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9:55:03
类别:教案一等奖
《出色的球员》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从乔丹的话语中感悟哲理,学习他执著的精神及灿烂的人生理念。
知识目标: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语言,将富有哲理的语句收集在记录本上。
能力目标:提高自读探究感悟力。
教学重点:学习概括要点,体会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一个“最出色的球员”对“球赛”的特殊感受。
教学方法:自主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
教具准备:乔丹的资料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乔丹球赛的录像。
师:提到篮球,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伟大的名字——乔丹,他那灵活多变的投篮,那敏捷准确的传球,那沉着冷静的目光,那感人至深的话语,无不让人佩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最出色的球员,听听他的心声吧。
二、自主品读
学生自己品读,给课文做圈点批注,认真阅读作品。
三、合作讨论
交流阅读感受,开展阅读评价比赛。
1、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体会、感受。
(参考问题):
A你最喜欢乔丹的哪一方面?
B 乔丹和其他球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自我牺牲精神;善于理解、尊重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积极面对的良好心态;正确的幸福观。)
2、开展阅读竞赛,并让各小组做出合理的评价。
四、整理归纳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进行梳理,使学生对乔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五、探究提升
1、师导:品读关键语段、语句,理解文章内涵
投影问题:(对练习二的补充及提升)
A 怎样理解“我会努力争取每一天都能取得一点进步。我需要回顾昨天,感觉今天比昨天好就足够了“这句话?
B 你认为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C 为什么说年轻的球员更应学会“为现在而生活”?
D “感受今天的阳光,明天还会霞光满天”如何理解?
2、学生自由谈体会,教师也谈自己的认识,以拓展学生的认识。
六、拓展: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问题:A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谈谈什么是幸福。
B 你喜欢篮球吗?谈谈你对篮球赛的认识。
七、布置作业:
1、用课后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2、将“拓展”中的内容任选其一,写在小作文本上。 (基础题)
3、各小组汇集乔丹的资料事迹,感悟他成功的内在因素。(提高题)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从乔丹的话语中感悟哲理,学习他执著的精神及灿烂的人生理念。
知识目标: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语言,将富有哲理的语句收集在记录本上。
能力目标:提高自读探究感悟力。
教学重点:学习概括要点,体会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一个“最出色的球员”对“球赛”的特殊感受。
教学方法:自主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
教具准备:乔丹的资料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乔丹球赛的录像。
师:提到篮球,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伟大的名字——乔丹,他那灵活多变的投篮,那敏捷准确的传球,那沉着冷静的目光,那感人至深的话语,无不让人佩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最出色的球员,听听他的心声吧。
二、自主品读
学生自己品读,给课文做圈点批注,认真阅读作品。
三、合作讨论
交流阅读感受,开展阅读评价比赛。
1、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体会、感受。
(参考问题):
A你最喜欢乔丹的哪一方面?
B 乔丹和其他球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自我牺牲精神;善于理解、尊重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积极面对的良好心态;正确的幸福观。)
2、开展阅读竞赛,并让各小组做出合理的评价。
四、整理归纳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进行梳理,使学生对乔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五、探究提升
1、师导:品读关键语段、语句,理解文章内涵
投影问题:(对练习二的补充及提升)
A 怎样理解“我会努力争取每一天都能取得一点进步。我需要回顾昨天,感觉今天比昨天好就足够了“这句话?
B 你认为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C 为什么说年轻的球员更应学会“为现在而生活”?
D “感受今天的阳光,明天还会霞光满天”如何理解?
2、学生自由谈体会,教师也谈自己的认识,以拓展学生的认识。
六、拓展: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问题:A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谈谈什么是幸福。
B 你喜欢篮球吗?谈谈你对篮球赛的认识。
七、布置作业:
1、用课后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2、将“拓展”中的内容任选其一,写在小作文本上。 (基础题)
3、各小组汇集乔丹的资料事迹,感悟他成功的内在因素。(提高题)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文章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文章主旨
九、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丰子恺作品欣赏
3、丰子恺简介
二、课文学习
1、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小结
四、拓展
五、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文章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文章主旨
九、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丰子恺作品欣赏
3、丰子恺简介
二、课文学习
1、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小结
四、拓展
五、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 东北特产
二、 作者介绍
三、 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 整体介绍
五、 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 文章结构
七、 问题讨论:
1、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 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 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 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 “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 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 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 文章主旨
九、 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复述课文
2、把握人物特点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位鲁肃、吕蒙对话后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
三、文章人物介绍
四、朗读全文
五、生字、词
六、课文小短剧
七、文段分析、翻译
“初……乃始就学。”
1、 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 孙权对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
4、 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及鲁肃……结友而别。”
1、“卿今者……阿蒙!”表现出鲁肃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鲁肃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全文翻译
八、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九、思路结构
十、 说话练习
《竹影》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丰子恺作品欣赏
3、 丰子恺简介
二、 课文学习
1、 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② 深入探究
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
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
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
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难画在哪里?
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
I、 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
三、 小结
四、 拓展
五、 作业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的和要求: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的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图欣赏,相关介绍
2、作者介绍
二、课文相关学习
㈠字音学习、词语积累
㈡文章结构
㈢速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并思考:
1、 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 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处?
3、 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业
《华南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图片欣赏(老虎)
2、 有关老虎的成语
3、 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 写作背景
5、 作者介绍
二、 预习检测
三、 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角色分析
1、 观众
2、 “我”
3、 华南虎
五、 小结
六、 拓展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3课时
资料超市: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由千古唐诗引入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5、研读《题乌江亭》,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抒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教后记:
古诗词教学人物,个人认为宜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赏析文章两种途径来完成,教师不宜讲授得过细,应该传授一些方法,并注意示范、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在课堂组织教学时,便依照读-品-析-背的流程与学生共同赏析诗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参与讨论,其中时有精彩赏析。
随话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做好教案设计,下文为大家推荐了最出色的球员辅导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 设计理念:
本文选自20世纪最为优秀的球星迈克尔,乔丹的自传,这是“飞人”乔丹对自己篮球生活的感悟的一篇文章,有较强的哲理性。这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来源与自己的篮球生涯,又 融入芸芸众生的生命之中,整篇文章焕发着伟大球星的自信与个性的光芒。这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感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又拉近了学生和乔丹的距离,因此本文的学习,应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或者通过让学生讲述乔丹或其他运动员和本文有关的故事,或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者让学生对文章的难点进行质疑,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更多的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的合作者。
(二)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展示人物心灵世界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完整深刻的感悟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感情。
(3) 通过揭示“飞人”乔丹的心灵世界,感悟迈克尔,乔丹武士般的胆魂和艺术家般的造诣,从而学习乔丹执着追求,顽强拼搏精神品质,自信从容,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 学习重点,难点:
(1)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展示人物心灵世界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完整深刻的感悟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感情。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搜集关于迈克尔,乔丹的资料和图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生字词正确注音,书写,能找到合适的语境运用“才华横溢,子虚乌有,迷惘,羁绊”等几个词语。
2:导入新课:2004年8月的雅典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关注已跨国界,“更高,更快,更强”这是人类自我挑战极限的一种展示。今天,让我们走进20世纪最出色的球星迈克尔,乔丹的心灵世界探寻其辉煌背后的秘密,感悟其独具魅力的内涵。
3: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并筛选有价值的部分。
(二)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粗知内容大概:学生用尽快的速度读课文,读后谈谈:读了课文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走向辉煌的背后是什么,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然后师生对所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分类汇总,求同存异。
师生共同归纳,参考:
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成为最出色的球员是因为:(1)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擅长进攻,又精于防守;(2)让自信贯穿比赛的始终;(3)有一套能克敌制胜的独特战术风格;(4) 懂得真正的幸福,“为现在而生活”,让生活自然发展;学会体验过程。
整篇文章焕发着伟大球星的独特的自信和个性的光彩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加深整体感知 ,学生有目的的速度课文并思考:作者如何将自己的观点一步一步阐释清楚的,读后谈看法,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然后师生对所说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求同存异。
师生共同归纳。以下参考:
第一层:(1——4—)最出色的球员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擅长进攻,又精于防守。
第二层:(5——10)最出色的球员应该让自信贯穿比赛的始终。
第三层:(11——13)最出色的球员应该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为现在而生活”,让生活自然发展;学会体验成功。
3:朗读课文,加深感知内容,体会感情。
(1) 教师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学生投入的听并作好以下工作: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观点或表达作者感情的片段画出来;
(2) 学生听读课文后交流,教师进行启发,点拨,并进行鼓励性评价,求同存异;
(3) 学生自主读自己喜欢的片段,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反思,总结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或者是从文中受到启发,或者是从老师,同学的发言交流中受到的启示,都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享受。
第二课时
(一) 方法探究
作者为更为透彻的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用了比较的手法,请同学们找出事例加以体会。采用同组合合作,异组竞争,同台辩论加深理解。
师:1:通过我和 皮彭的区别突出最出色的球员应该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擅长进攻,又精于防守。
2:通过我和一般球员的比较,突出最出色的球员应该让自信贯穿比赛的始终。
3:通过我和科比,布莱恩特的不同,突出最出色的球员应该懂得幸福是:“为现在而生活”,让生活自然发展:学会体验成功。
(二) 个性语言品位
1:学生谈自己对本篇语言的感受,并举用文中的片段句词加以说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求同存异。
2:联系自己的生活,谈对下面这些话的认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1) 都过去了,珍惜后面的机会。
(2) 还没投,干吗就担心投不中呢?
(3) 一天一点进步,那一辈子该有多少飞跃呀!
(4) 一名伟大球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让全场比赛始终合乎自己的节奏,而不至于整个晚上老在担心“追赶”不上比赛。
(5) 学会以高境界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也不失为一种超脱。
(三) 独特精神和品质熏陶
深情的读,反复的读作者对最出色的球员的独到之处的透析,以求进入作者个性的心灵世界,重温伟大球星独特的自信和个性的风采,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伟大球星武士般的胆魂和艺术家的造诣和熏陶。
(四) 推荐作业:
1:用一周的时间阅读《为了我深爱的运动——乔丹自转》
2:学完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
看完推荐的最出色的球员辅导教案,相信大家现在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好的规划了吧。
第5课时《冰心诗三首》
学习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从《青年人》中鼓励学生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课前学习:熟读成诵这些诗歌。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情境创设: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体会着强者的苦难,我们随冰心老人一起走进强者,看看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组织学生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 朗读,思考 | |
2 | 组织交流 | 交流 |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问题创设: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 | 思考、交流 | |
2 | 学习评价: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 思考、讨论 | |
3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 |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导入:有人说,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短暂,就应该享乐为先,其他的都不要考虑,你认为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 思考,讨论 | |
3 | 组织交流 | 交流 |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问题创设:作者为什么把芽儿、花儿、果儿与青年人联系 在一起?你认为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 思考、交流 | |
2 | 组织交流 | 交流 | |
3 | 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 | 思考、讨论 | |
4 | 组织交流 | 交流 | |
5 | 学习评价:那么你的青春该如何度过呢?请你有简短的语言,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 | 交流 |
《青年人》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朗读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 朗读 | |
2 | 组织交流 | 交流 |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问题创设:完成探究练习二。 | 思考、交流 | |
2 | 问题创设:“珍重的描写”与时间紧迫,“请你着笔”是否矛盾?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思考、讨论 | |
3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 |
第三块:语文活动:朗诵诗歌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1 | 出示评价标准 | 朗诵,评价 |
课题 | 二十六、歌词三首 | 课时 | 1 课时 (总第 课时) | 科任教师 | ||
授课教师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能力:反复的修辞手法;精练形象的语言,学唱三首歌。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品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 |||||
重难点 | 重点:歌词的内涵 难点:正确把握歌词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语 出示学习目标: 1、欣赏这三首歌词。 2、体会歌词中体现的热爱祖国 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生字注音 萦 烙 穗 澜 魄 嶂 巅 哺 2、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屏嶂 九曲连环 一泻万丈 3、了解三位作者 4、学习《我的中国心》思考: (1)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对这首歌的共鸣?(2)歌词反复提到的中心词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3)“河山只在我梦萦” ,“只”字体现了什么感情? (4)“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有什么象征意义?(5)人有国籍之分,心怎么有国籍呢?(6)你最喜欢歌词中的哪一句?说说为什么?(7)把歌词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意思。 5、《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词的思路怎样?概括本文中心。 6、学习《黄河颂》思考: (1)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2)哪些句子描写了黄河的形象?(3)你是怎样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4)把歌词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意思。 学生根据提纲自学,然后合作交流。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生字注音 Yíng lào suì lán pò zhàng diān bǔ 萦 烙 穗 澜 魄 嶂 巅 哺 2、解释下列词语 萦:围绕,缠绕。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嶂:像屏风那样遮拦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遮挡。 九曲连环:形容广阔或壮大。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3)“河山只在我梦萦” ,一个“只”字,体现了什么感情?明确:对祖国的企盼和向往之情。 (4)“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代表祖国的“河山” ,借代祖国。 (5)人有国籍之分,心怎么有国籍?明确:心中永远装着祖国,念着祖国,海外游子,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 (6)你最喜欢歌词中的哪一句?说说为什么?明确:①“中国心”②“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③“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④“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①“中国心” 也就是心中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对祖国一片深情。 ②通过对比,写出了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③“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代表祖国,“重千斤”把不可以用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④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里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7)把歌词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意思。 一、第 1—4 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二、 第 5~12 行: 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 三、第 13—16 行: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6、《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词的思路怎样?概括本文中心。 明确: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至8行):歌唱家乡。 第二层(第9至16行):歌唱理想。 第三层(第17至24行):歌唱未来。 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 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歌颂了新生活, 歌颂了新时代 。 7、学习《黄河颂》思考: (1)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 (2)哪些句子描写了黄河的形象?明确: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你是怎样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 明确:“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指不畏艰难险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气魄。 (4)把歌词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意思。 第一层: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 第二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民族的摇篮” ; “民族的屏障” ;“民族的伟大精神” 。 第三层,表达祖国儿女心中的决心。 诗人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形象,把心中的感情,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感情抒发出来。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ào( )印 chuī( )烟 明mèi( ) 抽suì( )yíng( )绕 梳zhuāng( ) 狂lán( ) (2).辨字组词。 烙( )漂( )梳( )哺( ) 洛( )飘( )疏( )浦( )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1.解释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河山只在我梦萦: (2)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3)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2.解释下列歌词的含义。 (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3)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 ||||
板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