加深他们对于word的了解,更能体现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本单元word中的“表格”,具有2个部分组成,上一节课已经讲解了前1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再深入讲解一些word中对于表格修饰和求和的操作方法。“表格设计更美观”这一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内容慢慢深层,从表格的建立到表格的润色,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了新内容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对于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的认识。
2、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教学,重在对表格的一些更深入的操作,以及表格的润色。基于以上认识和教材前后联系和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个方面。
⑴、认知结构目标,获取表格的新知识,并让学生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能为他们平时生活常用的表格来建一张表格。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3、重、难点
(1)、掌握修饰表格的方法。
(2)、掌握为表格数据求和的操作方法。
二、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更能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地。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课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操作中,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把机会尽量让给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鼓励他们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参与课堂教学,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步:信息输入。也就是直观教学法,详细地对学生讲解对于表格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积极思考。
1、设置表格线颜色
为了显示出表头部分的表格线,可以将表头的表格线设置为与斜线相同的绿色。选定表头的所有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然后在“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中选择“鲜绿”。接下来注意要点击右边预览图的中心,使方框中纵横的两条线变成绿色,才能使选定的颜色更新。
注意:现在的“应用范围”是“单元格”。完成后,单击“确定”。
2、设置表格的底纹
选定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选择底纹选项,然后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完成后,单击“确定”。
3、表格数据的求和
利用学生上节课所输入的表格数据内容,利用求和公式计算出表格中所要求的数据。
第三步:实践。学生在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训练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新知识,及时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加以补充。
第四步:反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在实践中的困难,比如广播教学,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获得成功的结果奠定基础。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我的说课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希望能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三册中插入表格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表格菜单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并对其进行完善和美化,从而完成交通状况调查表的制作任务,为以后提出Word高层次学习任务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以《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学会利用表格菜单来插入表格,掌握调整表格行高、列宽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表格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认识表格一些常用名词,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
难点:调整表格的列宽和行高。
(三)教学策略分析
1 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30分钟左右,而且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和探知欲。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采用分层教学,重点指导操作在困难的学生。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使他们乐于学习;布置“小小交通调查员”活动,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想学;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小组协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使他们会学;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采用分层互补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学生一人一机,网络互通,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资料
(五)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来完成:“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设计活动,巩固知识”。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资料,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表格的优点是醒目、明确、便于查找和比较。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表格,然后再带他们到米琪俱乐部里看看米琪提供的其它各类表格,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2 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认识表格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向学生播放米琪俱乐部中的“认识表格”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关于表格的基本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形式下,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最后通过抢答赛的形式巩固这部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任务驱动—插入表格
①任务启动: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又怎样?你的爸爸妈妈呢?那你们想过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吗?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做一次小小交通调查员,帮警察叔叔制作这份《交通状况调查表》。老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同时激发社会责任感和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
交通状况调查表
对象 职业 交通工具 每天在路上的时间 感觉交通拥挤吗?
自己
妈妈
爸爸
②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讨论此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后,请学生参照书中“插入表格”的具体步骤,自主学习。
③信息反馈:学生汇报自学成果。中等学生说说制作《交通状况调查表》的具体步骤,优等生补充,差等生在教师机上向同学们演示。争取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还体现了分层互补教学的优势。
④学生动手制作这份《交通状况调查表》,教师巡视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3)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
学生观察:插入的表格和《交通状况调查表》相比,什么地方不一样?哪能一个设计更合理一些?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行高和列宽不适合文字的大小。那么我们可以调整吗?怎样调整?在一个个疑问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最终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4)输入文字。
鉴于学生已经会在空白文档中输入文字,教师可让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实践总结出具体办法,可用鼠标、键盘来实现光标在单元格内的跳转,再而比较出相对简便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学习不止、探究不止。
3 教师总结,预留作业,调动热情。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打开教师机中的上课资料。)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两份成绩单,通过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份是文字叙述,一份是表格。你们注意区分,然后回答出哪份的表现形式比较好?优势在哪里?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是表格。在回答表格优势的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提出问题:既然用表格可以有这样多的好处,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都应用了表格?学生举出许多案例后,带领大家结识新朋友 米琪,再看看米琪给大家提供的表格。
通过此次活动,提供给了学生更为丰富的资料,让他们有了交流、补充的机会,真正体会了网络学习的优势,体会到学会本节课的必要性,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在的便捷。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认识表格
师:对于表格你们都来想知道一些什么?米琪俱乐部有一位同学将会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表格的基本知识,大家要注意听哟!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向学生播放米琪俱乐部中的“认识表格”部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进行活动:你们都学会了吗?那让我们来个抢答赛好不好?
2、插入表格:
布置任务:表格的基本知识你们掌握的真棒,教师真佩服你们。今天的学习任务跟“交通安全”这个话题有关。咱们班有好多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的,那么你感觉交通拥挤吗?今天咱们就做一次调查员,帮助警察叔叔来完成这份《交通状况调查表》。
教师出示表格,师生共同讨论此表格的行数、列数。然后参照P31,自己学习“插入表格”的方法。教师询问自学结果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
师:你们对插入的表格满意吗?哪儿不满意?而且为了与单元格内的文字相适应,我们可以对行的高度和列的宽度进行适应的调整。
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小组间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适当提示。
4、输入文字并进行相应的美化。
师:以前我们只学过在空白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我们会吗?要不你们先输几个词试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总结出具体方法,使光标在单元格之间跳转,简便方法为使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在与用鼠标定位光标的方法对比下)。
师:文字输入完毕,看看咱们的表格有完善的地方吗?(文字太小,不美观)现在咱们就开始动手美化你的表格,一会儿咱们来评选出本节课的“表格设计师”。
三、积极评价,结束课程
先在小组内进行评选,再通过转播让大家评价这些作品的优点,引导学生不仅要会美化表格,还要懂得美不能是滥加修饰。
评选出本节课的“表格设计师”,并给以一定的精神奖励。结束本节课程。
四、板书设计:
认识表格:行、列、单元格
插入表格:表格 插入表格 行数、列数
调整行高、列宽:
输入文字:上下左右方向键、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