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4 20:46:06
类别: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400字
今晚的晚自习我们并没有上课,而是看电视《感动中国》。期间,有些情节真的非常动人,很多同学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林俊德把能够拥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岗位,直到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他共参加了四十五次核试验活动,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最终却被确定为肝癌晚期。,5月26日上午病情恶化了。他却依然坚持工作,不能长时间坐的他,在电脑前一连工作了5个小时,最后在老伴的呼喊声中安然入睡再也没有醒过来。
陈斌强从小被妈妈一人独自带大,他非常辛苦,带大了三个儿女。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但是他为了照顾妈妈,把妈妈带到学校。他的休息安排表除了上课就是照顾妈妈。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孝更绝伦足可今。
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病情恶化,在手术前无意间听到了医生和家人的谈话。她知道自己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却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她告诉妈妈,在自己去世后,要把自己身上的器官捐出去。当天成功救活了三个人。
高淑珍一个普普通通话的农民,却帮助了一百多个残疾孩子。让他们上学校,学知识。
张丽莉亲切的将自己的学生称为宝贝们。为了救学生她失去了双腿。
其实,在我们周围都有许多这样的人我们要也热爱祖国,帮助需要的人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全中国__亿人民的是感动中国中那一个个有品格、有毅力、有爱心……的人们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无论是失去双臂仍不放弃梦想的80后钢琴家、或是照顾老年综合症的老母的坚强教师……他们的事迹都让每一个人从心底生出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动。
何,一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12岁小女孩儿,她是那么善良,有爱心。她在临近小学毕业时被查出肿瘤,痛苦地疗化让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并不为此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还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希望奉献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值得敬佩与感动的品质吗?
虽然我们对何姐姐的离去感到伤悲,但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合二为一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感到欣喜。
她来过,不曾离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正所谓何处春江无明,何的感动事迹会照亮人间各处,它的品质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还把老师捐助给她的钱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出去,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命运如此残酷,你却还是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带给所有人无穷的光明与力量。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
如果怀恨是斤斤计较,那感动就是大公无私;如果怨恨是胆小如鼠,那感动就是大义凛然;如果抱怨是娇生惯养,那感动就是自力更生……
自从看完《感动中国》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动萦绕。
感动在此刻!那位拥有坚强而又脆弱生命的女孩,她叫何?,因患上了脑瘤,12岁去世了。诊治不好的何?,要求把别人捐给她的钱再捐给她更需要钱的人,还要求在她死后捐献器官给医院。看
到这时,我心头微微一颤,对她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虽然我和她年龄差不多,但我却没有她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她做的一切,有的大人或许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学生呢?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哭着离开的,有太多的不舍,永久成遗憾了,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笑着离开的,这短暂的旅程,温暖缤纷,有爸妈疼你的样子,你去的地方很远,爱的呼唤已听不见,虽然闭上了眼,可在人们心中,你永远微笑着面对一切……
感动在此刻!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在绝望时,为别人送去安慰的话语;在哭泣时,为别人擦去眼角的泪花,。我想,感动就在这不知不觉,不声不响,无声无息中闪动了。
一个新生儿的降生,让你感动于他的到来;一个成功人士,让你感动于他的坚持;一个为人们奉献的人,让你感动于他的抉择。绚丽彩虹,白天黑夜,四季轮回,这些又怎能不感动?于是,我便让感动永恒萦绕于心间……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老师带我们看了《感动中国》。《感动中国》里讲述了四个人物的感动事迹,其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第二个人物一位教师,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这位教师的妈妈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而家里又没有人照顾她,于是,他决定把她带去上班。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三十多公里,教师带着妈妈骑摩托车去。教师把小时候妈妈背着他的一根绑带把妈妈和他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根绑带只有37岁寿命,它记录了教师和妈妈一起的美好记忆。在学校,领导特意为他安排了一间宿舍,方便他照顾妈妈。
平时下课铃声一响,他就急忙跑去宿舍扶着妈妈去帮她上厕所。中午吃饭时,他也多拿一碗饭,拿起小勺子,像妈妈小时候喂他吃饭那样,一勺一勺地哄着她吃。等到喂她吃完饭后,自己才开始吃饭。晚上凌晨一点多,闹钟响了,他又陪着妈妈去上厕所。每天早晨,他也赶在学生前面起床,帮妈妈梳头发、刷牙、洗脚、吃饭,然后再赶去给学生上课
他说:“虽然妈妈不知道我是谁,但她也知道我在为她好,我就满足了。”
我被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是啊,小时候妈妈不顾辛苦地照顾我们,对我们呵护又疼爱,难道我们长大了也不应该给予妈妈欢乐、幸福和照顾,让她心里感到暖暖的吗?
20xx,不平凡的一年过去了。过去的366天里,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事发生,而这些事中的结晶、典范汇聚在xx年的《感动中国》里。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个让我发生巨大变化的节目,其中的几个模范将会是我一生的楷模。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他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投身大漠,为祖国的核事业出力,而年老之后,仍然为祖国的科技做贡献。直到他查出癌症,住进医院,却仍然不忘工作,,多次病危,却决心不做手术,担心做了手术不能再继续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在电脑前前工作,连续工作长时间后,他体力不支,一觉睡过去,就在也没有醒来……
他的肉体以亡,但他的精神不死,他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每当我无心学习时,想到林俊德工作的情景,就会被他所鼓舞,马上精神抖擞起来,卖力学习。是啊,他一位癌症病人都能奋不顾身地工作,我们一个年轻、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又能怎么不努力学习呢?他用自身感化了我们,“感动中国”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当校车撞向她的学生时,她不假思索地做出了决定,扑向她的学生,她的学生平安得救了,而她却永远失去了她的双腿……
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青年教师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的意义,她不仅给学生上了一课,更给全社会上了一堂人生的课。她的行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她成了全社会的教师,她是名副其实的“感动中国”。
在他们的面前,我感到十分渺小,他们给我的人生上了一课,他们是社会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将永垂不朽!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孟佩杰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故事中讲:孟佩杰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5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把她交给别人领养,从8岁起,她负责照顾瘫痪的养母,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离家出走,她只能与养母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她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喂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干家务活,服侍养母睡后,她才开始做功课。她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大学。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正如颁奖辞中所说:“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正是她的这种精神,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只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多玩会,我又常常和妈妈顶嘴,老让妈妈生气,妈妈因为我又长出了几根白发。
今后,我应该想孟佩杰学习,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不让妈妈生气,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两个小时的直播,一个个精彩的而又有意思的节目让活动一次次推上万人瞩目的高潮。我一定就要像那些道德模范学习,如仁心仁术的宋兆普、以身许国的黄大年、好人“兰小草”、为祖国奉献一生王珏、李佩 郭永怀等。虽然他们过着平凡的日子,却可以比我们更加有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活中我们在学校中捡起废纸或垃圾,这些垃圾看是很小,但它危害着学校的空气环境,也污染这大地。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说主动捡拾垃圾,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为上班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泡上一杯热茶,帮他们按按肩膀。我们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也可以为同学解解难题,或一起讨论这道难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就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帮助别人。如果你愿意做,那你就算得上是一个小小道德模范了。
同学们,你们努力的汗水可以滋润万物,你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
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最令我敬佩的是“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在贵州山村小学教了10年课程的朱敏才、孙丽娜。
于敏,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用直尺和算盘研究出了氢弹。美国人研究氢弹用了8年8个月;英国人研究氢弹用了6年8个月;而我们中国人研究氢弹只用了2年8个月。1967年氢弹发射成功。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于敏都能研究出氢弹,而我们在这么优异的环境下生活、成长,还不好好学习,唉,想一想真是惭愧。
朱敏才原来是外教官,可是,退休之后放弃了安逸生活,和他妻子孙丽娜去贵州的一个山村小学当老师。这个山村小学一百多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朱敏才、孙丽娜的住处是和厕所同一面墙,夏天时,一打开窗户,厕所的臭味就能传到屋里,睡觉的时候要带两个口罩。因为紫外线的照射,孙丽娜老师的眼睛渐渐的看不清了。因为这里的风大潮湿,朱敏才老师得了风湿病。上了年纪的朱敏才老师生了一场大病,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把气管切断了,不能说说话。但他仍然用写字板表达自己的心愿,想回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堂堂一个外交官竟然给山村小学教课,从朱敏才和孙丽娜身上我学会了:不管自己的官职有多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要学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