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费宝网工作总结

搜索51费宝网

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时间:2023-06-29 09:02:01

类别:工作总结

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1、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组织领导

  (一)专题分析研究扶贫专项工作情况。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科知局及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县科技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科技扶贫专项办公室设在县科知局生产力促进中心,由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日常工作。截止目前,xxxx年主要领导召开科技扶贫专题会议共5场,分别对全年科技扶贫专项重点工作、每季度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推进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研究部署。xxxx年度专题研究协调科技扶贫专项工作共2次,分别对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咨询量少及茸安乡天麻种植示范项目的种子采购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工作。

  (二)指导督导情况。目前科技扶贫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县科知局局长全年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共3次,指导检查扶贫专项工作共10余次,县科知局副局长全年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共3次。指导检查扶贫专项工作共8次。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完成情况。计划投入102.4万元,到位资金102.4万元,完成率100%。其中:省级资金53万元、州级资金2.4万元、县级资金35万元、社会资金12万元。资金拨付共计101.16万元,完成率98.7%。其中:省级资金51.76万元,拨付率97.6%、州级资金2.4万元,拨付率100%、县级资金35万元拨付率100%、社会资金12万元,拨付率100%。

  (二)项目完成情况。全年计划实施项目4个,已完成4个,完成率100%。

  (三)开展培训情况。全年开展“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业务集中培训2场,到19个乡镇开展培训各1次,全年培训人数共计450余人。开展贫困村农牧民实用技术类培训共20余场,培训人数3000余人。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是我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入库信息员达到173名、入库县级专家70名;xxxx年度完成技术服务信息288条;技术供给2项、产业资讯1项、专题培训会2场。

  二是利用《xxxx年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州级资金2.4万元开展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

  三是2个县级科技项目已完成全部投资,目前均已进入生产管理阶段。四是组织农业、林业专家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xxxx年度共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3400余人次。通过今年科技扶贫专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县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实实在在的得到了解决,贫困户家庭拓宽了致富增收的渠道,为xxxx年我县顺利“摘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

  (一)专合社、企业申报省州科技计划项目困难。由于我县专合社、企业条件能力较差,难以达到省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条件。下一步将针对此类问题对我县专合社、企业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并提供相关指导工作。

  (二)农牧民群众生产观念落后。通过下基层、培训指导等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我县农牧民群众生产观念落后,对新生产业比较排斥。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引导,逐步改变群众观念。

2、李口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口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华林山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扶贫工作站的精心指导下,李口村扶贫工作队对李口村村级脱贫责任组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李口村位于华林山镇南部,下辖年尾、邹家、李源、坪上、李口、丁坊6个自然村,共11个村小组,现有农村人口1662人,全村共有党员47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该村共有贫困户20户,贫困总人口有43人,主要以单身老人、残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者为主,目前脱贫户,有10户23人。全村耕地面积共有4343。12亩,以种植水稻、林木为主。

  通过近期工作,根据贫困户认定识别标准,共入户识别20户43人,贫困户危房改造1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础,自成立村级扶贫工作队以来,严格按照省市镇相关文件精神,通过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方式入户登记,全面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按照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规定要求,建立村级纸质档案以及电子档案,为下步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丁小明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周卫华任副组长,扶贫工作队队员彭煜荃、胡双良,村委干部童建平、黄兰香、陈小林、丁松林为成员的村级脱贫责任组,明确每位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同时建立健全以村支部为主阵地、村小组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运作程序保障。脱贫责任组全体成员吃住在村,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建立完善《李口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制定了《李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等各类工作计划、台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

  三是建立动员宣传保障。村级脱贫责任组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学习系列指示精神会议,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李口村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5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书写固定标语5条,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标准,强化落实,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共建档立卡20户、43人。做到?“一

  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的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劳力致贫、缺技术致贫等四类致因,强化数据支撑。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已制定完成20户43人的脱贫帮扶计划。

  (三)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千方百计为贫困户办实事

  一是着力解决政策落实问题,扶贫工作队着眼于“十大”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项对照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如帮助谢菊根、谌回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助幸茂德、胡小荣、甘志强等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确保了贫困户能够享受到的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着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充分安挥建筑陶瓷基地帮扶优势,主动联系辖区企业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到企业就业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其上岗就业。帮助贫困对象不离乡土、在本区企业就近实现就业。

  三是着力强化产业扶贫。扶贫工作队把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油茶、茶叶合作社产业扶贫工作的落实,目前已促成光伏产业公司与29户贫困户签订了光伏产业固定分红协议,为18户贫困户获得了每年20xx元的固定分红收入。

  下一步工作方向

  根据扶贫工作要求,在完成前期精准识别、信息采集和档案资料完善工作后。下一步李口村扶贫工作队将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扶措施的落实上。

  一是组建农业合作社。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成立一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将贫困人口纳入合作社产业发展的范畴,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扶贫。

  二是开展劳动就业服务。按照“解决一个就业、帮扶一户脱贫"的工作思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介绍到园区企业务工就业。

  三是推进政策兜底扶贫。对无劳动能力,自身脱贫能力弱的贫困人口,按照政策要求,帮助申请低保或五保待遇,通过政策保障方式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3、旅游局旅游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和旅游扶贫工作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序推进全县旅游扶贫工作,现将20xx年旅游扶贫专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和市旅体委的统一安排,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结合xx实际制定了xx县20xx年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参与的旅游扶贫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坚持每月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局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安排部署。

  二、规划引领,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投资3万元完成xx乡《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开展xx县百里农旅融合示范带旅游概念性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完成新增7个农旅融合示范点计划;正在打造马村石堰手工造纸精品村寨和麻柳建乡村石斛观光乡村旅游点;已完成3家省级星级农家乐申报工作。

  三、景区扩容提质,促进全县旅游大发展

  积极开展千佛岩4A景区创建工作,禅意小镇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全力推动xx青衣江茶、xx石斛、xx苦笋、xx年华、xx书画纸等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全县旅游大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一批就业岗位。

  四、举办节庆营销活动,实现富民增收

  组织参加旅博会、茶博会、茶文化之旅、苦笋节、葡萄采摘等活动,帮助销售农副产品3万余元,覆盖贫困户90余户。强化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力宣传营销我县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商品。今年,已成功举办11次茶文化之旅、苦笋节、葡萄采摘、李子采摘节、橘子采摘节等活动,接待游客6万余人。带动销售xx茶叶、苦笋等农副产品、土特产和特色旅游商品,实现富民增收。

  五、新建改建乡村旅游厕所,提升旅游环境

  以“厕所革命”为契机,完善旅游厕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新建和改建乡村旅游厕所18个,大大改善了旅游厕所整体环境。

  六、加大旅游人才培训,提高从业水平

  积极组织涉旅企业参与市级、省级举办的导游大赛,酒店技能大赛等各类旅游行业大赛,引导旅游从业人员争先创优,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全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今年7月已在歇马乡完成43名贫困劳动力的乡村旅游技能培训全覆盖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全县200余人的旅游人才培训。

4、旅游局旅游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20xx年,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和水利厅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今年我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目标,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局定工作目标。

  一、20xx年局订各项目标完成情况

  1、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十二月份,全市60km2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已完成65km2,其中市水保国债资金项目完成23km2,市、某县和县的省重点流域治理完成32km2。

  2、水土保持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今年已在《某日报》上发表文章和报道8篇,在某电视台播出6次,在市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各一次,制作固定宣传标语59条。通过宣传,增强了全民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和水土保持法律意识。各县(市、区)也开展了诸如宣传车巡回宣传、政府主管领导讲话等有声势的宣传活动。

  3、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50万元,其中市直96万元(公路22万元、迎宾馆万元、公路局在建公路项目50万元、和省联合监督执法返还治理经费20万元)。市直完成任务的65%。

  4、水务局和区水务局分别办理了水土保持收费许可证,使水保监督执法工作步入正规。至此全市6个县区已全部开展水保监督执法工作。今年我市范围内编报水保方案的大中型项目有:名鼎实业有限公司、凤宝实业有限公司和某市公路局在建的11条公路等共23个,除水利项目外,全市大中型项目水保方案编制率达100%。完成某市昌达洗选有限公司水保设施验收工作。

  5、利用去年征收的水保补偿费66万元,完成市姚村水河小流域、某县善应万佛沟小流域县韩庄云村沟小流域、区马投涧南河沟小流域治理示范区等水保恢复示范工程4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

  6、水保监督执法培训班工作已于今年10月底完成。

  7、通过宣教科已向科技局报送2项成果,并通过一项。已在《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第七期上发表水保论文2篇。被《某水利信息》采用信息12条。

  8、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除上述工作外,还完成局布置的“防汛”、“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卫”等一系列具体工作;分别参加了海委、省厅和市政府、本局组织的培训班;完成了全市在建、已建生产建设项目的调查工作,并主持召开了全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重点项目推进会;完成省水保返还治理计划上报和经费申请工作;还加大对我市重点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保监督执法力度,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完成安林高速沿线26个取土场的勘测取证,正在督促业主治理;布置并完成我市第三次水土流失普查及水利部对我市20xx年以来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普查工作;完成全市的封禁治理工作的调查并上报有关调查资料;在水政科协调下,完成我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许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许可等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等。我市的水保工作已经受到上级的肯定,今年我局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

  二、20xx年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回顾一年的工作,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局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上级的支持,离不开横向部门的配合,离不开上下一致的协调,更离不开全市水保人员的团结进龋20xx年水保工作的主要做法有:

  1、适应形势,努力探索治理工作新路子

  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主要采取国家补助、群众投入为主的形式进行,现在取消“两工”后,发动群众开展治理已越来越困难,因此探索今后治理工作方向和路子非常迫切。为此我们提出“五个结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思路上要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在工程安排上要与退耕还林、农业开发等相关项目结合,在具体措施上要将人工治理与发挥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相结合,在投入机制上引导、鼓励个体开发治理“四荒”与治理水土流失相结合,在推动方法上要与“杯赛”活动相结合。这样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多种有利因素,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2、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水土保持执法工作上台阶

  抓大要案,充分运用法律武器,集中力量,攻克阻力大、影响广的重点水保案件,可以震慑其它水土保持违法活动,可以有效地扩大水保法的影响,引起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更可以鼓舞士气、锻炼队伍和积累经验。20xx年重点抓了,某市公路局为业主的在建的十一条公路建设项目、河南凤宝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名鼎实业有限公司等有影响的.案件,通过我市水保监督执法人员的依法宣传、扎实取证,目前都正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这些要案的查处,也带动了各县(市)的水保执法工作,使当地一些长期得不到查处的重点案件得以解决。

  3、加强宣传,营造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环境

  要让社会各界支持水保工作,就必须让他们了解水土保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今年6月29日是《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四周年,从3月份起,我们就制定宣传计划,确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家园为主题,以改善水土保持执法环境为目标,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实际效果的宣传实施方案,从6月28日开始实施。在宣传过程中,自觉履行水保法的单位得到表扬,违法单位得到曝光;各相关部门、企业和建设单位受到了教育。通过不懈地宣传,我们在工作中已经能感受到水保执法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三、当前我们水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们在20xx年的水保工作中取得了很好成绩,但按上级的要求进行衡量,与先进单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需要加大现场检查监督力度,促使基层按上级要求完成工程任务。在监督执法方面,今年局定目标150万元,目前已完成96万元,由于客观上没有费源,因此收费目标完成存在客观困难。同时还存在开拓创新不够、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县(市)区间发展不平衡、水土流失治理规模不大,以及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在新的一年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四、20xx年水保工作打算

  明年的工作思路是:以水保监督执法为重点,发挥其对全市水保工作的整体牵引和推动作用;水土流失治理在坚持“五个结合”基础上,强化集中资金、连片实施和沿主要交通线安排的要求,以发挥规模效益和宣传、引导作用。

  初步打算重点做好如下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和局定水保“两费”征收目标;各县(市、区)水保监督执法打破执法不平衡局面,使所有的监督执法单位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达到在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文书规本、执法工作程序、方案审批、规费征收、恢复治理、案件查处、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重点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的典型案件,努力提高开发建设单位对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认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依靠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真正树立水土保持执法权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做好建立全市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以信息化促进水土保持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手段对水土保持建设情况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继续抓好全市水土保持宣传工作,邀请人大、政府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及生产建设单位和新闻单位代表参加,座谈我市《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向全社会宣传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的有关规定和办理程序,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实现对所有新上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和跨县区项目的监督,其中水保方案的编报率和当年竣工项目水保设施验收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加强学习培训和交流,迅速提高执法水平;致力于水保监督执法工作促进机制建立,如定期向人大汇报水保工作及人大监督检查机制,政府各有关部门水保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内部人员工作动、压力机制及各县、区执法工作促进机制等,增强各方面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在可能时要启动全市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早日完善我市水保技术体系,增强对今后工作的系统指导。

  初定20xx年水保工作目标

  1、积极争取资金,实施生态修复,与有关行业结合,共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全年完成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

  2、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市直全年在市级或以上报纸发表文章和报道各2篇以上,电视专题或报道2次以上,沿交通要道制作固定标语30条以上;向人大汇报水保工作,并请人大监督检查建设项目水保执法工作。制定统一计划,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宣传工作。

  3、全市水保“两费”征收总额80万元,其中市直征收20万元。

  4、进一步搞好县全市6个县(市、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达到在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文书规本、执法工作程序、方案审批、规费征收、恢复治理、案件查处、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全市大中型及跨县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报率达95%以上;落实“三同

5、商务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商务扶贫专项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按照省、市关于商务扶贫专项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结合通川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严格推进落实,现将20xx年商务扶贫专项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年度目标:20xx年,确保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全面建成;通川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和5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全面投入运营;开展电子商务培训500人次以上;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各类市场拓展活动5次。

  完成情况:20xx年,通川区商务扶贫专项20xx年实施方案各项年度目标均已圆满完成: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通川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和5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建成并投入运营;开展电子商务理论培训4期、实操培训1期共培训605人次;已组织辖区企业参加“西恰会(原渝洽会)”“通川脆李广州推介会”“西博会”“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20xx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类市场拓展活动共7次(12月中旬我区还将举办第八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

  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20xx年,达州市通川区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项目实际投入资金75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555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195万元。

  三、扶贫专项机制运行情况

  市商务局、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现场检查指导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和20xx年商务扶贫工作推进情况,通川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和电商培训培训等工作,区商务局、区农工委等部门组织企业开展市场拓展活动和市场体系建设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电商配套服务有待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的联动效应尚未完全发挥。二是电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数量不足,部分电商站点运营状况不佳。三是农村地区交通、网络、物流等基础服务设施不发达,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物流成本较高。四是网货开发不够,缺少电商品牌,供应链体系还不完善,很多农产品缺少相关质量检测认证,溯源体系覆盖范围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完善区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优化服务功能,扎实做好企业孵化和服务工作,促进建成的乡镇、村级电商站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各类培训机构、协会开展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实操等方面的培训,重点推进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电子商务培训,着力提升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的电商技能。三是引导邮政、物流快递企业不断完善乡镇网点,电商站点积极开展市场化运作,借助农村客运、赶街车等资源,逐步解决农村物流难题。四是加快电商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引导电商企业坚持市场主导、多种经营、规模发展,完善供应链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6、文化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扶贫专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20xx年,根据省、州、县脱贫攻坚相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年初,我局认真对照“工作任务清单”,逐一梳理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紧盯目标,对照标准,突出重点,确保摘帽”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落实措施,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制定了《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20xx年文化脱贫实施方案》,按照节点逐一落实,于10月底全面完成了20xx年文化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多次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联系点扶贫工作,全面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摸清家底,抓实精准。为了确保项目实施不盲目、杜绝重复建设,今年3月,由执法大队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今年将脱贫的30个贫困村,就文化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广场、贫困村广播电视收看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摸底调查。通过与乡镇分管领导座谈、走访群众、实地测量等广泛征求建设意见和建议。

  (二)对症下药,保障有力。根据前期调研情况考核上级有关资金投放政策,我局认真对照《省贫困村文化活动室验收标准》,逐一进行梳理,按照“缺啥补啥、补齐短板”的解决办法,制定了《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20xx年文化脱贫实施方案》。

  (三)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为了抓好抓实文化体育广电脱贫工作,抓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局成立了20xx年文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各职能股室和两馆一局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相关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要求有序推进。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今年共实施30个村的文化室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4个村的公共阅报栏建设;109个农家书屋1个社区书屋和24个藏传佛教寺庙书屋的出版屋更新;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体育馆、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三、工作成效及资金拨付情况

  (一)文化室建设。共投入150万元用于30个贫困村的文化室建设(每个村按照5万元的建设标准进行施工)。9月份,设备就已经采购到场并已发放至各贫困村。资金拨付145万,拨付率为97%。剩余5万作为质保金。

  (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共投入150万元。其中32万用于州上统一采购的3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备,已全部发放并安装完成。118万用于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目前各村均已完成场地建设。资金拨付150万,拨付率为100%。

  (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投入150万元,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体育场馆。现已全部实现免开,并拨付了免开资金共150万元,拨付率为100%。

  (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计划全年投入25.44万元,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08场次。截止目前,已放映1520场,完成总任务的116%,目前拨付资金25.44万元。拨付率达100%。

  (五)广播村村响工程和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共投入151万元,其中51万元用于实施17个村的“村村响”工程,100万元用于实施1个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安装工程。资金拨付143.45万元,拨付率为95%。(剩余资金作为质保金,将在一年后进行拨付)

  (六)公共阅报栏建设。每个村按照3000元的建设标准,投入1.2万元用于4个贫困村的“公共阅报栏”建设。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成。资金拨付1.2万元。拨付率为100%。

  (七)书屋出版物更新工作。投入22万元,用于109个农家书屋1个社区书屋和24个藏传佛教寺庙书屋的出版屋更新。目前,图书已全部发放至个村并充实进书屋。资金拨付22万元,拨付率为100%。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我局的文化民生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展形势相衡量,仍然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今年对22个乡镇调研的情况来看,基层文化专干力量薄弱,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繁重,缺乏系统性培训。二是文化专业人才匮乏。就全县来看,对政策专研透彻,对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核心掌握清楚的专业性人才仍然十分紧缺。三是文化系统项目小,资金少。全县文化项目规模效应不足,资金较为短缺,以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仍不明显。四是文化硬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县财政在极其紧困的情况下,逐年增加了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但依然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意见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县、乡在加大自身投入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县、乡、村三级沟通,密切跨部门合作,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化惠民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创新利用文化资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不断增加和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一定要创新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作用。在明确公共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区域内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管共用。在探索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

7、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组织领导

  (一)专题分析研究扶贫专项工作情况。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科知局及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县科技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科技扶贫专项办公室设在县科知局生产力促进中心,由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日常工作。截止目前,xxxx年主要领导召开科技扶贫专题会议共5场,分别对全年科技扶贫专项重点工作、每季度科技扶贫专项工作推进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研究部署。xxxx年度专题研究协调科技扶贫专项工作共2次,分别对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咨询量少及茸安乡天麻种植示范项目的种子采购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工作。

  (二)指导督导情况。目前科技扶贫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县科知局局长全年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共3次,指导检查扶贫专项工作共10余次,县科知局副局长全年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共3次。指导检查扶贫专项工作共8次。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完成情况。计划投入102.4万元,到位资金102.4万元,完成率100%。其中:省级资金53万元、州级资金2.4万元、县级资金35万元、社会资金12万元。资金拨付共计101.16万元,完成率98.7%。其中:省级资金51.76万元,拨付率97.6%、州级资金2.4万元,拨付率100%、县级资金35万元拨付率100%、社会资金12万元,拨付率100%。

  (二)项目完成情况。全年计划实施项目4个,已完成4个,完成率100%。

  (三)开展培训情况。全年开展“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业务集中培训2场,到19个乡镇开展培训各1次,全年培训人数共计450余人。开展贫困村农牧民实用技术类培训共20余场,培训人数3000余人。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是我县“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入库信息员达到173名、入库县级专家70名;xxxx年度完成技术服务信息288条;技术供给2项、产业资讯1项、专题培训会2场。

  二是利用《xxxx年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州级资金2.4万元开展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

  三是2个县级科技项目已完成全部投资,目前均已进入生产管理阶段。四是组织农业、林业专家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xxxx年度共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3400余人次。通过今年科技扶贫专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县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实实在在的得到了解决,贫困户家庭拓宽了致富增收的渠道,为xxxx年我县顺利“摘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

  (一)专合社、企业申报省州科技计划项目困难。由于我县专合社、企业条件能力较差,难以达到省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条件。下一步将针对此类问题对我县专合社、企业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并提供相关指导工作。

  (二)农牧民群众生产观念落后。通过下基层、培训指导等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我县农牧民群众生产观念落后,对新生产业比较排斥。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引导,逐步改变群众观念。

工作总结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