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20:46:06
类别: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今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将中国科幻电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和爸爸当然不会错过看电影的机会。我们一回到杭州就一头扎进了电影院。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将迅速老化和膨胀,地球将被吞没。为了拯救地球,全人类真正团结起来,在联合国空间站的指挥下,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数万个行星推进器,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场面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特别是在地球无法摆脱木星巨大引力的情况下,其他国家救援队已经放弃自救,中国CN17111救援队的4名成员已经竭尽全力推动巨大的点火撞针重启行星发动机,利用喷射火焰点燃木星表面的氢气,利用氢气的爆炸冲击波将地球推出太阳系轨道;但是因为撞针太大,他们已经耗尽了防护服的力量,无法成功。这时,女主角韩朵朵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向全世界呼喊:亲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现在很害怕,我害怕失去对。的一切,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希望。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和DIA一样珍贵!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就是这句话,让大家重新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回到了救援点,成功启动了行星推进器。
希望是灯塔,照亮人生的方向;希望是一股清泉,唤醒心中奋斗的力量;希望是春风,播下成功的种子;希望是我们心中永无止境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经历坎坷,但只要心中有希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要勇敢的去争取,去争取,永远保持目标,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心态,乐观的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成功!
虽然经过地球人的种种努力,行星推进器的火焰没能引爆木星,但最终,主人公的父亲驾驶一艘载有30万吨燃料的宇宙飞船,引爆了木星,牺牲了自己,拯救了世界。是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体现了我们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无畏精神。
寒假期间,根据刘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上映。我也放了假,和家人一起看了这部激动人心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将以极快的速度老化膨胀,地球将面临不可避免的被吞噬的灾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数万个行星发动机和舵机,计划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生活家园。地球和人类已经踏上了一段漫游宇宙的旅程,预计将持续2500年。在完成这个宏伟计划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无数人不断前行,不断上演着一系列史诗般的传奇。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
电影上映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电影中恢复过来。除了影片中惊艳的特效,最让我震撼的是地球上所有人面对危机的表现,以及影片中展现的地球表面状况。
在拯救地球的最后时刻,电影中吴京扮演的父亲驾驶空间站到木星的氢层,引爆空间站在带携带的30万吨燃料;剧中,刘启和他们的救援队在大家撤离的过程中,倒车到转向动力中心重启动力;剧中,其他国家的救援高管回到基地协助救援。正是有了他们的坚持和团结,地球才能得救,人类才能自救,使地球逃离木星的吸引,回归正常轨道。
电影中特效制作的场景和3D效果给了我强大的视觉冲击。现实生活中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影片中都被厚厚的冰雪包裹着。高层建筑、火车站、街道、汽车都不再是过去的繁华。只有满眼的冰雪世界,包括我们熟悉的央视大楼和东方明珠,只能看到冰雪外露出的一部分模糊身影。到处都是冰柱,冰墙,甚至冰山。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忏悔,继续大肆破坏我们的地球家园,真的会成为电影里的场景吗?
有成千上万颗行星,只有一个地球。保护不积极,人类在哭!
作为一个重度的电影爱好者,科幻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偏偏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没有啥存在感,以至于在观看《流浪地球》之前,我都无法充分说服自己即便这是一部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观看《流浪地球》的过程,其实也并未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我也突然意识到,没有特别的感觉,恰恰才是《流浪地球》最特别的地方:在经过好莱坞科幻大片绚丽的特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无数次狂轰滥炸后,中国观众面对任何一部稍微有些失格的科幻电影作品,可能脱口而出的是“烂”“假”“俗””这样简单的评价。但《流浪地球》,却让最容易暴躁的中国电影观众们,在面对“中国本土科幻电影”这么一个相对新鲜事物的时候,难得地安静了下来。
在记者所在的观影场次中,大多数人都像记者一样,安安静静地看完了整部电影。影片结尾处,还有不少观众掏出纸巾,偷偷擦拭眼泪。也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他们早已习惯,超级英雄的面具摘下后是一张洋人脸,拯救地球的人物全长着金发碧眼。好莱坞科幻大片长期不断的入侵,让中国观众有一种先天的不信服,认为只有好莱坞才能做出这种东西。《流浪地球》能够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不仅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日渐完整的体现,也是中国国家强大的印证只有国家强大了,中国人拯救世界才更具信服力,搭配上这么一个属于中国文化背景的科幻故事,才能让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去信服。赶长路,总得看得远些,多点夸父追日的浪漫,就能多点愚公移山的可能。
都说20xx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工作者面对的将是荒芜一片、百废待兴的局面。
今天《流浪地球》已经出发,而它的决心和勇气,赢得的将不仅仅是尊重而已。
《流浪地球》是一部灾难片,如同《后天》,《2020》。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我对电影很有选择性。较真的我今年春节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大火,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拍的那么完美。这部影片,已经超越娱乐,超越了科学幻想是否合理的讨论,涉及到了价值观了。一部好的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思考。
影片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军人这些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地球要离开自己的孩子17年,后来更是无私牺牲;李光洁饰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难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在坚持。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最后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汶川地震时各国到达的顺序,先后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刚子为了救爷爷牺牲,一句“刚子没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员杨钢...
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小人物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从不被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个别英雄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危险来临,我们是否会有勇气去拼一把?希望我们在面临险境,绝望,低谷的时候,都能像影片最后说的:不论人类历史(我们的人生)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改编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故事主要围绕地球经过木星时产生的危机和救援而展开,传达了一个主题:回家的希望。
影片开始,地下城课室里,老师问学生:“希望是什么?”班长用得意略显做作的声音回答说:“希望就是像钻石一样的东西。”一旁的主人公韩朵朵对此呲之以鼻,不以为然。她不明白希望是什么,也不想明白,因为不相信,对一切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于是,在春节前夕偷偷跟着哥哥刘启,私自驾驶姥爷的运载车,离开北京城,看看地表零下八十四度的冰雪荒原。
两人很快被发现并扣押。当姥爷前来接两人时,正是木星引力开始对地球造成破坏。三人的希望就是回到北京地下城家。但是,中途车辆及人员被征用于紧急救援任务,离家的路越来越远了。
救援队伍一路向南,历尽艰辛险阻和生离死别,回家的希望越来越小。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似乎不可逆转时,每个人纷纷赶往家中,只为了和家人一起渡过最后时刻。只剩救援队廖廖几人选择在苏拉威西发动机站做最后的拼搏。地球上的坚持不懈感动了联合政府,并为他们开通全球广播。韩朵朵在救助增援广播中,声泪俱下,此时的她终于明白和相信“希望就是像钻石一样的东西。”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即使山穷水尽之时,我们依然选择坚守它。
广播之后,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伍纷纷掉头回到苏拉威西。尽管结果未卜,但每个人都一致地选择希望。大家没了,何以有小家。而每个小家的付出,才撑起了大家的生存。与此同时,太空领航员空间站中,刘启的父亲刘培强带着三十万吨的燃料,冲向木星,天上人间,共同点燃了地球人回家的希望。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不得不流浪于宇宙中,那么,在那天到来之前,最实际的力所能及的还是先维护好这个家园。
《流浪地球》是一部在中国大卖的一部电影,是为数不多成功的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与演员优秀的演技和史诗级的特效分不开,当然,剧情的引人入胜也是原因之一。
这部影片主要讲很多年以后,太阳即将熄灭,于是人们便启用了流浪地球计划,意图来到别的星球来生存。但当经过木星时,地球被巨大的引力所吸住,于是,人们便奋力一搏,逃离了危机。
其中,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父亲,但由于工作的缘故,错过了与自己孩子相伴的最佳时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但他无时无刻思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想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终日为生计奔波的父亲。刘培强这个人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他有着甚至可以以命相搏的好兄弟,也有着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儿女。在地球危在旦夕的时刻,他选择了牺牲自己,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儿女,更是为了整个地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将自己完全交付与他的兄弟,也需要一个累了就可以回去的家,这些温暖,作为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
记得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胆子小,被一个高个子男生嘲笑、挖苦。可就在这时,那个熟悉的背影永远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哪怕对方比他强壮的多,也毫不退缩。用他的话来说,不能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受欺负,每每这时,我的眼眶都会湿润,所以我们约定了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临近期末大考了,学习总要加倍,我的辛劳都被父母看在眼里,学习的事他们帮不上忙。但是,却总在我累了的时候端上香喷喷的饭菜,每每这时,我的心都很温暖。
《流浪地球》的确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让我看到了人们之间不是只有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彰显人情人性的美好,显露世界的美好。
20xx年2月11日爸爸带我去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会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天文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是压根儿都不理,也不管航天员们正在干什么,做什么,只顾着自己。
大年初一,我和妈妈、姐姐们去看了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它是由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电影主要讲述了:未来,太阳将因为急速老化而迅速膨胀,直至爆炸,到那时,太阳系将不复存在。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在全球制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停转,并改变方向,前往4。2光年外的新家园。但因为如此,地球地表气温下降到了零下80多度,仅存的35亿人生活在距地面5公里深的地下城里。流浪经过木星时,由于木星引力激增,地木即将相撞。虽然救援队最后修好了71%的推进发动机和100%的转向发动机,但地球毁灭的情况已无法改变。在人类最绝望的时刻,中国救援队想出了唯一一个办法。
在看电影时,我好几次泪流满面,一刻都舍不得眨眼,就怕错过每一帧精彩画面。我震撼,震撼电影中出人意料的情节和壮观的场面;我自豪,自豪国产科幻电影品质的重大突破;我感动,感动航天员刘培强的舍身取义、全世界人民救援时的万众一心和刘启等人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电影中有一些细节非常感人:刘培强在国际空间站的窗户上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班长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关于希望的理解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韩朵朵在危急时刻的广播希望是我们回家唯一的方向!希望,虽然稀少,但是它永远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其实,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才要如此拼命地保护地球,他们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看完影片,我心里默默地希望人类能够像电影中的那样,遇到重大危险或灾难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地球在流浪,家一直在……极致的残酷,极致的浪漫,这就是星空的意义。
题记
《流浪地球》是一部口碑很不错的电影,人民日报都已经连续几天将它作为(鉴读)部分了。它触动了许多人的泪点,让人们在体验一种最普通的情感中懂得一种简单的道理。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时,很多人觉得很普通啊,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我也这样觉得,但这也正是影片的特殊之处。正因为看着像我们之前看的科幻,所以我们才会觉得没有特殊的感觉。这说明了中国制作和拍摄科幻电影的实力。这部电影很像好莱坞大片。出了影院,爸爸赞叹。它是中国版的《星际穿越》,两个影片内容十分相似,但只是这次是中国人拯救世界。它是中国版的科幻大片,和其他科幻电影相似,但唯一一点不同:它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这个标志是《流浪地球》的家。
流浪地球计划实行的原因是100年后太阳将会吞噬地球,而其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毫无节制的破坏、众多无形的破坏。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及后果,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所以,电影也只是电影,这种现象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概率很小,美好世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电影让我感动的有两处。一是刘培强中校决定牺牲自己将燃料送到地球上时和刘启最后一次的对话,这一次,抬头一定就能看到爸爸,321爸爸来了,可希望走了。二是刘启、朵朵和李一一处于危险的时候,在悬崖上手只抓着一个木棍。看到朵朵掉下去的刘启,也奋不顾身,纵身跳下了一片红海,艰难地抓住妹妹的手,再紧紧的抱住。
此刻,虽然爸爸回来的希望走了,爷爷不在了,但家永远都在,且哪里都可以是家,因为完成了长辈交给他的任务,有亲人在身边,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流浪地球,描述了极致的残酷,也有极致的浪漫。地球在流浪,可家永远都在。
我原以为家在身后,现在才知道,家,在前面。无论结果如何,人类的勇气和坚毅,都被镌刻在星空下。
后记
今年春节,《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燃爆了各大电影院。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急剧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这部影片场面宏大,扣人心弦,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当地球无法摆脱木星的巨大引力,即将跌入洛希极限的危急关头,中国CN171-11救援队的三名队员,竭力想要推动巨大的点火撞针,以重启行星发动机。但他们只有三个人,而撞针却那么庞大,即使他们把自身的防护服电量耗尽,也无法成功。这时,各个国家的救援队闻讯赶来,大家齐心协力,一起用劲,终于成功推动撞针。看到这一幕,我感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团队精神。比如,前段时间,我们代表学校参加金水区的班级合唱比赛,离了谁都是不行的。在准备参赛的那个月,大家每天都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反复刻苦练习歌曲,而参赛当天,家长们也都来帮忙化妆。比赛的时候,同学们各个精神抖擞,指挥、鼓手、钢琴伴奏老师……每个人都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没有这种团结的精神,不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就不会取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影片中还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当地球面临解体,人类即将毁灭,各国救援队都放弃了自救。这时韩朵朵含着眼泪进行全球播报: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正是这句话,重新鼓起了大家活下去的勇气。是的,希望是灯塔,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希望是清泉,唤醒心中奋斗的力量;希望是春风,为成功播撒种子;希望是内心深处永不停息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经历一些坎坷的事情,会悲伤、会难过。但是只要心中永存希望,永存目标,乐观面对,就一定能最终走向成功!
今年寒假,我大半时间都在老家。刚从老家回来的时候,爸爸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一部是吴京演的,肯定特别好看。”我们高兴地连声说好。
《流浪地球》开始演了。只见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必需抓紧时间离开地球,去另外寻找生存的空间,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但这推进器需在两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达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签的人们才能住进去。联合国在太空成立了空间站,将此计划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两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过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场灾难,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运转了,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会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他们的车被临时征用为救援队,和CN7-11救援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当人们把全部发动机重启后,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放弃人类,并播报:在七天之内,可和家人团圆,并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会开始“火种”计划,即带着三亿精子卵寻找新的家园。所有的`人类都准备回家团圆了,但是两位主人公和CN7-11队想到了一个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动会将地球推理轨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韩朵朵向世界动员,叫靠近他们的救援队尽快赶来帮忙,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刘培强所在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终于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担心着主人公的担心,万一地球真的被毁了,那我们怎么办?当事情得以解决,地球得救了,我的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得回到现实中来。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让我知道了要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要爱护地球,做只有善没有恶的人类,就算是真的被放弃了,但是我们只要出一点点力,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坚持不懈。
影院3D125分钟,看完的感受是中国终于掌握并实现了"科幻大片"这门技术,也许后续这门高度分工的产业也能像制造业的"中国制造"一样驰名海外整体观感,特效上除了部分细节有瑕疵(很能理解,毕竟时间紧,经费几度断绝,从不宽裕),整体技术上完全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观影感受,这不一定是中国硬科幻的崛起,但一定算里程碑式的萌芽。
说完肯定的,再说可以改进提高的。
中间几度催泪,真是和战狼2一脉相承,但剧情上在我一个没看过流浪地球原书的人来看,还是有些吐槽的地方。
1、宇宙常量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很稳定的,为什么突然才发现太阳只有100年生命了,之前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又突然能精确预测到,千米探路的太空舱是摆设吧,这么重要的数据居然都没提前测好?
2、最后拯救地球的,居然是太空中,10000千米之外,木星大气引燃的爆炸冲击波!!!这么长的距离,原有冲击波还能剩多少能量?能抵抗木星常量的盈余,让地球顺利出逃么?
3、引燃的.燃料仓,其火焰有5000公里,地球上转向发动机,火焰突破大气层,也有5000公里!!
这个很牛掰,我就想问,为什么不激光引燃?
4、台词太尬了,朵朵在区域频道煽情,简直尬到飞起吴京和儿子通话经朋友提示是关闭世界频道,这个就不算太尬了,但你世界联合政府,就被一个宇航员几句话,就重启了7小时前就放弃的计划,到底是你们的计划纰漏太多,还是决策太特么随意了,这可是关乎整个地球生死存亡的时刻!!!!
5、宇宙场景的时间,居然是靠这一分一秒都不能差的紧急救援挽救了地球,时间轴上太出戏6,道路千万条,韩子昂高级驾驶员比较魔性,其实算不错的剧情7,moss对吴京中校真是真爱啊,一次又一次原谅他了,还给他接通接联合政府boss,直到生命的尽头。
ps:最后两个是调侃,不是吐槽。
看完这些,一定觉得我是在黑流浪地球吧,错,强烈推荐去影院看,这个特效就已经值这个价了,以上内容已经是我绞尽脑汁才挤出的吐槽,再算上支持国产,对喜欢科幻大片的,绝对稳钻不赔!!!
就酱!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人生就有坚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设定在太阳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为了存活,带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也揭示了当灾难来临时,生活中人性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灭亡,那结果截然不同,就算前过程艰难,但是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就算过程安逸,结果注定灭亡,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的珍贵在于,给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万道的五彩缤纷。希望,给它一束人性的光辉,它肯定也会回赠你成功的缤纷世界,所以希望和钻石一样珍贵。
小说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反叛军要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名士兵冻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屈服求饶,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整个人类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后一个小时氦闪爆发了,太阳开始走向灭亡,所以说这五千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选择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猪坚强”。如果不是它选择了希望,在废墟中九天九夜都坚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会有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选择了更崇高一点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她一推,让三名学生免受病痛之苦,让她们获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人世间最朴质的情感,却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呢?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坚持走下去。每当我跨过沟壑,走过崎岖的小路,眼前出现一片绿荫,心中顿时变得明朗。你选择了希望,希望也就会选择你,并带给你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